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兩篇——《錢塘湖春行》《秋天的懷念》

2020-08-27 語文守望者

《錢塘湖春行》簡案

教學目標:

通過有感情有語氣地朗讀,結合旁邊註解和工具書能夠正確說出詩句的意思。

能夠對詩歌中的用詞或者一兩句詩進行賞析,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通過想像和聯想等方法把這首詩勾畫出一幅畫面,能夠擴寫成一篇文章。

重點和難點:能夠對詩歌中的用詞或者一兩句詩進行賞析,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找生抄寫這首詩

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先玩個遊戲「飛花令」,請大家回憶關於「春」字的詩句,想上一句加一分。

學生紛紛回答:春江潮水連海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卜算子·詠梅 陸遊)

教師:大家能背誦這麼多的詩句,老師很高興,希望大家能背誦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裡面的春字特別多,這一首就會讓你成為佼佼者。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與春天有關是詩「錢塘湖春行」。請大家先大聲朗讀一遍。

學生朗讀

教師:這首詩是詩人白居易在春天遊錢塘湖的所見和所感。錢塘湖是什麼湖呢?白居易又是誰?

學生回答預設:是西湖,杭州西湖,唐代詩人 ,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是「新樂府運動」的領袖。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洛陽香山,享年75歲。敘事詩中 :《琵琶行》、《長恨歌》、《白氏長慶集》極為著名。

朗讀詩歌 理解詩歌

教師:在冬末春初的乍暖還寒時候,白居易在西湖見到了哪些景象,又產生了什麼感受呢?請同學們結合右邊的註解和工具書,理解每聯詩的意思。先自己思考。

學生按照座位翻譯每聯詩的意思。

師生共同評價。

參照事例 賞析詩歌

教師:這首詩是白居易在長慶三或四年春(823或824)任杭州刺史時所作。在遊覽杭州西湖的時候曾經寫過一首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仿佛看到西湖像嬌羞含笑的西施濃妝淡抹得很漂亮。那番景象是令人陶醉的。那麼作者在西湖看到了哪些景物,用了什麼方法,寫出了什麼,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呢?

教師做示範:詩人看到了早鶯爭春的景象,「幾處」指的是很少的幾處早鶯爭搶著向陽的樹,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幾處」凸顯了少,「爭」是動詞,寫早鶯爭來爭去的活潑可愛,靈動,也說明了早春的富有生機的景象。早鶯爭暖樹,動靜結合。表達了詩人的喜悅和對西湖春天的喜愛之情。

請同學們稍做思考,照著老師的樣子也賞析一個詩句。

學生思考回答

表達觀點 說明理由

總結回答:這首詩我認為寫得 ,理由 。(詩句即可)

展開想像 擴寫詩歌

教師:請同學們展開想像的翅膀,把自己置身於初春的西湖,假如你看到此情此景,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和想法。請你把其中一聯擴寫成一幅畫面。

要注意不能改什麼:詩歌所寫的中心意思不能改,表達的主旨不能改,地點、人物不能改。你可以拓展寫景句的意思,描繪成一幅幅畫面。

學生練習寫作

教師巡視

師生評議

作業:請你自己找一首寫春的詩歌進行比較閱讀,從內容、寫法和主旨方面進行比較閱讀,寫出你的看法和觀點。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文中精彩的細節,體會其中蘊含的豐富情感。

2.聯繫上下文,理解「好好兒活」的含義,領悟生命存在的意義。

教學重點:重視朗讀訓練,把握文章感情基調,能夠注意語氣、節奏變化。

教學難點:能夠結合「好好兒活」體會情感變化。

教師導入:在十一假期裡我把史鐵生的散文集《我與地壇》看完了,深受感動,史鐵生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因病截斷了雙腿,因為他在陝西插隊,放牛的時候遇到大雨,發高燒,到陝西沒有兩個月就趕緊回到北京的友誼醫院治療,高燒一直不退,後來因為病毒引起的高燒,不得不截肢。從此二十一歲的史鐵生開始了痛苦的生活,他不相信命運如此不公平,對他如此的殘忍,於是開始了自暴自棄,母親是一位高級知識分子,那個年代經常出差,他癱瘓後,母親變得小心翼翼,自此再也沒有了快樂。「秋天的懷念」,主要是史鐵生在秋天裡懷念母親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研讀吧。

