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兒子1個月猛長1.4cm!原來身高有幹預黃金期

2020-08-30 兒科醫生熊莉娜

11歲的峰峰,念小學5年級,學習成績全年級前三名。

但一直是一家人驕傲的他,卻非常自卑、苦惱。

原來,由於身高倒數,峰峰有一個難聽的綽號——「小矮人」,飽受同學嘲笑挖苦。

雖然家境清貧,峰峰爸也身有殘疾,但作為一位父親對孩子的關愛卻一點不少。

原本活潑陽光兒子的一系列細微變化,都被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說:

從2018年至2019年間,我也發覺孩子好像停止生長一樣,一點都沒長,身高明顯比同齡孩子矮。

要是等到以後,孩子小升初、選學校、甚至找工作...,那麻煩就大了。

不僅我著急,孩子他自己也知道,倒數第三的身高,這在他心理也是一個陰影。

這眼見著同齡孩子都如雨後春筍茁壯成長的關鍵時期,峰峰這棵小樹卻停滯不前。

峰峰爸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尋醫問藥幫助孩子長高。在經過多方走訪,了解對比後,他帶著孩子找到了我

在體格檢查中,我發現11歲的峰峰,身高只有132.1cm,比同齡男孩子平均身高的145.3cm,矮了有14cm

明明我們家族中沒有矮人,他姐姐也有165cm。兒子剛出生時也長得不錯,平時運動睡眠也正常,怎麼會矮這麼多?

孩子的身高還能追趕上來嗎?

峰峰爸一臉疑惑,內心更是忐忑不安

憑藉著近40年的兒科臨床經驗,結合針對性的醫學檢查。

我不僅找到了峰峰矮小的原因,同時在經過身高干預後,第一個月,峰峰就追趕了1.4cm。

現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峰峰已經長了2cm多。

這不僅讓一家人喜出望外,也讓峰峰放下了憂慮,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對他更光明的未來。

姐姐有165cm峰峰為什麼卻矮了那麼多?

在我們不少家長的常識裡,孩子的身高主要取決於父母的身高遺傳。

但其實身高雖然受遺傳的影響,但後天因素也同樣重要。比如激素、環境、營養、疾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再好的身高遺傳優勢也發揮不出來,即使是同胞兄弟、雙胞胎,身高差距也會很大。

為了找到峰峰矮小的原因,他做了針對性的醫學檢查。

★內分泌激素水平檢測:通過對體內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等多種激素濃度的檢測,分析激素水平是否達標;

*如生長激素:它有我們的大腦垂體分泌,直接影響孩子生長的過程,和最終身高。

★骨齡檢測:檢查骨骼年齡,看是否有發育提前,或發育落後,準確預測成年後的身高;

★大腦核磁共振的檢查,重點檢查腦垂體是否有病變。有的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育。

結合醫學檢查,我發現:峰峰腦垂體是正常的,但是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加之父母的遺傳身高也不是很好,最終導致了身高落後。

1個月追趕1.4cm是怎樣做到的

找到峰峰矮小的原因之後,我給孩子制定了個性化的長高方案。

★在治療上,給峰峰採取了生長激素補充治療和中西醫結合治療;

★並結合營養、睡眠、運動、情緒等多方面的指導,促進他自身生長激素分泌,充分發揮後天潛力,來幫助他追趕同齡孩子的身高。

在我們最近的康復跟蹤裡,兩個月的治療,峰峰長了2.4cm。

而之所以峰峰能長這麼好,一方面除了科學的身高干預計劃,還與他正處在身高干預黃金期有關。

孩子青春期前的階段,是身高干預的黃金期。男孩最佳的黃金期在4歲到11歲,女孩是在4歲到9歲。

★在青春期前的階段,孩子骨骺端的軟骨細胞在生長激素的刺激下,生長潛力旺盛。同時,在此階段,也對治療敏感性好;

★而如果到了青春期,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受性激素的影響會逐漸減少,同時隨著性激素的分泌量增加,軟骨細胞的生長潛力也減弱了,骨骺線也在逐漸閉合。

★在青春期結束,也就預示著整個生長發育期要結束了,骨骺線完全鈣化閉合後,身高也就不能再增長了。

所以,想要孩子長得更好,追趕同齡孩子,最好在青春期前期及時幹預。

★如果孩子正處於發育期,但還沒有遺精、來月經初潮,也是身高干預的關鍵期;

★如果正處於青春期後期,那麼在骨骺線還沒有閉合前,是長高最後的希望。

想了解更多孩子長高和兒童健康方面的知識嗎?

