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O2O引發餐飲大戰 火鍋外送掘金餐飲細分市場

2021-01-22 中國網

  外賣O2O

■ 本報記者 林青

手機隨意點我的外賣我做主

對於很多晚上需要在單位加班工作的人來說,叫一份外賣解決晚餐省事又方便。有時加班的人獨自叫外賣,但更多的時候,是多個同事湊在一起叫,既熱鬧又實惠。

36歲的李娜在一家私企工作,「每次加班,都會跟大家一起叫外賣。像肯德基、中式套餐是最常點的。」李娜說,她的同事30歲的徐亮同樣也經常加班,他也很喜歡跟同事們一起叫夜宵吃,徐亮說:「網上叫餐很方便,種類也豐富,中式西式都可以找到,有時候我還會叫冰激凌或甜品請同事吃。」

記者在大眾點評上看到有網友留言道:「我每周都要叫兩次外賣作為加班的晚餐,單位附近的飯店都叫遍了,哪家送餐快,哪家飯好吃,我都知道。」

市民齊女士告訴記者,過去沒有網上訂餐之前,都是打電話叫外賣。「但那時選擇面太小,也不是很方便,送來的盒飯也常常不盡如人意。」而如今,像齊女士這樣的白領們叫外賣的選擇比以前好太多了。在「餓了麼」、「美團網」等網站上選擇城市和大概位置,就能自動匹配給出周邊提供外賣服務的所有餐館,這其中既有快餐連鎖、飯店、大酒店,也有專做外賣的廚房。

「自從有了外賣O2O,吃飯不用愁。」從事銷售工作的宋茜對記者說,接受記者採訪時她正在美髮店燙染頭髮,「從上午10點鐘到現在,已經三個多小時了才進行了一半,午飯還沒有吃快餓暈了。用手機精挑細選,最後在美團外賣上面點了一份套餐。」宋茜告訴記者,大約30分鐘左右,記者看到送餐人員匆匆趕來,宋茜花費50元,「價格不便宜,但是在眼下這種特殊情況下是可以接受的。」宋茜頭上帶著燙髮工具邊吃邊對記者說著。

用百度搜索「網上外賣」,結果達460萬條之多,僅全國知名訂餐平臺網站就有十來家,如淘點點、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在某訂餐平臺網站,記者發現石家莊有上千家餐飲店入駐。記者點開自己手機裡的美團外賣,看到「全部品類」顯示295項,其中還包含了生活超市項目,茶葉、酒水、牛奶甚至桶裝水都可以在線訂購送貨上門。

國際大廈作為我市一家老牌飯店,其旗下的「國際大廈美食送」在大眾點評網收穫不少好評和回頭客,網名voice0112點評:周日中午點了峨眉小鎮的外賣,打電話催單的時候接電話的服務員直接報出了我的名字,應該是有來電系統,服務很好,下次還會再選擇這裡。

「和本便當」是由省會又一家老牌飯店燕春飯店旗下的一家專做外賣的快餐店。快餐店黃經理介紹,主要為都市白領解決中餐和晚餐問題,自從加入餓了麼、美團、百度等外賣平臺後,高峰時一天湧入300多單,幾乎忙不過來。

漸漸的,手機搜羅到的外賣信息越來越多,記者朋友圈推送的外賣種類也特別多,有快餐、韓餐還有飲料、水果、特色小吃……看來,半個月的午餐都不會重樣。

對於參與外賣平臺的商家來說,拋開房租、服務成本不提,外賣下單多發生在用餐高峰期外,這可以大大提高餐廳的點餐量。石家莊市飯店烹飪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據統計,目前省會中等規模飯店中,有八成以上飯店都已加入了各個外賣平臺。

中國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馮恩援曾指出,在線外賣平臺的興起正是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是針對大眾市場需求的服務新業態,潛力很大。「根據我們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調查,線上訂餐規模已經超餐飲行業的30%,O2O模式展現出很強的活力。」馮恩援說。

火鍋外送:

掘金餐飲業細分市場

伴隨著餐飲O2O的熱潮和網際網路技術的革新,火鍋這個餐飲業的類別,正在發生例如外送這樣的變化——一些新的商業模式開始出現。

在微店平臺完成下單,半個小時後,配送員就抵達家門口。這是市民張煒第一次體驗省會中農莊園家家送的外賣火鍋,「除了火鍋菜品、鍋底外,配送員還帶著電磁爐和鍋具。」張煒說,進門後配送員鋪好桌布,接通爐具電源,擺上鍋底和食料,坐等開鍋就可以下菜、肉等食物了。張煒描述說:「比自己在家動手做火鍋省事多了。」並且,爐具、鍋具是免費使用,餐後配送員擇期上門回收帶走。

