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自己在家烘咖啡|家用熱風咖啡烘焙機FreshRoastSR500開箱試機

2021-02-14 BabyFaceCoffee中宸咖啡

自己在家烘咖啡|家用熱風咖啡烘焙機FreshRoastSR500開箱試機

FreshRoast是在美亞上銷量很高的家用熱風烘豆機系列,SR500的前身是SR300,再之前應該是FreshRoast +8什麼的就太久遠了。

SR500在美亞的銷售頁面

相比起來,SR300隻有控制兩檔火力而不能控制風扇速度,但到了SR500則可以控制高中低3檔火力同時更重要的是可以控制風扇速度。在之後的試用中其實可以發現風扇的速度是可以調整火力的。

SR300

在SR500之後其實還有一個更新的型號SR700,同樣是高中低3檔火力風扇速度的控制從旋鈕改成了按鍵,同時最大的賣點是這貨可以通過USB與電腦連接,通過電腦控制火力和風扇速度,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所能做的也只是把面板上能完成的功能移到電腦上,而不能更進一步通過設定烘焙的溫度來控制火力和風量。

SR700

然而僅僅為了這一點有限聯機功能就要付出整整80大刀的代價,我還是承受不起了,果斷選擇了SR500.在美亞下單走轉運之後就是坐等收貨,半個月的時間就到手了。




以上是開箱照,值得注意的這個頂部是一個銀皮收集器,在後面的試用中可以看到它的效果。

接下來就是清洗豆倉接電什麼的準備工作,由於這貨是110V供電的,所以得搞一個變壓器,這貨差不多1600W的有功功率,那麼按功率因數0.8算的話,視在功率得要2000VA,再留有一些餘量不滿載工作的話我選了個3000VA的變壓器。


原諒它是反的。。。同時為了知道溫度,我搞了一個可以通過USB接電腦的溫度計,於是全部接好就是下面這樣了。



溫度計的探針只能在出風口上,所以距離真實的豆溫是有差距的,下一步我就要考慮怎麼把探針弄到豆倉裡。第一次試機捨不得用好豆。

然後就開始開心的烘豆子了。



脫水階段選擇了最大的風量,低火力檔。可以看見豆子被熱風鼓動的開心蹦跳。

脫水之後就直接用了高火力,同時通過風量來控制升溫的速度,我們看一下電腦上的曲線。


線是1爆開始的時候,過了頂點之後也就是差不多1爆開始2分鐘以後差不多剛剛結束,我調到了冷卻上,說白了就是不加熱光吹風,冷卻效果看起來也可以接受哈。雖然最大風量的時候風機的聲音還是比較大的,但之前擔心的錯過1爆卻沒有發生,在豆倉裡的爆聲還是非常清晰的不用費力就可以聽到,同時觀察豆子的顏色也變得很容易很直觀。


最後就是烘完的豆子啦,我能說均勻度比之前用烤箱烘的好得太多了嗎,銀皮也基本被吹沒了偶爾留下一點點。


銀皮全部在頂部的收集器裡了,清理也非常容易。接下來就是等養兩天豆子就開喝看看烘得到底怎麼樣。

總的來說對於家用是一臺非常便捷和易於清理的機器,每次烘焙只要花很少的時間和功夫,真的比原來用烤箱省事太多了。味道暫時還不知道,但是就均勻度來說還是令人滿意的,另外就是每次烘豆的量不能超過130g很清晰的定位在了家用,商用還是上專業機吧。


