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人口老齡化會給國家帶來哪些影響?

2020-10-18 地理沙龍

人口地理學中人口有兩個基本結構,分別是人口性別結構和人口年齡結構,人口性別結構是反映一個國家人口的男女性別比例關係的,而人口年齡結構是反映一個國家,各年齡段人口的比例分布情況,根據人口的年齡結構不同,通常我們可以把一個國家的人口年齡結構,稱為「年輕型人口年齡結構、平衡型人口年齡結構和老年型人口年齡結構」三大類。


其中以「老年型人口年齡結構」為主的國家,通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關於老齡化社會的定義一般是這樣的「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重超過10%,或者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超過7%,就可以稱為人口老齡化社會」。老齡化社會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醫療水平的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老年人口的佔比就會不斷增加。


當今世界的那些發達國家基本上都屬於老齡化社會,其中日本、義大利和德國是當今老齡化最嚴重的三個國家,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佔比都在20%以上。人口老齡化給國家帶來的最大影響,當然是勞動力的缺乏,社會缺乏活力,社會的創造力較弱,整個社會的養老負擔較重,為此退休年齡就會延長。截止2018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7.9%,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為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1.9%。


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圖

從以上數據來看,我國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而且老年人口的佔比還會不斷增加,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面臨的重要「人口命題」。從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歐洲發達國家來看,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並不簡單,特別是已經降低的出生率,想要有所提高是十分困難的。有些,歐洲國家甚至都出現了人口負增長的狀況。

