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名家之門:一個不到10平米的小小房間 誕生了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

2020-12-22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推開名家之門》)今天我們來到德國波恩,隨著記者的鏡頭一起去參觀波恩老城裡的貝多芬故居。

記者 李婉玫:貝多芬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而波恩正是貝多芬的誕生地。1770年12月16日,這位不朽的音樂大師就出生在內城北部的波恩巷20號,而我身後的這座建築就是貝多芬故居。 貝多芬故居是波恩唯一的一座至今還保存完好的貝多芬家族的居住地。故居內設有11個展廳,詳盡陳述了貝多芬的一生。貝多芬故居經理馬爾特波克向記者介紹,每年他們接待的遊客數量超過10萬人,其中大概65%的遊客都來自國外,而中國遊客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貝多芬故居經理 馬爾特波克:我們非常高興的看到我們展示的這種文化遺產也能夠吸引來自中國的人,這讓我們非常高興。 記者 李婉玫:隨著越來越多中國遊客的到訪,貝多芬故居也推出了中文版的參觀指南,此外還有中文的語音導覽器。租用這樣一個語音導覽器花費是2.5歐元,約合人民幣20元左右。

貝多芬家當時居住在這幢房子的側翼,帶個小庭院。底層是廚房及儲藏室,二樓是起居室和兩間臥室,三層是帶天窗的閣樓。沿著狹窄的木樓梯登上頂層,有間面積很小的房間,貝多芬誕生處。 記者 李婉玫:我身後的這個房間就是貝多芬出生的房間,這個房間的面積不到10平米,伸手就能夠到房梁,很難想像從這樣一個小小的房間裡誕生了一位如此偉大的音樂家。

1889年當故居的房屋面臨被拆除的威脅時,是波恩的12位市民將房屋買下來,設立了現在的紀念館。幸而二戰中又奇蹟般的沒有受到毀壞。

貝多芬故居的經典展品

在整體了解了貝多芬故居後,我們再來看看故居內都有哪些經典的收藏。

貝多芬故居的建築規模雖然並不大,但收藏頗豐,是世界上收集貝多芬文物最多的博物館。房子內部作為紀念館展示著他的遺物、資料、肖像等等,150件原物展品反映了他工作和生活的情況。眾多藏品中最著名的展品是貝多芬肖像畫,它被視為最著名的貝多芬肖像畫。

這是貝多芬最有名的一幅畫像,這是著名畫家施蒂勒的作品,他在那個時代為很多名人畫過像。 眾所周知,貝多芬自30歲起就受日趨嚴重的聽力衰退的折磨,到他寫第九交響曲時已完全耳聾。展品櫃中也展出了貝多芬曾用過「助聽器」。這些助聽器其實只是由簡單的喇叭口似的集音器和一根插在耳孔裡的管子所組成,作用極其有限。此外,展品中還有很多貝多芬使用過的樂器,其中最珍貴的則屬兩架鋼琴了。

這一臺鋼琴是貝多芬在世的最後階段別人贈與它的,現在你看它在我身後,最初它是在貝多芬離世前所住的位於維也納的屋子裡,所以我們知道這是他在世時彈奏過的最後一架鋼琴。 故居內除了展品外,還有一個室內音樂廳。這個音樂廳是在1989年建成的,當時是為了紀念故居建立100周年而建的。波克介紹說,在這個音樂廳每年舉辦超過100場的音樂會,平均上座率超過92%。

此外,從20世紀初開始,每年9月份都會在音樂廳裡舉辦貝多芬室內音樂節。隨著時間的推移,音樂節的規模越來越大,現在每年世界上著名的交響樂團都會來此參加表演。而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貝多芬故居將會舉辦一整年的慶典活動,以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

(本文編輯:陳雨芫)