相關焦點

  • 自己在家烘咖啡
    選擇什麼樣的工具烘焙,還要看自己的需要。不想投入太高,或者先試試再說,不妨先買一個價格低一些容易操作的;如果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信心,那就一次到位買一個科技含量高,同時價格可能也會高一些的,畢竟比重複投資來的划算些。我自己買了一臺GENE CAFE3D熱風式,經過將近一年的學習、練手,有了一些心得。
  • 咖啡烘焙的常識,你知道嗎?
    直到19世紀中期,整個歐洲大部分都在家裡利用鐵鍋或烤爐來烘焙豆子,後來發明了利用密閉式鐵桶代替鐵鍋,並放在火上手搖控制的小型烘焙機,同時可以烘幾磅豆子,為一些咖啡店所採用。19世紀中期隨著大型烘焙機器的問世,大批量烘豆成為可能。
  • 個人咖啡℃——關於咖啡烘焙⑤烘培曲線與相關認識
    烘焙曲線是指在咖啡烘焙時記錄烘焙狀況和操作的溫度等詳細信息曲線圖表。可以是軟體記錄,也可以手工記錄,從開始烘焙,記錄每30秒或1分鐘的溫度,記錄完成後繪製曲線。對於烘豆師來說,最讓其感覺受挫的就是不能再次複製出上次所烘焙的咖啡的美味風味。
  • 咖啡小白的完美烘豆體驗,一鍵全自動操作
    一杯咖啡的風味,60% 來自生豆,30% 取決於烘焙,最後 10% 才是衝煮。 烘焙是咖啡的關鍵,通過烘烤溫度時間的變化,產生不同香味。
  • 不做偽咖啡迷,咖啡烘焙知多少
    1學會品鑑咖啡會喝咖啡幾乎是製作咖啡的一切前提。烘焙好的咖啡香氣、風味特徵、體質感、酸質表現,烘焙時各個階段的風味特徵。都有助於烘焙師更好地反饋到烘焙過程中,呈現杯中更完美的咖啡。2了解熱傳導咖啡烘焙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理解熱傳遞是如何工作的。在典型的滾筒式烘豆機中,主要有兩個熱量傳遞方式:傳導 & 對流。
  • 宅在家裡,享受自己烘咖啡豆的樂趣
    BeanBon家用咖啡烘豆機,讓你能體驗親自烘豆的樂趣,隨自己喜好決定烘豆時間與焙度,自由掌握養豆的節奏,喝得新鮮,喝得美味。並提供多種操作模式,以適合不同類型的咖啡愛好者,提供最適合的使用方式。精巧 120g 烘豆容量,正好滿足每個人一周衝泡咖啡的需求。只要在閒暇時花約十分鐘,便能快速完成一鍋新鮮現烘的豆子,輕鬆享用咖啡的醇香。通過連接 APP,在手機掌控烘焙進度,包含溫度曲線、火力大小、風扇強弱、烘焙時間等,一目了然的介面設計,簡單烘出自己想要的曲線。
  • 黑手改賣咖啡年賺五千萬!改良烘豆機就像改汽缸
    轉戰咖啡事業的修車師傅 赫曼咖啡的創辦人王進忠,20年前投入咖啡事業時,是機車行修車師傅,一點也不懂咖啡,他從小在家裡的機車行改裝機車,到了27歲時想開闢自己的事業,於是自行創業。為何選上咖啡?進忠告訴我:「喝咖啡的人好像中了毒癮,一天沒喝全身不對勁,到處找咖啡,我知道這個生意一定可以做。」
  • 烘焙乾貨 | 智烘烘焙機使用技巧篇(上)
    智烘S7pro立式鍋爐熱風溫度最高能達400多度,可使生豆短時間內裡外均勻受熱。 ▼二.輻射熱的誤解和理解為了幫助理解熱風,可以想像一下家用吹風機。吹風機打開熱風之後待升溫會需要一定時間。升溫後又從熱風換到冷風時,發現剛開始吹出的還是熱風,同樣換成冷風也是需要反應時間的。至於出冷風的時間需要多久取決於前面使用熱風的時間長度。前面使用熱風時間越長,出冷風的速度會越慢。智烘烘焙機熱風溫度遠遠高於家用吹風機熱風的溫度。按照熱源儲存的性質,烘焙機反映速度不會像吹風機那麼迅速。舉例來說烘焙過程中如果降低溫度,顯示的熱風溫度是下降的,但是實際上豆子內部溫度可能還是持續上升。
  • 咖啡小課堂,烘焙機了解一下
    手網烘焙講完了,還是來了解一下在烘焙這件事上,機械是怎麼操作的。半熱風式烘焙機則是滾筒以鐵板包裹覆蓋,由滾筒後方送進熱風,使豆子不直接接觸火的烘焙。熱風式烘焙機是另開燃燒室,熱風通過導管由滾筒後方和側面送入。咖啡製造工廠所使用的100千克規模大型烘焙機幾乎都屬於這類。這個比較特殊。
  • 烘焙一鍋失敗的咖啡
    比如說我在一次烘焙中,回溫點竟然超出預期30度;還比如說在不了解雲南咖啡的狀況的時候用烘埃塞的方法烘焙雲南低海拔水洗豆。種種完敗的烘焙,通過杯測展現的或者焦,或者水感、澀,青草味明顯,都激勵著我們去尋找出現這些瑕疵風味的原因和改進的辦法。
  • 咖啡知識 | 學烘焙需要了解的幾大名詞!!
    ▲ 在咖啡業內有一種說法是說一杯咖啡的風味,有60%來源生豆、30%來源烘焙,10%來源衝煮,今日我們就來說說咖啡的烘焙,也許你對咖啡烘焙不熟悉,不理解,沒關係,但我想關於咖啡烘焙當中那些常識你應該需要知道。
