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

2020-12-11 中公教師網

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錢塘湖春行》是中唐傑出詩人白居易的一篇七言律詩,本詩為作者被任命為杭州剌史的時候創作的,選自《白氏長慶集》。這首詩寫早春的西湖極有特色,讀後會同詩人一樣,愛上這湖光山色。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你們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夠結合注釋解釋全詩大意,並能說出作者創作的觀察順序。

【過程與方法】通過師生互動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詩歌的藝術特色,提高對詩歌的審美和鑑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詩的學習,學生能夠增強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激發用語言描述所見美景。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通過師生互動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詩歌的藝術特色,提高對詩歌的審美和鑑賞能力。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談話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用多媒體出示西湖十景的圖片,請學生試著用語言描述圖片上的美景。

進過幾輪互動,教師點出學生可能會犯的錯誤:1語句囉嗦,用詞不講究;2敘述缺乏邏輯性和條理性;描述沒有情感滲透。然後教師引題:「美景之所以美,是因為有好的詩句清晰細緻地描述。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中唐的偉大詩人白居易是如何描述美景的。」

2.用多媒體出示白居易個人信息如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太原(今屬山西)人。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詞不多,但影響後世甚大。有《白氏長慶集》。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3.用多媒體出示「律詩」的相關知識:律詩是一種中國詩歌體裁,體詩的一種,興盛於唐。律詩對格律要求非常嚴格,每句有幾個字就稱幾言,常見的類型有五律和七律。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兩句稱一聯,共四聯。分別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每首的頷聯、頸聯的兩句是對仗句。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律詩通常押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

(二)整體感知

老師設置如下問題,請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請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解釋全文,並找出詩中所描繪景物的地點。

從孤山寺的北面來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築巢。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遊覽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第一句作者即點明地點,即孤山寺北賈亭西。

(三)深入研讀

教師繼續設置如下任務,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後回答:

1.本詩的前兩句中出現了哪些景物?這些觀察景物是按照怎樣的順序?

通過互動引導學生總結出:

描寫了水、雲、鶯、樹、燕、泥、花、草。這些景物大致可分為如下兩組:

水、雲、花、草______________遠景,靜景

鶯、樹、燕、泥______________近景,動景

則,此處的觀察順序是由遠及近再到遠,由靜及動再到靜。

此處教師須著重解釋頸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兩句是寫願景。因為近看看不到太多的花和草,只有遠看,才能看到繁多而多彩繽紛,讓人目不暇接的花,才能看到綠蔭連綿猶如水一般的草。

2.這樣寫有何好處?

通過互動引導學生總結出:

從距離上講,由遠及近再到遠,突出了景觀優美而豐富,遠近四處都是美好的景色,也側面寫出了景色太美讓人目不暇接的感受;從動靜上講,由靜到動再到靜,體現了觀察的真實性,遠處的景觀體現靜態的美感,近處的景觀鮮活生動,符合真實生活的邏輯;遠近結合,動靜交叉,使整首詩既富有整體上的畫面美感,局部又留給讀者想像的空間;既描述了美景,又寫實地體現了客觀存在,呈獻給讀者一副非常真實,具體的西湖春景圖。

3.頷聯中的「爭」和頸聯中的「沒」兩字可否「啼」「遮」?為什麼?

通過互動引導學生總結出:

不可以。此兩處都是在運用比擬的手法形象地突出了景觀的特點:首先,「幾處早鶯爭暖樹」是將「鶯」擬人,用人爭先恐後的樣子描述早春的鶯鳥成群結隊地在樹上鳴叫的場景,若將「爭」換成「啼」,使「群鶯鳴樹」的樣子不夠形象生動,也缺乏動態的活潑感;其次,「淺草才能沒馬蹄」是將「草」擬物成水,只有水才能「沒」,而春天的綠草還不是很茂盛,被風吹也不會顯現出劇烈的搖動,就像是剛剛沒過馬蹄的水灣一般,清淺而柔順。此處若是將「沒」換成「遮」,讀者就失去了將草和水相關聯的想像空間,語言表達就會略顯平淡,不夠真實生動。

