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成長導師、中山大學校徽設計者姚友毅教授:親子同心齊上陣,揮舞畫筆來「戰疫」

2021-02-20 笑笑教育

在前幾篇推文中,我們了解到了疫情當前,孩子和老師們在家裡的情況:寶貝們和爸爸媽媽溫馨互動;老師們專研學習;小編對著電腦努力碼字……

笑笑萌學園的成長導師、中山大學校徽設計者姚友毅教授,又在家裡忙什麼呢?

今春,新冠肺炎肆虐,姚友毅教授只能深居簡出。在宅家的日子,他揮毫潑墨,用大半個月時間繪畫出一組反映廣東醫療隊馳援湖北的中國水墨畫三聯張作品《眾志成城》,準備捐獻給學校。同時,孩子們也「不甘示弱」,畫心中所想,感心頭之恩。

一張2.35×2.2米的大幅畫作。畫作以一封《請戰書》為背景,11位身穿防護服、頭戴護目鏡的醫務工作者正舉著鮮紅的黨旗,雙眼射出堅毅的目光,攥緊拳頭鄭重請戰。

「這是《眾志成城》三聯畫中的《請戰》,已經畫了一個多星期了,11個人物代表中大附屬的11家醫院。」姚友毅教授表示。

要說《請戰》的構圖來源,還需從1月24日除夕說起。除夕當天,廣東派出135名醫生護士組成的醫療隊馳援湖北,其中有近一半的醫護人員來自中山大學附屬醫院。「這批隊員裡還有我的朋友,他們紛紛請戰、凝心聚力,讓我深受感動」,出於對醫療隊的由衷敬佩,姚友毅教授當晚便有了靈感,覺得他們就像一座豐碑,於是就有了《請戰》的構圖。

     隨後幾天,他從電視畫面、微信照片尋找素材並加以組織,並用iPad畫出了三張小稿。接下來的過程則難度加碼,從小稿到1:1的素描稿再到宣紙畫正稿,每一個人物要渲染七八遍,「因為中國畫不可能一筆到位,所以要一層一層加」。由於畫面較大,需要層層渲染,不斷調整空間感、黑白灰處理等,並把11個人物當一個人來畫,確保畫面的整體性。

     「畫這麼大是為了更好表現他們的高大形象,也表達我的崇高敬意。」姚友毅教授說,只有認認真真地塑造每個形象,將情懷付諸作品,才能從容地抒發內心的感動和對醫療隊的敬意。他表示,希望等待醫療隊員凱旋之際,請他們在黨旗上一一籤名,讓作品更完整。最後,再將作品捐獻給學校。

嚴峻的疫情形勢迫使大家閉門不出,但也給予了各個家難得的親子時光。

是的,此時此刻,姚教授正享受了共同作畫、互相交流、其樂融融的時光呢。在新聞報導的耳濡目染和父母的引導之下,姚友毅的大女兒姚欣桐和兒子姚欣陽一方面知道了病毒的兇猛,但更多的是了解了醫護工作者的偉大,他們紛紛提筆從自己的角度描繪「戰疫」。

作為「為奮鬥路上的人帶好娃」的我們,當然希望,各位「奮鬥路上的人」都能像姚友毅教授一樣,趁著這個歇息的時間,多陪陪孩子,告訴他們,我們正在經歷著什麼,我們又能為這一切付出點什麼,可愛又可敬的同伴們,又在為我們抵擋著些什麼。

此刻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遮風擋雨。

小編一直堅信,懂得感恩的父母同樣也會培養出溫暖的孩子。

11歲的欣桐便是如此,她是廣州市廣外附設外語學校四年級學生,從2歲就隨父學畫,8歲就舉辦過個人畫展,在藝術世界裡很是「沉迷」。在爸爸指導下,她獨立創作了《守護家園》,畫面上是一個巨型口罩,罩住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病毒。「病毒雖然看起來很『好看』,其實是『壞蛋』,所以我畫了個大口罩遮蔽、圍困它們。口罩外面畫有愛心、花草樹木、高大樓房,世界還是很美好的,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欣桐解釋說。

7歲的欣陽是中山大學附屬小學一年級學生,與姐姐的堅持不同,他興之所及才作畫,而且一開始只愛畫汽車,但爸爸從不作硬性要求。在姚友毅眼中,兒子是一個有藝術情懷、心思細膩的「小暖男」,他不但在雨天泡好茶插上竹葉,邀請爸爸在陽臺賞雨聽琴品茗,還對媽媽復工在外工作的安全表示擔心,甚至討論起生死問題。他創作的《彩虹醫生》把彩虹化為醫生帽子,「希望他們能戰勝病毒!」

啊!超級大暖男!為你鼓鼓掌!