  • 詳解咖啡烘焙程度|深度烘焙咖啡、中度烘焙咖啡、淺度烘焙咖啡
    現在很多咖啡店在跟顧客介紹不同咖啡豆的風味時,也會科普一些咖啡知識,其中有很多人關心的烘焙程度,深度烘焙與中度烘焙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前街咖啡就來解析這個問題。為什麼要烘焙咖啡豆?影響一杯咖啡味道的因素中,生豆佔60%,烘焙佔30%,萃取佔10%,所以說烘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 咖啡烘焙其實就是確定烘焙度:三款生豆如何盲烘
    這就引出烘焙度確定的方法論:你真的關心過咖啡生豆的含水率、密度、水活性、粒徑分布嗎?或者,你常年累月的烘焙經歷裡有沒有自己的一套以上資料庫?我們自己資料庫的建立真正開始於2019年,初次實戰應用是在世界咖啡烘焙大賽的決賽現場(沒應用好,撲街了,只拿了個第六)。
  • 咖啡烘焙:咖啡豆烘焙程度區別 深度烘焙咖啡與淺度烘焙咖啡推薦
    咖啡為什麼要烘焙?咖啡原本只是櫻桃,經過處理後才變成咖啡生豆,咖啡生豆只有經過烘焙後,才能激發咖啡豆裡面的風味,不一樣的烘焙會讓咖啡豆呈現出不一樣的風味。為什麼咖啡生豆經過高溫烘焙後會呈現出風味呢?在梅納德反應中花費較長時間的咖啡會增加其黏度,較短的梅納德反應則會生更多的甜度和酸質,因為如果梅納德反應時間過長,果酸以及會轉化成甜味的酸都會被破壞。我們前街咖啡烘豆師實驗烘焙咖啡豆時,也會改變梅納德反應的時間長度和強度,並記錄這些變化會帶給最終的風味什麼樣的影響。
  • 1000個咖啡烘豆師,是1000「哈姆雷特」
    至今為止,小編接觸過的每一個咖啡烘焙師都給我留下不同的印象,包括他們的烘好的咖啡豆也是如此。雖然他們統一稱之為 咖啡烘豆師,但卻各自走在「獨屬於」自己的那條康莊大道上。在接觸了許多烘豆師之後,要說印象最深刻最有代表性的小編覺得大概有三類人:第一類:他們本身就是咖啡師或者咖啡從業者、咖啡賽事選手每天反覆與咖啡打交道,自身技能或品鑑水平已經達到相對較高的程度,那麼為了更好的呈現出自己想要的咖啡豆風味
  • HIVE:這款家庭用咖啡烘焙「小鍋子」,值得你了解一下
    我身邊喜歡咖啡的小夥伴很多,當中不乏還有自己玩烘焙的。其實玩烘焙的樂趣更多在於對於豆子在整個烘焙過程中,數據和手法上的研討,也確實引發很多咖啡愛好者希望在這當中找到屬於自己那份成就感。
  • 咖啡烘焙傳承課程
    ,對咖啡有著熾熱的熱愛和執著,其家族擁有的現代咖啡烘焙理念,歐洲快烘技術以及意式深烘技術都是國際咖啡界鮮有的,採用與歐洲傳統同步的技術烘焙,口味和品質與歐洲同步,致力於使咖啡成為完美的烘焙藝術。看到中國咖啡市場日漸崛起,咖啡烘培人群卻為數不多,而且掌握高超烘焙技藝的人數更是捉襟見肘。因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同時在中國普及咖啡烘焙知識。Thomas田先後在北京成立了南洋獅城咖啡文化諮詢(北京)有限公司、咖啡豆烘焙細胞分析研究工作室,決定將自己一生所學的烘焙技藝灑在中國熱土,立領中國咖啡事業向質的轉變。
  • 2020年深圳咖啡烘焙大師課:《烘焙曲線(Roasting Curve)》開啟報名!
    澳洲連續兩屆烘焙冠軍 James 老師作為導師,分享了他的乾淨烘焙理論與實操。在實操之前我先入為主覺得風門太大會導致咖啡豆在烘焙的過程中風味會發展不足,風味也會流失。但經過了實操與杯測後發現,咖啡整體呈現的香氣、平衡感、乾淨度、甜度都有很大的提升,這是給予我自己一個很大的驚喜與突破點。直到現在我應用到烘焙比賽與日常門店的烘焙也一直覺得很可靠,謝謝讓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臺南專業咖啡豆烘焙:提供客制化烘焙,對咖啡充滿熱情的職人堅持
    記得第一次喝Rick家的咖啡,到現在也一年多了,看著他工作室的設備越放越多,烘豆機也越來越大,象徵專業的各級證照更是一張張的填滿牆上,應該只有發自內心」喜歡」,才能把事情這樣做好做滿,來分享《就是品味咖啡烘焙》,給愛咖啡的朋友吧。
  • 精品咖啡,只能淺中烘焙?
    主流的第三波精品咖啡現在的咖啡館,經常強調自己是「精品咖啡」。到底「精品咖啡」是什麼?為什麼如野花盛開的自家烘焙中,有超過九成的店家選擇用所謂的淺中烘來詮釋咖啡生豆的風味呢?簡單的說,讓消費者更容易找到或發現自己喜歡的豆子及風味。也正因為講求如此原始且細緻的風味呈現,「淺焙」,這一個烘焙程度也就此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