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高原孤島」築起西藏特色「幸福路」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圖為墨脫縣城(資料圖)。 何蓬磊 攝

中新網拉薩1月11日電 (張偉)近日,在拉薩召開的西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簡稱「人大」)第三次會議上,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墨脫縣長魏長旗表示,「路通政興,墨脫好茶成為增收致富的『金葉子』。預計2019年全縣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468.63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2%。」

圖為連接林芝市波密縣與墨脫縣城的公路(資料圖)。 何蓬磊 攝

魏長旗說,墨脫是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幾代人都在努力「修一條出去的公路」。連接林芝市波密縣與墨脫縣城的墨脫公路先後5次興建,滑坡、水毀、雪崩、泥石流導致工程反覆,直到2013年才徹底貫通。

還是由於自然災害頻發,這條唯一通路的建設與維護一直沒有停歇。廣東省第七批援藏幹部李燦曾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路依然是制約墨脫髮展的關鍵,「現在墨脫公路雖然比以往好多了,但經常因為泥石流而中斷,仍有多個鄉鎮沒有通路,在那些地方我們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援助,想發展產業,根本不可能。」

圖為連接林芝市波密縣與墨脫縣城的公路(資料圖)。 何蓬磊 攝

2014年,由林芝市米林縣派鎮通往墨脫的派墨公路(含派墨農村公路)開工,在克服了一系列工程難題後,距離2021年通車目標越來越近。國道219線林芝市察隅縣城至墨脫縣城的公路也在修建,屆時,圍繞墨脫縣將形成環狀公路網,從根本上改變外出難題。

「公路建設一小步,經濟發展一大步。」魏長旗表示,農牧民發展產業的信心增強,墨脫依託海拔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特點,探索出了以茶葉為主導的特色農牧業。

圖為墨脫縣城(資料圖)。 何蓬磊 攝

數據顯示,從2015年墨脫縣第一批採摘茶青(茶園裡剛採摘下來的葉子,加工成品茶的原料)至今,產生效益約4401.71萬元。其中,農牧民累計增收約1114.76萬元,涉及6個鄉鎮23個行政村832戶3677人,戶均增收13400餘元,人均增收3000餘元。2019年2月,西藏自治區政府決定墨脫縣退出貧困縣。

魏長旗說,不斷發展的交通提供了更多可能,在墨脫可以見到雄偉壯觀的南迦巴瓦峰,洶湧澎湃的雅魯藏布江,兇猛的孟加拉虎和矯健的羚羊,下一步將以旅遊產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走出一條墨脫特色的「幸福路」。(完)

