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書
類
1. 第一部按義類編排來解釋詞義的綜合性辭書:爾雅
2. 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編纂於明朝永樂年間,共計有22,877卷、目錄60卷,分裝成10,095冊,全書字數約3億7千萬字。《永樂大典》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編纂的所有類書,即使是清代編纂的規模最大的類書《古今圖書集成》也只有1萬卷、1億6千萬字,不到《永樂大典》的一半。它保存了14世紀以前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與法國狄德羅編纂的百科全書和英國的《大英百科全書》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稱世界文化遺產的珍品。
3. 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4. 第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領人編著)
《昭明文選》李善注六十卷《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蕭統死後諡號「昭明」,所以他主編的這部文選稱作《昭明文選》又名:《文選》卷數:60卷 。
5. 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東漢.許慎)
許慎根據文字的形體,創立540個部首,將9353字分別歸入540部。540部又據形系聯歸併為14大類。字典正文就按這14大類分為14篇,卷末敘目別為一篇,全書共有15篇。《說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系統地闡述了漢字的造字規律--六書。
6.第一部系統討論文學創作問題的專著:文賦(西晉.陸機)
《文賦》首次把創作過程、寫作方法、修辭技巧等問題提上文學批評的議程,對文學理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7.第一部介紹進化論的譯作:《天演論》(嚴復譯赫胥黎)。
清朝末年,甲午海戰 的慘敗,再次將中華民族推到了危亡的關頭。此時,嚴復翻譯了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天演論》,宣傳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並於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國聞彙編》刊出。該書問世產生了嚴復始料未及的巨大社會反響,維新派 領袖康有為見此譯稿後,發出"眼中未見有此等人"的讚嘆,稱嚴復"譯《天演論》為中國西學第一者也"。
8. 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三國.魏曹丕)
《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文學專論,作者曹丕,是他在建安後期為魏太子時所撰的一部政治、社會、道德、文化論集。全書由多篇專文組成,《論文》是其中的一篇《典論·論文》是魏文帝曹丕所寫的二十篇文章之一,按照"子"書的形式寫成,是曹丕關於國家大事一系列的問題的論文總集。但是很可惜,這二十篇文章到現在大多已經失散,只剩下殘章斷簡。而幸運的是,《論文》由於被南朝的蕭統選入了《昭明文選》而得以完整保留下來。
9. 第一部系統完整的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是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創作的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理論系統、結構嚴密、論述細緻的文學理論專著。命名來自於黃老道家環淵的著作《琴心》。
全書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學思想為基礎,兼採道家,認為道是文學的本源,聖人是文人學習的楷模,"經書"是文章的典範。把作家創作個性的形成歸結為"才"、"氣"、"學"、"習"四個方面。
10. 第一部專門論詩的著作:《詩品》(南朝梁.鍾嶸)
《詩品》是古代漢民族的第一部詩論專著,南朝梁鍾嶸撰。《隋書·經籍志》:"《詩評》三卷,鍾嶸撰。或曰《詩品》。"唐宋時期還是兩個名稱並行。明清以後,《詩品》一名流行。《詩品》的寫作時間,根據有關材料推斷,大約是在梁武帝天監元年(502)至十二年(513)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