4.本詩中除了比擬,作者還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通過互動引導學生總結出:

除了比擬,還有對仗,每聯上下句之間不但字詞對偶,平仄和押韻也都達到了律詩的要求;另外首聯下句還使用了誇張,用雲水同低誇張地表現了春水初生,白雲低垂,水天一色的場景。

(四)拓展延伸

教師再次用多媒體出示「西湖十景」的圖片,請學生任選一張再次進行口頭描述,注意描述的順序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是否可使用一些修辭增加畫面的真實感,遣詞造句是否有美感又富邏輯。

(五)小結作業

總結文章內容,請同學將上述口頭描述寫成一篇200-300字的習作。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名家名作,用真實生動的語言高度還原了真實的西湖美景,朗朗上口,可讀性強,在課程中加設更多朗讀的環節有助於加強學生的語感和學生對詩詞的感悟能力,這個部分應該改進。另外,在解釋修辭手法時,應多多舉例,不但要舉本詩中的例子,還可以舉一些學過的詩文中的例子,這樣可以深化學生對修辭使用的理解,拓寬學生的思維,有助於學生在寫作中主動使用修辭。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備考資料,請查看教師招聘面試備考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中公教師題庫上線啦!點此進入題庫,海量題,隨心刷!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688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初中語文《錢塘湖春行》說課稿
    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錢塘湖春行》這篇詩歌,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寫錢塘江早春美景的著名七律,選自《白氏長慶集》。此詩通過描寫西湖早春旖旎動人的風光,抒發了作者早春遊湖的愉悅閒適之情和對錢塘湖春景的喜愛,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熱愛。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說課稿以供參考。
  •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
    一、說教材《錢塘湖春行》是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首古詩,它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七言律詩。該詩語言淺近平易,充分體現出白詩的語言風格,符合初中中學生理解背誦的要求。義務教育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本詩;體會錢塘湖的美景;通過推敲詞句,感受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和分析,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和鑑賞水平。
  • 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技巧之初中語文《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技巧之初中語文《錢塘湖春行》教學設計,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夠結合注釋解釋全詩大意,並能說出作者創作的觀察順序。
  • 教學設計兩篇——《錢塘湖春行》《秋天的懷念》
    《錢塘湖春行》簡案 教學目標: 通過有感情有語氣地朗讀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與春天有關是詩「錢塘湖春行」。請大家先大聲朗讀一遍。 學生朗讀 教師:這首詩是詩人白居易在春天遊錢塘湖的所見和所感。錢塘湖是什麼湖呢?白居易又是誰?
  • 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注釋  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在西湖的裡、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
  • 《渡荊門送別》《錢塘湖春行》填鴨式課堂教學反思
    01今天的課,可以說是填鴨式教學,是滿堂灌,但我覺得這樣設計是沒問題的。因為語文課堂本身就應該是形式多樣的,不同的文本就應該用相對獨特的方式進行。而且文章是整本書的某一篇,整個單元的某一篇,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是可以大膽地有所捨棄的。
  • 錢塘湖春行知識點及常見試題
    錢塘湖春行作為高考語文常考古詩,考生必須要有深刻的記憶,為了讓考生更加清楚古文內容,今兒本欄目小編就為考生整理出了錢塘湖春行知識點以及錢塘湖春行常見試題,有些這些備考資料考生就可以開始輕鬆複習啦!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 唐詩鑑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胡婷婷唱古文: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七言律詩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裏白沙堤 愛上古詩: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 早春讀《錢塘湖春行》