中農莊園家家送火鍋上線於2013年10月,今年在河北石家莊市正式上線,實現市內一小時送達,不再局限於網上團購、到店消費的O2O模式,而是讓人們在家或是在KTV聚會、在外露營時,都能吃上美味的火鍋。

在這個項目運營前,中農莊園家家送團隊做市場調研發現,一般的火鍋外賣服務對象為家庭年收入8萬元以上、25至48歲的城市人群。這部分消費人群普遍認為,外出吃火鍋時間成本大、出行交通不方便;而在家自製火鍋組織食材比較繁瑣,味道不正宗,體驗感差。

上門火鍋公司突起,其以自營、非自營等不同模式一同改變著火鍋店形態及用戶吃火鍋習慣。對於多數市民而言,這顯然是一個「新生事物」。但這個「新生事物」一問世就引起了不少市民的興趣。今年夏天中農莊園家家送火鍋做到了過千單業務,且回頭客不斷。「夏天本是火鍋淡季,但我們的火鍋外賣服務卻非常火爆,特別是年輕人非常喜歡。市場證明,這種餐飲O2O服務讓消費者有了更好的用餐體驗。」該平臺負責人介紹說。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餐飲市場每年成交額達2萬多億人民幣,火鍋業是其中的主力軍,而且以每年11.3%的速度增長。隨著餐飲外賣市場的高速發展,火鍋上門外賣已迎來新的機遇。

有業內人士表示,火鍋品類的毛利率能達到75%,比一些中高端餐飲的毛利還要高,究其原因主要得益於火鍋菜品的標準化、底料調料的工業化生產,另外就是火鍋加工過程、工藝非常簡單,基本是切配,省去了花大錢請廚師的成本。同時,傳統多人火鍋的客單價都高,人均消費超過100元很常見;而火鍋外送還省去了房租這樣的頭等開支。此外,火鍋外送一般適用於多人聚會,可以採取提前6小時預訂的機制,在規定時間內送貨上門,從而提升客戶體驗。

火鍋成了餐飲業細分市場的「好生意」。

目前,在上門火鍋外賣領域,目前主要分三類:第一類是第三方提供食材的上門O2O火鍋外賣公司,像億歐網曾報導過的「挑食火鍋送」、「來一火」等;第二類是自家飯店帶有外賣服務,如「Hi撈送」;第三類是擁有自有品牌的自營火鍋外賣,例如中農莊園家家送等。

火鍋外賣市場競爭很激烈,外賣O2O平臺倒逼傳統餐企業。9月1日,呷哺呷哺也將火鍋上線美團外賣平臺,藉助第三方平臺配送,其表示未來不排除與其他家外賣平臺的合作。這是成立於1998年的呷哺呷哺繼2014年12月18日上市後除調整門店外推出的又一新舉措。目前,其僅銷售食材,不包括送鍋,菜品價格及分量與門店保持一致。呷哺呷哺方面表示,食材能涮能炒能生吃,但僅在北京望京兩家門店做嘗試,後期做何規劃將根據試水情況來定。今年內,其將在北京增加一些門店提供火鍋外賣服務,真正發力O2O。

據觀察,有些不屑餐飲外帶或外送的餐飲品牌在今年已逐步入駐外賣平臺,建立自身外賣品牌,這是傳統餐企+網際網路的2.0時代,傳統餐企與網際網路的結合已不只存在團購、到店堂食的被動階段,其已主動建立外賣品牌、入駐網際網路平臺。

外賣+餐企的模式將蔓延到整個餐飲界並引來資本關注。

「燒錢」不熄火

資本巨頭紛紛加入外賣O2O

走過省會商圈時,常常收到外賣宣傳單頁。記者留意到,餐飲外賣企業的優惠活動花樣繁多,優惠金額也差別較大。

補貼往往能吸引更多新用戶嘗試,並且,補貼力度還會起到決定性作用。可是,一旦成為老用戶之後,外賣體驗則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是補貼金額的多與少。記者了解到,從外賣網站或者宣傳單頁上可以看到,很多餐飲外賣手機APP首單優惠力度較大,一般在10元-20元,此後雖有優惠但力度明顯減少。當然也有商家不參加首單補貼優惠,但僅是少數。

