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方的審美觀的盛行,大家對於肌肉也漸漸有了美感認知,不少人因此踏入健身房追求肌肉線條,健美身材
但,踏入健身房不等於健身,健身也不等於練肌肉!
你真的知道要怎麼把肌肉練大嗎?
或者你已經在健身房打滾好一陣子了,卻看不見成果嗎?
肌肥大訓練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增肌訓練!"練肌肉"這件事是有一定的原理及細節的,你必須要知道!
一、肌肥大的型式:
在講肌肥大(hypertrophy)之前我們應該把它跟肌細胞增生(hyperplasia)搞清楚。肌肥大指的是肌肉細胞的體積變大,而肌細胞增生指的是肌肉細胞的數量增加,兩者都可以造成外觀上肌肉變大,
但阻力訓練在人類身上只能造成肌肉細胞的體積變大,不能增加肌肉細胞的數目,只有少數動物的確可以透過訓練增加肌肉細胞數目。
肌肥大的發生可以藉由以下兩種方式:收縮單位的增加,以及非收縮單位的增加。
1.收縮單位的增加:
肌肉細胞的收縮單位為肌小節(sarocomere),肌小節的增加又分為兩種:
縱向(in series)增加肌小節數目,以及橫向(in parallel)增加肌小節數目。(肌小節是肌肉細胞的收縮單位,所以這些增加都發生在細胞內)
傳統的阻力訓練開啟一連串的細胞下遊路徑,主要是橫向的增加肌小節數目,使肌肉橫切面的肌小節增加,肌肉的橫切面面積(cross section area)也就變大。而縱向的增加發生在當肌肉被迫適應更大的活動長度時,例如柔軟的體操選手會比一般人有更多的縱向肌小節數目,除了增加肌肉活動長度,
另外也有研究顯示,離心收縮可以增加縱向肌小節目數,而如果訓練時只做向心收縮,則會減少縱向的肌小節數目。
2. 非收縮單位的增加
除了收縮單位的增加,非收縮單位的增加,也是大肌肉的重要關鍵,例如:肌細胞內的儲存的醣分、液體,肌細胞外的結締組織。這也是為什麼一樣是阻力訓練,健美選手可以長得比力量舉選手大隻,力量卻沒有比較大的原因。
健美選手的訓練方式導向較多的"非收縮"單位增加,力量舉選手的訓練方式導向,較多的"收縮"單位增加,於是乎力量舉選手的力量較大,而健美選手的肌肉較突出。
二、 缺氧(Hypoxia)也可以造成肌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