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資格面試考試中,結構化是我們考試的第一個內容,需要在五分鐘之內回答兩道規定性問題,這一個環節回答的好與壞往往會影響大家後面試講和答辯的情緒狀態,因此是十分重要的。總的來說,結構化題目可以大致分為認知和實踐兩大類,其中認知類又包括:個人認知、教育觀點、時政熱點三大類;實踐類又包括:保育、教育、應急應變、人際關係、活動組織五大類。大家拿到結構化題目時,首先不要慌張或者立即答題,我們需要在頭腦中理清思路,首先定位題目屬於哪種類型,再想一下答題思路是什麼,有邏輯地組織語言進行回答。
關於「幼兒園在區角養小白兔,但有些小朋友很害怕,你怎麼辦」這道題目,首先從題幹中幼兒害怕小白兔這說明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所以更強調教師的教育作用,因此我們可以判斷它屬於實踐類中教育類的一道題目。
接著思考一下教育類的答題思路是什麼?總的來說分為兩大步驟:
第一步:綜合分析問題,先明確定位是什麼問題,再分析核心問題造成的原因。
這裡我們可以採取多主體分析法,比如從幼兒、同伴、教師、家長、幼兒園、社會等多種角度進行分析。比如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氣質類型、身心發展水平;同伴間的模仿或感染;教師教育不足或幼兒園監管不到位;家長的教養方式不當;社會壓力或趨勢等原因。
第二步:根據原因解決問題,給出具體解決措施。
主要從教師、幼兒園、家長三個角度出發,因為幼兒園在教育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所以在提出解決措施的時候多從教師自身這個主體出發。比如教師可以先詢問幼兒,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找到真正的原因;教師再根據原因對症下藥,組織活動、積極引導等;同時,家庭作為幼兒園的必要補充,我們也要注意家園合作,教師應向家長傳遞正確育兒觀,讓家長有正確的教養方式,才能保證教育的一致性、一慣性。
在考試中,該類型的題目考察頻率較高,考生需熟練掌握其答題思路,下面是這道題的示範作答:
1.綜合分析
(1)明確定位
幼兒由於年齡較小、認知不足,會對某些生物產生一種恐懼心理,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2)分析核心問題
①從幼兒角度:可能由於幼兒在此前沒有接觸過小白兔,對其不了解而產生了害怕;還有可能是幼兒曾經被大人用小白兔恐嚇過,讓他產生了陰影;題幹中還說到有些幼兒害怕,說明不是一個人,所以也有可能受到同伴情緒的感染,由此產生了恐懼。
②從教師角度:教師沒有對於區角養小白兔這件事提前給幼兒做好心理建設,導致幼兒一時間接受不了這個新鮮事物;還有可能教師沒有帶領幼兒正確認識小白兔,了解它的習性,造成幼兒的恐懼。
2.解決問題(重點作答)
(1)詢問原因:首先我們需要傾聽幼兒內心想法,詢問幼兒為什麼害怕小白兔,找到原因。
(2)開展活動:其次針對幼兒害怕的原因我們開展相應的活動去引導。比如可以開展認識小白兔的主題活動,聽聽小白兔的故事、兒歌,了解它的習性,讓幼兒知道小白兔是一種很溫順的動物,它喜歡吃素,不會傷害人類。在平日裡,我們也可以多結合區角進行活動,比如讓幼兒給小白兔餵食,觀察它的生長變化,讓幼兒體驗這個過程的樂趣。
(3)系統脫敏:如果幼兒對其還有害怕,我們可以採用系統脫敏的方法。先讓幼兒多觀察圖片,再觀察視頻,再接觸實物,讓幼兒撫摸小白兔,感受它的可愛和溫順,慢慢地消除恐懼心理。
(4)家園合作:同時,我們要與家庭密切合作,做好家園共育,請家長多給幼兒普及小白兔的基本常識,讓幼兒對它有正確的認知。
(5)調整區角:最後如果幼兒仍然拒絕接受小白兔,我們可以考慮在區角換成植物讓幼兒進行觀察學習,對於一些幼兒害怕的動物,我們可以採用視頻等方式讓幼兒進行觀看即可,既能讓幼兒了解學習,也能使其不再產生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