自2013年11月餓了麼獲得2500萬美元C輪融資引爆整個外賣市場的眼球後,美團外賣、淘點點與百度外賣等巨頭相繼加入,並開始了一場持久的「補貼」大戰,延續至今。但是稍有些常識的人都明白,補貼並不是長久之計,但惡性競爭的啟動器已經開啟,巨頭們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去年感恩節,美團對外公布外賣訂單量突破120萬,成為全球第一大訂餐網站。但是從去年9月份開始,美團外賣每月的補貼額近2億元,3個月補貼6億元左右。

餓了麼CEO張旭豪曾表示,餓了麼的補貼持續了三到四個月,「每個月補貼成本大概一個億」。從其密集的融資速度與巨大的融資金額來看,也能從側面一窺外賣燒錢的能力。

百度外賣在去年5月份上線後,從8月18日起施行「單單減6元」的活動,即用戶使用百度外賣(含PC端和移動端)進行訂餐,可享受在原價基礎上減去6元的福利。

淘點點在去年2月份騰訊和大眾點評聯姻之際,就放話將在全國20個城市招募服務商,先期補貼上億元,加速推進淘點點在各地外賣、點餐商戶中的普及。

「外賣燒錢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不亞於此前的打車軟體行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賣O2O平臺負責人對國內某媒體透露。上述四家外賣O2O平臺中,美團外賣的燒錢能力驚人,甚至一度高達每月2億元,今年1月剛剛融到7億美元後,美團網CEO王興又在醞釀新一輪超過10億美元的融資;百度外賣從百度拆分出來後,也單獨獲得了2.5億美元融資,提升配送力量將是這筆資金的主要用途之一;而餓了麼傳出獲得最新一輪6.3億美元融資,也在加碼其自營配送體系。

據速途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5上半年餐飲O2O報告》統計,市場佔比前四名的排序分別為美團外賣37.9%、餓了麼29.4%、百度外賣10.2%、淘點點7.4%。

業內人士認為,外賣網站頻頻獲得風投,是因為這裡已經成為巨頭們的必爭之地,外賣O2O「燒錢大戰」正在升溫。

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表示,像外賣這種高頻行業,燒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外賣平臺每單虧損七八元成為常態,成熟的配送體系還沒有完全搭建起來,但資本不會持續做不計回報的買賣,到明年上半年行業格局有可能會敲定,屆時可能會有角色被吃掉。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訂單補貼和物流配送,外賣行業融到的大把資金迅速被扔進了這兩個無底洞,但在業務範圍大舉擴張的壓力下,自營物流越來越受到挑戰,社會化配送方的加入成為趨勢之一;而外賣O2O平臺自身也在朝分化的路徑前進,適合提供標準化外賣的、適合當家服務的、適合中央廚房二次配送的,未來各方角色將會逐漸清晰。

眼下,外賣O2O(線上線下電子商務)旋風開始席捲我市,不僅多家網上訂餐平臺積極開疆拓土,一些知名連鎖品牌餐飲企業也燒錢打造了APP送餐平臺。輕點手機下單點餐成為家常便飯,一時間,小小的飯盒「撬動」餐飲消費轉型,引爆了一個數以千億計的大市場。

外賣訂餐平臺餓了麼於近日宣布獲得6.3億美元F輪系列融資,這也成為全球外賣行業最高融資額。無獨有偶,外賣配送O2O平臺生活半徑獲得C輪3億元融資,投資方為阿里旗下的新口碑。而外賣O2O市場上目前份額最大的美團也在苦苦醞釀其新一輪融資。「補充彈藥」後的外賣O2O,將繼續「燒錢」。

