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散茶,還是餅茶,白茶有生茶與熟茶之分嗎?

2020-12-20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散茶和餅茶,是白茶中的一對姐妹花。

花開並蒂,總是特別美好。

散茶和餅茶,因工藝的細微差距,亦有截然不同的兩種個性。

2020年第一個工作日,村姑陳便泡了2017年的五彩貢眉。

一款,是散茶。

以枝大葉闊,蓬鬆自然的形態,陳化了兩年零四個月,逼近老白茶。

時節如流,歲月不居。

散茶經過兩年多的陳化,清新爽利,風格明朗歡快,既有新茶的新,又有老茶的老,是一款綜合型的白茶。

藥香、花香、陳香、花香等香氣交織。既有清新,又有沉鬱。

另一款,是餅茶。

餅茶,一改蓬鬆的體態,外形稍稍收斂。

同樣,以圓潤的模樣陳化了兩年零四個月,2017五彩貢眉餅茶,香氣更成熟些,餅茶是竹葉香、粽葉香、甜花香。餅茶湯感豐腴,飽滿多汁。

散茶餅茶,風華萬千。

散茶活潑靈動。餅茶成熟穩重。

《2》

說到散茶與餅茶,想起前些日子,有個茶友問了個問題。

「不論散茶還是餅茶,白茶有生與熟之分嗎?」

看到茶友的留言,第一反應便是——這位朋友,一定是很忠實的普洱茶粉。

普洱茶,才有生熟之分。

普洱茶裡頭的生茶,並不是說它是生的,沒有煮熟。

同理,熟茶,並不是指加熱到成熟狀態的茶。

劃分普洱茶屬於生茶,還是熟茶,主要是根據茶葉是否有「渥堆」這一道工序。

渥堆,從某百科上就能看到介紹。

稍顯官方的說法:是指將曬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通常在70CM左右)後灑水,上覆麻布,促進茶葉酵素作用的進行,使之在溼熱作用下發酵24小時左右,待茶葉轉化到一定的程度後,再攤開來晾乾。

提煉渥堆的概念,就是要利用溼熱的環境,讓茶葉發酵。在茶葉發酵的過程中,會有一系列很微妙的化學變化。茶葉當中的澀味物質消失,色素被氧化,從而讓外觀變黑,湯色變紅。

發酵過後,普洱茶就從曬青綠茶的身份,變成了熟茶。

故而,喜歡喝普洱茶的茶友,才會有生茶與熟茶的說法。

但是,白茶當中,是沒有生茶與熟茶的說法。

白茶與普洱茶,有著截然不同的製作工藝。

《3》

白茶的加工工藝,主要是萎凋與乾燥。

萎凋,同樣能在某百科上看到定義:在一定的溫度、溼度條件下均勻攤放,使適度促進鮮葉酶的活性,內含物質發生適度物理、化學變化,散發部分水分,使莖、葉萎蔫,色澤暗綠,青草氣散失。

對應白茶的萎凋,也是一系列的失水,以及蛋白酶的水解等。

在萎凋的過程中,原本飽滿多汁,看起來油潤的茶青,逐漸變得乾癟,同時翠綠色也逐漸變深,變為深綠色。

白茶茶青,在失水的過程當中,還會散發出各類香氣。

香氣白牡丹和春壽眉的茶青,在萎凋過程中,會散發出類似蘭花的香氣。

萎凋的過程,並不會破壞白茶的原有形態。

不像普洱茶、武夷巖茶、紅茶,它們在加工過程中,需要經過揉捻,炒青等工序,促使茶葉發酵。

沒有對茶葉形態進行過多的幹預,這才保留了白茶與自然最直接的聯繫。

乾燥,是在萎凋的基礎上,利用外界的溫度,進行烘乾。

茶為君,火為臣。

利用文火烘乾的形式,將白茶中殘餘的水分,進一步烘乾。

將茶葉的含水量,控制在8.5%左右(100克茶葉,水的重量為8.5克。)

經過萎凋與乾燥,白茶的加工環節,也就告一段落了。

與普洱茶相比,白茶完全沒有經過渥堆的工藝,自然也就沒有生茶與熟茶的劃分。

《4》

行文至此,有茶友可能要問到白茶的餅茶。

白茶的餅茶,算不算熟茶呢?