「孩子都是『藝術家』,我們只需要把他們的潛力開發出來,保護好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我不會直接教他們怎麼畫,而是引導他們把最真實的想法加以表達。」姚友毅教授稱,兒童看待世界的眼光與成人不同,思考角度、創作思維以及對色彩的感知度都很單純,繪畫內容卻很豐富。因此,教育者應該有「靜待花開」的心態,順著兒童的意願、天性任其發揮,而不要固執己見扼殺孩子的創作熱情。

孩子們率真的天性、無邊的想像力也常給作為家長的姚教授很大的啟發。「父母要多觀察孩子,每一根線條、每一個符號其實都有所寓意,讀懂孩子的畫,就能讀懂他們的心靈。」姚友毅老師說。

這不得不讓小編想起前幾天在網上看到直播裡的一個小女孩,她說她最近的計劃是在下午2:45仰望星空,得到身邊大人的回應卻是陣陣恥笑,小女孩無助哭泣。

視頻裡的大人可能都意識不到,自己在「屠殺」著什麼,自己看不到漂亮的景色,卻要給孩子還未成熟的世界蓋上一層黑黝黝的布。

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美好世界,願你們保持浪漫,溫暖長大,「下午二點四十五分的星星如常閃爍」。

今天,小編在成長導師身上又學到了寶貴的一課,那麼你呢?

超3000㎡簡約溫馨環境

由中山大學校徽設計者姚友毅教授傾心設計

孩子敞開玩,更貼心!

