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和閨蜜聊天,閨蜜孩子一年級,七歲多了,是個小男生,身高約117公分,與其他同齡孩子相比,長得小點,幼兒園大班多上了一年,七歲多才上一年級,說是很擔心孩子長不高。
查了下,網上說的7歲男孩兒個子的標準為116.6-126.8公分,以這個為標準,閨蜜七歲多的孩子確實個子確實低了點。因為閨蜜本身屬於嬌小型的,她老公身高也不高,孩子是男生,不比女生,所以非常擔心,甚至想著給孩子打生長激素。
孩子長不高要不要打生長激素?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有哪些呢?
如果孩子健康正常,個人是不推薦打生長激素的。
大家都知道,孩子長不高,確實有可能缺乏一些生長激素,所以也一直有這個說法,但是這個需要經過專業醫生的科學評估。如果身體健康,單純為了長高,就給孩子打成長激素,反而會破壞身體內本來生長平衡,因為很多時候在正常情況下,很多孩子身體本身都會健康發育的,打生長激素,反而可能出現壞的情況,比如破壞孩子體內的生長平衡,很多東西是醫生甚至專家都難以預料的。
當然,如果是孩子身體確實存在疾病方面的問題導致身高不高,那又另當別論,不管怎麼說,打成長激素一定要慎重,如果孩子身體健康,個人認為還是不打為妙。
影響孩子長高到底有哪些因素呢?
1.首先肯定是父母的遺傳,就是所謂的先天因素。
這個大家很多人都有體會,比如姚明的女兒,因為父母都是運動員,所以很大概率,遺傳自父母后,孩子會長得比較高,事實也確實如此,曾有網友爆料,才8、9歲的姚沁蕾站直身子就已經與路人的成年女性差不多高了,當然,肯定也有個別類似的意外,但總體來說,遺傳是有一定影響的。
2. 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沒有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
目前來說,很多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所以,吃的用的喝的都是最好的,可以說,大多數個子矮小的兒童,他們並不是營養不良,我認為是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從而影響了營養物質的吸收,比如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很多都是兒童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
在這裡,大家是否記得,張文宏醫生給我們推薦的飲食就是多喝水,多喝牛奶,多吃雞蛋。非常普通的一個建議,問題是,目前一些孩子在家,喝的都是什麼?有喝碳酸飲料的,有喝奶茶的…,再說到吃飯,零食一吃多,就不願意吃飯,或者吃飯只吃自己喜歡的,蔬菜之類基本不吃。牛奶、雞蛋孩子吃膩了,也是很少吃,加上現在條件好了,孩子零食吃得多,必然導致出現營養攝入不均衡。
個人還有個體會,牛奶確實可以,我閨女之前基本不喝牛奶,四五歲之前,我也知道她很不喜歡喝牛奶,後來有一回,幾個月時間逼著她每天喝半瓶純牛奶,那半年長高幅度提升非常明顯,半年時間不到一量發現長了五六公分。
3.足夠的睡眠和適量的運動是孩子長高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和閨蜜聊天也發現,因為她愛人上班回來比較晚,回來後也會和孩子瘋玩一會,孩子第二天要起早上學,經常十一二點睡覺,所以我也是認為她這睡眠是嚴重不足的。目前網上的主流的說法,孩子睡眠質量高,可以讓孩子的身體和大腦得到充分休息,讓孩子有充沛的體力,晚上休息好了,孩子第二天的精神狀態肯定好一些,食慾也會好點。再加上,研究認為,睡眠時身體可以得到充分放鬆,有利於關節和骨骼伸展,這就難怪孩子早上起來測身高會高一些。
除了這些外,合適的運動對孩子的長高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通過合適的運動,即可以鍛鍊孩子身體,又可以達到促進孩子長高。主要在於很多有氧運動,可以加速孩子身體內營養物質的吸收,加速分泌生長激素,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同時運動過程中四肢的舒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身高增長。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有助於身高增長,且又比較合適的運動主要有遊泳、跳繩,還有羽毛球等相對合適的球類運動。
總之,如果孩子身體健康,給孩子打生長激素一定要慎重,要充分聽取醫生意見。日常過程中,督促孩子早睡保持充足的睡眠,培養一兩項合適自家孩子的運動愛好,還有是孩子要攝入均衡的營養物質,這些都很關鍵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