當然不算。

我們先簡單了解,白茶餅,是怎麼得來的。

餅茶,它是在散茶的形態基礎上,經過壓餅工藝,然後得到的。

白茶的壓餅工藝,具體流程是怎樣的。

白茶的壓餅,要經過蒸軟、包揉、壓制定型、烘乾等制茶工序。

蒸軟,是讓白茶從乾燥、酥脆的散茶形態,變得稍微柔軟些。

利用水蒸氣的作用,在短短的幾秒鐘內,讓茶葉變軟。要是直接用乾燥的散茶壓餅,葉片容易破碎,影響之後的茶葉品質。比如,葉片較多破碎的茶餅,在衝泡時,會增加衝泡難度,茶味易苦。

原本鮮爽感十足的白茶,結果被苦味拉低分數,未免太過可惜。

包揉,是將蒸軟過後的白茶,裝進棉布袋裡,稍微地包揉,讓散茶初步具備形狀。

包揉,力道要拿捏好分寸,太輕,無法將茶葉包揉成型。太重,葉片形態被大量破壞。

唯有力度到位,才能做出一餅好茶。

經過包揉,白茶葉片中的部分細胞,發生了破壁分解,包含著茶多糖、果膠物的細胞液流出。

形成天然的粘附劑,將白茶葉片緊緊的包裹著,可以讓白茶餅茶的形態得以定型。

這個時候,就要壓餅。

壓餅,看似簡單,放進模具裡就行。

事實上,壓餅並不容易。

白茶壓餅,在壓制定型過程中,壓得薄厚、用力的大小、壓制的時長等等,都需要經過人工,在細心調節。

只有壓制的鬆緊到位,白茶才能更順暢的陳化。

如果壓制的太緊,茶餅不僅撬不開,容易撬碎,還不利於白茶的陳化。

像是鐵餅一樣的茶,並沒有人喜歡。

如果壓的太松,葉片容易掉落,到失去了壓餅的意義。

最後一個環節,就是烘乾。

將白茶餅茶烘乾,是不能操之過急的,火候需要掌握好。

同樣,要用到文火慢烘,將水分逐步蒸發,從而做出一餅含水量達標,適合長期保存的白茶餅。

看白茶餅的製作過程,它同樣不需要渥堆。

茶葉,只是在散茶的形態基礎上,有小範圍的細胞壁破裂。

白茶餅茶,整體的香氣、滋味上,並沒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不像普洱茶,生茶與熟茶之間,香氣、滋味表現,差別不止一星半點。

《5》

為什麼有人關心,白茶有沒有生茶熟茶的差別?

這其實,是一些有經驗的喝茶者,犯的一個意識錯誤。

先入為主,會將之前的喝茶經驗,代入新的茶葉領域。

比如,之前就遇到過喝巖茶的朋友,覺得白茶是太清淡的,不像巖茶那麼有勁道,有風骨。

這其實就是一大錯誤。

喝巖茶,是講究巖骨,說花香。

但是喝白茶的第一個要點,是感受白茶的鮮爽。其次是喝香氣。其三是喝淳厚度,淳和感。最後是看茶是否爽口。

如果沒有用對標準喝茶,無異於是緣木求魚。

明明是要感受鮮爽感的白茶,我們卻一昧的要求它有巖骨,這不是貽笑大方嗎?

喝白茶,不能用巖茶的標準去衡量它。

同樣,也別用普洱茶的概念去定義它。

白茶,它有散茶和餅茶的概念,但沒有生茶和熟茶的概念。

生茶與熟茶,這是普洱茶專有!

