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孩子識字少看不懂題目,我想對代讀的家長該說聲「不」

2020-08-28 草屋閒聊

一年級孩子識字少,做作業時看不懂題目要求,家長的通用做法是:代為讀題。看起來沒大問題,但仔細研究之,這種做法危機四伏

孩子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讀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過程,如果你過於擔心讀不懂題目要求不會寫作業,就為其代讀,就相當於你把孩子學習的第一階段給替代了。長期以往,孩子的閱讀能力就會下降,依賴心理就會越來越強,進而不會、不願動腦筋等等問題也會隨之產生,學習能力就會逐漸下降。大人的腦子一旦替代了孩子的腦子時,孩子的成績想提升都很困難。

其實,家長的過分擔心是多餘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接受信息的渠道很多:老師在課堂講的,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的,教材裡的文字與圖形所提供的,同學們的交流,做作業時的模仿,等等。這些信息在孩子做家庭作業時都會在他腦子裡隨時呈現。比如:看到下面的圖形,不用你說,孩子就會列出減法算式:10-4,因為圖中的信息中有虛框,老師說過:」虛框表示減去的意思,框裡有多少就表示減去多少。"孩子記住了老師的話,還用你去口乾舌燥地反覆講解、讀題嗎?

考慮到孩子識字少,一年級上學期的許多題目文字要求往往語言簡潔,並一般都有配圖。孩子憑自己少量的認字量和配圖,就有能力做好題。或許孩子帶有一點連蒙帶猜的味道,但不影響他學習能力的提高。大家是否注意到一個現象:播放原聲的英(日)動畫片,幾歲的小孩能看得津津有味,不時還發出笑聲,說明在聽不懂語言的情況下,他也能根據人物的動作、表情、場景等信息看懂裡面的情節。

那麼,有人會 問:照你這麼說,一年級孩子在寫作業時就不用管他啦?也不,完全的撒手也是不可取的。家長只要能做到孩子寫作業時在旁邊陪伴,對他遇到的問題給予適當的啟發與解釋就可以了,不必參與過多的大人意見。解釋過多不介意中就會剝奪孩子的思維。發現孩子作業有錯時,原則性的糾正一下,粗心大意的錯點一下,經常犯的小錯誤裝一下(故意讓他作業留下錯誤,讓老師去找他,這樣他就會長記性了。)或許一開始感到孩子很可憐,也很浪費時間。不過,長期堅持你會看到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孩子,你會從家輔煩惱中解脫出來。