相關焦點

  • 西藏阿里,告別最後的「電力孤島」
    告別最後的「電力孤島」 阿里聯網工程織就藏區經濟發展電力保障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圍繞川藏鐵路建設等項目,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更多團結線、幸福路。貫通阿里地區1689千米的阿里聯網工程就是這麼一條路。
  • ...來自青藏高原的美味,西藏特色飲料酥油茶,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西藏自治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來自青藏高原的美味,西藏特色飲料酥油茶,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想必不少朋友在去西藏旅遊時都嘗過當地的特色飲料——酥油茶吧酥油茶是西藏最具特色的食物了,大家常說如果到了西藏卻沒有喝酥油茶,那就不算去過西藏。而在整個西藏的發展過程中,都離不開酥油茶,可以說現在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在西藏的日常生活中酥油茶無處不在。2、都說西藏風景好有哪些不得不去的旅遊景區呢?土林裡的「樹木」高低錯落達數十米,千姿百態,別有情趣。
  • 【幸福花開新邊疆】西藏山南:高原之上好風光,藍天之下新生活
    央視網快看(記者 王若怡 董淑雲邢明):從拿日雍錯的粼粼水光,到充滿藏族特色的新建村莊
  • 高原高原—中國西部美術展收藏作品展到達西藏 「春雨工程」惠及...
    8月16日「高原展」來到西藏,受到當地藝術界及媒體的熱烈關注,30餘幅收藏作品在西藏自治區群眾藝術館與廣大觀眾見面。這些作品均以西部題材為表現對象,風格各異,精彩紛呈,體現出畫家對「地理高原」的情感和對「精神高原」的追求。作品一經亮相,受到西藏藝術家的一致好評。
  • 中國軍人高原記憶:寫在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中國軍人的高原記憶——寫在第一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之際    新華社拉薩3月27日電(新華社記者 梅世雄、白瑞雪、王逸濤)半個多世紀以來,被稱為「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發生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巨變;    在120多萬平方公裡的雪域高原邁上富裕
  • 西藏特色美食,只有高原才有的獨特風味,來感受一下異域風情!
    西藏美食:1、酥油茶:作為藏族的代表性美食,屬於西藏的特色美食之一。可作為主食與糌粑一起食用,味道很好。在西藏寒冷的的季節可以禦寒,也具有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功效。食用酥油和濃茶製作而成,製作頗為複雜,可口美味、提神醒腦、湯汁鮮甜。
  • 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邊境的幸福小康村
    記者 李洲 攝  近年來,西藏日喀則市亞東縣邊境小康示範村建設按照傳統民居與現代工藝相融合、群眾傳統生活習慣與現代城市生活相配合的要求,將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離,統一建設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統一配備村委會、衛生室、文化活動室等公共服務設施,著力打造特色邊境小康示範村。
  • 7天6夜的「生死巡邏路」 西藏軍區某旅完成高原無人區既定任務
    原標題:7天6夜的「生死巡邏路」 西藏軍區某旅完成高原無人區既定任務圖為戰士們在巡邏途中展示國旗,迎接國慶節的到來。 馬志國 攝近日,西藏軍區某旅奉命組織巡邏分隊在高原無人區歷時7天6夜,徒步抵達預定地域完成既定任務。圖為巡邏隊途中穿越峽谷。 張海強 攝圖為戰士們在巡邏途中。
  • 西藏高原生物學術研討會在拉薩召開
    2020年7月11日,由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學會主辦,西藏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和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協辦的西藏高原生物學術研討會在拉薩召開。來自中國農科院、西藏大學、西藏農牧學院、西藏農科院、西藏林規院、西藏林木科學院等區內外科研院所和學會代表約80餘人參加本次學術研討會。
  • 西藏拉薩市實驗小學:讓西藏特色實驗亮點的陽光教育普惠孩子
    三月的西藏拉薩,陽光明媚,大地回春。3月4日上午,西藏拉薩市實驗小學春季開學典禮舉行,3個小區4000餘名師生在同一時間,圍繞同一主題,採用同一流程進一步強化師生愛國主義教育,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大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 西藏發展高原養蜂 推動蜂農 「甜蜜事業」
    這是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的專家們在開展高原蜜蜂養殖技術越冬適應性試驗,當年獲得成功。從此,西藏告別了無蜜蜂養殖產業的歷史。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的專家們經過長期研究認為,由於西藏屬於高寒地區,冬季花源稀少,但是西藏地域遼闊,高海拔複雜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環境的多樣性,使蜜源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養蜂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巨大的空間。
  • 西藏自治區成立55年來西藏教育發展綜述:桃李芬芳滿高原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深切關懷西藏各族人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區黨委帶領西藏各族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治邊穩藏重要論述,西藏各項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西藏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感恩奮進新時代,同心譜寫新篇章。
  • 西藏民航人群像素描:從此山不再高 路不再漫長
    堅守者:「我親眼看到的變化太大了」在高高原上安全運行54周年,未發生一起事故,這是西藏民航創造的奇蹟。這一奇蹟,由無數人的汗水凝結而成。王勇是國航西南分公司的一名高高原機長,飛行高高原機場整10年。飛高高原機場之前,王勇向來都繃緊了弦。
  • 讓青稞米麵、藏雞蛋、高原菜籽油融入市民生活,西藏駐滬辦助全區...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郭劍烽)青稞米、面,拉孜的藏雞蛋和高原菜籽油……申城市民如今對來自西藏的這些特色農產品已經耳熟能詳。28日,「2020西藏自治區農特優產品迎新年展銷會」亮相上海農業展覽館,給市民帶來最受歡迎的一線藏產農產品。
  • 仁心仁術暖高原——醫生遲路湘的西藏情
    2001年1月,他主動放棄出國學習的機會,肩負黨和軍隊的重託,踏上了一年的援藏之路,與西藏結下了不解之緣。    「那年,當我走進西藏軍區總醫院,看到同行們兢兢業業、忘我工作,感動不已,覺得高原上的一切都是新鮮的、生動的,到處都充滿著朝氣和激情。」初至西藏的情景,遲路湘至今印象深刻。
  • 【藏北故事】跑過300多趟藏北高原_文史_中國西藏網
    「一條條巨龍翻山越嶺,為雪域高原送來安康,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這首《天路》之歌,包含著藏族人民幸福與喜悅之情,歌聲伴隨著穿越藏北高原的火車汽笛,傳遍祖國四方。看到與青藏鐵路相向而行的青藏公路不時有汽車來往穿梭,我不由得想起30年前第一次踏進西藏時的艱辛之旅。  青藏公路從格爾木南端崑崙山到西藏拉薩,約有1200公裡,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特別是藏北高原沿途食宿的兵站帳篷和簡易房設在「遠看是川,近看是山」的山巒之中。斯文赫定在《亞洲腹地旅行記》中斷言:「無論放牧人或畜群,在這裡都生存不了」。
  • 點亮「世界屋脊的屋脊」——寫在西藏阿里告別「電網孤島」之際
    新時代的雪域高原,一直在創造奇蹟。隨著電力工人合上電氣設備的開關,跨越上千公裡的電流,經線路最後一個220千伏巴爾變電站的調配,源源不斷輸入到阿里城區,這個西藏最偏遠地方長期缺電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12月4日在拉薩拍攝的西藏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投運大會西藏會場。
  • 那股蓬勃向上的力量,在雪域高原生長——西藏那曲、昌都兩地決勝...
    在這樣的空氣稀薄之地,這樣的山高谷深之地,當地幹部群眾缺氧不缺精神,推動文化旅遊、醫療衛生、特色產業等各項事業取得跨越式發展。在西藏邁向全面小康的徵程中,一股強大的「內生動力」正在被激發出來。  會帶貨的當地人  每年,西藏的春天總會在藏東南首先到來。
  • 雪域高原見證反貧奇蹟
    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雪域高原實現的偉大壯舉。行走在高原,一個個真實的脫貧故事真摯感人、催人奮進。取得脫貧攻堅歷史性成就的西藏,呈現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持續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生態環境持續良好的美麗新畫卷。
  • ...長房集團富湘建築公司:「雪域高原」寫忠誠 「老西藏精神」永流傳
    紅網時刻記者 彭超 長沙報導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捨棄常人所擁有的、放棄常人所享受的,紮根雪域高原,矢志艱苦奮鬥。在西藏小康村眾多項目建設隊伍中,長房集團富湘建築公司的團隊在黨員示範帶動下戰嚴寒、抗高原反應,幫助西藏偏遠地區群眾實現安居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