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茶餅,不論白茶還是普洱茶、黑茶,放幾年就會變鬆軟好撬?

2020-12-19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一迴路過,看到網上有人提問:

壓得特別緊的白茶該怎麼辦,撬不開?

底下有不少熱心群眾,在給他支招。

王五說,既然茶刀撬不開,那就用茶針來試試,更鋒利些。

趙六建議,下次別買這樣的鐵餅了,質量一點不好,哪怕撬開了也是碎的。

最後李四分享到,曾經有位老茶師和他說只要是餅茶,不管是普洱、還是白茶。

在適當的溫度下, 放置幾年後就會鬆軟了。

……

對付一塊硬邦邦的茶餅,各路網民們的招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不過,以上的言論中,最最令村姑陳感興趣的是後者。

當下緊結到撬不開的硬茶餅,放上幾年就會鬆軟好撬。

在這背後,究竟有沒有科學根據?

我覺得,一點也沒有。

《2》

白茶餅壓制的鬆緊程度,究竟和什麼有關?

最主要的,和壓餅的工藝有關。

白茶的壓餅,大致流程如下。

將乾燥的散茶,從倉庫裡搬出。

下一步,將幹茶稍微的攤開,簡單醒一醒茶。

緊接著利用蒸汽,讓乾燥的白茶適當蒸軟,讓茶葉恢復一部分韌勁。

蒸軟過後的白茶,依次的按規格稱重,放入乾淨的布袋內。

這時,制茶師傅們會將茶順著一個方向,團在一塊,進行包揉。

包與揉的過程中,白茶的梗葉內部,部分的茶葉會發生細胞壁破裂。

伴隨著茶葉的破壁,細胞液當中的可溶性糖、膠質物等,部分的析出。

這類物質在一定程度上充當著「天然膠水」的作用,幫助著茶餅後期塑形。

包揉結束後,就到了現在常見的機器壓餅定型環節。

壓制定型的這一步,是決定茶餅松與緊的關鍵!

看似簡單機器壓餅,技術含量不高。

但其實,機器是死的,人是活的。

不同的白茶,不同規格之間的緊壓茶,壓制定型中需要用多少力?

以及,壓餅的溫度和時間要要如何調控?

這些訣竅,全憑制茶師多年的經驗把控。

經過壓制定型後,白茶餅夠呈現雛形。

最後再加上常規的烘乾,等茶餅內外徹底幹透。

含水量達標,就能得出成品。

從茶餅壓制的經歷看,白茶餅壓制的鬆緊程度表現,和工藝相關。

而和後期儲存,關係不大!

《3》

隨著存茶時間的增加,茶餅會變得鬆軟嗎?

答案是不會。

去年,幫朋友鑑定過一餅茶。

那餅2011年的老壽眉,經歷了八、九年的時間陳化。

雖說,它的工藝上面存在著瑕疵,整塊餅身的顏色略褐。

但是從不少細節上,能夠佐證它的年份真實性。

最直觀的一點,是看茶餅的邊緣。

它的完整程度沒那麼高,有些地方自然地脫落,自然地缺損了。

像是一張老木桌,老柜子,在用久了之後。

邊角會有自然的脫漆,自然地缺角一樣。

這屬於歲月打磨的獨特標誌。

經過多年陳化後的茶餅,在極乾燥的前提下,邊緣很容易被磕碰。

於是,達到老白茶狀態的餅,它的邊緣不可能嶄新如故。

同時,包裹得還特別緊密完整,沒有任何缺損。

再回到正題,一餅放久後的茶,茶餅的邊緣會有自然的脫落,磕碰痕跡。

那麼,原本壓得特別緊的餅,陳化後會變鬆軟嗎?

