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第一品類,「火鍋+」複合業態模式熱潮來了!

2020-12-18 騰訊網

據《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火鍋業實現收入8757億元,佔全國餐飲業收入(42716億元)的20.5%,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細分品類,預計2020年突破萬億。

火鍋市場雖然前景廣闊,但是火鍋行業已經發展幾十年,處於完全成熟階段,各大品牌林立,市場極度飽和,競爭劇烈。想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分一杯羹,並不那麼容易。

「產品不創新,顧客不上門」,那新品研發的創意從哪來?

「火鍋+」的複合業態模式

「後疫情」時代,火鍋店大多生意火爆,市場上也冒出了一些新模式。

1、創新「火鍋+蒸雞/魚」

成都的清貧樂火鍋,這個品牌是「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的兄弟品牌,疫情後剛開業沒多久。最大的亮點是「火鍋+蒸雞、蒸魚」的新吃法。

火鍋架上蒸籠,利用蒸汽蒸熟雞肉和烏魚片,等火鍋沸騰時肉也就熟了,兼具火鍋的香氣,卻又沒有那麼重的麻辣刺激。

吃完蒸菜,可以涮火鍋,很適合家庭聚餐,而且雞、魚很大眾,滿足老人孩子的需求。

2、「火鍋+滷味」的CP組合

如今,滷味火鍋儼然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火鍋細分品類。這其中,不乏許多重量級玩家:

4月25日,明星陳赫開的「賢合莊滷味火鍋」,鄭州2店睿海中心店開張,聲勢浩大,請來了諸多明星助陣,抖音上更是鋪天蓋地的粉絲打卡小視頻。

較早入局滷味火鍋的,要屬「滷校長老火鍋」,只在重慶就有十幾家店,走「火鍋+滷味+無限量甜品」的模式,刷屏抖音、小紅書;

香天下孵化了一個名為「小香滷王」的滷味品牌,以明檔口的形式在香天下門店呈現,俗稱店中店;

其他火鍋品牌,也都「跟風」加碼,在門店上新滷味作為特色新品。

3、「火鍋+乳品」融合新趨勢

乳製品和火鍋,兩個本無交集的品類,如今擦出了很多創意的火花。

「520」節日,湊湊推出夏日新品「胡椒豬肚雞」鍋底,在傳統豬肚雞的基礎上,加入了牛奶,美其名曰「白富美鍋」,一經面市就俘虜了眾多小姐姐的歡心,就衝這名字,點單量居高不下。

蜀大俠經典菜品「一帥九將」之一的貴妃牛肉,便是牛肉與牛奶的組合搭配。官方推薦語:「牛肉薄片經過牛奶的浸泡,更加濃鬱醇香……紅白相間的視覺衝擊,讓人忍不住吞舌」。在大眾點評的網友推薦菜中,位居top1。

小龍坎最近推出的必點新品——牛奶鴨血,也是異曲同工。

4、「火鍋+茶飲」模式繼續發力

湊湊火鍋作為呷哺呷哺旗下的輕奢新貴,最大的特點是「火鍋+茶飲」的模式,以臺式火鍋與手搖茶嫁接的以新業態模式創造全新的用戶體驗。

「臺式火鍋+茶飲」的模式能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

一方面,正餐就餐場景消費者確實有飲的需求。

另一方面,90、00後成主力消費群體,養生潮來襲,湊湊正好踩在了風口。

去年,海底撈也推出了茶飲產品,包括奶茶和果茶。海底撈方面回復新聞查詢時表示,茶飲從北京開始試點,目前已經覆蓋了全國32個城市的部分門店。

業內人士認為,「火鍋+茶飲」的模式是目前很多火鍋品牌都在嘗試的搭配模式,除了茶飲毛利相對較高之外,新式茶飲的確能夠吸引到更多的年輕消費者。

傳統品類的另類創新

這兩年,火鍋市場一直在變化,「火鍋+」的模式是眾多品牌創新的模式。

多數品牌都圍繞「火鍋+」發力,在火鍋之外,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口感體驗。比如清貧樂的「火鍋+蒸雞」、湊湊的「火鍋+奶茶」、賢合莊的「火鍋+滷味」……