新授過程

一、聽朗讀 談感受

教師:請大家聽一遍朗讀,聽完後請大家談談感受。

學生認真傾聽,聽完後談談感受。

學生回答預設1:聽完後我覺得史鐵生太不容易了,雙腿癱瘓,身心受著折磨,他的所作所為是可以理解的。

教師:你是從史鐵生的角度來體會他的身心受到的傷害和創傷。

學生回答預設2:我覺得史鐵生的母親太偉大了,為了兒子能夠小心翼翼的照顧著他的感受。

學生回答預設3:我聽完後覺得特別傷感,為了史鐵生而傷心。

教師:是啊,我也為史鐵生不幸遭遇而傷心,作者是如何讀出這種傷感的?用了什麼樣的語調和語速讀出來的?

學生回答預設:節奏緩慢 語調低沉

請同學們談談如果把這種傷感讀出來的話,你關注到哪兒連讀哪裡應該停頓?

學生回答

二、關注停連 讀出語氣

學生大聲朗讀,注意停連和語氣,體會作者情感。

教師:我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也深深體會到作者的無助,悲痛和傷心。面對著作者這樣的情況,母親是最心疼兒子的,母親有兩句話深深的打動著我,就是「好好兒活」,請你找出這句話在文章中出現過幾次?都在哪裡出現的?請你用筆畫出來。

學生回答預設:第一自然段最後一句和第七自然段最後一句。

教師:請你把這兩段話讀給大家聽。同學們思考:母親為什麼要說「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學生回答預設:當我心情非常不好時候,我猛摔東西,狠命地捶打自己的腿。

教師追問: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做?你能體會作者的心情嗎?

學生回答預設:當時作者的腿癱瘓了,心情非常不好,所以看到什麼都不高興,母親勸說他出去走走他也不高興。

教師追問:母親面對兒子的自暴自棄,都做了什麼?在文中去找找。

學生回答預設:

母親要帶「我」,去,「我」不答應

母親要帶「我」,去,「我」答應了,母親不能同去

「我」和妹妹,一起去

教師:在秋天裡,母親為兒子作者做著一切努力,第一次母親要我去看菊花,我不答應。母親要帶我去看菊花,我答應了,母親不能同去了。最後我和妹妹一起去,想起了母親的那句話「好好兒活」。這兩句話為什麼要出現兩次?大家請從結構角度和內容的角度來思考。寫在筆記本上,寫好後小組內交流。交流後的補充要用筆記下來。

學生在筆記本上思考這個問題,在小組內交流。互相補充。

運用反覆的手法寫「好好兒活」,結構上首尾照應,結構嚴謹。內容上表現了「我」終於讀懂了這份感人至深的母愛,是母愛使「我」走出封閉的自己,是母愛讓「我」重拾生活的熱情,讓「我」懂得了兒女是否好好生活,是母親最惦記的。只有「好好兒活」,才是對母親最好的安慰,最深的懷念。

同學們還有沒有疑問?請提出來?

學生回答預設

教師出示問題:

【難點探究】本文在內容上主要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但作者卻不以「懷念我的母親」為題,而以「秋天的懷念」為題,好在哪裡?

【答案】以「懷念我的母親」為題,只是直白地表現出對母親的思念,缺乏韻味。而以「秋天的懷念」為題,不僅表現出對母親的深切緬懷,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其中也包含著一種人生的精神和意義,這一題目含蓄,耐人尋味。

三、深度探究 各抒己見

請大家討論:文中多次寫到菊花,有何用意?

