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上大學:孩子也是家庭的門面,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走向

2020-08-08 飄在上海Lang

大家好,我是飄在上海的老兵,也是一位專注職場信息和家庭孩子教育的老兵;今天繼續分享孩子的教育信息。

昨天談到孩子上學了,每天上午8.30去學校,9.30回來,孩子從小每天有媽媽帶著還算聽話,現在回頭總結過去幾年孩子培養,在這裡有必要突出說明的是,孩子從小還是有爸爸媽媽帶在身邊比較好,我們的孩子從出生就是我們兩人帶著(就在我媽家坐月子,月子滿後就立即帶回我們自己家。然後一直是我們自己帶著長大),他雖然到上學了還不活潑,怕陌生人,那應該與我們當初的思路是有關係,因為早產導致經常生病,悲慘的現狀致使我們儘量和外界隔離,那個時候我和同事都很少往來;同時也故意不帶他到外面玩,更不想讓他過多接觸外面的世界;但是我們一家三口之間的溝通一直還好,和孩子的溝通也順暢,簡單的道理一說他都懂,比如說這個零食太貴了我們買不起,或者買了划算,下次去市區買,節約錢可以買奶粉和米粉;飲料不能喝,喝了寶寶會發瘋等等(電視上有個*動的飲料廣告,超市價格貴,孩子喝了精神特旺,當時我們條件不好害怕孩子去超市要買就用喝了會發瘋來形容,用這個內容灌輸孩子效果真的很好,他就一直不找我們要買飲料,我們買什麼他都吃、買什麼他都喝)。孩子這樣上課,課間玩耍時間有媽媽陪著身邊他也不出門,但是他的眼睛是看著操場的:那裡有孩子玩滑滑梯,有孩子玩小球,還有的做遊戲……,他是盡收眼裡,就是不接近現場。我們帶孩子這麼多年,無論在任何場合、任何時候,他不提要求我們就是觀眾,提了要求在我們心中就必須重視,經過我們過濾後能滿足的肯定滿足。

天天上學就這麼混了不到一個星期後,他很快就覺察到有三點不同,一是書包不一樣,幼兒園的書包是小朋友專用書包,多數是有卡通圖案,比他的大,而他的書包是**果凍書包,外面印花就是**果凍(吃的);二是書本不一樣,他帶的就是幾本漫畫冊,老師上課說的圖畫他都找不到,找不到他還站起來伸過頭去看其他小朋友的書,下課趁著其他小朋友出去玩了,他還拿自己的與其他課桌上的書作比對;三就是每天老師檢查其他小朋友的作業,完成好的老師課堂現場口頭表揚,而他從來沒動過筆寫作業;他發現這些不同後,就開始和我愛人要提條件,我們自然更是高興,這些都簡單易辦,但是我們沒有立即答覆他,故意說這邊東西太貴了,市區便宜點,周日帶他去市區買,還能省點錢,讓他耐心的等幾天,這個溝通他是很滿意的。現在回想那時的樣子,他幾乎不和其他孩子說話,外看特憨厚的小孩子,心智還是有的。

我們計劃這一個學期就是讓他類似「遊學」差不多,對他沒有任何期望與要求,在家經常告訴他的就是,小朋友將來必須要去學校的,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在學校念書的,也只有念書了將來才能認識動畫片下面的文字;對孩子的教育,我們夫妻兩從來不說大道理,經歷過磨難的家庭應該都都知道,不需要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多大志向,家庭條件一般,孩子長大成人後平平安安就好;再說孩子小的時候盡講一些大道理、大志向他也不會懂,我們就是簡單的幾句話,讓他自己聽著就可以了。我們的試驗從每天上午一小時後來變成上午和下午各一小時,然後說好第二天不去,這一天叫他在家睡覺看電視,慢慢的他也不想在家了。

孩子的教育,是要針對性的,做家長更要有一定的志向和格局;我的孩子小,早期身體不好,帶孩子看病期間,曾親耳聽到過一些閒言碎語,也有傳話給我們的,這些都變成我們夫妻兩的精神動力,事實上我們也害怕將來會出現什麼狀況,畢竟是8個月早產的事實在那裡,但是我和我愛人有一個共同的意識,傾其所有要讓他念書、念好書,我們必須要早安排,早發現。我們當初的理解:孩子就是家庭的重要成員,更是家庭門面,孩子成長的結果直接關係到父母的顏面,我們夫妻齊心努力把孩子培養好,這既是我們的資本,回家也有臉向孩子爺爺奶奶交代的。