相關焦點

  • 人口老齡化太嚴重?國家級人口戰略來了,將帶來什麼重大影響?
    人口狀況對社會的發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緩的作用,與物質生產相適應的人口狀況,最有利於促進社會發展。不同的人口狀況對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首先,最有利於社會發展的人口數量應是同社會的生產和科技水平要求相適應的人口數量。其次,人口素質越高就越能適應生產和科技進步的需要,就越能推動社會的發展。
  • 梁建章:八評李鐵的中國人口過多論——嚴重老齡化會帶來什麼問題?
    現在中國生育率比西方國家更低,但老齡化還沒有西方國家嚴重,就是因為出生高峰的70後和80後還沒有進入老年期,等到70後和80後進入老年期,中國的老齡化程度將比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更加嚴重。而且,中國總人口在未來幾年就會開始萎縮,最初比較緩慢,但會逐步加速。如果不能將生育率大幅提升到更替水平附近,中國人口最終將進入持續性的快速萎縮。
  • 產業、人口與教育通論
    全球65歲以上人口的佔比現今為9%左右,但是後續隨著中青年人口的老化以及新生人口增長率的衰減,未來如何處理65歲人口的生活壓力將是一個比較嚴峻的民生問題。因為人類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精力、記憶力以及想像力都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能力的下降會促使人類進行一些較為簡單的工作,那些重體力或者重腦力的工作並不適合。因此全球人口老齡化會促使全球產業鏈發生變革。
  • 華東師範大學成立老齡科研基地,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獻策
    「華東師範大學作為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成立老齡科研基地有著多學科、跨學科的優勢,尤其是整合了人口學研究、公共政策研究、終身教育研究的三方優勢。」華東師範大學校長助理斯陽表示,學校將以此次入選首批中國老齡協會老齡科研基地作為加強老齡科學研究的契機,推動學校跨學科、交叉學科的老齡科學研究,也將加強基地的統籌謀劃,聚焦人口老齡化和積極應對戰略,整合校內外資源力量,產出更多高質量成果,為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做出更大貢獻。
  • 當今世界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現「人口負增長」,會帶來哪些影響?
    人口問題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根本問題,人口數量的變化是人口問題的基礎,如果以整個地球作為研究對象來看,那麼目前全球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而且速度很快,基本上每過10年左右,人口數量就會增加10億人口,可謂是「爆炸式增長」。不過,對於一個國家或者地區來說,那麼人口數量就不一定是「正增長」的,是有可能出現「負增長」的。
  • 民航聯盟:一胎出生率持續下降,中國老齡人口未來40年將增2.5倍
    預計未來40年內,老齡人口將激增2.5倍,中國因此須更充分利用現有勞動力資源以改善勞動力市場。中國二胎政策放開後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這是因為一胎生育率仍然很低。預計未來40年內,老齡人口將激增2.5倍,中國因此須更充分利用現有勞動力資源以改善勞動力市場。
  • 截至去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12億
    這些人口新變化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哪些影響?未來消費會持續下降嗎?勞動力會供不應求嗎?社會活力會降低嗎?本報將持續關注這些問題。  —編 者  6月1日不幸沉沒的「東方之星」客船上,400多名乘客中多數為老年旅遊團成員。5月25日河南魯山縣一家養老院發生火災,造成38位老人死亡。老年人接連遭遇不幸,再度引起人們對中國日益顯著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關注。
  • 首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提出:應將積極應對老齡社會上升為新的基本國策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復旦大學教授、公共經濟系主任封進,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友華,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人口統計研究室主任王廣州,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張新紅,安馨養老創始人兼CEO鄂俊宇,北京誠和敬養老集團副總裁張帥一,銀巢未來理事長李靖慧、獵戶星空市場副總裁步搖等政府、學術、企業各界代表共襄盛會。
  • 安馨養老鄂俊宇:2020年將成中國康養產業分水嶺,老齡人口變化和...
    今年11月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首次提出了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與科教興國、鄉村振興、健康中國等並列的最高層級國家戰略,具有裡程碑、劃時代意義。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養老服務面臨更大的挑戰和考驗。
  • 我國60歲以上人口約2.54億,老齡服務事業還有很長路要走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 侯雪靜) 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和億萬百姓福祉。我國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發展空間十分廣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
  • 首屆中國老齡社會峰會提出:應將積極應對老齡社會上升為新的基本國策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副院長左美雲,盤古智庫學術委員、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復旦大學教授、公共經濟系主任封進,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教授陳友華,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人口統計研究室主任王廣州,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張新紅,安馨養老創始人兼CEO鄂俊宇,北京誠和敬養老集團副總裁張帥一,銀巢未來理事長李靖慧、獵戶星空市場副總裁步搖等政府、學術、企業各界代表共襄盛會。
  • 2018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圖】
    從實質上來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並不是社會經濟壓力的決定因素,但老齡人口保障必須有著充分的經濟基礎和社會資源。但我國當前的情況仍不具備足夠的經濟基礎和社條件,所以老齡化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相關學者預測,我國在未來40年內會達到人口老齡化高峰,也是經濟壓力的高峰期,社會發展會受到空前的壓力。
  • 鼓勵生育政策只是國家版本的養兒防老
    中國目前的人口已經達到1.4億左右,未來數年還將以每年300-800萬的速度繼續增長。人口眾多依舊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人口眾多與社會發展的緊張關係、人口眾多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係在未來很長時間都不會改變。鼓勵生育政策雖然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緩解老齡化部分問題,但會進一步加劇未來的人口問題。
  • 「動態」全國老齡辦到訪盤古智庫,共話老齡社會轉型與創新
    來源:盤古智庫7月29日,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朱耀垠一行到訪盤古智庫,與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等智庫學者就我國人口老齡化和老齡社會轉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全國老齡辦原副主任閻青春:重視...
    公報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到「十四五」期末,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達到3億人。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閻青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歲月的流逝,此前年紀相對較小的老年人也開始變得高齡,並且失能老人的數量在增長,「十四五」期間需要加快發展針對高齡失能老人的長期照顧和護理模式。
  • 應對人口老齡化 正視挑戰與機遇
    其結果就是出生的孩子越來越少,隨著人口的壽命越來越長,老齡化必然迅速提升,這是一個新的很重要的國情。   人口轉變、生育率的下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同時也受到政策的影響。我們國家跟世界其他國家一樣,都處在老齡化過程中。由於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非常快,推動生育率的下降也就非常快。同時,生育政策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中國的老齡化幾乎是全世界最快的。
  •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是維護國家人口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考量。在我國即將開啟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將是基本國情。這個趨勢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程緊緊相隨,與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緊密相連,關係到我國代際和諧與社會活力,影響國家人口安全和國際競爭力。
  • 華中師大獲批中國老齡協會首批老齡科研基地
    11月10日,中國老齡協會老齡科研基地授牌儀式暨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成為全國首批老齡科研基地。 中國老齡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宣讀了《中國老齡協會關於公布第一批老齡科研基地遴選結果的通知》。
  • 襄陽市衛健委召開全市老齡健康暨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工作視頻會議
    1月7日上午,襄陽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召開全市老齡健康暨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工作視頻會議,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王軍同志出席會議並講話。會上,穀城縣、襄州區分別介紹了醫養結合和託育服務工作經驗;王軍同志充分肯定了2020年老齡健康和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工作取得的成績,深刻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當前面臨的形勢,並對今後尤其是2021年全市老齡健康和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
  • 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
    呂曉莉同志代表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向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對中國老齡產業協會今後的工作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自覺,團結廣大會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推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實施,在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大局中,努力實現協會的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