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道教經書中花木蘭成神仙:掌管記錄人間善惡

2020-12-25 人民網

  木刻孤本牽出一個有趣話題

  —百年前 花木蘭真的很忙

  花木蘭功成身退後成神仙,掌管記錄人間善惡「賞罰不爽毫分」

  黃陂一帶流傳的木蘭傳說,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012年歲末,新洲藏家李森林在當地淘到一冊《木蘭忠烈將軍救世真經》(右圖),透露了花木蘭功成身退後的「工作安排」——成為「神仙」,掌管記錄人間善惡,「賞罰不爽毫分」。於是,有人感嘆:這個工作量,可是有些大了。百年前,花木蘭真的很忙。

  《木蘭忠烈將軍救世真經》,為雕版木刻,寬12釐米,長25釐米,邊角有些破損。封底顯示:這是民國丙辰年(1916年),由一個名叫「孫業槐」的人出資刊印,木刻的雕版留存在一個名叫「積萬堂」的地方。

  這本距今接近100年的冊子,提及花木蘭的「來歷非小」,「乃是天上將星,自昔降生唐代,朱宅脫化女身」。父名朱壽甫,為朝廷節度使,母親趙氏夫人,其兄打仗犧牲,小弟還是一個幼兒,又恰逢突厥作亂,唐王召父領兵,父衰難勝其任,於是她「女扮男形,代父從徵」,從而成為「女中傑士,天上真仙」。

  她的神仙封號是「救世天尊」,「奉旨驅邪輔正,專心護國佑民,凡遇人有劫難,暗中解救維殷」,然後「掌管善惡權衡」。

  昨天,木蘭山文化研究專家黎世炎稱:可以肯定,這是道教的經書,目的是勸人向善。

  據李森林考証:黃陂、新洲,原來都屬黃州。出生於新洲、出家在木蘭山的全真教龍門正宗邱派四十四代掌門劉理忠道長,上世紀中葉,募捐創建由木蘭山至大別山的道觀數十座,世稱「八道人」 。木蘭山上的木蘭殿,由於毀於火災,民國時期就是他主持重修,其徒子徒孫至今遍布全國道教各大宮觀。

  李森林認為,過去黃陂木蘭山的信眾大多在鄂東北地區,還有河南、安徽等地,甚至遠至福建也有信徒前來。黃陂本地信眾並不多,民間至今傳有「木蘭山的菩薩,應遠不應近」。因此,在新洲民間發現有關木蘭將軍的經書,是否與劉理忠道長有關,是值得研究的。可以說,劉理忠為木蘭文化在新洲傳承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葉蔚璋,是木蘭文化收藏第一人,也是省文化廳命名的木蘭文化傳承人,他收藏有反映木蘭文化的藏品3000餘件。昨天,他大為驚訝: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冊子。這是一件民間孤本,極其珍貴,為武漢黃陂木蘭傳說填補了一項空白。

  葉蔚璋發現,這個《真經》的主要內容,摘取於清代出版的《木蘭奇女傳》(1893年品文堂出版)。不過,有些細節稍有差異,比如,《奇女傳》中,花木蘭沒有兄弟,她的父親名叫朱天祿﹔而《真經》更是為花木蘭「安排了神仙工作」,這也說明花木蘭本就活在民間,活在人們的傳說中!

  記者金文兵

(來源:武漢晚報)