所謂創新並不是拿來一個大家根本沒見過、沒吃過的新事物就是創新,而是在原有產品上做微創新,創新必須有群眾基礎。

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讓消費者能夠快速接受並且感到新鮮。

1、尋求產品的個性化、定製化

產品好,涵蓋了口感、顏值等基礎指標,但好產品,卻包含成本是否合理、原料供應是否穩定、能不能標準化等多種因素。

因此,找到好的成熟、穩定的供應商也是必備條件之一。最好是有研發能力的,可幫助火鍋店設計適合品牌調性的產品。

2、營銷賣點提煉要精準

好的產品,還要有鮮明的賣點,就是給顧客充分的購買理由,讓他/她看到就想吃。

比如文章開頭,湊湊將「胡椒豬肚雞」鍋底,比喻成「白富美鍋底」,一下就抓住了女性消費者的愛美的心理。

總歸,火鍋店在借勢潮流時,還需要一整套的配套措施,不僅研發出好的創意產品,還要把產品打出去,實現引流和銷量雙贏。

尤其是疫情後時代,消費降級,企業的試錯成本增高,這時不妨來8月28-30日的2020第4屆中國火鍋品牌連鎖加盟展覽會上多觀察大牌的產品風向,會少走很多彎路。

相關焦點

  • 現在做餐飲適合選什麼火鍋?燒烤?正餐?還是快餐?不,而是…
    東方日成餐飲品牌設計O2O —— 解說 新餐飲·新模式! 餐飲被「三高一低」困擾得越來越難做。房租的價格與日俱增,人工成本長速更快,有些老闆感嘆一個店的純利還沒有店長的工資高。隨著食安要求越來越嚴格,原材料的成本更是無形中大大增加。而你一系列的高成本卻不能讓客人來買單,怎麼辦?
  • 餐飲市場前景不可估量 鍋圈食匯掀起「國民火鍋」熱潮
    一、自帶流量,深受認可。從本質上來說,火鍋食材存在著品類複雜、標準化程度低、上遊供應鏈分散、採購價格不夠透明等痛點,而鍋圈食匯電商+配送+供應鏈的新零售模式,讓新鮮的火鍋食材得以用連鎖店的形式扭轉活夠行業現狀。二、成熟的運營管理機制,幫助加盟店更好地運營。鍋圈食匯幫助加盟店更好的運營。加盟創業者在選址、裝修、推廣等重要節點有品牌方專業團隊指導進行;從品牌方總部不斷獲得不同方面的幫助。
  • 餐飲行業唯一市場份額超20%品類!火鍋龍頭如何乘風而上
    其中,火鍋憑藉半自助、個性化吃法、獨特的消費場景以及易於複製的標準化運營,成為唯一一個市場份額超高20%的品類,相關上市公司較多且受到資本市場廣泛關注。火鍋品類多樣,不同玩家各有所長。火鍋粗略可以劃分為七大系列30餘個品種,具有無限豐富的可能性。1、海底撈(06862)深耕服務,是中高端火鍋領導品牌。
  • 摸準城市族群的脈門,初壹食午共享單身火鍋餐飲新業態
    「城市孤獨現象」的背後,也在催生餐飲新業態  消費觀在潛移默化的改變,但是傳統餐飲仍渾然不覺。以餐飲行業最大的美食品類:火鍋為例,傳統餐飲門店仍然是主流消費渠道。在人聲鼎沸、推杯換盞的火鍋店內,充滿著熱熱鬧鬧的煙火氣息,但同時也少了獨處的寧靜。喜歡熱鬧的人,去吃火鍋是一種非凡的享受;不喜歡熱鬧的人,縱有美食當前,也會有幾分抗拒。
  • BOSS面對面|屋頭串串:萬億餐飲,火鍋細分領域最大品類如何勝出
    2010年左右開始,餐飲連鎖化提速,連鎖化率具備提升空間。餐飲行業消費這十年來保持10%左右的複合增速,餐飲企業具備競爭激烈,差異化程度高、利潤率低的特徵,但連鎖化率相比美、日具備較高提升空間。根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我國大眾消費佔比超過80%,火鍋、快餐、麻辣燙、小龍蝦、酸菜魚、小吃等品類逐步加快品牌化、連鎖化和規模化。在餐飲發展的大趨勢下,給了屋頭串串一個絕佳的發展環境。
  • 海底撈「火鍋食材超市」來了:40㎡,100+Sku
