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畫室隨筆,畫源》:蓋五百年而有仇英父,在昔文太史亟相推服,太史於此一家畫,不能不遜仇氏,故非以賞譽增價也。實父作畫時,耳不聞鼓吹闐駢之聲,如隔壁釵釧戒顧,其術亦近若矣。行年五十,方知此一派畫,殊不可習。譬之禪定,積劫方成菩薩,非如董、巨、米三家,可一超直入如來也。
漢宮春曉圖 局部
這些年的宮鬥劇五花八門,女主肩負著家族的榮辱,一路披荊斬棘,手撕各色蓮花,一路開掛,最終披上黃金鎧甲,走上人參巔峰……觀眾直呼精彩得不要不要的!
古代深宮裡面的女子真的像電視上演的那樣?
仇英的《漢宮春曉圖》以初春清晨中的漢代宮廷為描繪背景,全卷構景浩大繁複,設色清新淡雅而用筆道勁有力,華麗宮殿與奇珍異樹相互呼應,描繪出宛如仙境的奢華景象。
整幅畫一百四十一人,96個女人,男侍衛有十三個,嬰兒孩子五個,在房子內外,晨起,簪花、聽樂、戲嬰、搗練、調琴……
仇英(約1497-1552)字實父,號十洲,原籍江蘇太倉,後移居蘇州。中國明代繪畫大師,儒客大家,吳門四家之一。仇英尤其擅畫人物,尤長仕女,既工設色,又善水墨、白描,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不同對象,或圓轉流美,或勁麗豔爽。偶作花鳥,亦明麗有致,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為「明四家」。
局部放大來看看後宮佳麗百態~
畫始於宮廷外景,曉煙中露出柳梢,花柳點出「春」,晨煙點出「曉」。圍牆內一灣渠水,鴛鴦白鷳飛翔棲息。
一宮女領三孩童倚欄眺望水上飛鷳。宮室內兩宮女冠袍持宮扇,似待參加儀仗。一宮女憑欄望窗外孔雀。兩便裝宮女,一飼餵孔雀,一依傍門後。
戶外一人提壺下階,三人分捧錦袱雜器侍立,一后妃攏手危立,注視宮女灌溉牡丹,牡丹左方一女伴隨兩鬟,一鬟澆花,一鬟持扇,上方填畫屋宇階欞。
有一樹似梨開白花,樹下有人摘花承以金盆,有人採花插鬢,有人持扇迤邐而來。再左平軒突出,軒內女樂一組,有婆娑起舞者,有拍手相和者,有鼓弄樂器者,有持笙登級者。
軒後屋中兩人正在整裝。階下六入圍觀地下一攤花草,同作鬥草的戲,其餘兩人正匆匆趕來。上方門內兩人卻罷琴臥地讀譜。
正屋一大群人,弈棋、熨練、刺繡、弄兒,各有所事。階下六人,捧壺攜器閒談。左廂兩人弄樂。再左正屋中一人似后妃,畫工為的寫照。另有十餘人拱衛侍從。
最後宮女一人撲蝶於柳梢。柳外宮牆,男衛四人,分立於宮牆的內外。全卷於一組女樂處分為上下兩輯,合為一卷,畫工精細,色彩雅麗。
從圖中可看出,仇英《漢宮春曉圖》中描繪的女性形象具有大唐風韻,臉蛋圓潤,五官精緻且分布勻稱,額頭飽滿,眉眼細長,櫻桃小口,下巴小而圓潤。
仇英執筆繪的丹青出神入化,憑藉自身的實力,在吳門這個人才輩出的地方硬生生闖出了一條道,用實力讓所有社會所有非議閉嘴。這幅《漢宮春曉圖》更是成為了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亦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