憑這麼多年的喝茶經驗來看,完全不會。

合格的白茶餅,內外都達到了幹透的狀態,含水量特別低。

好比又酥又脆的蘇打餅乾,內部的茶葉被逐層的壓制。

一餅新壓成的壽眉,在它剛剛運下山,趁著新鮮勁去撬茶、試喝。

與它存了三、四年後,再次開箱取茶,泡來試喝。

茶餅的鬆緊程度,以及撬茶的難易程度,幾乎是一樣的,沒有改變。

近幾年,隨著S師傅的工藝不斷精進。

經他手上壓製出來的茶餅,狀態剛好是很適合的狀態。

不松也不緊,撬茶的時候,輕輕將茶刀從側面伸入。

簡單一撬,就能得出完美的茶餅薄片。

《4》

由此見,任何茶餅只要放幾年就會變鬆軟好撬的說法。

其實質上,根本就是謠傳!

那麼在茶圈江湖裡,為何會有這樣的謠言流出呢?

猜想過去,主要為了掩飾茶葉劣質的現實。

第一,為壓餅工藝失敗的茶,找藉口。

正常品質的茶餅,理想狀態是不松也不緊。

茶餅壓太松,不容易成型,容易散開。

而壓得過緊,將整塊茶餅壓製成硬邦邦的鉛餅狀。

那麼,在壓制的過程中,會損耗不少茶葉本身的養分。

與此同時,整塊壓得硬邦邦的茶餅,容易影響後期的轉化,陳化效果不佳。

等到最終撬茶、喝茶的時候。

容易撬出滿地的碎茶末,影響衝泡效果和茶湯滋味。

可想而知,在市面上壓制太緊的茶餅,銷路並不順暢。

這時候,加一條茶餅放幾年會變鬆軟好撬的哄人言論,就有了存在了意義。

第二,為受潮變質的茶餅,作掩飾。

正常陳化出來的白茶餅,在幹度極低的前提下,一點不會變軟。

將手洗淨,搽拭乾淨後,取出一餅陳了三年的2017秋壽眉餅。

用指腹輕輕拂過,能感受到異常乾燥、粗礪的質感。

半點不會讓人聯想到,變松、變軟的詞眼。

除非,這餅茶受潮了。

乾燥的茶葉吸收進了過多的水汽,整體容易變軟,略帶韌勁。

在過多水汽的侵蝕下,容易破壞茶餅內部,葉片與葉片之間的緊密關聯性。

於是,受潮後的茶餅,相對不會那麼緊。

不再是硬邦邦的,又幹又酥脆的狀態。

讓人在撬茶時,難以入手。

《5》

遇到一餅特別緊實的白茶餅,該怎麼辦?

最好的方法,是提前規避。

換言之,就是別買這樣的茶。

不然一旦買入手,後期肯定會有不少的麻煩。

那遇到已經買入手的,壓得硬邦邦的茶餅,該怎麼泡?

首先,壓得特別堅實的餅,用茶針撬成趁手。

茶針,是尖銳的,壓力強大的。

撬茶時受力點集中,能夠將鐵餅順利撬出縫隙。

其次,準備一個茶濾。

衝泡白茶,正常情況下用不著茶濾。

因為高山白茶的芽葉內,白毫數量豐富,養分含量高。

一旦用茶濾過濾了茶湯,一併將白毫濾掉,實在浪費。

然而,衝泡比較堅實的茶餅時,任憑再好的撬茶技術,也會將茶葉撬碎。

這時準備上茶濾,泡茶出湯前過濾碎茶,很有必要。

最後,泡茶的時間要短,出湯要快。

撬碎後的茶,衝泡起來茶味浸出速度快。

於是,一不留神,就容易導致茶味過量浸出。

如果泡茶出湯的速度,沒有及時跟上,容易讓大量的茶多酚、咖啡鹼浸出。

整泡茶湯泡出來的滋味,容易偏苦偏濃。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湯速度要快,儘量的快衝快出,很有必要。