    目前來說,海底撈在餐飲業態延伸上,除了自提站外,本身的零售產品在各大超市的鋪貨率和銷量也是同類中的A類商品。疫情極端消費場景下,海底撈的純餐飲模式得到了市場「拷問」,服務好真的能夠蓋過一切嗎?隨著鍋圈食匯、懶熊等火鍋燒烤食材的興起,在疫情期間表現出了強勁的業績和發展速度。三全和正大紛紛跨界涉足火鍋燒烤食材超市,盒馬在自有門店的基礎上推出「火鍋堂食+火鍋外賣+火鍋食材」的複合零售餐飲模式。
  • 未來商場招什麼餐飲能火?做什麼餐飲能紅?
    新興休閒餐飲、新興燜鍋/乾鍋、新興複合餐飲、新興輕餐業態開關店品牌量佔比幾乎持平,發展平穩。 ,2018在中國大陸開設了第一家旗艦店。市場集中度低,品類、定位和價格的同質化,使主流網紅品牌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但行業發展前景依然被看好。跨界浪潮來襲,「茶飲+」、「咖啡+」等新型複合物種層出不窮。健康、顏值、空間、故事、賦能、數據化等構成了新興現制飲品行業六大關鍵詞。   在服務方面,「提前點,到店取」等的供給側數位化模式將是大勢所趨。
  • 餐飲消費回溫,這些品類將率先「解凍」
    疫情逐漸褪去,哪些細分品類最能治癒消費者受傷的心?乘著消費復甦的春風,餐飲的「彈跳臺」在哪? 從2019年開關店數據上看,川式火鍋、特色火鍋、粵式火鍋、燒烤上行明顯;火鍋衍生品總體業態下行,但新興品牌的開店量佔比大幅高於關店量佔比,主要得益於串串品類的增長
  • 三裡庵商圈餐飲業態:125家餐飲店鋪中餐最多 之心城獨佔鰲頭
    餐飲已成為各大商業項目最具吸引力的業態,那麼在合肥三裡庵商圈,這裡的餐飲業態總體是什麼情況?各項目又各自呈現出怎樣的餐飲特點?   經過實地走訪,贏商網對三裡庵商圈的餐飲業態做了調查和分析,總共約有125個餐飲商戶,整體餐飲定位面向大眾,其中之心城的餐飲店鋪數量最多,獨佔鰲頭,約佔總數的43%;而在餐飲細分品類中,中餐則是最大贏家,佔比27%,小吃甜品緊隨其後。
  • 遇見小面、湯先生、精悅蓉獲資本青睞,餐飲單品模式為何崛起?
    而成都這個城市則是不同氣質,除了休閒這個名詞之外,我喜歡用市井這個詞彙來形容成都的氣質,倒不是說他不夠時尚,而是所在成都餐飲圈容易紅的一定不是海派氣質的西餐廳,而是缽缽雞、芋兒雞、小龍坎火鍋。成都就是一座火鍋之城,整個城市瀰漫著火鍋的味道,據說海底撈如果在成都開店,應該很難進入到前10,畢竟還有很多依靠味道取勝的火鍋品牌,你有可能甚至於之前都未曾聽過。
  • 品類|餐飲版圖裡異軍突起的品類冠軍
    許多餐飲人把目光停留在北上廣深,關注那些一線城市裡的餐飲品牌,但實質上它們只是偌大市場裡很小一部分。在下沉市場有些品牌或許你聽都沒聽過,但它們已經「各霸一方」,佔領中國某些板塊或城市,構建起品牌核心根據地與大本營。本文將為各位羅列中國餐飲版圖中,四個品類裡異軍突起的品類強者。
  • 國君:火鍋行業龍頭前途無量,餐飲供應鏈萬億市場尚在培育
    大型火鍋品牌均選擇自建模式較輕的供應鏈,在控制成本的同時保障品牌體驗的一致性和擴張戰略的獨立性。2. 火鍋調味料(底料、蘸料):主要競爭格局分散,小龍頭初具規模,居民消費習慣的培育將帶動行業滲透率的提升,品類和渠道的擴張帶來行業龍頭成長的確定性。3.
  • 2020年上半年鄭州各餐飲業態門店數據:烤肉、川菜名列前茅,第一是它
    河南商報記者 張麗鄭州人最喜歡的餐飲品類是什麼?鄭州哪個商圈是「吃貨」最愛的聚集地?8月4日下午3點,鄭州美食聯名卡發布會暨上半年鄭州餐飲數據發布會舉行。鄭州火鍋、烤肉、川菜店數量最多據統計部門與美團點評數據,在全國各城市餐飲門店數量中,鄭州的門店數量排名第8,數量約167295家。
  • 辣子千紅火鍋掀起加入特色火鍋熱潮!
