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狂歡還將延續?高盛:不必擔心千禧年泡沫重演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Wind

2019年四季度以來美股科技股的攀升,讓海外投資者擔心千禧年代科技股泡沫破裂將重演。但高盛指出,將當前市場環境與科技股泡沫破裂時期對比是錯誤的,繼續維持對科技行業的增持評級。

當下市場不比2000年

2019年四季度以來,蘋果(AAPL.US)、微軟(MSFT.US)、亞馬遜(AMZN.US)等科技公司屢創新高,讓投資者聯想起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但高盛表示這是一項錯誤的比較,並繼續維持該行業的增持評級。

高盛表示,過去12個月中,信息技術股上漲了47.8%。但是「與千禧年泡沫相比,這仍然相形見絀。」在過去的五年中,該領域的回報率為149%;而在1995年至1999年期間,該行業的回報率接近700%。此外,美國科技公司的遠期市盈率目前相對於標準普爾500指數溢價22%,低於長期平均水平31%。

高盛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戴維·科斯汀(David Kostin)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與千禧年不同的是,2020年的大型科技巨頭的估值更高,並且將更多的收入用於保持增長。

高盛還指出,此輪科技行業的上漲並未集中在頭部公司。具體來看,排名前五的信息技術股票佔過去三個月收益的12%,該比率低於早期的極端時期,不僅包括2001年,還包括2012年,1996年和1991年。 「較低的增長預期,較低的估值以及較高的再投資比率表明,當前的上漲行情可能比2000年的要可持續。」

高盛看好科技股後市表現

與市場上科技股漲幅過高的呼聲相反,高盛建議投資者增加對科技股的持倉。高盛分析師指出,周期性反彈下的技術硬體及半導體股票,以及受經濟增長環境影響的軟體服務類股票或出現較好表現。

截至2月,Facebook(FB.US),亞馬遜,蘋果和微軟紛紛公布2019年四季報,為高盛對科技股行情的判斷提供支撐。

具體來看,蘋果公布的季度銷售額達到920億美元,同比增長9%,比市場預期高4%。微軟在每個細分市場均取得了積極成果,收入同比增長14%,並重申了2020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的指導。亞馬遜2019年第四季度收入為870億美元,增長21%。

但另一方面,也有分析師表示當下人們扎堆的科技公司也正在凝聚風險。摩根大通中小型股票策略全球負責人愛德華多·萊庫弗裡(Eduardo Lecubarri)認為,目前的資本配置表明許多投資者可能犯了同樣的錯誤。

具體來看,萊庫弗裡認為當前投資者傾向蘋果等「增長股票」,以期獲得更高收益。「看看日本的最近20年,如果你每年都購買增長預期最高的股票,那麼你每年都面臨虧損,」他補充說,那些專注於類似策略的歐洲公司自1990年以來,每年幾乎都會面臨相同的命運。

