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三清,誰該排第一

2020-12-23 人生趣

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原本指「三清境」:太清境大赤天,上清境禹餘天,玉清境清微天,位於道教天界「種民天」之上。後來指稱三清尊神,玉清之主元始天尊,上清之主靈寶天尊,太清之主道德天尊。這三清尊神乃是道教中,世界創造之初的大神,故號稱三清道祖。

三清是道教哲理「三位三體」的象徵,認為宇宙萬物乃由「炁」所生,氣清輕者上升為天,濁重者下降為地道教中有「一炁化三清」之說。《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意思是道化生為混沌元氣,由混沌元氣化生為陰、陽二氣,再由陰陽二氣衍化為天、地、人三才,由此產生天下的萬事萬物,一化為三,三本於一,因此,三清尊神就是「道」的人格化。

那他們三個誰該排在第一呢?我想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思考過,下來就說說我的看法。

由左至右: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道德天尊,常出現在公眾前的一位,也就是太上老君,簡稱老君,全稱「一炁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又稱「太上混元老君、梵形神寶玄真降生道德天尊」,又稱道德天尊混元老君等。

道德天尊乃道教主神,傳說中的道教教主及最高尊神。首次有關老君的事是在殷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隨世立教,事竟則隱,故在世未有誕生之跡。至殷商十八世天子陽甲踐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於武丁九年二月十八日降生。這是最早關於老君誕生之跡的紀傳。

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化身為老子,西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僕徐甲,授以《道德經》五千言,此後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東漢明帝、章帝之際(公元58~88年),益州太守王阜將老子神化為先天地之神物,並與「道」相等同。

漢順帝時(公元 126~144年)張陵在巴蜀鶴鳴山創立五鬥米道,即奉老子為教主。據傳張陵在布道時作的《老子想爾注》稱:「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書中出現了太上老君的名號。

至魏晉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顯。到唐代,唐代皇室,以老子李耳為同姓,崇奉太上老君,累加尊號。唐高宗尊太上老君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三上尊號,稱「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立道教為國教。太上老君不僅被奉為李唐王朝的始祖,幫助唐高祖李淵平定天下,據稱當武則天篡奪李唐王朝後,又顯靈降世,謂「武后不可革命」,「不得輒立異姓……武后亦終懼此言,不敢立武三思」。

到宋代真宗於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是歷代帝王對太上老君的最後一次加封。明朝成祖朱棣崇尚老子為其化身真武大帝大修武當,有北修故宮,南修武當之稱。

在小說《封神榜》中,則是居「玄都洞八景宮」,是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師兄。

接下來看一看靈寶天尊,較為神秘的一位,全稱「太上玄皇高聖元氣所成靈寶天尊上清妙有上帝玉晨大道君」,靈寶派稱「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簡稱「上清大帝」、「太上道君」、「玉晨道君」。號為「靈寶」,名為「經寶」,專門講述道教經書。

古書云:「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隨迎,謂其無復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無而無,視之無象,聽之無聲,於妙有妙元之間大道存焉,道君即審道之本,洞道之元,為道之炁,即師事元始天尊稱受弟子焉,猶是老君票而師之矣:居上清禹餘天中,降金科寶第三洞仙經付經師羅翹真人,傳教於萬國焉!」 「玉晨大道君為靈寶教主,乃元始天尊之弟子,太微天帝之師也,受靈寶上品度人之道。」「靈寶乃道君之號,道君名經寶,以諸經皆由道君演說也。」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師從元始天尊。道教也認為靈寶天尊是道的化身,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道觀之「三清殿」中,其塑像居右位,大多手捧如意。

最後我們來看看元始天尊,這位只是少有露面的神秘大咖,道教崇拜的最高神靈。元始天尊原名樂靜信,因修行而成為天尊之說,更被佛教批評為自相矛盾,偽妄無知。

元始天尊的原型則是東晉初期出現的神靈元始天王,兩者都位於仙境玉京山之上。「元始」表示宇宙中初始之氣。在靈寶經中,元始天王變成天始天尊之下傳授道經的神靈。在唐代以後,一些道書又把元始天尊和元始天王合二為一。有道經記載元始天尊名「樂靜信」,是一個奉道者,因修行而成為天尊,此故事來自佛教《六度集經》中須大拿太子,即佛陀前世的故事。