相關焦點

  • 道教中的「太乙救苦天尊」指的是哪位神仙?
    道教是我國的傳統宗教,它蘊藏著中華文明的結晶,伴隨著中華民族發展至今。在道教文化中,有一個龐大的神仙體系,其中有造物主、開天闢地之神、掌管自然之神,以及一些由人得道成仙的神仙,當然還有普渡人間的神仙,他就是太乙救苦天尊。
  • 道教中的「蓬萊三仙」指的是哪三位神仙?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它與古代的百姓一樣,有著對神仙的敬仰,正因如此,道教擁有龐大且複雜的神仙體系,他們會把自然現象或是世間的事物神仙化,認為世間一切的運作規律都由神仙掌管,當然,神仙也融入了人們的生活。
  • 道教神話中的神仙眾多,他們的等級、座次如何排定?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自從道教產生之後,就將民間神話中數量眾多的各個神仙吸納了進來,並進行了簡單的分類。現存最早的道書《太平經》(成書於東漢末年,相傳是被孫策所殺的于吉所著)把神仙分為了六大類: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此皆助天治也。
  • 下雪了才是冬天——哪個神仙是掌管冬季的,從五方五老說起
    在民間的神仙信仰裡,萬物皆有神靈;而一年分四季,對應這四季的都是哪幾位神仙呢?這和道教裡的「五方五老」有什麼關係呢?另外像四大天王掌四方,是一種說法,與此相關的還有五嶽大帝,也是鎮守四方和中央的神仙。若是以分管四方的各組合神仙對應四季,在數字上似乎說的過去,比如依順序東南西北——春夏秋冬;但這些都還缺少一些內在的聯繫。其實在道教神仙配四季的關係中,相對應的是「五方五老」,三清六御之下為有這五位神靈級別最高。
  • 道教中的「六丁六甲」指的是哪幾位神仙?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它有完整的神仙體系,上至三清道祖,下至人間諸神,盡在神譜之中,六丁六甲也是其中之一,他們不是什麼守護一方的神靈,是一些比較繁忙的小神。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六丁六甲吧。六丁六甲的職務是掌管天幹地支,一共有十二個神位。六丁六甲最早的記載是商代的六十甲子,到了漢代時期,人們開始把他們當作神仙供奉。到了明代時期,人們又把六丁六甲與真武大帝聯繫起來,他們可供真武大帝調遣。六丁六甲的概念來源於人們對天幹地支的崇拜,幹支被人們用來記日記年,是人們出生時的時間神。
  • 有關道教五文昌「神仙」供奉知識的普及
    從古至今,很多道教神仙也因為被奉為「考神」,奉祀供養的人很多。但是,道教哪些神仙是主管考試的呢?今天,我為大家做一個有關道教五文昌「神仙」供奉知識的普及。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道教神仙世界,看看道教哪些神仙掌握「逢考必過」的寶典。什麼是「五文昌」呢?文昌、三臺、文曲、魁鉞、奎星,合稱為五文昌。
  • 考試到來,這位掌管文運的神仙你知道嗎?
    在道教神仙信仰中,有很多大家熟悉的神仙。這其中包括,大家心中的考神「文昌帝君」,主宰第一名的魁星、以及關聖帝君、孚佑帝君等。
  • 道教神仙:神話傳說中的文昌帝君是誰?他和文曲星有什麼關聯嗎?
    到了宮觀我們會發現裡面有供奉著不同神仙的神殿,如藥王殿裡供奉的是護佑人們健康平安的藥王孫思邈;月老殿裡供奉的是保佑人們婚姻愛情圓滿的月下老人;財神殿裡的神仙是執掌天下財富的財神爺……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之所以有這麼多不同神職的神仙,那是因為這些神仙歸根到底都是「道」的化身,道教以此來更好的達到勸化世人積德行善的目的。
  • 這幾位神仙掌管著人間的姻緣,單身的朋友可以來拜拜
    道教是個注重家庭觀念的宗教,道教認為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天地萬物不離陰陽二氣,陰陽和諧,夫妻同心,家庭才能和睦,人類才能繁衍。所以道教也有著掌管世間姻緣的神仙,下面就來介紹幾位。月下老人在道觀裡一般會有一間月老殿,裡面供奉著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他一手挽著一絲紅繩,另一手拿著掌管世間的婚姻簿。
  • 【走進道教】道教神明「五文昌」中,除了文昌帝君外還有哪幾位神仙?
    道教神明掌管天下文運的神明中,素有「五文昌」一說,分別為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和文衡帝君,他們共同執掌著世間功名利祿。昨天的推文裡對文昌帝君、魁星星君和純陽帝君有所介紹,今天就再來說說朱衣神君和文衡帝君。
  • 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最忙的幾位神仙,天天都得跑來跑去
    很多人一聽到道教的神仙體系就覺得迷糊,什麼六丁六甲了,什麼四值功曹了,完全搞不懂是幹什麼的,其實像如這些神仙才是整個道教體系中最忙的,基本上什麼事都要找他們,雖然他們的神職很低,但是日常需要處理的事物卻很多,大神仙就相當於老闆,而他們才是真正的「打工人」,叫打工人不太準確,應該是打工神吧
  • 道教神明「五文昌」中,除了文昌帝君外還有哪幾位神仙?