    火鍋細分品類代表、社區火鍋先行者——辣子千紅火鍋,就以2年落地200家加盟門店的增店速度在火鍋市場牢牢佔據領軍地位,成為群雄逐鹿中的超強優勝者。    千人千城全國布局,「社區火鍋」開創者辣子千紅掀加盟浪潮    在各大火鍋品牌爭相搶佔市場力求增加市場份額時,辣子千紅火鍋卻另闢蹊徑,開創社區火鍋新餐飲模式,打造家門口的火鍋
  • 複合調味料的「沸點時刻」:細品頤海、天味財報中的行業大趨勢
    在量價齊升的調味品市場中,複合調味品的比重約為26%。在過去5年裡,中式複合調味料和火鍋調味料的複合年增長率分別達到16.9%和15%,成為整個複合調味品領域中增速最快的兩大品類。如今,頤海國際旗下的火鍋調料品類已經快速成為領導品牌,並且,火鍋調料第三方營收6年複合增長為53.77%,擁有了完整的系列化品類結構矩陣。相比其他的蒙派火鍋調料企業,頤海國際的品類結構是最完善的。在整個火鍋儘管天味在火鍋底料具有先發優勢,但是頤海國際憑藉著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組織執行力迅速趕超。
  • 2019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分析:直營仍是連鎖擴張主流模式 品質化...
    該報告以國內25個省區市的近200家規模較大的餐飲企業數據為基礎,涉及餐館幾萬家,總餐位數上百萬,主要是國內餐飲行業中各業態、各區域的代表性企業和領軍企業。以餐飲運營管理各領域為分析切入點,分別從各省區市餐飲收入排名、各業態領跑企業排名、各業態經營指標對比分析、餐飲企業家信心指數等方面,對餐飲業檔2018全年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解剖,涉及的業態包括正餐、火鍋、團餐、快餐、西餐休閒以及日料等,全面反映了當前餐飲業的發展情況和發展特點。
  • 《2020餐飲行業深度報告》自熱火鍋、半成品菜爆品市場空間有多大
    春節期間,受疫情影響,在家用餐需求增加,引發小火鍋囤貨熱潮,春節期間到二月初各銷售終端均斷貨,預計一季度自熱小火鍋訂單增量超預期。火鍋底料:中式複合調味料代表中國火鍋調味料(包括底料和蘸料)市場一直競爭激烈,市場較為分散。除了中高端市場分類外,我們認為還能從區域口味和品牌的企業背景來劃分。
  • 火鍋外送,對於外賣O2O的另類思考
    火鍋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個餐飲業態,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三國時期的「銅鼎」;但以2010年海底撈在北京試水「Hi撈送」為代表的火鍋外送只在最近幾年興起,伴隨著餐飲O2O的熱潮和網際網路技術的革新,火鍋外送正在發生著新的變化
  • 下一個餐飲巨頭,會在燒烤品類誕生嗎?
    燒烤之火越燒越烈,許多餐飲創業者對燒烤躍躍欲試,那真實的燒烤行業現狀是怎樣的呢? 下一個餐飲巨頭,會在燒烤品類誕生嗎? 從報告中可以看到,2019年燒烤增速強勁,門店數同比增長19.8%,成為年度增速冠軍,並且增長門店數量超過了火鍋,在國內所有餐飲品類中的門店佔比增長了0.6%。
  • 外賣O2O引發餐飲大戰 火鍋外送掘金餐飲細分市場
    用百度搜索「網上外賣」,結果達460萬條之多,僅全國知名訂餐平臺網站就有十來家,如淘點點、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在某訂餐平臺網站,記者發現石家莊有上千家餐飲店入駐。記者點開自己手機裡的美團外賣,看到「全部品類」顯示295項,其中還包含了生活超市項目,茶葉、酒水、牛奶甚至桶裝水都可以在線訂購送貨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