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目前在我們中國市場當中可以說是非常的「貴」了,自從2012年戴森入駐我國以來,戴森憑藉著超高的營銷技巧,可以說在國內也是很快的崛起,在中國才8年的時間,戴森創始人就已經成為了成為了英國的首富。
毫無疑問,這都是中國人買出來的,戴森最大的利潤就是來自中國,中國消費者為其貢獻了超70%的收入,每年依靠高價的吸塵器、吹風機,戴森公司每年都從中國賺上百億的財產。
戴森公司一直以來都標榜自己是「發明家」,一直都在用科技吸引大眾眼球,在戴森的總部擺放著的都是各種各樣的稀奇玩意,以此撐門面。而且,在戴森的廣告之中,講的也是普通人都聽不懂的技術詞彙,比如:數碼馬達、主動控溫管理技術、氣流倍增技術等等。
這些其實都是在為它增加神秘感,因為對於一個到處都在營銷宣傳的「高端品」,你越是聽不懂你越想買來裝裝,不得不說戴森真的是抓住了中國人的消費核心了,特別是中產階級,中這個套路的人真的不要太多。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購買戴森的人,超93%的人都是居住在北京、上海、大連等大城市,擁有較高消費水平的中產。美化名曰這是「消費升級」,但其實這就是「殺豬」,買戴森多少人是跟風買的?買來還不只是為了裝個面子而已。
再有,戴森一直都在對外宣稱自己每年投入研發的錢很多很多,動輒就是幾千萬英鎊,這不就是在說:我的產品質量好,所以你多花點錢是應該的,一樣的意思麼。
可是戴森真的有那麼厲害嗎?反觀中國市場,產品質量差、使用壽命短、服務售後差......等等問題還少了嗎?現如今的戴森創新乏力、研發能力不足、各種問題正在日益凸顯,在中國市場更是顯得淋漓盡致。多少中國消費者被「坑」過,想投訴都沒地方去說。
而且,戴森作為一家英國企業,在中國做的僅僅就是賣產品而已,它的研發部不在中國,甚至在中國這麼大的市場當中,它都沒有任何一家加工廠,所有的產品都是在國外生產,然後再賣到中國,這中間又經歷過來多少次的加價?中國不過是個二次銷售「爆利」市場而已。
來到中國後賣這麼貴,真的是產品生產成本就這麼高嗎?各位買了的可以思考一下。
戴森營銷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現如今在各大平臺之中都可以看到戴森身影,網上搜索出現的也幾乎都是好評,但是真的是這樣嗎?產品過硬成這個樣?
其實不是的,戴森還有另一個方面出名,那就是刪評論,可能很多發過戴森不好的網友都被刪過文章吧,全網只要有影響較大的差評,戴森形象公關部都會聯繫刪除,要麼金錢,要麼施壓。所以,很多人發的不好都被刪掉過,形象管控很厲害。
都說:「很多時候親眼所見的,並不一定就是真的」,現如今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哪個品牌能夠有如此完美形象?即使華為也做不到,不是嗎?
現如今,英國直接禁用了華為,而英企在中國卻賺錢賺的嗨起,難道我們就沒有替代他們的產品嗎?那怎麼可能,這麼多家國產吸塵器品牌,華為旗下也有啊。
華為被英國禁用,可是英企也仍然還在中國市場不斷的吸金,我們可以用國產的,還一定要給外國品牌送錢幹嘛。華為這次損失了20來年的心血,既然華為有吸塵器,那就用華為的唄,戴森這種只知道在中國賺錢的,哪裡安靜哪裡呆著去。
清易吸塵器也並不比戴森差,各種性能在同行業當中也是佼佼者,顏值、性能完全不輸戴森,所以用國產吧。與其每年給其它國家的企業送去上百億,那留在國內它不香嗎?
戴森動輒四五千,利潤多大,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反正之後再也不使用戴森。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