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把「生命早期1000天」定義為一個人生長發育的「機遇窗口期」。如果母親在孕期攝入的營養不足,也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因此,正在備孕和已經懷孕的準媽媽們可不能大意,孕期需要的營養千萬不能少!
很多媽媽都知道,補葉酸,是備孕及懷孕期間最重要的事之一。
如果體內葉酸不足,會增加胎兒出現「神經管缺陷」的風險,比如出現無腦兒、脊柱裂等。
但是,懷孕了僅僅補葉酸其實並不夠,還有很多關鍵營養跟葉酸同樣重要。
今天,就跟大家說說孕期不同階段需要補充的營養到底都有啥!
孕早、中、晚期營養補充有不同
在懷孕的不同時期,需要重點補充的營養素是不同的:
孕早期(0~3 月):葉酸 + 碘 + 鐵 + 碳水化合物
懷孕初期不要忽視碳水化合物,足量的碳水可以避免酮血症對胎兒神經系統的影響。
孕中期(4~6 月):優質蛋白 + DHA + 葉酸 + 鐵 + 碘
從孕中期開始,準媽媽每天的蛋白質補充需要達到 70g 左右,對鐵的需求也更大了。
孕晚期(7~9 月):鐵 + 鈣 + DHA
到了孕晚期,如果鈣供給不足,媽媽會更容易出現腰酸背痛腿抽筋的情況。
注意:
1.鐵劑需要補充多少是根據孕婦自身的血色素、血清蛋白情況來決定的,如果不貧血,但存在血清鐵蛋白
2.必要時補充鈣劑以及有效地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指出,妊娠14~19周+6期間開始常規補充鈣劑0.6-1.5g/d。
3.孕中晚期,逐漸增大的寶寶會擠壓媽媽的胃和腸道,很容易導致孕婦便秘。為了緩解便秘帶來的痛苦,應注意攝取足量的膳食纖維。
4.補充葉酸,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選用碘鹽。
5.孕吐嚴重者,可少量多餐,保證攝入含有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