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還是「老闆」?「學生」還是「學徒」?——導師和研究生的...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題:「老師」還是「老闆」?「學生」還是「學徒」?——導師和研究生的那些事兒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楊思琪 柯高陽

  近日,「寒門博士自殺」事件將「高校師生關係」這一話題帶到公眾視野之中,引發網友熱議。當前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關係存在什麼問題?又該如何構建健康良性的師生關係?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從「老師」到「老闆」:師生關係變成僱傭關係?

  「讀研期間,一大半時間都用來給導師打工了。」王洋(化名)是一名211高校碩士研究生。她剛進入師門,就被導師安排去給修讀第二專業課程的同學上課,作業批改也由她一人完成。

  當上了「老師」,王洋卻沒有得到老師的待遇:「學校的二專教學任務是有課時費的,但是導師從來沒提過錢的事,我只能『被義務勞動』了。」

  王洋的遭遇並非孤例,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讓不少研究生產生「被剝奪感」,認為自己淪為了廉價勞動力甚至免費勞動力。北京某科研院所在讀博士方傑(化名)坦言:「導師的一個課題經費有300萬元,但是幾名學生加起來的收益卻不過數萬元。」

  方傑說,他的一位師弟在讀研期間,曾被導師介紹到一家軟體公司工作,「師弟每月幹價值一萬元的活兒,卻只拿一千元的工資,還被導師『雁過拔毛』剋扣了500塊」。

  學生給導師幹活、打雜,甚至成為「貼身小秘書」,佔用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方傑說,有的導師為了把學生留在身邊幹活兒,甚至故意讓學生延遲畢業。「一方面擔心畢不了業,一方面擔心畢業找不到工作,非常焦慮。」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趙勤認為,現在一些研究生稱呼導師為「老闆」,將讀書稱為「打工」,稱呼的變化折射出部分導師把學生當成了廉價勞動力甚至工具的現實問題。師生關係異化為僱傭關係,既是對教育本質的違背,也是對學生合法權利的侵犯。

  從學術到生活:導師與學生的「難捨難分」

  記者調查了解到,相對於人文學科,理工領域研究生對導師的依賴程度會更高。很多研究生進入實驗室,享有導師提供的課題、實驗設備和資金支持,也為導師完成大量基礎性工作。

  在方傑看來,沒有導師,也就沒有如此優厚的學習環境。實驗室的內涵往往超越了有形的空間,也共享了很多規則、理念和工作生活習慣,甚至形成一種「實驗室文化」。

  與實驗室的「過度親密」也給方傑帶來了煩惱。「有時導師布置的任務量大,每天一早就進實驗室,出來的時候已經到深夜11點,遇上導師出差也全程陪伴,基本上沒什麼自主時間做別的事情,談戀愛也夠嗆。」

  而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徐葳表示,自己做了不少「雜活兒」,做「雜活兒」的效率和專業程度也成為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沒有這些技能,也就無法開展所謂「高大上」的科研工作。

  除了學術合作,與導師的「共同生活」似乎成為部分研究生的日常。微博搜索「給導師取快遞」「給導師帶孩子」,可以得到數百條檢索結果,其中大部分是學生的吐槽。一名在北京高校就讀的博士訴苦說,自己被導師「委以重任」,為裝修導師的新居忙活了大半年。

  「和導師相處起來心理壓力真不小,剛開始挺不適應的。」江蘇一所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黃明(化名)說,導師經常組織一些與學術無關的活動,有時不想參加,但又擔心與導師產生摩擦和隔閡,大部分時候還是選擇了響應「號召」。

  趙勤認為,理想的師生關係應該是融洽、和睦的,但如果相互交往超過了一定界限,公私不分、學術和生活不分,則會給雙方帶來不良影響。

  從界限到師德:讓教育回到「培養人」的本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八條對教師應當履行的義務進行了規定,包括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等。