相關焦點

  • 父母的眼界與格局,決定孩子世界的寬度
    ,是一個人精神上的基本架構,它昭示著一個人的胸襟氣度,也是一個人內在精神的直接反映。父母的眼界與格局,決定孩子世界的寬度。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長遠。作為父母,不能只關心孩子吃的飽不飽,穿的暖不暖,對孩子的關心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更要在精神層面關心自己的孩子。養育孩子,不是只有「養」還要有「育」。除了物質上的滿足,父母更應考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
  • 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視野和未來
    孩子就像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的價值觀混亂,父母能成為孩子的榜樣嗎?我最近讀到一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這本書的作者首次提出「格局養育」孩子的全新觀念,告訴父母如何樹立格局養育觀,以及這種觀念對孩子的成長會起到怎樣的作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本書——黃靜潔的《父母的格局》。
  • 母親決定孩子的情緒,父親決定孩子的格局(建議收藏)
    孩子跟什麼樣的人離得最近,就會深受其影響,性格乃至人生走向。而足以影響孩子一生的這三個人,無疑就是父母雙親、老師和朋友。父母,決定孩子的情緒和格局教育始於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對孩子進行得最早、時間最長的人,更是孩子的風向標。
  •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四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很難不優秀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想要孩子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父母首先對於自己就不能鬆懈,父母的格局將直接決定孩子的高度,什麼樣家庭的孩子會變得非常優秀呢?《安娜·卡列尼娜》中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放眼看看,大多數成功人士的背後,必定是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相親相愛的父母。一個人有沒有幸福感是非常重要的,這將直接決定他們以後看待事物時候的想法,有幸福感的人總是會特別樂觀,面對困難也不會輕易說放棄。
  • 這是一個拼爹的時代,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
    很多的孩子在外面犯錯誤後。或者有人欺負他。如果他的父母非常有權勢。或者很厲害。這些孩子總是自豪的說一句:「我爸是某某某。」這是一個拼爹的時代,前段時間因辱罵國人被送上頭條熱搜的許可馨。以及火遍網絡的《我爸是李剛》《李天一案》都是犯錯誤後,因父母有著深厚的家庭背景,從而引起了極大的公憤,最後拼爹變坑爹。
  • 「爸媽,給我點零花錢」,你的回答,或決定了孩子的格局和眼界
    父母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價值觀,對於孩子未來的格局和眼界也不同,下面我們來看看幾種不同家長遇到小孩子要零花錢的做法。01,富養的公主,長大後沒有適應社會的能力小林是父母老年生產下來的女兒,因為是老來得子的原因,所以懟他非常的得意,可謂是有求必應。
  •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你的格局,早已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你的孩子能發展成什麼模樣,最終還是取決於父母傳授的思維方式和精神,並非只有富裕的家庭才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未來。家庭經濟的優越,雖然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到達終點的路,還得依靠孩子自己。讓孩子自己動手是給他們上的人生第一課,要讓他們清晰知道責任的重要性。
  • 父母的遠見決定孩子的未來:你的格局你的婚姻就藏在孩子的性格裡
    父母的遠見決定孩子的未來:你的格局你的婚姻就藏在孩子的性格裡原創/靜月荷導讀:孩子的起跑線,不是興趣班、不是學區房、不是進名校,而是父母的遠見。因為,父母的遠見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你的修煉、你的眼界、你的格局、你的婚姻都藏在孩子的性格裡。
  • 父母,老師,決定了孩子的人生
    父親決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父親是山,奠定了孩子一生的格局。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每個父親都是使者,只有使者們不斷進修,端正自己的觀念品行,培養出的孩子才能自立於人群之中。」在一個家庭中,父親是孩子最好的榜樣,通常孩子會以父親身上的優秀品質為驕傲,並以此來要求自己。得到父親充分陪伴的孩子,他們更勇敢,更自信,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不怯懦,不自卑,像一個小太陽,不必藉助他人的光芒,自己就足夠明亮。
  • 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舞臺就有多大