《6》

喝茶,我們可以套用之前的經驗。但卻不能作為喝茶的全部參考。

不論您之前是喝過紅茶、巖茶還是普洱茶、綠茶,在學習喝白茶時,都要明確一個道理:不可盲目套用喝茶理論。

每一款茶,它都有自己的獨特性,都有品質好壞的衡量標準。

比如,喝白茶時,就沒有生茶和熟茶的說法。

若是一昧要區分生茶與熟茶,這是南轅北轍的做法!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普洱茶是散茶好還是餅茶好,如何選擇?
    普洱茶產於雲南,產區主要有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因為用雲南當地大葉種為原料製成的茶,香氣高銳且持久,滋味濃醇且耐泡,所以深受眾多茶友的喜愛。不過喜歡普洱茶的茶友主要分兩類,一類喜歡喝散茶,另一類喜歡喝餅茶。
  • 白茶不是熟普,最好是散茶,餅茶沒有必要喝?
    有獨愛綠茶的朋友,一貫看不上普洱的醇厚濃釅;也有獨寵巖茶的朋友,覺得綠茶白茶都過於單薄淺白。除去茶類之分,連挑茶的標準,有時候也會爭得面紅耳赤:「茶葉當然是嫩葉好咯,哪有拿著老葉子當寶貝的。」可惜白紙黑字寫得明白的時候,卻往往有人不注意內容,只揪著關鍵詞不放,這頭誤會那邊誤解,吵成了一鍋粥,或許正是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在茶這個紛雜的江湖世界中,最近買茶的標準,有了新的風頭——「白茶的餅茶沒有必要喝!」
  • 普洱茶生茶熟茶到底有什麼區別?
    普洱茶生茶和熟茶到底有什麼區別?提起普洱茶,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但大多數人對普洱茶的了解僅限於這是中國名茶、好茶,對生茶熟茶之分並沒有過多的了解,那麼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生茶和熟茶到底有什麼區別。傳統普洱茶的加工工藝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鮮葉採摘、適度攤涼走水、殺青、揉捻、日曬乾燥之後即可成為生毛茶,也稱之為普洱茶生散茶。生散茶壓製成餅茶、沱茶、茶磚等茶品,即生茶。從毛茶特性來講,生茶茶箐顏色青綠或墨綠色,根據製程工藝,新茶湯色偏綠黃、黃綠為主,從口感特點來講,生茶口感強烈、苦澀為其本味、追求協調度、湯質細膩度、喉韻等。
  • 別再傻傻分不清,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區別主要有三點
    由於製作工藝上不同,普洱茶有著生茶和熟茶之分。而生茶熟茶的屬性也不同,因此,對於普洱茶來說,除了工藝上的不同,它們的外觀、功效都有著很多區別。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常用性知識吧!1、 製作工藝普洱生茶普洱生茶採自雲南當地喬木型大葉種鮮葉,經過攤涼、炒制、揉捻、曬乾,乾燥等工序,再蒸壓成餅,或是直接以散茶的形式製成。
  • 【茶葉百科】茶葉分為生茶和熟茶,而熟茶有哪些?
    一般我們所謂的生茶與熟茶,主要是指焙火而言,依焙火時間長短及焙火的輕重,又可分為:一、輕焙火茶:亦可稱生茶;二、中焙火茶:亦可稱半生熟茶;三、重焙火茶:亦可稱熟茶。茶葉一般以烘焙程度分 —— 極輕火、輕火、中火、重火極輕火烘焙 —— 生茶:龍井、碧螺春、白毫烏龍(東方美人)輕火烘焙 —— 生茶:包種茶、高山烏龍、凍頂烏龍中火烘焙 —— 半生熟茶:烏龍茶、高山烏龍、水仙、佛手、鐵觀音
  • 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區別在哪裡?
    普洱茶有生熟之分,生茶和熟茶也各有千秋,但是兩者具體有什麼區別呢?兩者的區別一般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面:工藝生茶製作工藝是將鮮葉進行萎凋、殺青、揉捻、曬乾後成為生散茶。再將曬青毛茶高溫蒸軟後放入模具定型,壓製成磚、餅等形,經過烘乾或自然晾乾後成為緊壓茶品。
  • 喝普洱生茶好,還是熟茶好?你喝對了嗎?
    普洱茶,性溫和,暖胃不傷胃,且具有減肥降血脂,美容養顏,延年益壽之功效! 《本草綱目拾遺》中有「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刮腸通洩」的記載,其中就提到了普洱茶解油膩減肥的功效。 很多茶友喜歡喝普洱茶,一是因為其口感,二是其獨特的功效。
  • 「今日講茶」普洱生茶與熟茶各有千秋,喝茶一定要選對!
    普洱生茶是指用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以自然方式陳放的普洱茶統稱;普洱熟茶是以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過人工渥堆發酵等工藝加工而成的茶。這兩類茶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六大方面,因其功效不同,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應選擇相對應的茶品。
  • 普洱生茶和熟茶,區別在哪裡?哪種更適合你?
