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時期,爸爸媽媽全天陪「神獸」,度假、旅遊、走親訪友,假期裡,孩子常常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但是假期後,學生要回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去,很多孩子一下子無法適應這種心理落差,產生了「開學焦慮症」,感覺假期還沒歇夠,不想恢復到緊張的學習當中,在新學期的學習中表現的疲倦、焦慮、注意力不集中。這段時期,學習書法恰好是一個很好的「軟接入」。
圖/某校開學要求孩子們第一天就學書法
心理醫生認為,中小學生表現出的這種明顯的不適應新學期學習生活的非器質性的病態表現,都是人潛意識的心理防禦機制將一些不願面對的、不認同的、被壓抑的、不愉快的負性情緒轉換成一些軀體症狀而造成的,並會持續一段時間。通過規律作息,以及適當的情緒培養活動,比如書法、音樂、輕運動等可以幫其恢復正常。父母可以陪伴孩子鍛鍊身體,或者參加書法培訓班,通過書法這種穩定情緒頻率的訓練,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書法是最輕便的身心運動
﹀
看似平常的書法,實際上是一種很好的精神享受。它是一項身心融合一體的輕運動,寫字時涉及全身30多個關節和50多塊肌肉。筆運於指,指運於腕,腕運於肘,肘運於肩。指、腕、肘、肩均運於右體。孩子在練習、臨摹過程中進行相對靜的長期訓練,會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適應書法安靜、舒緩的節奏,這對於開學後銜接新學期學習非常有幫助。
書法可滋養性情
﹀
孩子主要學習正書為主,包含楷書、篆書、隸書都可以學習。重點如學習楷書,學其提按、行頓如松如鍾,沉著穩健,對於孩子的開學焦慮症很有調節作用。
小篆筆畫均勻對稱,結構環抱精密,具有內聚向的精神。篆書藏頭護尾,內含筋骨、力在字中,表現出含蓄美,而它章法平整劃一,又給人以整齊美,適合於作為中小學生長期行為的訓練作業。篆書已在醫學上被用於治療焦慮、緊張、狂躁者的心理調節治療手段。
隸書有秦隸、漢隸之分。適合於培養人的柔性,有利於不良情緒的緩慢釋放。隸書筆畫一波三折,曲中有直,充滿著曲線美和柔性美,形象豐滿,書寫從容雋永,中庸柔順,活潑中有穩重、輕鬆中有渾厚。撇捺如刀出鞘,點如高山墜石之氣勢,堅如山松之堅拔,因此,隸書適合於調節孩子情緒上的焦慮不安、偏執固執。
書法可緩解開學焦慮
﹀
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認為,寫字時要「寧神靜,端己正容,秉筆思生,臨池志逸。」練習書法時的全身貫注、排除雜念,這與氣功療法和太極拳的宗旨不謀而合。故曰:寫字宜身。古人對寫字宜身的論斷已被現代生理學和醫學研究印證。
試想,窗明几淨,清雅安適,點綴三二盆花,入硯蘸墨,風神瀟灑,紙上春風筆上升,通過書法學習孩子對於開學的恐懼,早已抒也,散也。除此之外,在開學季為孩子報名書法班,進行書法練習還可以培養孩子知禮守禮意識,有效提高語文成績,在書法學習的古韻古香中感悟中華民族流淌在文字中智慧之光。
由此可見,開學季是學書法的最佳時機,家長和老師都不應該錯過這段時間,引導孩子們通過練習書法,來緩解假期焦慮,達到儘快適應課程學習的效果。
書法思考◎有益分享
發 現 書 法 的 美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