來源:時代財經TF
1、專題 | 經濟學家系列訪談
2019年全球經濟貿易增速顯著放緩,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普遍回落,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2020年經濟形勢如何?時代財經推出「經濟學家系列訪談」,對話國內十位著名經濟學家,回顧、咀嚼2019,廓清、前瞻2020。
2、專題 | 2019年時代財經年度書單
時代財經根據過往多期專訪大咖們的推薦,整理出年度書單,當中的書籍,有的來自見微知著的經濟學專家,有的來自站在新浪潮上的創業領袖、還有一些來自專業管理財富的投資專家……希望這份書單,能為你我找尋自我、洞察社會、規劃人生有所裨益。
3、專題 | 大佬說
作為公司的主心骨,一方面,大佬們的言行和公司當前戰略、下一步計劃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公司領袖的氣質和企業文化息息相關,從大佬們的語言中透視品格,一定程度上能看出這家公司的氣質。時代財經每周五為您盤點企業家們的最新言論,見微知著,分析公司的當前境遇和發展方向。
4、陪聊、叫醒……「買」得到的陪伴與孤獨的「空巢青年」
陪聊天、人工叫醒、說晚安、為你唱歌……這些五花八門的陪伴服務,看似新奇不靠譜,但卻成為了當代「空巢青年」治癒孤獨的良方。
5、對話陳思進:親歷「911」後,他看破了華爾街的金融遊戲
「我曾和死神擦肩而過,經歷過這種事情的人就會知道,生命未必有明天,那肯定會選擇簡約的生活方式。」陳思進告訴時代財經。與死神擦肩的那次經歷,發生在200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此前,陳思進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生生死死的命運,竟匯入了一場舉世矚目的慘劇。
6、特寫 | 在非洲「淘金」的中國年輕人:比瘧疾更致命的是AK47
因為安全、文化、生活習慣等問題,在非洲的中國人大部分無法在這塊大陸生根,僅僅把這裡當作淘金地。但也有少部分人在當地娶妻生子,把這裡當作「第二故鄉」。
7、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窮人為何無法逃離「貧窮陷阱」?
迪弗洛是繼2009年的獲獎者埃莉諾·奧斯特羅姆之後,諾貝爾經濟學獎歷史上第二位獲獎的女性經濟學家。同時她也是最年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此前,最年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肯尼斯·約瑟夫·阿羅,1972年獲獎時為51歲。有意思的是,她和丈夫一同獲獎,是諾貝爾經濟學獎首對「夫妻檔」,譜成了國際經濟學界的一段佳話。在諾貝爾獎的歷史上,除了居裡夫婦,另外還有四對夫妻一同摘得諾貝爾獎的桂冠。
8、剛剛!諾貝爾文學獎開出「雙黃蛋」
北京時間2019年10月10日晚7:00,瑞典文學院宣布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9、年輕人突然開始買保險的背後
當代80後、90後既要面對疾病、意外等帶來的風險,還要逐步承擔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的責任。他們害怕自己稍一出錯,人生就會坍塌,保險成了他們認為可以抓住的一根安全繩。
10、電競狂歡背後的年輕人:冠軍的心與流過的淚
金字塔尖的榮耀吸引著一波又一波熱愛電競的少年扎進電競這個圈。據人社部發布的《電子競技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除了職業選手,還有大批量半職業、業餘電子競技選手活躍在各種中小規模電子競技賽事的賽場上。這些懷揣著電競夢的年輕人,有的站在圈邊,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也有人只是在圈邊徘徊,父母的教育、家庭條件、年齡等因素在身後竭力拉扯著他們,最終,他們走上了另一條路。
(按照稿件發布的時間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