  黑龍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員王欣劍認為,目前教育界對導師和研究生之間的權利義務界定尚不夠清晰和細化,為雙方關係的異化埋下了隱患。他建議,應對雙方的責任義務進行明確細緻規定,或者達成一定協議,由此確立師生之間的相處原則,避免產生分歧和矛盾。

  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肖瑛表示,從學校層面來說,應該加強對師生關係的監管和引導,制定規範師生行為的具體原則、做法等。可通過建立師德委員會或師生關係委員會將其落到實處,接受學生的申訴和老師的反饋,作為第三方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提供幫助。

  趙勤認為,導師制不僅看重導師的業務能力,也注重導師的道德人格和綜合素質,避免因過分追求個人利益而損害學生成才,要讓學術回歸學術、讓教育回到「培養人」的本質。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日前發布2018年工作要點指出,將研究制定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規範,列出負面清單,重申師德紅線,推動各地各校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完善師德建設制度,加強師德宣傳教育。

  同時,各地教育部門及高校要強化師德師風考核,通過修訂師德標準,選樹師德標杆,推動師德考核,建立師德失範曝光平臺和定期通報制度,讓師德考核優勝者得到褒獎,讓師德考核不良者受到鞭策。

  此外,專家建議,研究生應制定較為清晰的學術規劃和職業選擇,將自己的學術愛好與導師的研究領域有機結合;導師也應注重轉變培養方式,合理安排教學計劃,通過雙方的換位思考、加強溝通,來改善師生關係。

  徐葳表示,科研中總有各種困難和痛苦,導師和學生之間應建立良好的信任,共渡難關,體驗到在科研中的成長,把學術精神傳承下去。

  教育部:絕不姑息觸犯師德紅線侵害學生的行為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將把師德評價放在首位