相關焦點

  • 火鍋外送,對於外賣O2O的另類思考
    火鍋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個餐飲業態,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三國時期的「銅鼎」;但以2010年海底撈在北京試水「Hi撈送」為代表的火鍋外送只在最近幾年興起,伴隨著餐飲O2O的熱潮和網際網路技術的革新,火鍋外送正在發生著新的變化
  • 餐飲行業深度報告:對標美國市場,探索餐飲產業鏈的掘金機會
    據《美國餐飲 Top50》報告顯示,美國 Top50 餐企中有 18 家正餐、25 家快餐,而中國 Top50 餐企中有 19 家正餐、11 家快餐,17 家火鍋。中國餐飲菜品類型豐富,細分賽道極多。進一步按照菜式劃分,中式餐飲又可以細分為十多種類別,品類分布極為分散,其中市場份額最高的是火鍋,2017 年收入佔比高達 13.7%。
  • 沈城餐飲企業開闢新賽道 叫份火鍋外賣 送鍋!
    記者12月3日走訪發現,外賣到家的火鍋業態成為餐飲業新賽道,傳統餐飲企業、本地新零售平臺紛紛聞風而動,瞄準火鍋外賣市場發力。今年冬天,這種商家能提供菜品、底料,甚至鍋具的「懶人火鍋」外賣,成為沈城餐飲外賣領域新的增長點。  吃驚  有肉有菜有調料,還有鍋!  「收到之後我都驚了,裡面竟然有個黃色的小電鍋,是免費送的。」
  • 餐飲O2O殺來新選手 眾包快遞App人人快遞開送外賣
    11月4日消息,已經競爭慘烈的餐飲O2O市場殺入了新選手——人人快遞。億邦動力網了解到,國內眾包快遞App人人快遞近期已經低調上線餐飲外賣類App「餐送」。    據了解,「餐送」App主要面向的是餐飲類商戶,具體模式類似滴滴打車:有送餐需求的商戶語音或文字發出需求,而快遞員則使用人人快遞App接單,商戶直接在平臺內進行支付。
  • 巨頭加速布局 重慶火鍋卻為何淡出外賣市場?
    日前,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是海底撈布局到家市場,延伸外送業務。無獨有偶,盒馬繼今年9月註冊「盒馬火鍋」品牌後,最近又放出話來:將繼續加碼線上。盒馬3R事業部總經理寧強稱,盒馬火鍋將作為今冬第一大品,對火鍋的投入將不設上限。
  • 疫情引爆臺灣大品牌餐飲集團,」折扣大戰「..
    新冠肺炎衝擊餐飲市場,繼大飯店跳下來賣便當,國內餐飲龍頭王品集團也要加入,此次一舉動員旗下近20個品牌將首度投入便當外送市場,最快4月中旬就會開賣,甚至包括旗下的高檔品牌包括王品牛排、夏慕尼,讓這場因新冠肺炎掀起的便當大戰,有愈演愈烈趨勢。
  • 盒馬鮮生入局火鍋市場,能否打起「火鍋大戰」?
    據了解,盒馬鮮生是阿里巴巴旗下售賣生鮮食品子公司,主打高科技新零售概念,此次盒馬高調進軍火鍋業,並在火鍋業務上加大投入,這也意味著,盒馬鮮生盯上了萬億的火鍋市場,盒馬對火鍋市場的野心,讓本就競爭激烈的火鍋市場再次升溫,一場大戰再所難免。
  • 餐飲行業競爭如此激烈,如何做好火鍋外賣?
    作為餐飲業的重要類別之一火鍋,火鍋行業的增長其自身的優勢以外,顧客的喜愛成為推動其發展的主要力量。火鍋餐飲業市場接受程度高,及可擴張性與高度標準化的獨特業務模式,預計2020年中國火鍋收入將逼近6000億元。
  • 盒馬註冊火鍋商標 餐飲零售化競爭愈演愈烈
    10月12日消息,盒馬已註冊「盒馬火鍋」商標,宣布將進行一場火鍋革新。2020年的「火鍋大戰」瞬間升溫。「這也標誌著,火鍋已經從傳統餐飲正式邁入餐飲零售化的新賽道。」盒馬方面相關人員回復《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稱。「應該說,盒馬進入火鍋領域,是餐飲零售化的一個案例,未來,餐飲與零售將結合得越來越緊密,這是趨勢。
  • 盒馬、海底撈加速布局重慶火鍋卻在淡出火鍋外賣該怎麼玩?
    近日,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是海底撈布局到家市場,延生伸外送業務。無獨有偶,盒馬繼今年9月註冊「盒馬火鍋」品牌後,最近又放出話來:將繼續加碼線上。盒馬3R事業部總經理寧強稱,盒馬火鍋將作為今冬第一大品,對火鍋的投入將不設上限。
  • 「比海底撈還火」的酸菜魚也送外賣了!近10萬餐飲企業掀外賣復工潮
    來源:中金在線網居家隔離期間,相信有很多朋友都不亦樂乎地嘗試了打雞蛋、蒸蛋糕、炸油條、做涼皮,但心底對火鍋、炸雞、烤串等食物的渴望也更加強烈。於是,一方面滿足消費者需求,一方面也是抗疫自救的主要手段,餐飲企業近期紛紛展開「外賣」復工潮。餓了麼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已有近10萬家門店新上線外賣功能。