    米歇爾的父母曾上過社區大學,因為貧窮都未完成學業,因此對於孩子的教育非常注重。他們心裡有一桿秤,窮自己,亦不要窮孩子,對孩子的教育重在培養。父母在孩子眼中不僅是父母這一角色,也是自己的導師與朋友。在教育上,父母的認知能力、見識、人生觀與眼界等,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 父母有格局,孩子自優秀
    02父母有格局,孩子才能優秀「格局,是一個人精神上的基本架構,它昭示著一個人的胸襟氣度,也是一個人內在精神的直接反映」,父母的眼界與格局,決定孩子世界的寬度。父母有大格局,孩子才能走得長遠。作為父母,不能只關心孩子吃得飽不飽,穿得暖不暖,對孩子的關心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更要在精神層面關心自己的孩子。養育孩子,不是只有「養」還要有「育」。除了物質上的滿足,父母更應考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
  • 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一生
    為了孩子,她先是提早中斷自己的事業,把自己的才華限制在小小的家庭之中;為了孩子能上貴族幼兒園,她想盡一切辦法討好能幫她寫推薦信的王太太……但她以孩子為中心的育兒方法真的是正確的嗎?孩子就像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的價值觀混亂,能成為孩子的榜樣嗎?阿信今天要推薦一本書,它的作者首次提出「格局養育」的全新觀念,告訴父母如何樹立格局養育觀,以及這種觀念對孩子的成長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 父母見過的世面,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格局
    見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格局,經歷越多,孩子就會越淡定、豁達。1西班牙旅行時,碰到一對中國父子。父親因為到歐洲出差,帶著孩子一路遊歷歐洲城市,在巴塞隆納,然後又去巴黎。孩子很開心,在高迪建築的展覽館出來之後,他的父親說,我覺得今天2小時的參觀,收穫並不會比學校裡一學期的藝術課少。雖然我們請了假,但我們行萬裡路,都是知識。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有父親這樣讚嘆多元化培養的妥當。
  • 格局的高低,決定孩子的起點高度
    格局一詞最近很流行,同時也是人們的一個困惑詞。格局聽起來很高大上,感覺與我們生活毫不相關,但他卻是真真實實地存在的。為了弄清楚這個詞的含有我特意地去查閱了家裡存放已久的漢語規範大詞典。網絡上的格局就是對事物的認知範圍,這樣聽起來就很容易讓人明白格局是這麼回事了。
  •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高度:打破自戀的父母,才有資格談格局
    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高度,父母的眼界決定了孩子的深度——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格局就像人格,看不見摸不著,但又實實在在的發揮著影響。在黃靜潔的作品《父母的格局》中,這個問題有了明晰的答案。事實上,黃靜潔一共出版了兩本書,分別是《父母的格局》和《學習的格局》,我是先看了她近期出版的一本《學習的格局》之後,才又返回頭去看她更早之前出版的這本《父母的格局》的。
  •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將來
    因為她的媽媽也是這種體形。Y友家除了她爸,母子女三人都是同一種身材,同一個臉型。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媽媽和哥哥都患上了嚴重的高血糖,需要注射胰島素來控制。據Y友自己說,她長得這麼胖,就是從小她媽媽就要她多吃一點,剩了浪費了可惜了。哪怕是現在一家人吃飯,她的媽媽還是會要她多吃一點,把剩下的都吃完。我從小體弱多病,所以是瘦條形的。記得小時候媽媽就會經常買些營養品給我補充營養。
  • 父母的眼界和格局決定孩子的前途
    因為女人往往沒有男人格局大,抗挫折能力較差,喜歡感情用事,一味求穩,不敢冒險!這就決定了女人一旦當家,小富即安,事業很難做大做強。有一位朋友,當初她的想法是孩子能考個省內普通師範大學,將來在縣城學校當個老師就滿足了。但是老公沒聽她的!
  • 父母做到這一點,決定孩子一生的發展
    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天花板。可是不上所有孩子都那麼幸運,初中同學阿鵬絕對是一個被父母的格局耽誤的「作家」。我和阿鵬認識在初三,那時候他已經在校園小有名氣了,老師同學稱呼他「小魯迅」。卡耐基說:你的格局,決定了你的結局!在培養子女這件事上,父母的認知、見底和格局,決定了孩子的結局。紀錄片《出路》中的馬百娟和徐佳,都出生在農村家庭,因為父母的格局不同,兩人的命運走向卻天差地別。
  • 父母的眼界,決定孩子人生的高度
    威廉王子進入聖安德魯斯大學就讀,媽媽就要求凱特休學一年,第二年申請和王子相同的大學專業。凱特在大學期間十分活躍,如願地認識了王子,後面的故事就不用說了……皮帕也是在各種體育活動中認識了很多的高富帥,在上流社會混的是如魚得水,還找到了如意郎君,富豪丈夫。卡羅爾是一個成功的母親。
  • 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天空
    養育孩子,不僅是讓孩子健康不生病,吃飽穿暖,更應該考慮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父母的格局,決定了養育孩子的視野、態度和方法。在歷史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認為,既然父母給予了孩子生命,那麼打罵、責罰,甚至以不孝之名剝奪孩子的生命,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