相關焦點

  • 老師成老闆學生成學徒 北大研究生"退學信"引爭議
    近日研究生考試的成績陸續公布。在這入學的季節,一封北大研究生楊恆明的「退學信」引發軒然大波,聲明稱,「如果這樣毫無意義的苦力勞動也好意思號稱『科研』,本人的確沒有必要參加也不可能參加。本人以4年寶貴青春的犧牲換取這一人生最大的教訓,並藉此警示師弟師妹,不要重蹈本人覆轍。」  楊的困境是理想與現實的困境。
  • 研究生導師:良師益友還是逼死學生的資本家老闆
    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師生關係,導師自己的科研、教學、生活已經佔據了很多時間,對研究生的關照就少很多,學生找就關照一下,不找就不管。在畢業論文的時候把把關順利畢業就好了。科研型。有的導師自己科研項目多,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項目上,研究生要大量的時間參與到導師的項目,不管是畢業設計還是論文,都要以導師的項目為方向。
  • 導師是「老闆」嗎?看研究生給導師「打工」
    而且各大高校由於利益所系,大力支持教授走向「市場」,導致研究生這一類「儲備型」高級人才的含金量急劇下降。一些關心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急得火燒眉毛:一味向「錢」看,是在給我國的尖端科技自掘墳墓,為高校導師帶「徒弟」糾正方向已經迫在眉睫。  學生?學徒?
  • 研究生導師怎麼選,是選年輕老師還是學術大牛?
    你是如何選擇你的導師的呢?研究生導師怎麼選,是選年輕老師還是學術大牛?要知道研究生選擇一個好的導師非常非常重要,下面我就具體講一下該怎麼選。1、忠於人品!首先說一點,我們選導師的第一點,不是要看他的專業能力、不是要看他是不是院長是不是大牛、不是要看他發了多少篇SCI,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看這個老師的人品。很多同學可能會忽視這一點,而在我看來這一點確是非常重要的。真人真事,某某大學的導師出去請公司老闆吃飯,然後叫了幾個自己的研究生(女生)一起,其實就是去陪酒。
  • 延期畢業,究竟是導師的責任還是學生自己的責任?
    01、師責當咎,導師當為首要原因說破天去,一個延期的甚至畢不了業的研究生,導師都難辭其咎。從根本上來說,現階段中國式的導師制度還很類似於傳統「學徒制」。導師在研究生畢業中佔了決定性的成分,甚至有一票否決的權利。
  • 研究生導師是選擇行政級別高的好,還是小老師好?
    「關注迷途edu,隨時獲取教育資訊」現在研究生複試很多都已經結束了,很大一部分人要成為研究生了,面對選導師的問題,很多人很迷茫,是選擇什麼樣的導師好呢?很多人會問迷途建議,當然了這主要是看大家對哪方面感興趣了,前幾天有一位同學問了這樣一個問題:選導師是選擇行政級別高的校長或者院長好還是選擇教授、講師比較好?下面迷途給大家分析一下這二者的不同。1、級別高的老師(院長、校長)為什麼這些人級別高呢?
  • 高校教師經商 「導師老闆」和「研究生民工」合規嗎
    高校老師經商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希望將科研成果進行轉化。(視覺中國/圖)  「老闆和老師並不矛盾。老闆也是老師,在企業裡手把手教人,動手把自己的創意實現出來。當好老闆的同時,也有助於教學。」但是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框架,不影響教學科研和指導學生的情況下,教師通過開辦公司等方式,積極將科研成果進行轉化是應該得到允許的。」  5月,一起研究生死於導師工廠的消息震驚全國。  2016年5月23日,華東理工大學研二學生李鵬意外死於導師張建雨的工廠裡。上海市安監部門對外發布消息稱,張建雨和李鵬攜帶危險物品,至上海焦耳蠟業有限公司違法違規「試驗」,導致爆炸事故發生。
  • 碩士研究生導師,是喜歡保研的學生,還是更喜歡自己考上的學生?
    「碩士研究生導師,是喜歡保研的學生,還是更喜歡自己考上的學生?」有人問。導師對碩士研究生的作用,如同導航設備對路痴所起到的作用是差不多的:讀研期間能夠得到導師的信賴,在導師的指點下,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的幾年時間裡可能會過得順風順水;而被導師所厭惡的碩士研究生,則有可能在讀研的幾年時間裡會過得磕磕絆絆,屢屢碰壁,甚至很難畢業。那麼,導師到底是喜歡保研的學生,還是更喜歡自己考上目標院校的學生呢?我覺得不同的導師,喜好是完全不一樣的。
  • 教育部通知,嚴禁導師與學生發生關係的背後,是眾多學子的血淚史
    在我國,目前研究生教育(不論是碩士還是博士),採用的是學徒制的教育方式,這使學生跟導師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緊密,方便導師直接指導學生,開出科研的花朵。據統計,目前全國共有研究生導師46萬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5萬人,這種學徒式門第關係,固然有其好處,但也使導師擁有至高的權力,讓他們能夠左右學生的學業成績甚至畢業與否。
