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時節,看見什麼都想吃,看到我這個「菜菜說」的欄目頭圖,都能想起南瓜……
萬聖節是過去了,但南瓜依然是秋冬餐桌上的主角之一。無論是烘烤,亦或是燉煮,吃一口都能讓人幸福無比,回味無窮。
金瓜秋葵雞蛋羹(戳上圖看菜譜)
這麼美妙的南瓜,其實分為很多種。像上圖的金瓜,之前做過的貝貝南瓜,還有市面上最常見的大南瓜等等。
這回就來小小地科普一下不同品種南瓜的區別吧~
01
- 奶油南瓜 -
butternut
一種外觀看起來上半部較瘦、下半部渾圓的長型南瓜。香甜的奶油南瓜耐得住長時間燉煮,也適合拿來做成南瓜湯,建議烹煮時將皮移除。
還有一種外形小巧的蜂蜜南瓜(honeynut↑),是從奶油南瓜培育出來的,也是很香甜很營養的。
02
- 日本南瓜 -
kabocha
日本南瓜質地比較硬,未煮熟的狀態下有點難切。建議先將整個南瓜戳幾個洞,再把它放進烤箱175℃(350℉)烤2小時。
加熱後的南瓜質地軟化,能輕鬆切開。刮下來的南瓜肉還能打成可口的南瓜泥;或者還可以直接刮下來繼續烘烤,讓它焦糖化,色香味俱全~
貝貝南瓜做的南瓜盅飯(戳上圖看菜譜)
p.s.最近比較火的貝貝南瓜,其實是日本1998年通過雜交培育成功的品種,但它個頭較小,吃起來口感會很糯,甜度也比較高。
03
- 橡子南瓜 -
acorn
又名慄子南瓜,有稜有角,矮矮胖胖的跟橡子很相似。
橡子南瓜經常用來做湯,或者做烘蛋,因為它的味道比較溫和,所以經常跟風味十足的料理搭配,可以增加料理的口感與份量。
04
- 芝士南瓜 -
cheese pumpkin
較寬大的亮橙色體型,有時候店家會提前分切好,大家就不用買一整個回家那麼麻煩了。
它的質地一般,能耐得住燉煮等長時間的烹飪方法。除了可以做各種燉的暖心料理,當然也可以變成東南亞、墨西哥風味的南瓜湯品。
電飯煲南瓜雞肉飯(戳上圖看菜譜)
05
- 得力卡特南瓜 -
delicata
得力卡特南瓜呈較為細長的橢圓形,烹煮時肉不會散成泥狀。平時會把它切成環狀或半月狀,再放入油鍋中炸,或用烤箱烤熟。
因為它能維持形狀,所以得力卡特南瓜也可以切塊再放入湯品、義大利麵料理或燉菜中。
06
- 大南 瓜 -
red kuri
橘紅色的大南瓜內部的果肉,比較適合做成湯。
簡易的做法是將南瓜肉、洋蔥、大蒜、紅蔥頭或一點辣椒混合在一起,倒入料理機中攪拌,加熱煮熟後,舀一勺酸奶或者鮮奶油點綴一下就ok了。
胡蘿蔔南瓜打的金湯(戳上圖回顧)
07
- 義大利麵南 瓜 -
spaghetti squash
沒錯,名字就是這麼可愛,看著特別像蜜瓜。這種南瓜質地偏軟,水分含量高。它味道比較平淡,所以跟一些酸度或者味道強烈食物,例如起司、黑胡椒、辣椒等等,搭配起來口感不會很突兀。
金瓜排骨盅(戳上圖看菜譜 )
最後簡單講講南瓜皮的問題。上面提到的蜂蜜南瓜、橡子南瓜、得力卡特南瓜都不用剝皮,它們在烹煮的過程中南瓜皮會軟化,變得容易食用。
但大南瓜、日本南瓜或者奶油南瓜的皮較為厚實粗糙,建議還是只吃南瓜肉,忽略南瓜皮。
送大家一隻蠢萌柯基
圖片來自網絡
原文:bon appe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