相關焦點

  • 一個非常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傳奇故事
    本文是原創 |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我們今天來講一個人,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是非常的大,在他的那個年代出現了他這樣的一個偉大的傳奇一般的音樂天才,這真的是讓人感到震撼,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 大音樂家貝多芬簡介 貝多芬的經典音樂有哪些?
    一位耳朵逐漸失聰的音樂家,是怎樣做出讓世界都迷戀的音樂?這可能只有貝多芬可以做到了,音樂巨人貝多芬在音樂領域的成就是偉大的,生平有許多經典的曲目,對世界音樂的發展起到非常深遠的影響。貝多芬簡介中文名: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外文名:Ludwig.van.Beethoven國籍:德國民族:日耳曼民族出生地:波恩出生日期:1770年12月16日逝世日期:1827年3月26日職業:作曲家、鋼琴家、音樂家畢業院校:波恩大學德國傑出的音樂家
  • ...攜手百位音樂家領跑「貝多芬誕辰日」 :呈現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17日電(徐銀 康玉湛)今年恰逢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誕辰
  • 經典947攜手百位音樂家領跑「貝多芬誕辰日」
    上海芭蕾舞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瑞音樂家室內樂團等中外名家名團,也通過視頻進行跨時空對話,演繹經典。馬拉松音樂會在享有「亞洲第一棚」之稱的上海廣播大廈200平錄音棚舉行,得天獨厚的聲學條件為優質的現場演奏效果保駕護航;百年鋼琴品牌施坦威帶來最新「黑科技」——SPIRIO | r新悅高解析度自動演奏鋼琴,帶有錄製和回放功能,百分百重現藝術家現場演奏的效果,記錄傳承大師經典之聲,並收錄至SPIRIO新悅曲目庫,讓音樂愛好者們感受音樂家現場演奏的激情和魅力。
  • 為什麼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更偉大?
    那麼,為什麼是這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代表了古典音樂的三座高峰而不是我們同樣熟知的蕭邦、舒伯特、勃拉姆斯等等這些同樣為我們熟知且同樣偉大的音樂家?而正是如此,使得他在作品中加入了自己的個人意志和情感,將音樂內容變得空前豐富,而其作品也成為了當時的巔峰,並影響到了另外一位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
  • 貝多芬誕辰250年|貝多芬馬拉松,中國音樂家撐起一片天
    「兩首作品是貝多芬這兩種類型作品裡的巔峰之作,所以不是我選擇了它們,而是它們選擇了我。」寧峰說,兩首作品創作於貝多芬的中晚期,這是他的成熟期,脫離了海頓、莫扎特對他的影響,找到了自己的風格。與此同時,他開始失聰,創作也有點脫離現實了,「這種脫離現實也造就了他的偉大,造就了一種不可思議的音樂深度,也讓他的音樂有種高不可攀、高高在上的感覺,不管是演奏者還是聆聽者,都需要很多的鋪墊才能夠感受到。」「貝多芬的作品幾乎覆蓋了所有體裁、所有樂器,一個手五根手指,不管按什麼順序,肯定會有貝多芬的名字,從事音樂工作的人完全沒有辦法避開這麼一位作曲家。」
  • 音樂家貝多芬失聰之後是怎麼譜曲的?《第九交響樂》是如何完成的
    音樂家貝多芬失聰之後是怎麼譜曲的?《第九交響樂》是如何完成的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音樂家,也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貝多芬出生於音樂世家,自幼跟隨父親學習音樂。據說,貝多芬小時候就有著超出常人的音樂天賦,他八歲時就舉辦了個人音樂會,17歲拜音樂大師莫扎特為師,22歲那年他在維也納從事教學、演出和樂曲創作。於是,經過多年紮實的勤學苦練,尤其是在名師的指導與培養下,貝多芬逐漸成長為一個傑出的音樂家,不斷地創作出一些優美動聽的音樂作品。
  • 尋找小小音樂家
    語言:英語,中文師從著名鋼琴教育家Lana Guldedava(比利斯國家音樂學院的教授)師從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傑出教授 Nina Mamradze;她是貝多芬的第五代學生 。/ 音樂學習經驗1.1999-2007年:全額獎學金就讀於N1提比里西音樂學院(鋼琴專業)關於N1提比里西音樂學院:他是喬治亞排名第一學院;大部分教授畢業於莫斯科音樂學院,N1提比里西音樂學院成就了很多著名的音樂家。
  • 經典947攜手百位音樂家領跑「貝多芬誕辰日」: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今年恰逢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於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8:00至24:00,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以「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