在東晉後期的靈寶經中,元始天尊磅礴於天地之間,開天闢地,在天地初開時傳授道經,稱為「開劫度人」。元始天尊是世界的最高神,宇宙萬有之源,道的化身,至高無上,與道同體,也是道經的演說者,道教教主。最早記述元始天尊開劫度人的經書,是《太上諸天靈書度命妙經》等靈寶經,當中許多經卷都敘述元始天尊向太上大道君等神靈說教,是道教和佛教等一切教法的始祖。在《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中,元始天尊在天地初分之際,將同樣先天地而生的「真文天書」,從道氣混沌的狀態,凝練成赤書文字,並通過五老上真,傳授給太上大道君、高上玉帝和十方至真等神靈。

在東晉以後,靈寶經創造的元始天尊逐步成為道教其他宗派共同信奉的最高神。在6世紀中期,北方道教仍以太上老君為最高神,到7世紀的唐初,元始天尊取代太上老君成為道教主神。在6世紀,信徒為了祭奠死者與祭祀祖先,開始製作元始天尊的石像,到唐代天尊造像更為普遍。隋唐時各地道觀供奉元始天尊像,伴以左玄真人和右真人。唐代佛教批判元始天尊的形象是模仿佛教而來的,並非自古已有。這裡說到元始天尊與道同體,而靈寶天尊是道的化身,這裡就能明顯看出元始天尊的段位是高於靈寶天尊的。

而道德天尊用現代的話說這種時常顯現在公眾面前的,一看就沒多大地位,屬於小弟類型的,地位都沒靈寶天尊高。如果說要將證據的話,雖然老君粗現在公眾面前早於他人,但到了7世紀唐初時就被人家給取代了,那地位肯定是比不上別人了。再從座的主次來看,人家元始天尊是坐最上面的,那就是尊位啊。