海珠區濱江東路893號麗景灣三樓

020-84133868

海珠區濱江東路中信君庭小區會所3樓

020-34133886

楊箕大街23號A7棟商鋪301

020-38060188

小北路洪橋街15號新城市玥秀首層

020-83772178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校徽設計者 7米巨作致敬白衣戰士
    姚友毅與《請戰》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江粵軍攝影報導)姚友毅是中山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同時也是中大校徽的設計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典廣東省彩車、上海世博會廣東館的主要設計者……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姚友毅不僅自己馬不停蹄地創作《眾志成城
  • 「雙鴨山大學」校徽被玩壞!中大校徽設計者姚友毅副教授看不下去了!
    姚友毅是誰??? 姚友毅:中山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大韓民國行政自製部所屬公共設計地區應援財團特聘教授廣東省高校美術與設計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廣州市青年設計師協會顧問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省第八、第九屆青年聯合會委員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獲「廣州青年良師益友」稱號獲韓國「國際生態設計創意大賽成就獎
  • "雙鴨山大學"校徽被玩壞!中山大學校徽設計者「忍無可忍」
    自從白雲山的這邊、珠江的那邊,出現了「雙鴨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各路大神老鐵們紛紛出手,使出「洪荒之力」要做校徽設計者。「雙鴨山大學」校徽表示被玩壞!有延續「中大綠」的——有雙鴨微笑中透出一絲疲憊的——還有神奇寶貝呆萌版的——還有高清無碼寫真版的——真正的中山大學校徽設計者——姚友毅副教授終於「忍無可忍」!姚友毅是誰???
  • "雙鴨山大學"校徽被玩壞!中大校徽設計者看不下去
    真正的中山大學校徽設計者——姚友毅副教授  終於「忍無可忍」!  姚友毅:  中山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  大韓民國行政自製部所屬公共設計地區應援財團特聘教授  廣東省高校美術與設計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  廣州市青年設計師協會顧問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東省第八、第九屆青年聯合會委員  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個人  獲「廣州青年良師益友
  • 中大校徽設計者七米巨作致敬白衣戰士,全家一起以畫戰「疫」
    姚友毅是中山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同時也是中大校徽的設計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典廣東省彩車、上海世博會廣東館的主要設計者……在這個特殊的春節,姚友毅不僅自己馬不停蹄地創作《眾志成城》三聯大畫來為逆行者加油助陣,同時,他的太太和一雙兒女也齊齊拿起畫筆,用純真的畫面,來表達對白衣戰士的祝福,來展現對家園的守護
  • 「雙鴨山大學」的前世今生及校徽大賞中大校徽設計者已加入
    各路不世出的大神老鐵們紛紛出手  使出「洪荒之力」要做校徽設計者  「雙鴨山大學」校徽表示被玩壞!  真正的中山大學校徽設計者——姚友毅副教授  終於「忍無可忍」!   親自設計了兩套「雙鴨山大學」校徽方案!  廣邀關心雙鴨山大學的老鐵們  華山論劍  鴨山論徽  挑選出最好的雙鴨山Style!
  • 聽說最近有所「雙鴨山大學」被玩壞,中大校徽設計者都看不下去了
    這不據中山大學團委(sysuxtw)真 · 中山大學校徽設計者姚友毅 副教授終於「忍無可忍」……姚友毅:中山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中山大學校徽設計者  於是姚教授親自設計了兩套「雙鴨山大學」校徽方案!廣邀關心雙鴨山大學的老鐵們華山論劍鴨山論徽挑選出最好的雙鴨山Style!
  • 中山大學校徽被玩壞,原設計者貢獻兩套「雙鴨山大學」設計圖
    6月25日,中山大學校徽設計者姚友毅副教授通過「中山大學團委」官方微信公眾號給出了自己設計的兩套「雙鴨山大學校徽」。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山大學團委」微信公眾號搜集的多個「雙鴨山大學校徽」發現,這些網友開玩笑設計的校徽圖案基本沿用了中山大學校徽的綠色配色和圓形的基本樣式,也保留了中山大學的英文譯名「Sun Yat-sen University」。
  • 【圖集】中山大學又名「雙鴨山大學」?連校徽都設計好了?
    這不據中山大學團委(sysuxtw)真 · 中山大學校徽設計者姚友毅副教授終於「忍無可忍」姚友毅:中山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中山大學校徽設計者於是姚教授親自設計了兩套「雙鴨山大學」校徽方案!廣邀關心雙鴨山大學的老鐵們華山論劍鴨山論徽挑選出最好的雙鴨山Style!
  • 中山大學校徽被設計師徹底玩壞了…
    就是這個音譯梗在網絡上吸引了各路奇人,他們紛紛對中山大學的校徽表示很感興趣,於是創作出了別樣的校徽,他們思路清奇,畫風是這樣:網友們的怪力奇招驚動了原中山大學校徽創作者,中山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教授姚友毅,姚教授站出來也設計了兩版,就問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 中山大學教授都在為它設計校徽......
    這兩天正值高考志願填報之際最近網上有個大學卻火得一塌糊塗不僅有自己的校徽、校服、同款手袋
  • 中山大學校徽賞析
    中山大學校徽賞析上面校徽為廣州中山大學校徽,校慶70周年(1994年)更新的新校徽。
  • 黃天驥教授:白雲山高 珠江水長——記中大校歌、校徽的修改和產生
    我在1952年考進中山大學中文系學習,1956年畢業留校任教,長期工作、生活在校園裡,幾十年來,目睹母校在不同時期的發展和變化;作為文科教師,也有幸參與和見證母校的一些文化建設工作。光陰冉荏,歲月如梭,但許多事情,特別是參與校歌、校徽修改等重大文化活動的過程,依然歷歷在目。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老中山大學是有一首校歌的。
  • 中大迎新 你見過這樣的中山大學校徽嗎?
    回復「入學」進入中山大學2014迎新專題小編語:一談到中大的校徽,小編暈暈乎乎的腦袋裡就只記得一座鐘樓,外加一片綠色,然後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實在是太對不起中大人的身份了。那今天我們就來一探校徽的秘密!校徽為圓形圖案,校徽上部自左而右環繞中文校名標準全稱,下部自左而右環繞英文校名標準全稱,中間為海棠式洞窗圖案。
  • [北京青年網]人民大學校徽設計者向母校捐贈校徽著作權
    [北京青年網]人民大學校徽設計者向母校捐贈校徽著作權 來源:北青網 編輯:趙禾
  • 中山大學,國內最美高校,95歲生日快樂!
    其中,陳寅恪是國學大師,百年清華四大哲人;姜立夫教授是南開大學數學系的創始人;柯麟被譽為中山醫學院的一代宗師。在中大讀書,就好像時刻和這些前輩們交流思想~ 截至2018年初,中大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人(含雙聘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含雙聘2人),專任教師3699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167人,具有正高級職稱1504人,具有副高職稱1279人。
  • 中山大學被譯成「雙鴨山大學」,引發校徽PS大賽......高校英文名真沒那麼簡單!
    中山大學官微也轉發了這則「雙鴨山大學」微博,並稱「可能讀了個假大學」。事情弄明白了,但是作為吃瓜群眾的網友們,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中山大學的這個新名,並紛紛根據這個新名字,為大學設計了新版校徽。既然是雙鴨山大學,當然要有兩隻鴨子,一座山。
  • 決勝網親子活動走俏 爸媽寒假齊上陣
    為了讓孩子們擁有更健康的假期,也為了加強與孩子的互動交流,所以親子活動就成為他們的假期首選。不過與「爸爸去哪兒」爸爸們單兵作戰不同,這個寒假的親子活動爸爸媽媽一個不能少。 親子創意DIY  盡享溫情時刻 「親子布藝班」「親子烘焙班」「親子DIY巧克力」……這個寒假,世界教育超市決勝網為爸爸媽媽和孩子們提供了近百款親子創意DIY活動,一向忙碌而嚴肅的爸爸媽媽們在這個寒假,可以放下沉重的工作與嚴肅的面孔,與孩子們一起盡情享受動手的樂趣。
  • 中山大學校徽擬用孫中山頭像 將是國內首例
    以上為中大擬公示的兩個新校徽設計(左一、左二)和中大現在使用的校徽(右一)  記者3日從中山大學獲悉,明年將是中山大學建校80周年大慶,各項紀念慶典的籌劃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鋪開,而對現有校徽的修改也成為受人關注的熱點。
  • 高校月餅又來了!比校徽月餅更奇葩的是……
    中秋將至,與往年單純的「校徽月餅」相比,不少高校又在中秋月餅上「玩」出了新花樣。大家開始在校徽之外的地方動起了心思!上海交大「最好喝」的校徽月餅不出意外,校徽月餅還是今年高校月餅的主角,但是這一次上海交大的大紅袍茶月餅成了「新晉網紅」。這個月餅還是同學們票選出來的。同學們紛紛表示「今年的月餅大概是交大史上「最好喝」的月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