萊庫弗裡稱「當前市場增長類股票過於擁擠,如果從歷史上來看,這將造成非常痛苦的交易。」

相關焦點

  • 股市策略:科技股泡沫的歷史比較與社會影響
    與此同時,美國科技股超越歐股還體現在美股和歐股的整體表現上。自2010年初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近200%,而歐洲斯託克斯50指數上漲了13.4%,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了11%。目前,五大科技巨頭在美國科技股市值中佔了很大權重:即蘋果、微軟、Alphabet、亞馬遜和Facebook(FAANG)。這些公司合計佔標普500指數成份股的近24%,市值約7.5萬億美元。
  • 時隔17 年,美科技股終於「收復失地」,但這次不是泡沫了
    年,代表科技行業的標普500信息科技指數(S&P 50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ex)首次突破了 2000 年網際網路泡沫的峰值。今時不同往日17 年後,再次超越當初泡沫頂峰的的科技股,是否在經歷另一次泡沫呢?2017 年以來,Facebook 的股價增長了 43%,蘋果的股價增長了 30%,確實有許多投資都擔心這些科技股的價格太貴了。不過,是否太高除了取決於科技公司的盈利表現,還有投資都對他們未來發展的預期。後一點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但前一點則一看便知。
  • 科技股泡沫:2020年 VS 2000年有區別嗎?
    中/微觀:2000 百花齊放 VS 2020 寡頭壟斷 2000年,大部分科技股、網絡股屬於初創期,生存能力脆弱。 更進一層,這些科技巨頭不但享受了股市的泡沫,而且通過低廉的利率,穿越周期提高了企業競爭力。Apple和Amazon的融資成本已經比很多國家還低。
  • 領峰環球ACETOP:美國科技股泡沫或再度重演
    雖然昨日美股出現小幅反彈,但不足以抵補過去三個交易日的跌幅,從美股的科技類公司的拋售潮來看,可以認為美股虛高,尤其以科技股為代表。而這輪美股的上漲本身就沒有經濟基本面的支撐,而是美聯儲史無前例的寬鬆措施催生了資產泡沫,大量流動性流入資本市場,推高股市以及黃金和石油市場資產的價格,特別是美股科技股屢創新高,帶領納指最高突破12000點,也是因為沒有基本面的支撐,這種上漲也導致了風險的積聚。
  • 高盛預言的「多頭大屠殺」在重演全球油企遇到大麻煩
    繼美國WTI原油5月合約上周創紀錄跌出負油價後,4月27日晚間WTI6月合約再次暴跌,收盤跌幅超過20%,負油價的故事是否會重演?高盛預測,原油市場的「多頭大屠殺」還將繼續,不少業內專家也對短期油價前景表示悲觀。受超低油價影響,全球石油企業正在遭受巨大挑戰。
  • 網際網路泡沫再現,投資者能否避開「舊套路」?
    高盛(Goldman Sachs)策略師考斯汀(David Kostin)指出,這五家實力強大的科技公司目前佔標準普爾500指數市值的18%。這讓標準普爾500指數進入了一個不受歡迎的類別:網際網路泡沫。
  • 3000多股收綠!新能源有泡沫?私募大佬隔空怒懟 發生什麼事?
    早盤,雖然指數並未見大幅調整,但分化行情在個股中持續延續:個股現普跌浪潮,逾3000隻個股下跌;另一邊,白酒龍頭貴州茅臺盤中續創新高,上探至2173.33元每股,比亞迪上探至249.88元每股的新高;周期龍頭萬華化學、三一重工同樣在早盤續創歷史新高。   分析人士稱,A股「春季躁動」行情將延續,但短期震蕩或加劇,2021年投資操作應輕指數、重結構。
  • 高盛(GS.US)Q1減持科技股 大幅平倉特斯拉(TSLA.US)看跌期權並買入...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根據美國證監會(SEC)披露,高盛集團(GS.US)於5月16日遞交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一季度(Q1)持倉報告(13F)。最新數據顯示,高盛Q1持倉總市值為2838億美元,較上季度的3926億美元有所減少,環比下降約27.7%。本季度,高盛在持倉組合中新增了618隻標的,增持2121隻標的。同時,高盛還減持了2213隻標的,並對625隻標的進行了清倉處理。一季度,高盛前10大持倉約佔總持倉比例的17.56%。
  • 讓蘋果千億市值灰飛煙滅的高盛,也坑了中國這些公司
    三是,在科技領域舉足輕重,投資了Uber、Dropbox、阿里巴巴等一大批科技獨角獸公司,高盛前CEO羅伊德·布蘭克芬曾自豪地宣布:「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不過,雙方的關係並未完全破裂。2中概股的重要推手高盛前CEO勞埃德·貝蘭克梵曾公開表示:「高盛是在做上帝的工作。」不得不說,高盛是中概股赴美、赴港IPO的重要推手,加速中概股上市進程。