    苗苗媽媽考慮配合這個時節、這樣心情,本周選了白居易這首《錢塘湖春行》,這首非常好理解,我在陪苗苗讀的時候,基本不用怎麼釋義,她都能理解。先把這首詩摘錄下來: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中華經典資源庫: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在白居易眾多的寫景詩中,《錢塘湖春行》可以稱得上是一篇代表作,詩人從大自然中汲取活力,充分表現了追求真善美的強烈願望。王宜明(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講解】 講解專家:過傳忠(上海新僑學院副院長) 《錢塘湖春行
  •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錢塘湖,即杭州西湖。開篇四句由湖上春色寫起。詩人先點明環境,然後才開始描寫春景。「孤山寺」、「賈亭」都是西湖名勝。「水面」,指西湖。「雲腳低」,是指春天湖水上漲,舒捲的白雲和碧波蕩漾的湖面看上去連在了一起,所以有此說法。第三、四句從小處著手,著重描繪了西湖早春的典型景物。
  • 閱讀鑑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今天試鑑賞他在杭州任刺史時所作的詩《錢塘湖春行》孤山市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白居易在杭州時對西湖(別名錢塘湖)的湖光山色非常喜愛,作詩讚頌吟詠很多。這首《錢塘湖春行》是其中的佳作。詩中將剛剛進入春季的西湖描繪得生機盎然,讓人流連忘返。對環境和季節的把握,用詞非常精準,細緻入微。
  • 亂花漸欲迷人眼,最美春景春無限:讀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足見詩人在鍛鍊字句上所下的功夫,讀者從這首《錢塘湖春行》可窺一斑。賦詩填詞寫春景,不難,但寫春行,卻不是輕而易舉,寫不好就會有「春」無「行」,流於一般詩作,且看白居易如何遣詞用字。詩的第一句點出錢塘湖,第二句點出春天:「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寫的是春天常見的景色。
  • 《錢塘湖春行》中的首句算對仗嗎?
    有朋友提問:《錢塘湖春行》中的首句算對仗嗎?這個問題問得不正確,凡對仗,必須是以兩句一聯為單位,雖然有句內對的說法,但是並不常見。所以這個問題應該是問《錢塘湖春行》的首聯是否對仗。我們知道這是一首律詩,而律詩的格律要求是中二聯對仗,到後來放寬到只需要頸聯對仗,所以在普遍創作下,一般首聯不要求對仗。不過才情高的詩人並不會被格律所限制,像我們連中二聯對仗都覺得困難的時候,杜甫的《登高》不僅四聯八句全部對仗,還有句內對。
  • 早讀14:高考背誦:《觀刈麥》《錢塘湖春行》《雁門太守行》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①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助記] 首聯緊扣題目,總寫西湖的湖水、湖岸。②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助記] 頷聯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
  • 中國詩詞大會,描寫春天,《長歌行》和《錢塘湖春行》,最美麗
    然而最為人們所推崇詩篇有漢樂府的《長歌行》和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在這裡我們來欣賞一下這兩首詩的美麗。《長歌行》【作者】漢樂府【朝代】漢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唐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錢塘湖春行》打動希臘記者:景色比想像中還美
    《錢塘湖春行》打動希臘記者:景色比想像中還美 來自希臘攝影協會的一位記者說,幾年前他在希臘的一個展覽會上,看到了描寫西湖春色的白居易詩《錢塘湖春行》,被詩中的意境深深地打動了。更驚喜的是,杭州的景色比他想像中的還要美麗。他表示,除了景色,他還對這裡的人十分感興趣。「我想要知道,是什麼樣的人把這個國家建設得如此美麗。我將用我的鏡頭來解答這個問題,也把這些呈現給我們希臘的民眾,讓他們進一步了解中國,認識浙江」。
  • 楊志華超級記憶力——古詩詞七年級上冊「錢塘湖春行」倒背如流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繪圖必看》首先我們來讀一遍這首詩:【《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讀完課文之後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背景是湖邊。
  • 品讀《錢塘湖春行》|千年後依舊讓人神往的一次春遊
    錢塘湖春行風景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錢塘湖春行全文這詩是白居易在擔任杭州刺史時的某個春日,趁著天氣晴朗,風和日麗,到美麗的西湖邊踏春散心時,有感而發,寫下的春遊遊記。
  • 《錢塘湖春行》答辯題目與解析
    教師招聘考試的答辯大多會圍繞設計思路、教學實施和教師結構化等題目發問。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的答辯問題及解析。1.請你談談你為什麼設計這樣的導入?【參考答案】這篇課文我運用的是圖片導入,為了起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目的;其次是為了進行我的下一個環節: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