    但凡知道普洱茶的茶友,都知曉普洱有生茶和熟茶之分,但是很多人卻又不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普洱茶保健功效也聽說不少,但始終一知半解,在選擇生茶和熟茶時總是迷茫,不知道到底哪種茶更適合自己。其實生茶和熟茶是各有千秋,簡單來說,從一開始,只是是工藝上的區別。
  • 95%消費者不知道的知識盲區!普洱生茶熟茶區分大揭秘
    我們的茶麵對大眾消費者時,卻忽略了普洱茶基礎的科普工作。普洱生茶年份小於五年的普洱生茶,餅面大多時候呈現出墨綠色或者青綠色。幹倉存放的生茶,甚至存放十年內的餅面也呈現墨綠色。這些茶泡出來的湯色金黃明亮,有的朋友甚至會覺得它們的茶湯很像泡濃的綠茶。普洱熟茶普洱熟茶的餅面,大多時候呈現出紅褐色或黑褐色。它們的茶湯多呈現酒紅色,製作工藝不好的熟茶泡出來會跟醬油一樣。
  • 疑惑,相比餅茶,白茶的散茶會有更濃的青草味?
    但換作了茶,那它的味道就不能再發酸與青澀。尤其是青味,那更是一種在茶葉裡不受歡迎的味道。前不久有茶友聊到,同樣是白茶白牡丹,她更喜歡喝餅茶。因為餅茶的味道更熟一點,而散茶的青味太明顯。這不對哇,正常品質的白茶散茶,會有過重的青味嗎?當然不會有。也不應該有!《2》白茶青味是種什麼感覺?青味,也稱青草味。
  • 生茶會慢慢轉化成熟茶嗎?
    想必大家都聽過或喝過普洱茶,其實普洱茶分兩種,一種叫普洱生茶,另一種叫普洱熟茶,兩者有較大的區別。很多人分不清生茶與熟茶,以為生茶都是散茶,或者經過緊壓的都是熟茶,其實不是,不能以形態來推斷生茶與熟茶,因為生茶也好,熟茶也罷,都有散茶與緊壓茶的形態。
  • 如約茶事——普洱茶還有生茶和熟茶之分?趕緊來看看,別再鬧笑話
    茶故事之《不聽話的小普洱茶》在普洱茶鄉,有一個非常不聽話的小普洱茶,他經常捉弄老普洱茶還欺負比他小的小普洱茶,雖然父母經常教導他要好好對待鄉親們,但是卻毫無效果。驚訝於兒子變化的父母,又找到老族長仔細詢問,老族長便拿了一部《熟茶製法》出來,只見上面寫道:將普洱生茶渥堆發酵,70天左右可變成10成普洱熟茶。自此之後,普洱茶鄉就流行起把不聽話的普洱生茶做成普洱熟茶的風俗習慣。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是?
  • 白茶到底散茶好還是茶餅好?
    市場上的白茶類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散茶,另一種是餅茶。因為每個人的喜好是不同的,所以人們對白茶的兩種外形有不同看法。有的人喜歡散茶,而有的人不喜歡,認為餅茶比散茶更好。也因此很多人對到底選散茶還是餅茶有了很深的不解,到底哪一種比較好?哪一種形式更適合白茶,對白茶更好?
  • 喝錯會有反作用?那麼究竟是喝生茶好還是熟茶好呢?
    那麼究竟是喝生茶好還是喝熟茶好呢?下面,就讓老馬為大家一一道來。1,先了解一下「生」茶「熟」茶的區別普洱生茶 VS 普洱熟茶如圖所示,普洱(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產地環境條件下生長的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經殺青、揉捻、日光乾燥、蒸壓成型等工藝製成的茶包括散茶及緊壓茶。
  • 專家教你識別普洱茶減肥生茶好還是熟茶好
    核心提示:當下茶市最熱銷的產品是普洱茶,普洱茶的保鍵養生、美容養顏的功效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但普洱有分生茶與熟茶,從功效來說生茶與熟茶的是差不多的,但對肥胖人士而言辨別普洱茶減肥生茶好還是熟茶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選對了茶葉那麼減肥可以事半功倍哦!
  • 如果給你100萬,你會存生茶還是熟茶?|生熟茶的存茶樂趣
    在老早之前,沒有在茶葉進化論之前我是存茶的,當時生熟茶都存,而且存的不少。生茶熟茶我都是選大樹茶,還可以的茶我還是會有幾百公斤存著。存茶是為了學茶,以後可能也能把它賣出去。那個時候我對存茶的概念沒想太多,我覺得大部分人也都是那樣子的,你覺得普洱茶可以越陳越香,但到底怎麼樣越陳越香其實不是特別明確,只是覺得反正放著它不會過期。
  • 春天適合喝普洱生茶還是熟茶,看常年喝普洱茶的人怎麼說
    乾隆皇帝是一個極其愛茶之人,據說在他傳位於嘉慶皇帝之時,有大臣哀嘆到「國不可以一日無君」,而乾隆皇帝則手握茶杯調皮的回應「君不可一日無茶。」賞遍天下名茶的乾隆皇帝依然對普洱茶愛不釋手,足見得普洱茶的魅力之大。
  • 初識普洱|挑選熟茶有什麼技巧?
    熟茶因為經過人工渥堆發酵工藝,原料曬青毛茶的地域特點被弱化,品質特徵沒有生茶那麼明顯,這就讓很多人在挑選熟茶的時候無從下手。其實,大家只要記住以下三點,挑選到好的熟茶也是有跡可循的。①散料熟茶不宜多買雖然散茶喝起來方便,但是它有一個特別大的缺陷,就是不論怎樣存放,茶葉跑味特別快,並且逐漸失去轉化的能力,滋味越來越寡淡。這一點上,熟茶與生茶都一樣。
  • 普洱生茶需要「萎凋」工藝嗎,為什麼?
    想必大家對普洱茶很熟悉,它是雲南名茶,用的是雲南大葉種,採摘鮮葉後經過殺青、揉捻、曬乾工藝製成曬青毛茶,如果此時不經過人工發酵,靠陳放後期自然發酵的話,不管壓餅還是沒壓餅,都是生茶。如果讓毛茶經過人工發酵工序,那麼便是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