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月子」坐不得!
坐月子期間,媽媽吃什麼歷來都是頭等大事。
要吃得好身體才能好好恢復,要補足營養才能有奶奶娃,但媽媽們可得注意了:吃好喝好≠大補特補。
前陣子浙江就有一位媽媽,因為月子期每天濃湯大補,把自己給送進了醫院。
34歲的錢女士在今年6月生下了二胎,家裡人心疼她生孩子辛苦了,就想著好好給她補補身子。
婆婆是每天想盡辦法給媳婦做好吃的補充營養,還一直強調:女人月子坐不好,後悔一輩子,營養千萬不能虧。
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同時也為了奶水好,錢女士幾乎一天要吃八兩到一斤的豬頭肉或牛肉,另外雞湯、鴿子湯、魚湯等各種營養煲湯更是一天也沒落下。
就這樣每天濃湯大補補了2個月後,錢女士足足胖了10斤,而這樣吃法也為身體健康埋下了隱患。
8月下旬開始,錢女士開始出現腹痛,從肚臍眼周圍蔓延到右下腹及腰部,還總是噁心想吐,一天要吐好幾次,吐到沒東西吐為止。
痛了十來天錢女士實在熬不住了,她去到了醫院就診,經醫生檢查,錢女士被診斷為急性胰腺炎,必須立即入院治療。
在醫院治療了1個星期後,錢女士的腹痛有所緩解,但檢查結果顯示胰腺周圍積液並沒有改變,醫生建議立即轉院治療。
轉院後,醫生考慮到錢女士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尿澱粉酶等都嚴重超標,同時胰腺周圍有大面積的積液滲出,給與對症治療後,還進行了穿刺引流術將胰腺部位滲出積液引出,這才讓錢女士的症狀得到明顯緩解。
半個月後,錢女士治癒出院,醫生提醒:即使是坐月子,也不能大吃大喝!這會刺激胰腺和肝臟旺盛分泌胰液和膽汁,如果情況再嚴重一點,可能有生命危險!(新聞來源:杭州交通918)
掉入產後「大補特補」坑的媽媽不止錢女士一個。
江蘇的王女士在29歲生下了寶貝女兒,坐月子時,為了下奶,為了把最好的營養給女兒,她幾乎每頓都是雞湯、鴿子湯、魚湯....每天能吃上五六頓。
就這樣吃了2個月不到,她出現了劇烈腹痛還嘔吐,起初她以為吃壞了肚子,可到醫院卻檢查出急性胰腺炎,經檢查化驗,王女士的血脂飆升,是正常人的近20倍,診斷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在醫生的積極救治下,病情是控制了,但因為用藥不能哺乳,只能斷奶。(新聞來源:中國江蘇網)
還有一位媽媽,生完孩子後就一直母乳,可無奈就是奶少,她就想好好進補一下,把奶追回來。
於是,一家人通力合作,開始了「瘋狂灌油」模式:以往一周一兩次的豬蹄湯,現在隔天就燉上一大鍋,一連幾天都喝;以往每頓只喝一碗湯的,現在喝兩碗、三碗;以往喝湯的時候會把湯裡的浮油去掉的,現在也不管了,大口大口往嘴裡灌……
結果奶量沒跟上來,肚子開始鬧起來了,痛得很厲害,最後被家人送到了醫院。
檢查結果呢,不是拉肚子,不是消化不良,進補這麼多,疾病也跟著高級起來:醫生診斷為急性胰腺炎,需要馬上住院治療,否則有生命危險!(光明網)
「補月子」真的坐不得,當心補成胰腺炎!
為什麼補過頭就患上胰腺炎了呢?