可以添加,v,x:xuyangjl,增高專家為你解答增高疑問

如果你有兒童健康方面的問題,可以私信我,我都會詳細給大家解答

相關焦點

  • 11歲矮個子男孩猛長12cm!只因掌握這個秘密
    可後來,一直不見長的峰峰卻猛長12cm,骨齡預測未來成年身高,也從原來的155.6cm直線上升衝刺。峰峰爸爸看到孩子一釐米一釐米的長高,欣喜又激動,今天專程和兒子一起給黃麗敏主任送錦旗。黃麗敏主任不僅找到了峰峰身高落後的原因,同時還幫助他追趕身高。第一個月後,峰峰就長高了1.4cm。
  • 9歲男孩半年身高猛長了5cm,結果……兒科專家道出了真相
    喝了半年以後,發現孩子開始長鬍鬚、變聲,出現青春發育的跡象,結果在醫院檢測發現,這半年裡,雖然孩子身高猛長了5cm,但骨齡卻已經超齡長多了1歲!這是近期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門診遇到的典型個案。● 不同年齡孩子,每年生長速率不一樣① 出生第1年,大約長25cm左右。0-3個月每月長3cm,4-6個月每月長2cm,6-12個月每月長1.0-1.5cm,所以1歲以內的孩子最好每3個月測量一次身高。
  • 9歲男孩半年身高猛長了5cm,結果......兒科專家道出了真相
    ● 不同年齡孩子,每年生長速率不一樣① 出生第1年,大約長25cm左右。0-3個月每月長3cm,4-6個月每月長2cm,6-12個月每月長1.0-1.5cm,所以1歲以內的孩子最好每3個月測量一次身高。② 第2年,大約長10-11cm左右,每3-6月測一次身高。
  • 讓娃突破遺傳長更高,兩個黃金期一定要抓牢
    一般來講,孩子三歲以前的生長規律,大概如下:(以下是平均身高增長,不要強行對比,僅為參考)0~3 個月:3.5 cm/月4~6 個月:2 cm/月7~9 個月:1.5 cm/月10~12 個月:1 cm/月1~ 2 歲:10~11 cm/年> 2 歲:4~7 cm/年
  • 孩子長多高自己說了算,科學幹預多長10cm,不要聽天由命
    當孩子一點點長大時,好像不少家長都焦慮過,有一個"心魔":爸媽身高都不算矮,孩子一直比同齡人矮,感覺不長個兒;爸媽身高矮,一直擔心孩子長不高;還有一類娃兒,很能吃,就是光長肉肉,橫向生長。
  • 兒童標準身高表,你家孩子達標沒?抓住3個長高黃金期,還能長個
    "孩子晚長"而錯過幹預時機,最終追悔莫及。  誤區二:孩子現在長得快,將來一定是高個?  孩子沒到青春期,突然長得快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性早熟。  這樣的孩子在一定年齡段比同齡人高,但是過早發育使骨骼生長板提前閉合,最後反倒比一般孩子矮。經研究發現,孩子發育提早1年,就會損失大約7cm身高。  早長或晚長,家長應定期監測。那麼,到底如何判斷?孩子每年長多少才算正常呢?
  • 抓住孩子長高的黃金期!孩子猛長個
    很多家長都很擔心孩子的身高,還有一部分家長問「醫生,我和孩子他爸身高都不高,孩子會不會也不長個呀?」一歲時身高約為75釐米,2歲時約為85釐米,3歲時約為95釐米;4、3歲後:增長速度逐漸遞減,每年約增長5~7釐米;5、進入青春期:男孩子可長20~30釐米,女孩子長15~25釐米;6、青春期後:身高增長逐漸減緩至停止。這個標準可以供家長簡單的作為參考。
  • 身高有個遺傳公式,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春天孩子長個黃金期...
    身高有個遺傳公式男孩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5cm女孩高(cm)=(父親身高-13+母親身高)÷2±5cm註:公式中『±』號體現了後天因素。如果發揮不好,身高減掉5釐米;發揮得好,又能加上5釐米。
  • 常言道「長個先長腳」,孩子小時候腳的大小,決定了將來的身高?
    據她描述,自己家的兒子才12歲,身高156釐米左右,雖然看著是個孩子,可沒想到鞋子卻能穿41碼。不單單如此,幾乎每半年都要重新給孩子買鞋。李女士就在想:難道長個先長腳?孩子「人小腳大」,是不是高個子的徵兆呢?可能很多人都有跟李女士同樣的想法,其實腳大跟高個子沒有直接關係。每個孩子的腳大小,跟腳的骨骼類型有關。
  • 身高長10釐米眼軸長1毫米,是真的嗎
    今天有媽媽問我:是不是孩子身高越高就越容易近視,聽說身高長長1釐米,眼軸長長1毫米是真的嗎?事實並非完全如此,身高本身和近視沒有太大的關係,比如說出生時60釐米高的孩子並不一定會比50釐米高的孩子更容易近視。