  • 為什麼要紀念貝多芬——寫在貝多芬誕生二百五十周年之際
    維也納中央公園的貝多芬之墓 二百多年了,貝多芬的音樂為什麼常聽常新、百聽不厭,幾乎成為古典音樂的代名詞?他與其他作曲家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你卻不一定知道他為什麼偉大
    今年是路德維希 · 凡 ·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提到貝多芬,你會想起什麼?圖書館閉館時響起的《致愛麗絲》?他遭受耳聾卻仍舊成為偉大作曲家的勵志故事?還是他的九部交響曲?沒有人會不承認貝多芬很偉大,但你或許很難想像到,他琴鍵下的樂章,也並非在一誕生就被世人認可。
  • 貝多芬的耳聾:事實或神話
    這被世人讚嘆為不可思議的奇蹟:一個完全聽不到聲音的人卻能寫出一部又一部恢宏壯麗的不朽傑作!而更加「專業」的觀點認為,一位訓練有素且積累了足夠經驗的作曲家,在失去聽力的情況下能夠創作交響樂,並不是無法解釋的行為。
  •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你真的了解嗎?|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這個人類再次共同與命運抗爭的時刻,紀念這位敢於「扼住命運咽喉」的偉大音樂家,顯得尤為意義深刻。貝多芬在世的57年為人類留下了無數音樂財富,其中,他的九部交響曲更是古典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那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你都了解嗎?
  • 意想不到的器樂組合改編貝多芬作品,當代音樂家全新創作致敬貝多芬
    作為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美育系列活動之一,此次馬拉松音樂會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重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精神,呈現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第三板塊 亮點搶先看(下)16:00-24:00主持人:周婕、洪韻
  • AI作曲可能將顛覆音樂產業:下一個貝多芬會是AI嗎?
    不曾想,18、19世紀的音樂界,將會因「貝多芬」這個名字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是,每一個偉大人物的誕生,都逃不開命運的嘲弄。 貝多芬的一生經歷了兩次打擊,然而這不僅沒有打垮他,反而促成了偉大音樂家的誕生。
  • 「樂聖」貝多芬
    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維也納古典樂派」最後一位代表人物,與海頓、莫扎特一起被後人稱為「維也納三傑」。因其不朽的創作,世人尊稱他為「樂聖」。  1770年12月16日貝多芬生于波恩。祖父和父親都是宮廷音樂家。
  • 「直播預告」獻給教師節的禮物,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會
    直至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才真正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2020年是第36個中國教師節,今年的主題是: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
  • 不只是聽音樂會,上海音樂廳還可以看貝多芬大展
    展覽共分三個章節——「貝多芬的色彩」「貝多芬的影像」「貝多芬的獨白」,10個展區貫穿了貝多芬生平、音樂作品、人生故事,在沉浸式科技互動、交互式視覺投影的助力下,觀眾仿佛可以「摸」到貝多芬,對樂聖有了一個更立體、更全面的了解。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本文圖片由上海音樂廳提供第一展區,撲面而來的是彩色屏幕。
  • 當音樂的洪流將聽眾包裹,我們為何要聽貝多芬
    羅曼·羅蘭曾形容貝多芬的一生像「狂風暴雨的一天」。作為一位真正的藝術家,這位生命鬥士即使在失聰後也留下諸多偉大的作品。他一生共創作了9部交響樂、32首鋼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5首鋼琴協奏曲和其他眾多不同體裁的作品。這些浩瀚的曲目,不僅成為音樂史上的經典,在200多年後的今天,仍是音樂廳上演率最高的作品。
  • 只生活在音符裡的作曲家,不朽的貝多芬
    凡貝多芬這樣講述他音樂家事業之初始。父親是效勞於科隆大主教的波恩宮廷合唱團歌手,早年即指導兒子彈奏鋼琴進而將其引上了正確之路。貝多芬作為鋼琴手的首次公演是在他8歲的時候。他的天陚展示了他的廣闊前途。親王從宮廷開支贊助他學習音樂。他選擇了羽管鍵琴作主樂器,並師從波恩宮廷管風琴師克裡斯蒂安戈特洛普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