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酸鹼中和滴定
定義:用已知濃度的酸(或鹼)來測定未知濃度的鹼(或酸)。
原理:
所用儀器:酸式滴定管(鹼式滴定管)、鐵架臺、滴定管夾、錐形瓶。
過程:
(1)準備階段
查漏、洗滌、潤洗(只潤洗滴定管)、加滴定液、調節液面、排氣泡、讀數
(2)滴定階段
取待測液於錐形瓶中,加指示劑2~3滴,左手控制玻璃球(活塞),右手振蕩錐形瓶,眼睛時刻注視溶液的顏色變化,判定滴定終點,讀數。
(3)計算階段
取兩次或多次消耗標準溶液體積的平均值,進行計算。
2.常見誤差分析
(1)結果偏高
滴定管未用標準液潤洗;
錐形瓶用待測液潤洗;
滴定前滴定管裡有氣泡,滴定後無氣泡;
滴定時,標準液滴出瓶外;
滴定終點時,滴定管尖嘴懸一滴溶液;
讀數時前平後仰。
(2)結果偏低
滴定前滴定管無氣泡,滴定後有氣泡;
振蕩錐形瓶時,瓶內溶液濺出;
指示劑一變色就停止滴定;
讀數時前仰後平,或者是前仰後俯。
3.中和滴定時需注意的問題
(1)指示劑的選擇
一般選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劑,強酸溶液和弱鹼溶液的相互滴定選用甲基橙,強鹼和弱酸溶液的相互滴定應選用酚酞作指示劑。
(2)指示劑的用量
指示劑的用量不易太多,常用2~3滴。
(3)指示劑的變色
指示劑的變色最好由淺到深,且半分鐘沒不褪色時即達到滴定終點。
(4)讀數
滴定停止後,必須等待1~2分鐘,讓附著在滴定管內壁的溶液就下後,再進行讀數。
(5)取平均值
同一實驗,要多做幾次,一般做2~3次,將滴定所用標準溶液體積相加,取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