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燒肉是廣東粵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道菜了,軟嫩多汁,香味四溢。東北以前是沒有叉燒肉的,小喵第一次吃叉燒肉還是弟弟給做的叉燒肉炒飯,味道很是喜歡。明天帶爸爸媽媽去蜈支洲島,島上的飯性價比太低了,所以依然選擇帶飯出行。肉菜小喵選擇了叉燒肉,因為叉燒肉涼了也很好吃,早上再現炒一個素菜,有葷有素的便當支撐我們美好的一天。不喜歡成品的醬料,這次的叉燒肉依然是家常料醃製,爸爸媽媽嘗了非常喜歡,他們第一次吃這種肉,還一直問怎麼做的。
準備材料:豬肉一塊(梅花肉最好了,我這塊偏瘦了,肥的再多點就好了),蔥,姜,蒜,鹽,糖,五香粉,料酒,老抽,耗油,腐乳塊,腐乳汁,蜂蜜。
做法:肉切成長條或小塊,蔥姜蒜可以打成汁,如果跟我一樣沒有打成汁就切的大一點,這樣烤的時候容易挑出來。把鹽,糖,五香粉,料酒,老抽,耗油,腐乳塊,腐乳汁調成叉燒醬。
做法:把肉用牙籤一類的東西扎一紮,方便入味。叉燒醬倒進肉裡,戴一次性手套把肉和叉燒汁拌勻,蓋上保鮮膜,醃製至少半天到一天時間。
做法:醃製好的肉擺到烤盤上,叉燒醬汁剩餘的備用。烤箱190度預熱十分鐘,肉推進烤箱。190度先烤20分鐘,拿出來刷上剩餘的叉燒醬汁,把肉翻面繼續烤20分鐘,烤好的肉拿出來迅速的刷上蜂蜜。
叉燒肉晾至溫熱,帶上一次性手套切成片即可食用。叉燒肉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做叉燒包,叉燒肉炒飯也超級好吃。叉燒肉現在有很多種做法,可能只有老廣能做出最正宗的叉燒肉的味道了,希望有機會去廣東能吃到正宗的叉燒肉。不過小喵覺得,換個角度,家人喜歡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