【答案參考】母親想帶「我」去看菊花,是對生命的熱愛;菊花的淡雅高潔,是母親品質的寫照;菊花的熱烈深沉,是母愛的寫照;母親愛花,「我」看菊花是對母親的緬懷。

補充完善自己的答案。

教師小結

史鐵生是愛母親的,是思念緬懷母親的,母親為了兒子更是小心翼翼的活著,都是為了對方的自尊而活著,小心的呵護,這就是親情,母親希望兒子能堅強起來,振作起來,勇敢面對眼前的困難。兒子每每看到菊花都會想到母親,也會深深第自責和內疚。他們相互愛著對方,讓我們大家動容。請同學們深深地再朗讀一遍文章,體會這種母子親情。

作者簡介:程亞利,中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語文溼地棲居者。多次評為「北京市房山區學生最喜愛班主任」,所帶班級多次評為「區級先進班集體」,曾參與撰寫教學書籍《智慧課堂你我他》《引領悟讀》,多次聘為《作文素材》編輯等。愛讀書、愛語文、愛青春的語文。

相關焦點

  • 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注釋  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在西湖的裡、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
  •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8-06 09:2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渡荊門送別》《錢塘湖春行》填鴨式課堂教學反思
    01今天的課,可以說是填鴨式教學,是滿堂灌,但我覺得這樣設計是沒問題的。因為語文課堂本身就應該是形式多樣的,不同的文本就應該用相對獨特的方式進行。而且文章是整本書的某一篇,整個單元的某一篇,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是可以大膽地有所捨棄的。
  • 初中語文《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
    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錢塘湖春行》是中唐傑出詩人白居易的一篇七言律詩,本詩為作者被任命為杭州剌史的時候創作的,選自《白氏長慶集》。這首詩寫早春的西湖極有特色,讀後會同詩人一樣,愛上這湖光山色。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 初中語文《錢塘湖春行》說課稿
    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錢塘湖春行》這篇詩歌,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寫錢塘江早春美景的著名七律,選自《白氏長慶集》。此詩通過描寫西湖早春旖旎動人的風光,抒發了作者早春遊湖的愉悅閒適之情和對錢塘湖春景的喜愛,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熱愛。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說課稿以供參考。
  • 唐詩鑑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胡婷婷唱古文: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七言律詩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裏白沙堤 愛上古詩: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 錢塘湖春行知識點及常見試題
    錢塘湖春行作為高考語文常考古詩,考生必須要有深刻的記憶,為了讓考生更加清楚古文內容,今兒本欄目小編就為考生整理出了錢塘湖春行知識點以及錢塘湖春行常見試題,有些這些備考資料考生就可以開始輕鬆複習啦!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 中國詩詞大會,描寫春天,《長歌行》和《錢塘湖春行》,最美麗
    然而最為人們所推崇詩篇有漢樂府的《長歌行》和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在這裡我們來欣賞一下這兩首詩的美麗。《長歌行》【作者】漢樂府【朝代】漢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很害怕蕭瑟的秋天的到來,樹葉子黃了,草也衰落凋零了。百川都向東流向大海,何時才能夠向西回歸呀。少年的時候如果不努力進取,到老了的時候就只能傷悲一生了。《長歌行》中蘊含著人生的大智慧,要珍惜當下。一切都會過去,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變的,當回首往事的時候,能夠回憶起來什麼呢,當虛度光陰的時候留下的只能夠是遺憾和懊悔,應當珍惜時光。
  • 早春讀《錢塘湖春行》
    苗苗媽媽考慮配合這個時節、這樣心情,本周選了白居易這首《錢塘湖春行》,這首非常好理解,我在陪苗苗讀的時候,基本不用怎麼釋義,她都能理解。先把這首詩摘錄下來: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中華經典資源庫: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在白居易眾多的寫景詩中,《錢塘湖春行》可以稱得上是一篇代表作,詩人從大自然中汲取活力,充分表現了追求真善美的強烈願望。王宜明(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講解】 講解專家:過傳忠(上海新僑學院副院長) 《錢塘湖春行