為了大家好理解,我們先從胰腺的結構來了解,胰腺上面有一個重要的小孔。
我們都知道,膽囊存儲並分泌膽汁酸,胰腺分泌的胰液,它們都是通過同一個小孔流入十二指腸,來幫助身體消化脂肪和蛋白。
就是圖中畫紅圈的小孔,一旦這個小孔被堵上,胰液就會倒流回來,發起「自攻」,消化胰腺,然後繼續消化其他器官和血管,造成胃漏、腸漏、大出血,最後各個器官都會衰竭。
像上面說到的幾位媽媽,突然腹部劇烈疼痛,就是這個小孔在「作祟」,如果不能控制好病情,嚴重的甚至會死亡。
孕婦和產後媽媽們,是胰腺炎發病的高危人群。
孕期,是因為雌激素會減弱細胞膜的透析能力,讓膽汁酸不容易從肝排洩到膽囊,膽汁酸淤積,容易出現膽結石。
而且孕婦本身就不太容易消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材,但偏偏不少家人給補得太好,加重肝、膽、胰臟的負擔,就更加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
而產後呢,特別是月子期和哺乳期,如果長期吃高脂、高糖、高蛋白食物,會迫使膽液、胰腺分泌增加,從而增加了媽媽們胰腺炎發病的機率。
媽媽們一定要注意:急性胰腺炎是一種很危險的急腹症,尤其是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死亡率高,產褥期發病危險性更大。
坐月子期間要補,但補也要補得科學。
產後飲食要均衡,切忌飲食單一,肉要吃,蔬菜也要吃,雞蛋要吃,水果也要吃,這樣才有利於身體的健康,對乳汁分泌也有好處。
千萬不要每天都是各種十全大補湯,雖說產後的媽媽是要多喝湯水,但產後喝湯也是講究科學的。
1、餐前不要喝太多湯
餐前多喝湯可減少食量達到減肥的效果,但對於需要補充營養的母乳媽媽而言,應該增加而不是減少食量,所以餐前不宜喝太多湯,可在餐前喝半碗至一碗湯,待到八九成飽後再喝一碗湯。
2、喝湯的同時要吃肉
肉湯的營養成分大約只有肉的1/10,為了滿足產婦和寶寶的營養,應該連肉帶湯一起吃。
3、不宜喝多油濃湯
太濃、脂肪太多的湯不僅會影響產婦的食慾,還會引起嬰兒脂肪消化不良性腹瀉。煲湯的材料宜選擇一些脂肪含量較低的肉類,如魚類、瘦肉、去皮的禽類、瘦排骨等,也可喝蛋花湯、豆腐湯、蔬菜湯、麵湯及米湯等。
4、避免高脂肪、高糖分
喝湯的時候,可以用吸管,喝油層下面的湯水。吃肉的時候,去掉皮和肥肉部分。每天最多使用5~6茶匙油。少吃餅乾、蛋糕、油炸食品。
那月子期間究竟應該怎麼吃呢?
各地的月子餐譜有所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可以根據月子餐的核心要點,配自己喜歡的飲食,記住四個要點:
1、尊重新媽媽的喜好
很多家人在給產婦準備月子餐時,只想著下奶下奶,怎麼補怎麼來,但產後媽媽身體還沒恢復,情緒上也會發生很大的起伏,不要給太大壓力,保持一份輕鬆的心情,吃喜歡的食物。
尊重媽媽的喜好和口味是月子餐的第一要點。
2、別餓著,胃舒服
消化順利就是最好的,食物要慢慢增加,切記不要濃湯大補。
對月子裡的媽媽來說並沒有太多的活動量,也不需要維持寶寶的生長,只需要補充乳汁分泌和癒合傷口所需要的微量維生素就能滿足身體所需要的營養。
所以,真沒必要就各種補補補,身體吸收不了還長肉,特別是剖腹產的媽媽,先吃流食再到半流食,然後再慢慢恢復到正常飲食。
3、慢慢進補,均衡飲食
月子進補慢慢來,不同階段飲食要點也要做一些調整。
①月子第一周飲食:本周是代謝排毒階段,食譜多以流食、半流食、湯水為主,多吃蔬果穀類,儘量保持食材原味,多喝湯水。剖產媽媽要等第二天排氣後才能吃東西,在此之前用靜脈輸液。
②月子第二、三周飲食:本周是收縮內臟階段,可用一些催奶的食譜。
③月子第四周飲食:本周是滋養進補階段,飲食上要注意多樣化,多吃水果、蔬菜、穀物,並吃適量的肉、蛋和奶類,注意食品衛生。
④月子第五、六周飲食:本周是調整期,保持健康的飲食即可。母乳媽媽在飲食上要注意多樣化,多吃水果、蔬菜、穀物,並吃適量的肉、蛋和奶類,注意食品衛生。
4、吃五大類食物
月子餐從五大類食物中進食不同種類的食物,只要分量足夠,便能攝取充足的營養,並不需要刻意進補。
五大類食物包括:奶類及代替品、肉、魚、蛋及代替品、蔬菜類、水果類及穀物類。
從五大類食物裡進行科學搭配,就是搭配出完美的月子餐,具體的每日營養攝入可以按以下幾類食物來合理安排:
●水果和蔬菜:每天要吃品類多樣的新鮮果蔬,或是鮮榨、灌裝的果蔬汁。
●澱粉類食物:如作為主食的全麥麵包、麵條、大米、土豆等。這類食物如果不用深度加工的話,通常不會使你發胖,只會增加熱量。
●含大量纖維素的食物:水果、蔬菜、全麥麵包、穀物、麵食、大米和豆類中都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有助於防止便秘和其他腸道問題。
●蛋白質:含蛋白質較高的食物有瘦肉、家禽、魚類、雞蛋和豆類。
●魚:每周至少吃兩次魚,兩次的烹飪手法要不同。
●乳製品:如牛奶,酸奶等。
希望產後的你,能吃的健康,在保證自己身體的恢復時,也能保證寶寶的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