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什麼不繼承皇位?

2020-12-23 熱劇有癮

齊王劉襄是劉邦的長孫,劉肥的長子,漢惠帝六年,公元189年,劉肥去世,劉襄繼承齊王之位。公元前187年,呂后封她的侄子呂臺為呂王,從齊國割出濟南郡做為呂臺的封國,公元181年,呂后又封劉澤為琅琊王,從齊國割出琅琊郡做為劉澤的封國。

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呂后的侄子趙王呂祿擔任上將軍,呂產擔任相國,掌握著長安城的南北軍,他們想要趁機作亂,而劉襄的弟弟朱虛侯劉章的妻子是呂祿的女兒。

呂氏派人告訴劉襄呂家的陰謀,讓劉襄起兵,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也是劉襄的弟弟)做為內應,一起剷除呂家,然後迎劉襄為帝。

劉襄派郎中令祝午去告訴琅琊王劉澤:呂氏作亂,齊王劉襄打算起兵徵討呂氏,但是齊王年紀小,而琅琊王在劉邦的時候很會打仗了,齊王希望把齊國的軍隊交給琅琊王,但是齊王不能離開齊國軍隊,希望琅琊王到齊國國都臨淄見齊王,討論這個事情。

琅琊王劉澤相信了祝午的話,就去見劉襄,沒想直接被劉襄給扣住了,劉襄趁機讓祝午統率了琅琊國的軍隊。劉澤跟劉襄說:齊悼惠王(劉肥)是高皇帝(劉邦)的長子,您自然就是高皇帝的嫡子長孫。

繼承帝位的自然是你,大臣們都在猶豫著要立誰,而我在劉氏宗親裡年紀最大,大臣們肯定在等我去拿主意,你把我留在這邊也沒用,還不如讓我進入長安城說服他們立您為帝呢,劉襄覺得劉澤說得十分有道理,就放走了劉澤。

呂產聽說劉襄起兵要西進,就派大將軍灌嬰率軍前去迎戰,但是灌嬰到了滎陽就不走了,他派人去通知劉襄和其他諸侯王,打算跟他們一起入長安城,誅殺呂家。

而呂祿,呂產被劉章、太尉周勃、丞相陳平一起誅殺了,而劉澤這個時候也到了長安城。大家想要立劉襄為皇帝,畢竟劉襄兄弟在這一次的功勞很大,又是劉邦的長孫。劉澤說:但是劉襄有一個很厲害的舅舅駟鈞呀,如果我們立劉襄為帝,不就再出現一個呂家嗎?

而代王劉恆是高皇帝倖存的最年長的兒子,而且仁厚慈孝,更適合繼位呀。大家一聽,都覺得很有道理,一致贊同讓劉恆繼位,也就是漢文帝。漢文帝元年,公元179年,漢文帝將城陽郡,琅琊郡,濟南郡都歸還給齊國,同年,劉襄去世。

喜歡就點個讚、收藏與分享,讓我看到你們的小手,還會繼續推送相關文章哈!

