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夏季,很多家長都會選擇給孩子學遊泳。
在學遊泳之前,很多家長肯定會有這麼一些疑慮——
孩子幾歲學才是最好的?
學遊泳有什麼好處?
學什麼泳式比較好?
嬰兒遊泳好還是不好?
為此,我圍繞著幾個問題來談談看法吧。
這個是肯定的,孩子學遊泳肯定是好,無論是學什麼,只要對孩子有幫助,當然是好的!
大家都知道遊泳是一項對身體特別有益的運動,對關節傷害極低,另外又能磨鍊人的意志。作為南方沿海地區的人,遊泳這種事情,簡直就跟吃飯跑步一樣,時機一到,就開始學遊泳。
這個答案肯定有很多,有一些機構會建議你孩子要從嬰兒時期開始接觸遊泳,就是所謂的嬰兒遊泳(這個我放在後面說)。
但是我覺得,在6歲之前可以接觸水玩水,而真正要學習遊泳建議是6歲過後。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無論從身體的狀況、學習的能力、學習的興趣上都有較大的進步,而且一經提醒很容易學會。
而最佳的學習年齡應該在7,8歲,這個年齡正好處於孩子的柔韌性、協調性都是最佳的年齡段,而且孩子的注意力能夠集中起來,理解能力也跟得上。
年紀小的雖然柔韌性很軟,但是注意力和理解能力差。而年齡大的,雖然他們理解能力和專注力好,但是柔韌性已經定型,學起來沒有7,8歲這個年齡來的快。
我覺得孩子學遊泳的好處是克服恐懼心,讓人變得勇敢。
我知道肯定會有很多家長會說,學遊泳不是能鍛鍊身體,另外就是能防止溺水自救嗎?
首先,鍛鍊身體這事,所有的運動都可以,你帶孩子跑步也是鍛鍊,帶他騎個自行車也是一樣,這算的上真正意義上的好處。
而說到溺水自救這事上,我覺得如果家長有這麼一種想法的話,萬萬不要讓孩子去學遊泳了,這只會害了孩子。為什麼這麼說,我會在下面詳細說明。
我們都知道,對於一個不會遊泳的人,進入遊泳池無非就是為了玩水。你不會沒事就把頭沉到水裡面,因為你害怕嗆到,鼻子耳朵進水都是怪難受的。孩子也是一樣,他們也害怕嗆到水,這是一種恐懼。
當初我們小時候學遊泳,是老爸直接抱著我們往水裡面扔,然後我們嗆水,靠本能掙扎,扔多幾次,我們對水的恐懼就慢慢變小,自然而然就會學著怎麼浮起來。這就是我們80,90年代農村的遊泳土法,就是這麼的毫無人性。
現在的遊泳,還算溫和,一般來說首先學的是憋氣。這也是為了讓你克服對水的恐懼,慢慢習慣了水的感受,自然憋氣就會越來越大膽。
有一些遊泳愛好者的父母應該知道,外國的一些國家都是讓孩子先學自由式,最後再學蛙泳。而國內都是先學蛙泳,再學其他泳姿。
這個時候不免就有人會質疑,哪種更合理,更科學?
首先,德國也是先學蛙泳的,英國、澳大利亞是先學自由式。並不是說所有的外國都是一樣的。而且先學什麼,我覺得不是那麼重要,另外需要提醒,我們中國遊泳比其他國家差嗎?為什麼要學國外的?
