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留學國際學生如何演繹足球和中文的故事

2020-12-15 瀟湘晨報

來自巴西的留學生雨果(左一)和中國同學在一起踢足球。

「我通過中文歌曲學中文」「漢字很難,我就自創了漢字遊戲攻下這個難關」「看中餐館的菜單會激發我的學習興趣」……中文非母語的學習者為了學好中文,可謂各顯神通,以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學習語言的方式很特別——在綠茵場上學中文。

當足球遇上中文,會有怎樣的故事?且聽這些在中國留學的國際學生如何演繹足球和中文的故事。

認同中國文化成學習動力

來自日本的小川俊和來自巴西的雨果是來華留學生,雖然他們所就讀的學校不同,學校所在的城市也不同,但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足球和中文。在赴中國留學之前,他們的心中已種下了中文的種子。

來自日本札幌大學的小川俊目前就讀於煙臺大學外國語學院,他的中文學習之路始於一個朋友的「安利」。「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周圍朋友的介紹下接觸到了中文。這位朋友是個中國通,經常向我們介紹中國的歷史和傳統文化,讓我對中國充滿了嚮往。」懷著對中國的期待及親自看看朋友眼中的中國的期望,小川俊赴中國留學。「中國發展得很好,快速發展中可見中華文化的影響,我希望自己多學習和了解中華文化,體會其獨特魅力。」

就讀於北京體育大學的巴西小夥雨果和中文結緣,是受到了舅舅的影響。「我的舅舅非常熱愛中國武術,每年都會抽時間到中國學習。他在巴西開了一家中國武術館,讓我從小就對遙遠的中國充滿了嚮往。」在舅舅的影響下,雨果漸漸喜歡上了中國武術。讓他欣慰的是,如願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赴中國留學,這樣就離中文更近了。

從聽懂戰術布置開始

小川俊的中國朋友大多是在足球場上認識的,正是足球拉近了他與中國朋友的距離。在中國的留學生涯剛剛開啟時,小川俊的中文還達不到和同學們自在溝通的水平。那時的他比較害羞,很少和同學交流。因為喜歡足球,他就抱著足球到球場讓自己放鬆,幾場球賽下來,他和一起踢球的同學漸漸熟悉起來,還交到了新朋友。

激烈的足球比賽容不得半點馬虎,如何理解戰術,如何與隊友及時溝通成了小川俊面臨的難題。因為誤解了隊友的意思,他還鬧過笑話,「有一次我們比分領先,隊友們讓我踢前鋒,其他人回撤防守。我沒聽明白,看隊友們都撤回去了,我也和他們一起後撤。」

面對困難,小川俊並未放棄,而是迎難而上。雖然他經常聽不懂球隊的戰術布置,但會仔細地詢問。到了足球場上,也會主動與隊友們交流,盡力了解他們的想法。在不斷努力下,小川俊的中文水平提升很快,如今已能熟練地與隊友交流。「足球是團隊運動,當大家齊心協力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拼搏時,彼此之間的感情就會加深得更快。」小川俊說。

成長於足球王國的雨果,一上足球場便成了同學們關注的焦點。「剛來時,我的中文一般,也不知道怎麼交朋友,但大家知道我是巴西人以後,都會約我踢足球。」球場上的雨果盡情地展示著自己,也擁有了越來越多的中國朋友,在和朋友們交流的過程中,中文也說得越來越好。

如今,在中國待了近兩年的雨果已能熟練地與隊友們溝通。「我很珍惜學習中文的各種機會,平時在足球隊訓練時會主動和隊友們聊天。為了在球場上和大家的交流更加順暢,出了球場,我也會練習中文口語,還會做些筆記。」在雨果看來,足球場的良好氛圍是他中文進步的重要原因,「隊友們給我提供了非常好的中文學習機會,在足球場上,逼著你去聽懂對方在講什麼。此外,隊友們平時有什麼活動也會邀請我參加。因為大家是朋友,我也敢大膽地講中文,這樣一來,中文水平就提高了。」

將語言學習延伸至球場外

對小川俊和雨果來說,足球場是交到中國朋友、提升中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同時,他們還將友誼和語言學習延伸至足球場外。

「通過足球我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上都很照顧我,讓我感受到了中國朋友的樂於助人。」與此同時,小川俊也承擔起了日語老師的角色,「我周圍有許多喜歡日本或者正在學日語的朋友,他們會用日語與我交流,其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我會耐心解答。在互助中,我的中文學得越來越好,他們的日語水平也有了提高。」