我的觀點是:過度的輔導,只會收穫辛苦和淚水。

相關焦點

  • 一年級孩子認字少,讀不懂題目,考試成績不好,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好多一年級的孩子考試成績不好,並不是因為學得不好,而是認識字太少,看不懂題目,試卷中出現的字不認識,說明孩子一是在學前階段的漢字積累不足,二是學得不紮實,某些字只是在熟悉的場景中認識,換了環境就不認識了。
  • 一年級孩子不會讀題目,作業做到10點多?方法不對,吼也白費!
    首先,家長們必須要理解,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不會讀題目真的是一件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尤其是像我們家一樣,沒有啟蒙閱讀的孩子,所以,家長要先放平心態,不要過於焦急。而且,最起碼一年級上學期期間,無論做什麼題,老師都會給孩子們讀題目,就和我們小時候一樣。
  • 一年級孩子不會讀題目,作業做到10點多?方法不對,吼也白費!
    首先,家長們必須要理解,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說,不會讀題目真的是一件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尤其是像我們家一樣,沒有啟蒙閱讀的孩子,所以,家長要先放平心態,不要過於焦急。而且,最起碼一年級上學期期間,無論做什麼題,老師都會給孩子們讀題目,就和我們小時候一樣。
  • 孩子一年級,因為看不懂題目,每天作業都是家長輔導,該怎麼辦?
    看不懂題目是個過程,適應就好。許多父母都認為,一年級作為小學升入幼兒園的重要銜接階段,是一個特別難熬的時期,一是孩子沒有養成做作業的習慣,二是孩子積累的詞彙不夠多,難以支撐學習,所以家長需要很辛苦地輔導。但這一階段,你的孩子會經歷,其他家庭也會經歷,父母不必太著急。
  • 學前孩子識字少,家長應引起重視
    開始是每頁只有一句話的幼兒繪本,慢慢過渡到每頁有四五行字的中大童繪本,就這樣一本一本地指著字讀下來,孩子半年後就已經能自己閱讀簡單的繪本了。而單純的識字訓練,同事甲從來沒做過。他說,開始時只是想讓孩子接受文學的薰陶,因為其本人也是個閱讀愛好者。
  • 作為小學一年級的家長,我有一些心裡話想對老師說
    今年的秋季新學期開學,7歲的女兒正式踏入了小學一年級的大門。面對未知的一年級,女兒既帶著一絲期待、也帶著一絲不安。作為孩子的媽媽,我內心也產生了一些緊張和焦慮,害怕女兒在一開始就出現落於人後的情況。新學期已經過了兩個周了。這兩周我和女兒可以說是在慌忙和緊張中度過了的。
  • 識字,拼音,橋梁書,一年級的孩子該讀哪些書?
    識字卡也好,識字書也好,識字APP(比如洪恩識字)也好,指讀也好,你覺得哪個方法好用,對自家孩子管用,就要開始做這方面的引導了。二是自主閱讀。在前期親子閱讀的基礎上,很多繪本可以扔給孩子自主閱讀了。不管他看不看得懂,你要讓他自己看了。這個過程,大家應該把握一個重點,就是識字。
  • 一年級的孩子數學不會讀題,很多字不認識?教孩子些讀題技巧
    主要因孩子識字少,讀題時先拼漢字,理解不透,也有句子長孩子不會讀題方法有關。對此,我們應重點抓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識字,另外讀題上也要教孩子些小技巧。說說去年我們的經驗,希望給您些借鑑。01孩子不會讀題咱們怎麼辦去年我女兒也有這種情況,一句長話孩子有時抓不住重點,另外剛開始上學有些孩子識字少讀題時要先拼字再讀
  • 孩子一年級平常考試老師不讀題造成孩子成績很差,期末考試怎麼辦
    小學一年級的題型比較固定,很多題不用看題目要求,根據以往做題的經驗即可知道該怎麼做。監場老師一定會說:「你想想你們老師怎麼講的啊。你們老師怎麼教的你,你就怎麼寫。」或者乾脆說「不知道」。因此,作為常年教一年級的老師都知道,孩子考試成績不好,絕大部分原因並不是因為老師沒有讀題,而是孩子對此題型不熟悉,對題目要求做什麼不明確。
  • 一年級語文檢測,這麼難!識字量少真答不出來
    現在的一年級語文,說實話有點難,僅僅從識字量上來看,難度就不小。因為現在的幼兒園,是不教授新知識的,不像以前的學前班,會把一年級的語文和數學全部教完。現在全是零起點,也就是小學生進入一年級以後,才開始學習新知識,難度比較大。
  • 家長小課堂 一年級的孩子識字少怎麼辦?
    家長小課堂一年級的孩子識字少怎麼辦?我想對家長們說:對於知識的系統性學習,您的孩子正在進行萬裡長徵的第一步,以後的路還那麼遙遠,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現在關鍵是引導孩子們對學習有持續的熱情,如果拔苗助長,心急之下大量識字,勢必會增加孩子對識字,甚至對語文的畏懼心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少,從沒學過,怎麼辦?
