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背後的辛酸:「棺材房」只放的下一張床,4平米空間擠下一家人
海德格爾曾說:「人,要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然而在表面上看起來無比繁華的香港,「詩意地棲居」對許多人來說卻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因為在那一棟棟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背後,有超跑轟鳴的街道,有滿目奢華的shopping mall,也有破敗擁擠的貧民區和窮人無處安放的尊嚴。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住房問題一直困擾著底層老百姓,對於房子:價高買不起、房租貴也租不起,於是為了滿足最基本的住房需求,香港出現了各種你意想不到的房屋構造,比如劏房 、籠屋、太空艙、陽臺屋、貨櫃屋等,沒住過香港這些奇葩的房屋,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一間劏房通常小於8平米,但租金卻高達2500-4000元/月。這是一間廚房、臥室、客廳三合一的房間,4平米的空間擠下了一家人,屋子裡生活用品堆積如山,馬桶放在了炒菜的廚房裡,雙層床、小沙發等是唯一能夠讓人好好伸展的地方。而光是每月所要支付的租金和水電費,就是這些租戶每月所得薪水的一半。
在香港,劏房還算是條件稍好一點的,更困難一點的人只能住在「棺材房」中。香港有20萬人住在「棺材房」,這種房子比劏房還小,面積不超過4平米,最小的只有1.4平米,只能放下一張床,租金大約在1600-3200元/月。這種「房子」就是用四塊木板圍成的一個盒子一般的空間,就像一個「棺材」一樣。
還有一種出現在上世紀50年代的香港居所,像監獄一樣的「籠屋」。通常是由一個大房間(70平左右),放置了10多個3層的鐵籠子改造而成,人們就住在這樣鐵籠子裡,就像一個個被關起來的鳥一般。這樣的「籠屋」甚至連監獄都不如,那些香港最底層的人民住在這裡,沒有隱私,毫無尊嚴。
在香港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是百萬富翁。但就是如此富裕之地,也有如此生活貧困之人。可能能付得起1500一個月房租一般城市中已經算過得不錯了,但在香港,房子是他們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也是香港繁華背後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