不久後,作為交換學生的小川俊就要離開中國了。「足球隊裡的朋友們為我舉辦了一個歡送儀式,讓我特別感動。我永遠忘不了他們的熱情相待,希望我能再回中國與他們相聚。」

談到將來的打算,雨果希望留在中國。「我原來的計劃是到中國學習武術,將來回到巴西幫助舅舅。隨著對中國的了解加深,我希望能留下來,努力學習足球知識,促進巴西足球與中國足球的交流。」

相關專家表示,不少運動項目需要團隊協作,也需要隊員快速做出反應,這就逼著學習者快速進入中文語境。對語言學習者來說,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效率是呈正比的,參加團隊運動項目,可以大大提升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快速提升語言水平。這其中,在足球場上學中文,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途徑。

【來源:人民網體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中文專業學生如何出國留學
    在申請留學之前,我們需要對該專業有一個較為系統性的認知。中文系學生談到留學,總是特別不自信,因為他們很難確定自己選啥專業。中文系留學雖然沒有太多專業上的優勢,不過,也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下面就和智課選校帝了解一下中文專業學生如何出國留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美國版《成語魔方》今日首演 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
    美國版《成語魔方》今日首演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2015年,中國兒藝與米蘇拉兒童劇院合作,讓中國的孩子用英文演出了美國兒童劇《公主與豌豆》;今年,雙方劇院再次合作,讓美國孩子用中文演出美國版《成語魔方》今日首演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首演演出現場座無虛席,來自美國米蘇拉兒童劇院的八位高中生用順暢的中文將三個成語故事進行了精彩展示,劇中,他們用美式中文表演得流暢而自信
  • 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 諧趣風格笑爆全場
    信息 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 諧趣風格笑爆全場 2016   中新網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美國米蘇拉兒童劇院和美國蒙大拿大學孔子學院共同打造的美國版「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9-10日在北京連演三場。
  • 美國孩子演繹中國成語故事 中英文排演收穫頗豐
    8月中下旬,「第八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及「2018年度國際兒童青少年戲劇協會藝術大會」期間,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美國夏洛特兒童劇院聯合排演的美國版《成語魔方》引發不少觀眾的好奇與關注。美國孩子演中國成語《成語魔方》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近年來創作的經典系列兒童劇,通過精心改編與演繹,將中國的成語故事搬上舞臺。
  • 中國,撬動世界留學版圖(國際視野)
    3小時的沙龍,他們暢談起多年前初來中國的美好記憶,講述他們因留學而與中國一生結緣的故事,交流作為中國留學政策發展進步見證者的諸多感受。   2010年我國教育部發布《留學中國計劃》,提出「到2020年使我國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家」之後,外國學生來華留學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和中國高等教育的長足發展,「留學,到中國去!」
  • 美國學生演繹中英雙語《成語魔方》 更深層理解中國文化
    兩年前,美國米蘇拉的學生曾在第六屆中國兒童戲劇節上用中文演出了「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被列入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反響熱烈。兩年後,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將中美兒童戲劇合作深化升級,聯合夏洛特兒童劇院首次嘗試用中英雙語演出了美國版《成語魔方》。
  • 中國學生赴泰國留學現狀以及泰國中文留學前景展望
    隨著泰國留學逐步被國內認知,其較高的教育品質、低廉的學費以及較低的門檻,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那麼中國留學生的現狀是怎樣的,以及未來的中文留學前景怎麼樣,我來試著一一解答。泰國留學生中國學生赴泰國留學現狀隨著泰國留學人數增加,隨之帶來些許問題,下面著重講述一下中國學生去泰國留學的現狀。
  • 「學好中文,和中國朋友們打成一片」
    經備稿演講和問答兩個環節的角逐,各參賽選手分獲金、銀、銅獎。 「我從初一開始學習中文,從此,我的人生出現了自出生以來最大的變化。」喬治華盛頓大學中文專業學生馬克·謝弗妙語連珠,與大家分享著學習中文的故事。這位中文名叫舒民可、學習中文學到「渾然忘我」的大一學生最終摘得了大賽的冠軍。與其他參賽者幾乎都有到中國學習的經歷不同,謝弗的中文是在美國學會的。