  • 嘉興17歲男生身高1.61米,再也長個了!只因父母...
    後天可以幹預嗎?趕緊來看看~~~生長發育門診主治中醫師、醫學碩士黃麗先告訴報姐,最近她接診了一名小患者:小李,14周歲3個月,身高164釐米。要知道姚明的身高是2.26米(也有網上說2.29米)。而實際上,小李的爸爸身高165cm,媽媽身高161cm。那麼小李還想再長60釐米的這個「理想身高」能實現嗎?
  • 男孩身高止步156cm!父母做錯2件事,90%家長都犯
    她兒子俊誠17歲,只有156cm,這兩年都沒怎麼長...如果再早一些,在孩子身高干預黃金期,完全能用醫學的方法幫助他追趕上同齡人,有一個理想的身高...終身身高不到1米6的事實,俊誠媽媽很自責,在診室傷心地哭了起來。
  • 同一個孩子,身高最大能差15cm,錯過......孩子註定長不高?!
    也就是說孩子的成長環境不佳,成長潛力沒有被挖掘,孩子的身高將定格在169cm,而在成長充分的前提下,孩子可以長到184釐米。所以,人的最終身高可能存在15cm的差距。同一個孩子,身高最大差竟然能達到15cm。這也意味著,很多孩子都有充分長高的潛能。1.
  • 孩子身高發育有三個「猛長期」,出現四個信號,暗示長個接近尾聲
    不過,醫生經過檢查後卻說軍軍發育情況並無異常,雖然年齡已經不小了,但此時在營養攝入、運動鍛鍊和睡眠上繼續加強,還是有再長高的可能性的。醫生說,孩子身高發育的速度並不是保持不變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三個階段,尤其是最後一個,如果父母能好好抓住,個子長到理想高度也並非難事。
  • 嘉興17歲男生身高1.61米,再也長個了!只因父母……
    趕緊來看看~~~ 1 14歲男孩夢想姚明的身高,於是… 生長發育門診主治中醫師、醫學碩士黃麗先告訴報姐,最近她接診了一名小患者:小李,14周歲3個月,身高164釐米。
  • 父母身高不足1米7,兒子身高卻能長到1米9,他們的長高秘訣要學習
    但其實實際情況卻是,生活中有很多父母身高連1米7都沒到,孩子卻長到了1米8多,甚至能長到1米9的例子。林書豪的身高有1米91,而他的父母兩個人卻連1米7都沒達到,幾乎都在1米68左右,很多人不禁懷疑:先天遺傳基因不優秀的林書豪,是怎麼長到那麼高的身高的呢?
  • 5歲至10歲 是孩子身高干預黃金期
    市中心醫院兒保科醫生在為孩子測量身高。 劉瓊 攝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宋璽株洲日報訊 如何判斷孩子患上矮小症?怎樣幫助孩子長高?12月26日,在市中心醫院,2020年「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傳播行動——株洲站」大型公益活動啟動,300多位家長帶著孩子現場聆聽科普講座並進行互動遊戲。據悉,我國兒童矮小發病率約為3%。所有矮小人口中,4歲至15歲需要治療的患兒約有700萬人。目前,株洲約有矮小兒童4萬人,但他們的綜合管理率不到3%。去年6月,市中心醫院成為中國紅十字會成長天使基金合作醫院。
  • 孩子身高猛長期有這4種表現,父母要會看,錯過少長10cm!
    一、孩子有這兩次身高猛長期有兒科專家就表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兩次重要的身高猛長期,一次是在嬰幼兒時期,一次是在青春期。如果錯過這兩次機會,會讓孩子少長10c!所以,父母要在身高猛長期來臨時,要學會看孩子的表現,然後好好抓住機會。
  • 王祖藍女兒身高超同齡:抓住這兩個關鍵點,讓孩子多長45cm
    演員王祖藍,因為自己的身高不在線只有1米63,而妻子的身高卻有1米75,為了孩子的身高,一個勁地希望女兒的基因不要像自己。,醫生表示十個寶寶裡面有九個是矮過她的,現在個子也比同齡人高。有超過一半的中國孩子,長高的潛力被壓抑了。父母們硬生生讓孩子錯過了長高黃金期。原本應該170cm的孩子,很可能因為父母的疏忽,長到160cm就不長了。抓住 0~3 歲長高黃金期,讓孩子贏在身高起跑線很多家長都是從青春期才開始關注孩子身高的。但事實上,青春期已經是孩子的第二個長高黃金期了。
  • 這兩個寶寶身高增長黃金期,寶媽一定要抓住,不然娃少長10公分
    閨蜜眼看奔3了,但卻一直是個單身貴族,她不是找不到男朋友,而是一定要找身高180+的男朋友。因為她身高還不到1米5,從小到大都比同齡人矮,被同齡人嘲笑「小矮人」,她嘴上雖不說,但我知道,這一直是她內心的一根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