    道教神明掌管天下文運的神明中,素有「五文昌」一說,分別為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和文衡帝君,他們共同執掌著世間功名利祿。昨天的推文裡對文昌帝君、魁星星君和純陽帝君有所介紹,今天就再來說說朱衣神君和文衡帝君。
  • 道教節日裡的「九皇會」紀念的是道教哪九位神仙?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有一個龐大的星宿諸神分支。道教的神仙眾多,因此每年都會舉行很多慶賀神仙聖誕的法會,在農曆九月初一至九月初九,道觀都會舉行齋醮活動慶賀聖壽,稱之為「九皇會」,「九皇」指的是先天尊神勾陳天皇大帝、北極紫微大帝以及北鬥七星的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高功法師們在這九天裡禮拜北鬥諸星,可以令人間消災延壽、福祿兼至。
  • 道教神靈中掌管文運的文昌帝君
    去年有部熱播電視劇叫《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其中便有文昌帝君的演員形象出鏡,影視文學戲說無傷大雅,實際上,在道教神靈體系中,確實有主掌文運和士人功名祿位的神真——文昌帝君。影視劇形象文昌帝君,亦稱梓潼星君,是掌管功名祿位之神。
  • 道教常識:五嶽大帝是哪幾位神仙?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道教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無論是天上的日月星辰,還是地上的山川河嶽,亦或是自然界的風雨雷電,都有對應的神靈。道教的神仙體系較為龐大和繁雜,道教將神分為自然神和人格神。在往期小編為大家介紹了很多道教的神明,本期就跟大家聊聊自然神之五嶽大帝。
  • 道教中的「靈華太歲至德帝君殷大天君」,掌管人間的什麼禍福
    但是在道教太歲信仰中,除了六十位值年太歲外,還有靈華太歲至德帝君殷大天君、歲後太陰坤德皇君、天宮太歲趙大元帥、地府太歲袁公尊神、人世太歲邶公府君、地司太歲殷大天君等。太歲也是道教信仰中太歲神的簡稱,乃道教值年神靈之一,一年一換,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流年太歲)。太歲神在所有神中,影響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稱,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道教《神樞經》說:「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翰運時序,總成歲功」。《淵海子平》記載:太歲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兇。
  • 道教中的三元三品三官大帝是指哪三位尊神?分別掌管人間什麼禍福
    在道教信仰中,三官信仰廣為人知,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由此而衍生出了道教三元節令,即上元節、中元節與下元節。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宋吳自牧《夢粱錄》中載:「十月十五,水官解厄之日,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
  • 道教的十大女神仙
    道教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宗教。張道陵成立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是在道教黃老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原始的神仙信仰和崇拜而發展起來的。道教素有「一陰一陽稱道」之稱,歷來尊重男女平等,這不僅體現在道教的思想學說上,而且在道教的神仙體系中也有許多女性神仙。在這期節目中,我想介紹十位道教神仙。
  • 道教神仙:財神是怎樣煉成的——走近趙公明元帥
    道教的財神有很多位,除了趙公明財神以外,還有「司命祿,庇護商賈,招財進寶」的武財神關羽,文財神比幹、範蠡、李詭祖等。除此以外道教的財神還有五路財神、劉海蟾祖師等神仙,財神執掌著天下的財源,並且護佑蒼生,深受民間百姓的喜愛。然而被人們香火祀奉的財神趙公明,最開始卻是一位令人聞之色變的瘟神,趙公明元帥是怎樣由瘟神進階為財神的呢?本期就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二。
  • 道教主管姻緣婚姻的神仙——月老,求姻緣究竟是不是很靈驗?
    道教主管姻緣婚姻的神仙——月老,求姻緣究竟是不是很靈驗?月老是道教尊奉的專管人間婚姻的神仙,也叫做「月華真君」,「月下老人」。他是人世間的男女的婚姻,都由月老掌管。這寄託緣分的事物,當然是傳說中的紅線了。相傳唐太宗貞觀初年,杭州有一個年輕人叫韋固,出生在將門之家。但是由於家門不幸,受到奸臣迫害,蒙受不白之冤,被罷職還鄉。兩年後,父親抑鬱而終。沒過多久母親也撒手人寰。只留下了韋固一個人在世上。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由於家庭的原因,韋固多次求婚,卻沒有一次成功的。有一天韋固來到宋城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