  • 火鍋外賣搶得了實體店生意嗎
    「網際網路+單品」彎道超車  隨著餓了麼、美團等外賣平臺競爭持續不斷,火鍋、小龍蝦、大閘蟹為代表的「專而美」成為發展趨勢。有業內人士認為,「專而美」無論從長遠還是從市場營銷來說,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才能使企業更有可能真正做強。網際網路行業中京東、順豐等都被認為是「專而美」逆襲成功的例子。具體到火鍋外賣上,創業者認為,火鍋將成為外賣行業類似白領、早餐的下一個細分領域。
  • 火鍋外賣的可行性高不高?市場行情怎麼樣?
    《中國餐飲報告2019》中顯示火鍋已成為線上訂單量第一品類,全年消費佔全品類20.3%,同比去年增長4.4%,是2018年消費最火品類。2019年海底撈的火鍋外賣市場規模為310億,並且還呈現出了增長的趨勢,除了像熊貓來火鍋外賣,淘太狼以外,一些傳統的線下的火鍋品牌也開始進駐這個市場,比如小龍坎,香天下等,可以見得火鍋外賣的市場潛力之大火鍋外賣有什麼特點呢?
  • 餐飲行業唯一市場份額超20%品類!火鍋龍頭如何乘風而上
    13年控三公以來餐飲市場整體增速由15%下降到10%,但繼續領跑社零增速,社會餐飲收入增速自13年以來一直高於限額以上企業餐飲收入,限額以上企業餐飲收入增速15年以來一直在5-10%之間波動,外賣產業快速發展驅動了小規模餐飲企業收入增長;餐飲行業整體保持較快穩健增長,受益於行業規模穩健增長的外賣行業及細分賽道優質龍頭公司持續表現靚麗。
  • BOSS面對面|屋頭串串:萬億餐飲,火鍋細分領域最大品類如何勝出
    「剛開始我們很自信,認為餐飲門檻低,難度也低。」李存彬笑著說:「賺到第一桶金之後,我們開始大刀闊斧地對下一步進行規劃,但是卻被現實打醒」。在餐飲行業嘗到甜頭之後,他們開始賣自己的品牌——屋頭串串。但是起初作為單店,規模有限,所有事情都是自己親力親為。唐肖主外,李存彬主內,生意卻十分慘澹。
  • 餐飲O2O再掀燒錢戰:必勝宅急送等在鄭州大推APP送餐
    燒錢風襲餐飲市場外賣O2O漸成標配   餐飲外賣向來是宅一族的必需品,可除了從熟悉的餐館電話叫餐外,去年鄭州人能用手機下單的餐品仍寥寥可數。   進入2015年,一股外賣O2O旋風開始席捲二線城市,不僅多家網上訂餐平臺積極在鄭州開疆拓土,一些知名連鎖品牌餐飲也燒錢打造了APP送餐平臺。
  • 火鍋外賣要變天
    據業內人士透露,相關項目受到了網際網路與連鎖行業內多位投資者的關注,這些來自餐飲行業外的玩家們關心的是,如何讓火鍋從堂吃這種單一形式中走出來,利用新零售技術,演變出火鍋的N種可能。疫情催生的火鍋外賣疫情期間,人們對火鍋的旺盛需求,率先催生了火鍋外賣的蓬勃發展。
  • 王品躬身入局外賣,中高端餐飲如何幹好外賣?
    因此,消費者對中高客單價外賣是有需求的。」在疫情期,外賣市場的客群發生了變化,增加了以前以堂食為主的客群,他們的需求也給到中高客單價的餐飲機會。王品中國旗下品牌西堤牛排自外賣上線以後,訂單量增長了8倍。對於從來沒有上過外賣、原本只注重體驗的中高端餐飲來說,如何切入外賣市場?如何篩選外賣產品?中高端餐飲有四大優勢:食材好、服務好、烹飪技術好、品牌信任度高。
  • 盒馬:推動火鍋外賣超越堂食;漢堡王讓顧客去麥當勞訂餐;餐飲方便菜...
    06.11.2020導讀:各位老闆周五好,一起來看看餐飲圈兒這幾天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兒:本文1690字;需6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盒馬:將推動火鍋外賣超越堂食「我們相信火鍋的外賣佔比未來能夠超過一半。」盒馬3R事業部總經理寧強表示,超高性價比、超豐富品類、最快30分鐘到家的盒馬火鍋,有望推動火鍋外賣成為主流。點評:攪局者來了【凍鴨舌水分大,批發商損失數萬】最近,南京做食品批發的劉先生,從山東進了一批冷凍鴨舌。
  • 中國餐飲報告2018首發:去年關店數為開店數的91.6%
    8、投融資:60多家投資機構頻繁「掐尖」,投資100多個餐飲項目   9、餐飲混次變化:認知有瓶頸,商業無邊界   新物種:餐飲+零售+休閒+娛樂+N   新模式:「堂食+外賣+外送+流通食品」多核驅動   新時速:從5年一個周期到3年一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