  • 考研擬錄取後,是和導師聯繫,還是等開學後由導師選定學生?
    考研擬錄取後,是和導師聯繫,還是等開學後由導師選定學生?很想知道,那些考完研就不管了,等著學校給安排導師的人心是有多大?不去主動把握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未來交給未知,這樣做能放心嗎?研究生好不好有三個重要指標:學校、專業和導師。其中,學校決定你的發展平臺,專業決定你的發展方向,而導師則是這兩個指標前面的係數,導師好,係數可以遠遠大於1,導師不好,可能就要打個折扣。
  • 為什麼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喜歡稱呼導師為老闆?原因主要在這裡!
    不過,小編發現,整個人文社科類專業,對於導師的稱呼往往都很正常,一般稱之為老師,很少有人稱呼為"老闆"。倒是經常在實驗室忙活的理工科專業學生,尤其是工科學生,稱呼導師為「老闆」的比較常見。從專業來看,讀研讀博,估計最苦逼的就是工科學生了,往往需要經常泡在實驗室裡。
  • 研究生稱導師為老闆?導師會幫忙推薦工作麼,都會有什麼要求
    現在研究生階段基本實行導師負責制,研究生跟隨導師做科研,學習專業知識,培養科學思維,鍛鍊科研能力,有從師學藝的意思。另一方面,研究生也幫助老師做課題,相應地導師也會給學生「發工資」,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一種僱傭的關係。
  • 研究生導師討厭什麼樣的學生
    老師們肯定都是呃,研究生的時候肯定是喜歡你,有個性,有創造力,不喜歡太聽話的,而我小時候是這樣的人,而我慢慢的長大,反而被他們笑話成了一個很乖的人,其實小時候老師喜歡乖學生又長大越不喜歡玩變成這樣了,你說氣不氣死我。網友二:不是說笨就不應該勤奮,那他笨不就更應該在實驗之前多次查閱資料,完善計劃,且在實驗失敗之後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嗎?
  • 研究生導師喜歡保研生還是考研生?
    轉身卻遇到了選擇研究生導師的難題。研究生導師,是給同學們指明前沿研究方向或者重要科研價值方向的人,同時也是給同學們科研生涯提供平臺和資金支持的人,更是帶同學們了解所學專業領域專家,並提供幫助和建議的人。
  • 都說學汽修有前途,當學徒還是當學生?
    汽車行業在未來會有一個持續發展的上升期,龐大的汽車後市場也會尋到更多的機遇,所以想投身汽車行業的人越來越多,但究竟是該去汽修廠當學徒跟著師傅學技術,還是該去專業院校從基礎入門開始系統學習維修技術,成為很多人糾結的問題。甘肅萬通汽車職業培訓學校幫你分析其中的優劣。
  • 【考研深揭秘】學生:研究生就是導師的廉價勞動力
    本科即將畢業時,他和很多同學都籤約深圳華為公司,「當時都是公司直接整班整班的來系裡籤約。」不過,最終他被保送本專業研究生。當時,輔導員找他談話時說,系裡一位教授點名要本專業前三名。  「以前老闆給我們帶過課,就感覺這人很牛。一節大課不用教案,近百個數據都是直接用粉筆寫出來。」莊先生所說的老闆就是自己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
  • 西安交大博士溺亡:導師和學生的關係為何如此扭曲
    這會讓人有一種錯覺,這是老師的學生,還是老師的男朋友、玩伴、傭人?只要過了本科階段,導師和學生的關係總有點不正常可以總結一下現在中國的師生關係熱點話題圖譜。幼兒園階段是虐童,小學階段是家長不堪忍受老師的「變態作業」,中學階段是應試教育,本科階段似乎風平浪靜,而一旦過了本科,如果你不幸還在讀書,不管是碩士研究生,還是博士研究生,核心議題似乎變成了和導師間私人關係的問題。2016年1月,南京郵電大學一名研三的學生從9樓跳下。在記者的調查採訪中,該學生生前多次跟同學抱怨「導師不讓畢業」。
  • 考研需要提前聯繫研究生導師嗎?部分情況還是很有必要的
    考研部分專業需要提前聯繫導師這裡小編給出的建議分為2點,如果你是選擇讀工科專業的研究生,那麼小編建議你還是需要做好事先調查,提前聯繫研究生導師的,因為讀工科研究生,在平時是要和研究生導師在實驗室針對科研項目做實驗的。
  • 考研選擇導師,是選年輕的老師好,還是老教授好?
    選擇導師一直是很多考研人的難題,不少學生考慮選擇年輕老師還是老教授,哪一位多個人的學習成長最有利呢?一、研究方向學生第一個考慮的應該是研究方向,找到自己感興趣願意學的方向,這關係到未來的職業規劃或者深造計劃。
  • 研究生期間,學究型導師好,還是放養型導師好?
    考研成功上岸後,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選導師。導師的選擇直接決定了你研究生三年以何種方式度過的,論文發表的快慢,畢業是否容易等等。一般而言,導師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一心一意鋪在科研上,專心搞研究學究型導師,另一種是導師到處出差,對學生放養型的導師。作為這兩種導師的學生各有優勢,也各有自己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