  • 亂花漸欲迷人眼,最美春景春無限:讀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足見詩人在鍛鍊字句上所下的功夫,讀者從這首《錢塘湖春行》可窺一斑。賦詩填詞寫春景,不難,但寫春行,卻不是輕而易舉,寫不好就會有「春」無「行」,流於一般詩作,且看白居易如何遣詞用字。詩的第一句點出錢塘湖,第二句點出春天:「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寫的是春天常見的景色。
  • 《錢塘湖春行》答辯題目與解析
    教師招聘考試的答辯大多會圍繞設計思路、教學實施和教師結構化等題目發問。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的答辯問題及解析。1.請你談談你為什麼設計這樣的導入?【參考答案】這篇課文我運用的是圖片導入,為了起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目的;其次是為了進行我的下一個環節:描述。
  •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錢塘湖,即杭州西湖。開篇四句由湖上春色寫起。詩人先點明環境,然後才開始描寫春景。「孤山寺」、「賈亭」都是西湖名勝。「水面」,指西湖。「雲腳低」,是指春天湖水上漲,舒捲的白雲和碧波蕩漾的湖面看上去連在了一起,所以有此說法。第三、四句從小處著手,著重描繪了西湖早春的典型景物。
  • 閱讀鑑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今天試鑑賞他在杭州任刺史時所作的詩《錢塘湖春行》孤山市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在杭州時對西湖(別名錢塘湖)的湖光山色非常喜愛,作詩讚頌吟詠很多。這首《錢塘湖春行》是其中的佳作。詩中將剛剛進入春季的西湖描繪得生機盎然,讓人流連忘返。對環境和季節的把握,用詞非常精準,細緻入微。
  • 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技巧之初中語文《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技巧之初中語文《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通過師生互動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詩歌的藝術特色,提高對詩歌的審美和鑑賞能力。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談話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用多媒體出示西湖十景的圖片,請學生試著用語言描述圖片上的美景。
  • 《錢塘湖春行》中的首句算對仗嗎?
    有朋友提問:《錢塘湖春行》中的首句算對仗嗎?這個問題問得不正確,凡對仗,必須是以兩句一聯為單位,雖然有句內對的說法,但是並不常見。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問《錢塘湖春行》的首聯是否對仗。我們知道這是一首律詩,而律詩的格律要求是中二聯對仗,到後來放寬到只需要頸聯對仗,所以在普遍創作下,一般首聯不要求對仗。不過才情高的詩人並不會被格律所限制,像我們連中二聯對仗都覺得困難的時候,杜甫的《登高》不僅四聯八句全部對仗,還有句內對。
  • 早讀14:高考背誦:《觀刈麥》《錢塘湖春行》《雁門太守行》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①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助記] 首聯緊扣題目,總寫西湖的湖水、湖岸。②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助記] 頷聯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
  • 楊志華超級記憶力——古詩詞七年級上冊「錢塘湖春行」倒背如流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繪圖必看》首先我們來讀一遍這首詩:【《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讀完課文之後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背景是湖邊。
  • 新現世拍賣的《永樂大典》證明,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不是原版
    永樂大典剛剛關注到一條文化消息,兩冊從未面世的中國最有名類書《永樂大典》在歐洲起拍,最終古書為一華人女性以640萬歐元拍得,加上佣金,成交價達到了812萬歐元。此兩冊和國家圖所藏「湖」字、「喪」字冊均相連,並且此「湖」字冊的出現,使得現在發現的「湖」字卷全部連接,非常難得。
  • 描寫春天的詩篇,《惠崇春江曉景》和《錢塘湖春行》,千年傳頌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畫名,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這首詩是作者元豐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時江邊情景的寫照。惠崇春江曉景 作者 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