  • 在家幾個月,一年級的孩子讀不懂題目,很多字不認識怎麼辦?
    她找了份往年期末考試卷,列印出來給孩子做,發現在讀題這步孩子就卡住了,不少字都不認識。這位媽媽在發愁呢,如果開學的話,很快就會面臨期末考試,這可怎麼辦呢;如果不開學,到下學期怕是任務更重了。其實,即便是原來,一年級時孩子讀題時有不認識的字也是常見的。我記得我家孩子上一年級時,期末考試是有老師把題目先讀一遍的。
  • 寧鄉一年級新生識字量差10倍 老師家長齊犯愁
    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9月23日訊 「有的孩子識字量只有十幾個,練習冊的問題都讀不懂,有的孩子識字量超過2000個,上課講的基本都懂。」開學近一月,接手一年級新生的語文老師蔣繁向三湘都市報記者反映了在教學中遇到的現象。  那麼小學一年級前到底該不該多認字?
  • 想孩子上好小學,4招教你讓孩子快樂識字
    現在入學後,一年級堅持「零教學」事實中,你會發現每個孩子的知識儲備不可能一樣,他們適應小學的情況也不一樣。我們不要超前學一年級的課,不要讓幼兒過度學習,但要想讓孩子上好小學,第一件事是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第二件事是重視識字能力的培養。
  • 為了幼升小 孩子哭著識字|不注意這幾個點,家長用力越大傷害越大
    因為一直比較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沒有提前規劃中文識字學習,直到年前兒子幼兒園大班即將面臨幼升小,她才感受到了突來的壓力,「大家都在群裡比拼識字量,說沒有800-1000個字打底,一年級根本跟不上,我才反應過來哥哥基本沒認過字。」 怎麼教孩子識字、選什麼識字工具?浩然媽媽有些無從著手。
  • 沒讀過學前班的一年級孩子有多難?拼音沒學完,數學老師不讀題了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7歲入學,上一年級。由於零起點入學,孩子們在幼兒園不允許學任何東西,幼兒園的老師也不允許教任何東西。結果一到一年級,老師和孩子,全都「傻」掉了!說實話,看到這位家長所述的事實,我身為低年級老師,也表示驚訝!畢竟,一年級上冊的時候,在孩子連漢語拼音都沒有學完的基礎上,數學老師就不讀題了,直接扔試卷讓孩子寫,這舉動有點「嚇人」。一般情況是這樣的:學校有要求,一、二年級的學生,老師必須讀題。尤其是期末大考的時候,不論是哪個老師負責監考一、二年級,都必須仔細讀題,不能影響到孩子答題。
  • 小學生不愛閱讀?識字少?只因選擇書籍不對味,快來試試這些方法
    朋友的女兒今年剛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學一段時間後,她才發現,因為女兒平時不喜歡閱讀,所以識字量太少,連最基本的作業題目都看不懂,每天作業都需要她在旁邊讀題才行,剛進行的第一單元測試,孩子題目也讀不懂,老師特意提醒她,讓加大孩子閱讀量,關鍵是什麼辦法用盡,女兒就是不喜歡閱讀,該怎麼辦呢?其實這樣的問題,是一部分剛進入小學孩子的共性問題。
  • 如何助力一年級孩子語文(下)基礎,熟記識字寫字、讀《西遊記》
    一年級的孩子,走進學校,從懵懂到適應,是一個過程。因為很多孩子有學前教育的過程,基本都能適應。整個一年級,我想和各位家長分享我的觀點,就是幫助孩子做好語文學科的啟蒙。我對啟蒙的理解就是,助力孩子知識的普及,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 一個識字量極小的孩子,如何為一年級的語文做準備?
    這幾個孩子都是在生活中、閱讀中因為興趣而自然認識了一些漢字, 當然,識字量並不可觀,多的在一二百,少的甚至不超過20個漢字。 上個星期,我們聊起來:孩子識字量太小,上小學會不會很吃力? 翻開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材,前面幾課的確很簡單,識字量和難度都不大。其中一課是象形字,很容易讓孩子對漢字產生興趣。
  • 一年級語文期末測試卷,老師:題目不難,識字量很重要
    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這是他們小學階段的第一次期末考試,都說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次期末測試的成績,家長們還是比較看重的。一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所以需要老師念題,以前是老師念一題學生做一題,考慮到學生做題的速度不一樣,所以現在念題的方式有點改變,老師一次性把題目念完,學生再作答,而且直念大題,不念小題。這就很考驗學生的識字量了,因為試題中的字,也有很多並不是學過的生字,需要學生的識字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