我們來說下泳姿吧。
其實蛙泳腿的動作是四種泳姿當中最難、最複雜的。它有四個分解動作,就是收、翻、蹬、夾。像自由式、仰泳、蝶泳的腿部動作都是非常簡單的,就是自然彎曲、向下打水就可以了。
但是蛙泳的換氣簡單,蛙泳的換氣就是抬頭低頭,正面往前換氣,而自由式的換氣是最難的。
而國外學遊泳他們注重的是水感,就是想讓他們培養水感,不怕水後再教自由式。因為自由式的腿的動作是最簡單,就是上下打水。可能有時候一次就會了,然後再慢慢學習換氣。雖然說這個時候換氣比較難,但是因為有了前期的鋪墊,換氣在這個時候學會相對容易些。
所以說無論學什麼泳姿都無所謂,從難到易或者從易到難。都是看每個教練的教法而已。只要孩子願意把頭放到水下面,學什麼都是很容易的。
相信很多家長讓孩子學遊泳的初衷就是:「孩子學會遊泳,關鍵時刻可以救命」。事實上,這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首先是場地問題,現在我們大部分學遊泳都是在遊泳池,在遊泳池裡面各種安全係數都做的很到位,但是往往意外都是發生在海,湖等自然水域。記得當初我爸跟我說,不要以為在遊泳池會遊泳就可以去海邊遊了,那是不同領域的地方,一個浪下來,你就可以被海水推到海的深處了。
其次,孩子學的遊泳是屬於競技遊泳,是一種運動的方式,可以鍛鍊身體,但是不能自救。
最後,任何人在水中發生溺水,往往和會不會遊泳,是否擅長遊泳都沒有絕對關係。
每年夏天都是溺水事件最多的時候,你分析後就會發現,往往溺水死亡的人都是會遊泳的人。畢竟不會遊泳的人連水都不想去,怎麼溺水。
教孩子學會遊泳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放鬆警惕。大人覺得孩子會了,那麼就不用在旁邊看了;孩子覺得自己會了,那麼就可以大膽獨自下水了。這些都是很危險的。
要知道,連奧運會遊泳賽場上,都配有相當人數的救生員,以防危險情況。
這個時候難道你還會覺得你的技術比奧運會的遊泳員更加好?
所以,即使只有很少的水,孩子又接受過遊泳指導,也有可能溺水身亡。父母應該記住,遊泳培訓和遊泳技能,不能向任何年齡的孩子提供避免溺水的保護。
其實這個是我一直想說的一個話題。現在我們國內都有很多嬰兒遊泳館,打著嬰兒遊泳對孩子的協調能力,智力開發等等多麼有益處;而一方面卻有很多專家對嬰兒項圈的各種批判。剛好,我女兒當初在私家醫院生的時候送了3次遊泳機會,也親身體驗了。
第一次遊泳的時候是滿月,不知道她是不明白這是遊泳還是陌生環境的問題,她一動不動的在水裡飄著,毫無表情,讓我一度懷疑這能加智力?
第二次遊泳大概是2個月大了。這個時候女兒突然覺醒,會在水裡划來划去,看來很愉悅的樣子。這個時候能感覺出好像真有那麼一點好處。這時工作人員開始了辦卡套餐的推薦。不過因為我有了解到嬰兒項圈對孩子沒有益處,就沒有打算這麼快決定,想等到第三次再說。
第三次遊泳應該是3個月大,這個時候女兒的表現確實大哭大鬧,萬分不配合。所以,我們就結束了嬰兒遊泳的體驗。
說實話,我至今認為最後女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牴觸,都是嬰兒項圈的問題。
後來我查了資料,提到嬰兒項圈可能會傷及寶寶的脊柱神經系統等問題,這讓我對嬰兒遊泳就更加沒有好感了。
其實在國外,也有推廣嬰兒遊泳的好處,裡面也有嬰兒項圈。但是他們會要求嬰兒項圈至少需要滿1歲以後才可以使用。
而且國外在嬰兒遊泳池方面都很嚴格。
所以你問我嬰兒遊泳好不好?我會告訴你這是好的!
但是對國內現有條件下的嬰兒遊泳好嗎?我就會說不好!
因為就水質這個問題,去年7月份的時候,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就有116家嬰兒遊泳池水質不合格。
其次,在一些二三線的城市,嬰兒遊泳的套餐還會出現各種藥材水浴,那想想就更不放心了。
如果這樣你還想讓寶寶去遊泳的話,那麼只要建議你:
1,選擇適合嬰兒月齡的遊泳產品;
2,選擇符合安全標準的專業遊泳池;
3,提前考察工作人員的專業性。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美國兒科學會認為1歲內的寶寶其實沒有遊泳的必要。如果一定要給寶寶遊,不要選擇脖圈。
孩子學遊泳的好處很多,對孩子的心肺功能,肺活量有很好的鍛鍊,另外對孩子的意志力、耐力的增強也有好處。
其次我們還要教會孩子對水永遠保持敬畏之心,沒有什麼比安全跟重要的了。
最後,對於嬰兒遊泳不要想著有多麼神奇的效果,也不是一定要遊不可,說到底主要的作用還是鍛鍊身體,而嬰兒鍛鍊的身體的方式太多了,不要糾結於遊泳這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