作者:小妹,本文由「愛美神生活館」創作!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作為漢高祖劉邦的長子長孫,為什麼劉襄會繼承不了帝位呢?
    那麼,為什麼劉襄已經是長子長孫了繼承不了帝位?首先,劉襄在嫡庶制度上不佔優勢對於漢高祖劉邦大家並不陌生,他本來的正妻應該是呂氏,儘管當時劉襄的父親劉肥是劉邦長子,但他是由劉邦與自己的情人曹夫人所生。再次,劉襄競爭力太強勢必會影響他人儘管種種跡象表明,按照當時的皇權歸屬,怎麼也落到了劉襄的頭上,畢竟當時最有優勢的漢惠帝劉盈的後代,因為各種原因先行離世,所以皇位繼承當從庶出長子為尊。
  • 此人的一句話,讓劉邦的孫子劉襄和皇位失之交臂!
    公元前180年,獨攬大權的呂后去世,漢高祖的長孫齊王劉襄起兵。一部分是因為要配合長安功臣集團剷除呂后的餘黨;另一部分就是為了能夠爭奪帝位。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劉襄沒能繼承皇位,皇冠反而落到了被動的代王劉恆頭上。
  • 平定「諸呂之亂」,代王劉恆毫無功績,為何最終卻繼承了皇位
    西漢初期,漢高祖劉邦去世之後,雖然皇位歷經三代傳承,但朝政大權始終操持於呂后之手,呂后去世之後爆發「諸呂之亂」,陳平、周勃等人誅滅呂氏集團。在此期間,獲封於代地的劉恆並未立下功績,反而卻在「諸呂之亂」後得以繼承皇位,這又是為什麼呢?
  • 作為漢高祖長子長孫,劉襄為何無緣帝位?
    劉肥到齊國後,曹氏如果在世,必然是同兒子一起去了齊國,如此一來劉邦對曹氏是非常好的,就顯而易見了。曹參也到了齊國,於公於私,都是在幫助劉肥。劉邦看重曹參,才把他調給劉肥。"舅舅"看著外甥,應該是劉邦放心的,這塊戰略之地就無後顧之憂了。這在任何時候都是一樣的,無論古今中外。曹參一到齊國,齊國就路不檢遺,夜不閉戶了。於是,齊王劉肥一家發展起來了,成了諸侯大國。
  • 齊王劉肥家族——劉氏文化
    而在眾多的漢家劉氏封藩中,齊王劉肥家族是極為重要的一支,不僅因為它是漢高祖的長房子孫,還因為這個家族是漢初地盤最大、勢力最強、子孫極為繁盛的一支王族。劉邦長房後裔的發派始祖劉肥,是劉邦的大兒子,但劉肥的生母曹氏,不是劉邦的元配妻子,而只是劉邦年輕時的情婦。所以,按傳統的嫡長子繼承制,劉肥沒有資格成為太子和繼承皇位。
  • 劉邦的私生子劉肥,西漢時期,他的兒子結局如何?
    說到劉肥這個人,在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存在感,與劉邦其他兒子相比,劉肥顯得微不足道。雖然劉肥很普通,但是劉肥的兒子可不是等閒之輩。劉肥的兒子各個都是精英,都不是普普通通的人物。劉肥是劉邦的長子,然而不是嫡長子,劉肥的母親不過是劉邦的情婦而已。可想而知,對於這個意外多出來的兒子,劉邦的原配夫人呂雉是什麼看法。按理說,劉肥的結局不會好到哪裡去。不過劉肥在呂后這裡,不但沒有事,反而順風順水。
  • 劉肥為什麼能逃得過呂后的追殺?前車之鑑擺在那裡
    韓信(網絡圖片)曾經風光無限的 齊王 韓信被呂后殺害以後,劉邦又將自己的長子劉肥封為齊王。
  • 呂后殺了許多劉家皇族,唯獨漏殺一個,後來,這人誅滅呂氏全族
    在司馬遷的《史記·十二本紀》當中,就九章就是《呂太后本紀第九》,呂后被司馬遷記錄在皇帝政事的本紀,無疑是開啟了外戚專權的先河。劉邦去世以後,雖說劉盈繼位,掌權的確是呂后。劉盈去世以後,劉恭被立為皇帝。司馬遷只用了四個字:「太后稱制」,這裡的「制」代表皇帝的命令。
  • 劉邦早對呂后有所忌憚,為什麼沒有動她,反而還把江山交給她?
    劉邦:「朕那不是形勢所迫,被逼的嘛,朕如果不起起義,能有今天嗎?你看你一身的雍容富貴,嫁給朕還虧了你不成!」呂后:「臣妾委屈就算了,劉盈和魯元太可憐了,被他父親給拋棄!」劉邦:「朕什麼時候拋棄過他們?」