《6》

曾經,在網上買過好幾回的月季花苗。

每回都期望滿滿的,將其種下。

等待來年的小院裡,能夠長出幾叢月季。

不過,沒有一回,能成功的將花苗順利種到最後。

有熟悉園藝的朋友和我們說,那很有可能是遇上了普通的薔薇品種花苗。

那些薔薇本來是用作嫁接砧木的,很難獨立成苗。

很多人都是等到種下開花,才發現上當。

不過,這時候已經錯過申訴期限了。

想到這茬栽花的經歷,就不由得感慨,騙人的套路太多。

譬如,一餅壓得特別堅實,像鐵餅那般的茶。

用「放幾年後,會自然變鬆軟」為免責條例,迷惑性太大。

等到時隔多年後,再去打開那餅硬邦邦的茶餅,發現還是很難撬開。

這時,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就太遲了。

買茶與喝茶之前,多看清這些謊言與套路,才是正道!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普洱茶好喝不好撬,一不小心扎破手,教你五步輕鬆撬好它!
    我們看到茶葉店,或者一些老茶客總是能輕鬆撬開一餅茶,而且茶葉的完整度有比較好,這樣更能充分發揮茶葉的特點,保證茶湯的口感。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了解普洱茶的製作工藝要想撬好普洱茶,就要知道普洱茶的製作工藝。
  • 除了普洱茶、黑茶,綠茶、武夷巖茶、紅茶、白茶有醒茶的必要嗎?
    茶好,喝茶成功了一半,剩下的部分,需要衝泡來成全。茶泡得好,方不辜負草木的靈氣。確立了目標,我們會適時調整衝泡方式。比如,有的茶在衝泡前,需要醒茶。最典型的代表,是我們熟悉的普洱茶、黑茶。《2》普洱茶、黑茶,醒茶如何操作?多數喝普洱茶的朋友,必然會準備一個紫砂罐,還會有多種型號。一種是圓柱體,容量大,用於存放普洱茶茶餅,這些茶餅一餅一餅地堆疊好,像搭積木一樣。
  • 茶師說|撬碎的茶餅怎麼泡?
    昨天與各位茶分享撬茶餅的方法,但有些新手茶友還是忍不住和我吐槽:還是不小心把茶餅撬得很碎,扔了太可惜,泡了喝又覺得茶湯十分苦澀,難以入口。撬得很碎的茶餅,在口感上必定是要比撬得不那麼碎的茶餅差上許多的。
  • 茶餅、茶沱、茶磚撬法圖解
    許多初喝普洱茶友在面對普洱茶餅、茶磚、茶沱時一籌莫展,要麼不知如何下手,要麼亂撬一氣,導致很多茶葉條索破碎,造成了損耗。但只要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方法,撬茶還是一件愉快的事! 下文瀟瀟就來教茶友們如何正確輕鬆撬開普洱茶。
  • 普洱茶、黑茶、白茶、紅茶、武夷巖茶,不同茶如何控制出湯時間?
    而武夷巖茶以及黑茶、普洱茶的衝泡,最好選用沸水衝泡。在沸水之下,芳香物質與滋味物質才能從最大程度上發揮作用,從而釋放魅力。考究的衝泡,才能成就色香味俱全的湯水,從而才會有別致的體驗。在衝泡環節中,還有一大不可忽視的環節——出水。
  • 圖文並茂,詳解煮老白茶全過程,撬茶、煮茶完整流程演示!
    如後發酵的黑茶、普洱茶,陳年的白茶,都是煮茶的對象。在陳年白茶中,還有具體細分。根據品種等級,可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根據形體劃分,則有散茶、餅茶的存在。煮茶,豐儉由人,選擇性相當豐富。庖丁解牛,撬開茶餅,靠蠻力可不行,我們要智取,用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撬茶,用對茶具】好鋼用在刀刃上,撬茶壓根兒就不用使用剪刀、菜刀這等暴力物件,使用茶針、茶刀即可。