  • 2021年交易機會在哪裡?著名投行高盛「指點迷津」
    高盛稱,2021年大宗商品牛市可期,維持加碼建議;高盛認為,金價在2021年有望漲向2300美元/盎司,現貨白銀有望漲向30美元/盎司,布倫特油價有望漲向65美元/盎司,鐵礦石2021年有望延續牛市。高盛還認為,2021年,美國標普500指數有望漲向4300點,建議做多加元和澳元;高盛集團2021年的全球主要投資主題是押注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趨陡。
  • 科技股發力納指創新高,姆努欽透露新一輪刺激計劃細節
    納斯達克指數在科技股的帶領下大漲2.5%領跑大盤,收報10767.09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0.8%至3251.84點,成功收復今年以來跌幅;道瓊指數表現相對落後,僅上漲8.92點至26680.87點,此前道指盤中還一度下跌超過150點。
  • 美股牛市將繼續!高盛:標普500指數明年底將達4300點
    高盛:標普500指數明年底將達4300點丨微策略   隔夜標普500指數小幅收漲報3669點,再創歷史新高。
  • 繁榮下的隱憂:日本股市長出新泡沫?-虎嗅網
    高盛日本公司預計日經225指數在明年能升至27200點,而野村證券則認為日經225指數的目標將是28000點。日本股市重回牛市,但過去30年的徘徊與失落並未被遺忘。同時,新冠肺炎疫情的反覆、實體經濟的低迷,與當下火熱的股市正形成鮮明對比。
  • 高盛公司主動「坦白」以退為進?
    在經歷了長達半年多的指責、批評和訴訟之後,美國金融「巨頭」高盛公司近日發布了一份「內部檢查報告」,表示將向投資者披露更多的財務信息,以增加透明度。  這家公司表示,將在新的財務報表中把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分開披露,這將公開更多交易盈利的模式和細節。分析人士稱,這可能意味著這位華爾街的「常勝將軍」不得不把自己的「兵器譜」曬一曬。
  • 「法式小麵包」,是Dunk之外另一種「千禧年滑板文化」的復興
    是另一波千禧年滑板文化: 年初 Virgil 在 Lanvin 秀場上著用的 LanvinCurb Sneaker,早前正式推出,誇張造型以及寬幅鞋帶設計,極具千禧年滑板鞋的風格;
  • 高盛2021年十大熱門交易出爐,都有哪些機會?
    2020年接近尾聲,高盛集團近期公布了其認為2021年最熱門的交易,金十給大家整理了其中的十大熱門交易,包括高盛的理由。具體觀點和理由如下:一、做多加元和澳元高盛指出,到2021年,將繼續看到美元空頭的風險回報偏好。疫苗研發似乎取得了良好進展,這與該投行此前預期的情況基本相符。隨著市場預期經濟將迎來更加強勁的增長,這應該會進一步提振周期性資產。
  • 嘉澤新能:收購迷局竟成高盛瘋狂減持的噩耗,讓自身陷進融資泥潭
    然而,王興華私自和泰通工業有限公司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協議約定將王興華持有的中盛光電15300萬股以零對價的方式轉讓給泰通工業有限公司,而泰通工業有限公司正在準備再將從王興華處以零元獲得的中盛光電15300萬股擬出售給第三人嘉澤新能。
  • 千禧年網際網路泡沫親歷者:那是人生最戲劇化時刻《財經》特別報導
    時隔20年,每個親歷者都認為2000-2001年是人生最戲劇化的時期:從一夜暴富回到原點,從手拿四五份Offer到擔心失業,也有人從破產邊緣到驚險上市。這批人算是這場泡沫中的倖存者,但卻同樣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心理戰。要理解經濟周期如何起作用,最好的方法是親身經歷。
  • 金融英語:巴菲特將躋身高盛十大股東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正加強他與高盛(Goldman Sachs)之間持續50年的關係。此前他旗下的投資工具同意將數十億美元的認股權證置換成股票,從而成為高盛最大股東之一。   這筆交易正值巴菲特尋找更多大宗收購之際,交易結構使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獲得高盛股份,而不需要拿出50億美元現金來執行這些認股權證。
  • 摩根史坦利清倉套現平安 高盛減持泰康安聯入局
    2018年12月,平安人壽公告稱,北京大地科技實業總公司將全部所持的5.40萬股股份轉讓給平安集團;2019年1月,深圳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將全部所持的11.40萬股股份轉讓給平安集團,平安集團持股比例上升至99.5131%。幾乎同時,大地科技和建設集團同步清倉了平安財險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