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啤酒行業出了一個新概念叫做「精釀啤酒」,一夜之間各種進口的、國產的各種品牌的精釀啤酒放滿了各種酒吧、KTV、餐廳的酒櫃,琳琅滿目讓人看花眼,一家店有沒有精釀啤酒銷售,也變成了一家店是否「適應潮流」和「上檔次」的標準。
然後在實際的銷售中,很多店主都反應精釀啤酒賣不出去,銷量不如普通啤酒,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精釀啤酒,其實,在國內對精釀啤酒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精釀啤酒」來自英文Craft Beer,直譯成中文就是「精心製作的啤酒」,在國內用得較多的是美國釀酒師協會對精釀啤酒的定義,包含以下三點:
小型,年產量最多不多於600萬桶;
獨立,酒廠不被或是低於25%的股份被非精釀啤酒廠控制;
傳統,至少有一款主打產品,或是超過50%的銷量中,沒有使用輔料來釀酒,或者用輔料也是為了增加風味而不是減少風味。
而百度百科中對精釀啤酒的定義是:
精釀啤酒用來區別於大部分常見的工業啤酒(青島、雪花、燕京、百威、喜力、嘉士伯)。這和其口味是苦是甜,是香是酸,酒精度的高低與否,並沒有直接關係。
結合英文直譯過來的名稱、美國釀酒師協會和百度百科對精釀啤酒的定義,個人人為,只要是使用麥芽為主要原料,沒有因為節約成本而使用其他輔料,精心製作的能給大家帶來不同啤酒風味的小產量啤酒都可以稱為精釀啤酒。
暴雪精釀啤酒就是這樣的精釀啤酒。
精釀啤酒口感豐富,麥香濃鬱,在國內工業啤酒市場年年萎縮的情況下,精釀啤酒市場近年來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2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80億元,精釀啤酒越來越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精釀啤酒市場也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所看好,精釀啤酒行業也成為了啤酒這個紅海市場中的一片新藍海,國內從事精釀啤酒釀造的廠家也越來越多,各種口味各異的精釀啤酒層出不窮,不停地刺激著國人的味蕾和打破國人對啤酒的認知。
回到前面的話題,既然精釀啤酒這麼好,那麼為什麼有些精釀啤酒從業者的精釀啤酒會賣不出去呢?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精釀啤酒是受消費者喜歡的啤酒,這個無需進行過多的說明,而精釀啤酒賣不出去,有也只會有兩個原因:品質、價格。
酒的品質有問題,對不起精釀啤酒這個稱呼。
你的精釀太貴或太便宜,偏離你目標客戶的價值觀。
暴雪精釀啤酒引進國內首條德國最先進的精釀生產罐裝線,生產的精釀啤酒品類豐富,品質穩定,適合各種消費人群:
小麥白啤:小麥精釀啤酒,精選純正澳洲Whalong(烏唯浪)啤酒大麥芽和小麥芽和德國Perle(佩勒)啤酒花。原麥汁濃度: 12°P,酒精度數:≥5% vol;
大麥黃啤:大麥精釀啤酒,精選純澳洲Pearson(皮爾森)啤酒麥芽和美國Cascade(卡斯卡特)啤酒花。原麥汁濃度:11°P,酒精度數:≥4.6% vol;
蜂蜜黑啤:精釀蜂蜜啤酒,精選純正澳洲Stirling(斯德林)啤酒麥芽、美國Nugget(努蓋特)啤酒花;原麥汁濃度:13°P,酒精度數:≥5%vol;
IPA精釀啤酒:印度淡色艾爾啤酒,精選進口的6種麥芽,6種酒花釀造,原麥汁濃度:14°P,酒精度數:≥5.8%v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