  • 傳播中國聲音 講好中國故事 首屆「山海青緣—我的留學青島故事...
    原標題:傳播中國聲音 講好中國故事 首屆「山海青緣—我的留學青島故事」系列大賽在青島舉行為充分展示青島市外籍人員子女學生風採,進一步提升中外人文交流成效,促進與各國民心相通相親。今天,青島市教育局在青島藝術學校舉行第二屆「山海青緣—我的留學青島故事」系列大賽,以小故事講大文化,以精彩賽事講留學青島故事,持續譜寫中外人文交流新篇章。據了解,本次賽事由中文演講、歌舞表演、大合唱、才藝展示四個部份組成,分設小學、初中、高中三個組別,共有120名外籍選手參賽。比賽現場精彩紛呈,參賽選手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賽出了友誼。
  • 日本學生:望能從事和中文和中國相關工作
    特別是在日孔子學院,為推動日本中文教學工作發揮了很大作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胡志平日前在日本第四屆漢語水平考試(HSK)中國留學 求職會上對記者表示。 由孔子學院總部漢考國際和日本青少年育成協會主辦的第四屆HSK中國留學求職會19日在東京舉行,共有約1500名考生參加了考試,還有數百名學生參加了留學說明會和招聘會。
  • 《留學》三缺一 | 綠茵翱翔俱樂部,讓亞洲的足球小將走向世界
    Q:您是如何與足球結緣的?我從小在西城體校接受足球訓練,後來到首都體育學院進修足球專業,一直在走足球運動這條路。畢業後曾經在一家大型國企工作。國際學校對於我們來說是很好的合作對象。在國際學校,我們能接觸到的學生面可能會更廣一些。
  • (體育·國際足球)警惕境外博彩公司在中國利用足球轉播搞營銷
    新華社倫敦1月15日電 題:警惕境外博彩公司在中國利用足球轉播搞營銷  新華社記者王子江  明陛、一二博、萬博、樂天堂、永樂國際、體育滾球……如果你喜歡看歐洲足球比賽轉播,應該對球員胸前或者賽場周邊廣告牌上的這些漢字並不陌生。
  • 中文期刊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要講好中國科學故事,必須重視本土期刊的發展,尤其要有辦好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  回顧中國科技發展的歷史,青蒿素、牛胰島素、哥德巴赫猜想……都是中國科研人員為世界科技進步作出的卓越貢獻。高福介紹說,這些引領世界科技進程的原創性成果都發表在中文期刊《科學通報》上,並藉此強調,「中文期刊一樣可以發表領先世界甚至摘取諾貝爾獎桂冠的科研成果。」
  • 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在創新和發展——聚焦2019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
    記者了解到,與往年相比,今年新增了「中文+職業技能」項目專題論壇,並增加了智能時代的國際中文教學創新案例、中外合作開發中文教學新標準、國際中文教育的多邊合作、中文教育與複合型人才培養(學生創業就業、中外經貿合作)等11個新議題。
  • 不少外國學生來華留學 中國成為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
    到中國留學的念頭萌發於韓懋宇大二結束時,當時,他抱著要多學一門技能的想法,在納姆迪·阿齊克韋大學孔子學院學習漢語。開啟漢語之門後,韓懋宇對中文和中國文化的興趣越來越濃,想了解中國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經過不懈努力,韓懋宇申請到了孔子學院獎學金,實現了到中國留學的願望。
  • 韓國人熱衷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 赴韓教中文受追捧
    她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蘊含著做人的道理和戰勝人生磨難的智慧,讓我領悟到了如何自正其身,如何善良正直的活著。」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韓國民意調查機構「真實計量」發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4.4%的韓國民眾期待中韓首腦會晤。
  • 國際漢語教師|外國學生用中文給哈利波特配音
    教學實踐中如何操作?1. 選擇配音內容根據學生水平選擇電影或電視劇片段,中文或者學習者母語的視頻均可,後者的好處是可能更貼近學習者的生活。片段節選的長短最好根據視頻中出現的詞彙和語法個數以及課時長短酌情剪輯2.
  • 中國教育部:鼓勵出國留學 美43所大學希望恢復國際學生 學者留學
    隨著美國疫苗的上市以及大選塵埃落定,最近中美教育界不斷釋放國際教育的積極信號。本周中國教育部長在會議上發言繼續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同時,美國教育委員會ACE負責人也代表43所美國大學發聲,希望美國再次成為國際學生和學者的首選目的地。
  • 漢語熱持續升溫 聽聽外國學生和中文的故事
    瑞士伯爾尼中國語言專家中文學校(China Specialist)校長談捷給《學中文》版發來了一封推薦信。她在信中寫道:「我想推薦3名學生的中文作文。他們是38歲到61歲的成年人,平時工作很忙,在工作之餘堅持學習漢語4年,這非常不容易。
  • 韓國留學:慶熙大學中文MBA項目如何?
    開設了人文、社會、理工、醫學、藝術等一百多個專業,近 50 所研究院,其中經營學、經濟學、醫學、新聞信息學方面的研究業績尤為突出,通過積極進取的精神,慶熙大學已躍居為國際水準的名牌大學,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審核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