  • 劉肥是劉邦的長子, 卻沒被立為太子, 劉邦忌憚這個原因不敢立!
    劉肥身為劉邦的長子為什麼到頭來皇太子、乃至皇帝之位卻沒有落到劉肥頭上,反而讓老二劉盈捷足先登了呢?原因很簡單,就五個字——嫡長子繼承制。
  • 一尺布尚可縫,一鬥粟尚可舂,漢文帝果真容不下兄弟劉長嗎?
    (漢文帝劇照)劉恆兄弟們的命運劉邦去世後,劉盈繼承皇位,但由於性格仁弱,所以讓強勢的母親呂后搶了風頭。呂后為了掌控漢室江山及維護自己族人的地位,所以不斷打壓劉恆兄弟幾人。經呂后一番明槍暗箭的操作,齊王劉肥壯年早逝、兒子劉盈鬱郁早終、趙王劉如意被鴆殺、梁王劉恢被迫殉情、淮陽王劉友被活活餓死。而燕王劉建同樣英年早逝,但呂后派人絕其嗣,然後除其封國。所以,漢文帝幾個兄弟的命運歸宿都同呂后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 劉邦殺死魏豹後,順便「徵服」了他的女人,卻無意間生出了個皇帝
    這個時候魏豹不知道是站在項羽這一邊,還是站在劉邦這一邊。因為他不知道最後誰將會勝利,甚至他還幻想自己可以當皇帝。魏豹可能是劉邦和項羽的對手嗎?他怎麼可能當上皇帝呢?估計魏豹也是不相信自己能當皇帝的。但是,有一個人告訴他,可能他會當上皇帝的。
  • 劉邦的八個兒子,都啥結局
    他是庶長子,其母親是劉邦娶呂雉之前的情婦曹氏。公元前201年受封齊王。劉邦在世之時,劉肥有過一段平安歲月。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呂后專權,劉肥過上了膽顫心驚的保命生活。公元前193年,齊王劉肥朝見漢惠帝。漢惠帝劉盈想與長兄一敘兄弟之情。飲宴之時,劉盈與劉肥行的是平等之禮,且讓這個兄長上座。
  • 魯元公主悲慘的人生,作孽的呂后親手將自己的兒女後代斷戶絕嗣
    劉邦與呂后的一雙兒女一生並不幸福,他們的後代更是悲慘無比。劉邦的第一個兒子並不是後來的漢惠帝劉盈,而是齊王劉肥,他是劉邦與村裡的寡婦曹氏私通所生,那個時候劉邦還沒找老婆。呂雉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還是泗水亭長,在豐邑的日子過得還不錯,家裡有呂雉操持,外面有一幫朋友鬼混。
  • 最不受劉邦重視的兒子,為何會繼承大漢江山,開啟中國第一次盛世?
    或許是在佳麗中並不出眾,僅被招幸過一次後劉邦便再也沒有碰過她。但這一次臨幸便讓薄姬懷上龍種,十月後誕下的皇子便是劉恆。不受寵的母親似乎決定了劉恆不受寵的命運,這可以從他得到的封地上表現出來。惠帝駕崩,失去依靠的呂后深感危機,她決心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力。她先後扶植了兩個小皇帝作為傀儡,同時在朝中布置黨羽,並準備將勢力伸向諸侯國中。
  • 名正言順的大漢皇帝,最後皇位卻跑到了弟弟手裡
    不過他的皇權繼承,卻一直有著不小的爭議,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這個爭議也不能算是非常具有貶義的,只是由於歷史的介紹,相對來說比較模糊,我們才會產生了疑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漢朝的第二位皇帝死後,皇位為什麼會落到了他的弟弟手裡,而不是交給他的兒子。
  • 漢史:他是劉邦婚前與情婦的結晶,在家中排行老大卻認親妹為乾媽
    了解漢朝歷史的親們都知道,劉邦的老婆是呂雉。在劉邦還沒有發跡前,呂雉就嫁給了他。然而很少人知道的是,在他與呂雉結婚前,他已經有了一個兒子。這個私生子就是劉肥。書中記載,劉肥的母親是個普通的小百姓,市井氣息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