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這個模塊,可能是生物課本裡的基礎識記內容,也可能是同學們的易錯點以及容易混淆的點,還有可能是課本知識的擴展,在生活和生物科技上的延伸。寶姐會認真碼字每一篇,也期待大家學有所獲哦。
分類:基礎
具體知識點:
格裡菲斯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R型菌轉化為S型菌的實質
格裡菲斯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是證明DNA是主要遺傳物質實驗系列中的第一個。通過這個實驗,得到的實驗結論是: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存在著轉化因子。
這個實驗,在某些地區常考,某些地區只做了解。今天寶姐講解一下這個實驗過程,以及同學們經常的困惑——即R型菌是怎麼轉變成S型菌的。
圖源:高中生物課本
S型肺炎雙球菌,具有莢膜,注射入小鼠體內,可以逃脫小鼠免疫系統的攻擊,進而使小鼠患病,小鼠死亡。從死亡的小鼠中能分離出S型的細菌,菌落表面是光滑的。
R型肺炎雙球菌,不具有莢膜,在體外培養時,菌落是粗糙的。若注射入小鼠體內,不能躲避小鼠免疫系統的攻擊,因而小鼠依舊存活。
圖源:高中生物課本
當加熱殺死S型菌之後,再注射入小鼠中,小鼠依舊存活。但是把加熱殺死的S型菌和R型菌混合,混合液注射入小鼠,小鼠死亡。從死亡小鼠中,能分離出S型菌。
那麼,加熱殺死的S型菌,為什麼和R型菌混合之後,能產生活的S型菌呢?直至現在,我們知道了答案。
其實原因是,加熱殺死的S型菌,裡面存在著DNA分子。S型菌的DNA分子進入R型菌之後,表達產生了莢膜,使得R型菌轉變為了致死的S型菌。
今天寶姐的分享就到這裡了,知識你get到了沒?拜拜~
如需生物在線輔導,可添加寶姐微信號:bjteaching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