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7月17日電我國研究人員日前成功地繪製出世界第一張鯉魚的遺傳連鎖圖譜,從而為今後在DNA分子層面上培育具有某些特定優良品質的鯉魚品種,創造了必要的技術條件。鑑定此項成果的農業部的有關專家認為,此項研究在國際同類研究中處於領先水平,鯉魚遺傳連鎖圖譜的繪製和從DNA分子層面上研究獲得的抗寒性分析結果,在世界上尚屬首次。
據了解,在這張圖譜中,迄今人們已知的與鯉魚優良品質密切相關的DNA分子,被按照互為「鄰居」的身份,準確地排列出一個次序,並標記出所處的位置。此圖譜共有262個DNA分子標記,其中基因標記178個。它們自然地被分成50個組,這正好與鯉魚的單倍體染色體個數相同,且一一對應。中國水產科學院於1999年正式啟動了鯉魚、鰱魚等3種水產養殖動物的遺傳連鎖圖譜的研究計劃。此前,世界上只有鱒魚和羅非魚兩種水產養殖動物建立了遺傳連鎖圖譜,均為國外研究人員繪製而成。
負責此項研究的中國水產科學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有關專家說,這是一張很好的鯉魚DNA分子「地圖」,它使一些對鯉魚優良品質起著影響和決定作用的DNA分子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及相互關係一目了然,同時也將使人類今後通過改變相關的DNA分子進行鯉魚育種成為現實。研究小組同時還專門進行了鯉魚的抗寒性狀分析研究,成功地獲得了6個與此相關的基因標記,並在圖譜中進行了位置確定,這意味著藉助於這些基因,可使不耐寒的魚具有耐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