  • 用合適的方法,撬開普洱茶的各種茶餅
    這樣的方式一直延續到現在,各種形狀的茶餅,不但是方便了存儲和運輸,還是普洱茶的一種計量單位,比如說357克一片的七子餅,清朝時期為了方便運輸、納稅、管理,制定了普洱茶七子餅的標準,一直沿襲下來用到今天,一提茶七片剛好是2.5公斤。運輸、儲存、計量是方便了,但要喝茶撬茶的時候經常是萬般糾結,不懂如何下手,經常有茶友分享因為普洱茶太難撬開,用菜刀砍茶的經歷。
  • 普洱茶中的散茶和茶餅區別有哪些?從這幾個方面分析,你就明白了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賣茶葉的店鋪,會放置一些用紙包裝好的茶餅,當我們進到茶店鋪裡面,發現還有很多用袋子裝了很多散裝的茶葉和包裝好的散茶,也許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不統一用包裝袋裝好,當然這裡面是有很多的學問的,不同的茶葉可能包裝的形式也會不一樣,往往打壓成茶餅的茶葉,主要是白茶和普洱茶為主,其它的紅茶和綠茶就以散裝為主,
  • 不論散茶,還是餅茶,白茶有生茶與熟茶之分嗎?
    散茶餅茶,風華萬千。散茶活潑靈動。餅茶成熟穩重。《2》說到散茶與餅茶,想起前些日子,有個茶友問了個問題。「不論散茶還是餅茶,白茶有生與熟之分嗎?」劃分普洱茶屬於生茶,還是熟茶,主要是根據茶葉是否有「渥堆」這一道工序。渥堆,從某百科上就能看到介紹。
  • 普洱茶究竟是黑茶?紅茶?還是綠茶?
    根據製法和品質的系統以及應用習慣上的分類,按照黃烷醇類含量多少的次序,可以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六大類。因為普洱熟茶涉及到「渥堆」和發酵工藝,所以有些人認為普洱熟茶是黑茶或是紅茶,而普洱生茶則是綠茶,但是這些說法,都是不準確的。普洱茶和黑茶的區別黑茶渥堆的環境:要求溫度在25度,空氣相對溼度在85%左右。
  • 綠茶、黑茶、普洱茶、白茶,深秋時節煮茶對象別選錯!
    要煮得好喝的,要挑選那些適合煮、品質上乘、底子好的茶。好茶煮一煮,其真味也就徹底地顯現出來了。就如有些高山老白茶,如果僅以高溫衝泡,還差強人意,好比高手過招卻無法盡施手腳,只用了七分功力還有三分未盡卻要罷場了,總覺得意猶未盡,難免有落寞之感。
  • 普洱茶屬於黑茶的一種嗎?
    實際上業界討論和長時間的實踐和研究,普洱茶歸於黑茶類有非常多的反對聲音,尤其是雲南這邊。譚自立老先生所著之安化茶葉公司叢書之二《安化黑茶磚》裡面有寫:「安化是安化,普洱是普洱,不能混淆。」譚老還說:「普洱茶是黑茶? 國外把紅茶叫做black tea ,它字面上叫『黑茶』?是不是?我們中國這個黑茶卻不能叫black tea,而是dark tea吧 。所以用名字來命名定義一種茶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 撬茶知識丨使用茶針撬茶餅、沱茶、磚茶的正確姿勢
    注意點形象好不好,不要面子的呀?以上均屬蠻力撬茶。首先蠻力撬茶會損壞茶葉的條索,茶葉細碎,衝泡時內質浸出快,出湯不及時茶湯滋味會比較濃;其次茶葉碎,葉底不完整,影響美觀。第二種方式:平放茶餅,左手壓住茶餅,右手握緊茶針,選好角度,從茶窩邊緣插入茶針,向上撬動茶餅就可以將茶餅撬散。通過上面的講解,想必大家都已經看明白撬茶運用的是槓桿原理了,撬沱茶和磚茶也是同樣的原理。
  • 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無論綠茶、普洱茶、黑茶、白茶、烏龍茶!
    綠茶衝泡,宜選用玻璃杯泡茶,一盞透明玻璃杯,取茶2-3克,注入85-90℃水溫,待茶湯變涼後,即可感受綠茶的清鮮與爽口。泡烏龍茶,則選擇白瓷蓋碗,杯盞間,可盡情享受茶香與茶味的變化。泡黑茶,最好選用紫砂壺,雙氣孔結構,可吸收部分的異味,激發黑茶茶性,使茶湯更具風味。
  • 九龍營養課堂:普洱茶是紅茶還是黑茶?什麼是普洱茶野生茶?
    普洱茶是紅茶嗎?還是黑茶?隨著普洱茶之風的越演越熱,很多人開始轉向喝普洱茶。由於對普洱茶不夠了解,第一眼看到普洱茶的湯色有些紅,他們便會疑惑,普洱茶是紅茶還是黑茶?    一、紅茶、黑茶的定義  按照傳統的分類,中國茶共分為紅茶、綠茶、青茶、黃茶、白茶、黑茶六大茶類。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是鮮葉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種。具有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特徵。
  • 綠茶、普洱茶、黑茶、白茶、紅茶、巖茶,哪些適合放在冰箱保存?
    一類,不管自己買的是紅茶、綠茶、黑茶還是普洱茶、武夷巖茶,通通往冰箱裡一扔,萬事大吉。仿佛像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放在冰箱裡,可永葆青春,鎖住新鮮,鎖住營養。然,茶不是青菜,也不是水果,放在冰箱裡,反倒增加了吸收水分和異味的風險。且低溫的環境,未必就是最適合茶葉的。
  • 不論普洱茶、白茶、巖茶、紅茶,符合這三種特質,才算得上好茶
    它擁有香清甘活的特點,香氣和滋味都是茶中翹楚,喝完之後令人念念不忘,一泡茶,就能帶您領略武夷巖茶的精髓,這等好茶,價高也是情理之中。至於兩三百價格的巖茶,不論是從山場還是工藝角度出發,都很難達到好茶的標準。甚至於香氣單薄,不持久,湯水單薄容易有苦澀味,一泡茶,也足以摧毀巖茶在你心中陽春白雪的形象。
  • 白茶保存三宗罪,再上等的高山白茶也經不起這樣折騰!
    看著一箱箱被泡溼的茶葉,除了心痛,還是心痛,很多茶掌柜、茶人等,已經將關注重點聚焦在:這些泡溼的茶葉,該怎麼辦?感慨之餘,深刻體會到一個道理:存茶,不能有僥倖心理,更不能粗心大意。不論你是存普洱茶、黑茶,還是白茶,都不可忽視細節的重要性。
  • 小寒逢三九,普洱茶、黑茶、綠茶、白茶、紅茶能養生的才是好茶
    身上囤積了足夠的熱量,才能讓我們更好地抵禦寒冬,冬日裡涮羊肉成了飲食好選擇。 按照傳統中醫理論, 滋補分為四類, 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具體該如何進補,最好參考中醫的建議。對症下藥,才是最好方式。
  • 普洱茶憑什麼能夠獨立於六大茶類之外?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新朋友敦敦喝茶養花花。相信有很多朋友跟我一樣,在剛接觸普洱茶時會疑惑:普洱茶究竟是紅茶還是黑茶呢?其實這種疑惑主要來自於傳統的茶葉分類方式在大眾心中的根深蒂固。以至於還會有朋友問我,白茶是什麼,難道泡出來的茶湯是白色的嗎?其實聽到這種問題,內心還是有些無奈的,白色的茶湯是什麼鬼,難不成泡出牛奶了嗎?據此,普洱茶是不是紅茶的疑問就出現了,茶湯那麼紅,可不就是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