最後總結來說將「元始天尊」尊為最高神,放在老子之上。把上清派主神玉晨道君列入了第二神階,天師道主神太上老君位於第三神階,是沒毛病的。你贊同嗎

相關焦點

  • 道家神話裡,「三清、三君」是什麼意思,誰才是起源的神?
    道家神話裡,「三清、三君」是什麼意思,誰才是起源的神?道家的神話傳說裡,那些神仙的名字,讓人眼花繚亂,實在不大好記。而且,經過歷代的演變,似乎有了很多個系統,弄得讀者更是雲山霧海。三清另外,還有「老子一氣化三清」的說法,雖然還是以老子為尊,可化出來的三清裡之下,又有「三君」,而且還又有一個「太上老君」說就是「老子」,這麼混亂的體系,我們到底該相信哪一個呢?
  • 道教文化:道教三清指的是什麼?
    他們一直被稱為道教三清,三清是哲學中「三一」的象徵。三清是開天闢地、歷劫渡神的大神。那麼,道教的三清分別是指哪位大神呢?下面的道教文化為你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道家三清」是指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 道教最高神——三清
    在莊嚴肅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著神態端莊的三位尊神,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  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說:「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餘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
  • 修道釋疑:(一)、老子「一炁化三清」
    北京清華大學徐福明:    您的新著《老子道德經養生觀》第一集我五月初拿到手之後    今向您請教:先天而老子,後天生借李耳成形得姓名,曾拜鴻鈞修道德,方知一氣化三清。「鴻鈞」所指是什麼?「三清」是哪三清?其意境實指什麼?道教原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各指什麼?
  • 《劍來》:張山峰為什麼不能是道老大的三清之一?
    道老大合道的方向是儒、釋、道三教合一,因此以一氣化三清之法一分為三,各自修行去了。當初陸沉跑去驪珠洞天搞事情,就是想找機會對付齊靜春,因為他發現齊靜春這個躲在驪珠洞天的讀書人竟然也在試圖通過三教合一來合道,並且成功的可能性不小,這不是要和他的師兄道老大發生大道之爭麼?
  • 道家養生氣功班(1個月)
    為滿足廣大養生之士的學習需求,我們將道家傳統的養生氣功功法組合在一起,精心開設武當道家養生氣功班,願更多的人通過學習修得身心康健、益壽延年。  武當師行功夫館是國內最具道家傳統文化底蘊的武館,用心致力於將道家哲學與養生之道惠及每一個學員,激發人體生命潛能,從而和諧自身,和諧你我,和諧世界,使得每一個到武館的人都能修得養生之道,身體健康,福壽康寧!
  • 三清之一——道德天尊
    為三清之一。又稱「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宮觀「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執扇子。 相傳其原形為老子。太上老君乃元氣之祖,萬道之祖先,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太無之中,凝自然之真而為體,廣大無邊,應化莫測,非陰非陽,能微能彰,不古不今,不存不亡,常於無量劫運之端,太初、太易之前,肇布玄元始而生太極,判太極於三才,至劫終於六合,俱消混沌為一。
  • 神仙傳丨道教三清中誰地位最高,姜子牙的師傅位列第一!
    首先是三清,三清是道教神仙圖譜內的三位至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是道教開天闢地之神,為上古盤古氏尊謂,也稱元始天王。
  • 地位不及三清四御,曾和如來佛分庭抗禮
    文:大紅少(作者原創授權)道家在《西遊記》中並沒有像佛家那麼大放光彩,於是就有人說西遊是仰佛抑道的,其實未必,在整個西遊中佛家最高領導如來不止一次出手,道祖雖然也有過兩次出手,但是道家地位最高的原始天尊只是聞其聲不見其面,至於靈寶天尊更是沒有出面
  • 別受《封神榜》影響,其實在「三清」之中,太上老君排名最後
    緊跟在「鴻鈞老祖」之後,排在「第二等級」的,自然就是他的三個徒弟了,即,執掌「人教」的太上老君、執掌「闡教」的元始天尊,和執掌「截教」的通天教主;太上老君是「大師兄」,元始天尊是「二師兄」,通天教主則是「三師弟」。小說中的「神仙譜系」,我們暫且說到這裡,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看比較正統的道教信仰中的「神仙譜系」。在道教的神仙信仰中,處於最高位置的,當然就是「三清四御」了。
  • 術數邏輯與道家思維
    筆者的觀點是如果我們真的掌握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後,就不會在從事術數學習和研究了。或許有同行的學者會跟筆者爭論,說佔卜預測術是術的層面,道家思想是道的層面,掌握了道有利於更好的指導術。持這種觀點的人其實是混淆了道家和道教的概念。道家思想和玄學術數是背道而馳的,與術數門類關聯較大的是道教,而非道家。
  • 新歌速遞 | 林立洋 - 其實誰都沒有錯
    Publishers:Fantasy LTD by GUO MusicLF Music TW Publishing這一次也許不會再出現任何奇跡當你在街頭轉身離我而去茫然的我不知所以從來不知道愛你也有結束其實我何嘗願意而你的任性已經過了頭讓我決定決定離開你其實誰都沒有錯
  • 道家三十六重天,道教道生萬物的宇宙創世理論!
    總的來說,道家的思想中「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認為在「三界」和「五行」這個範圍裡雖然也可以超脫生死,但是有約束,不如意的,跳出三界五行就是要脫離這個範圍,不受這個範圍約束,最終超凌三界,逍遙上清境,就可以真正的自由自在,長生不老。
  • 「道學」涵括道家與道教
    「道學」為什麼可以涵括道家與道教呢?這是因為道家與道教既有各自的一些特質,也有共同的理論基石與經典,成為聯繫密切的文化系統。道家起源遠在老子之前道家起源於何時?向來有不同看法。20世紀以來,大部分中國哲學史教科書在介紹道家時基本上都從老子開始。但如果稽考早期歷史文獻,就會看到,古代學者心目中的道家遠在老子之前就存在。
  • 道家創始人,道教始祖
    在這一時期,有三位聖哲陸續降臨到這個世界,他們是創建佛教的釋迦牟尼,創立儒家的孔子,還有一位就是道家的創始人、道教的始祖老子。三位聖哲之間有過或真或假的交集,真的交集是指孔子與老子,孔子曾經向老子虛心請教,這在《禮記》《孔子家語》《呂氏春秋》《莊子》等古籍中均有記載,且互相印證,是確鑿的史實;假的交集是指釋迦牟尼與老子,指的是傳說中的「老子化胡」,完全是杜撰,是佛道相爭的產物。
  • 佛有三身,總歸一體,道有三清,本為一炁
    這裡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佛法的三身佛和道教的三清,其實最早佛教的聖人只有喬達摩悉達多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而道教的聖人也只有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李聃,但因為佛法中佛有報身化身和法身,所以老子也只好「一炁化三清」,搖身一變成了上清玉清太清三大分身來予以對抗。
  • 鎮元大仙——最具風度的道家巨擘
    鎮元大仙身為地仙之祖,聲名卻與太上老君相差萬裡,太上老君人人皆知,威信無人能比,鎮元子卻默默無聞,在外的名聲甚至比不上幾乎毫無本領的福祿壽三星,連做過齊天大聖的孫悟空都不知道有這個人存在,可見鎮元大仙身為道家一派領袖的低調樸實作風。《西遊記》第二十四回這樣講:當日鎮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簡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
  • 臺灣高雄道德院三清太乙大宗師翁太明主持蒞臨閣皂山
    中國臺灣網10月19日樟樹訊 近日,臺灣高雄道德院三清太乙大宗師翁太明主持率領出家法師暨皈依弟子108人蒞臨江西樟樹閣皂山參訪。 江西樟樹閣皂山是江西道教祖庭。著名的道家葛玄在此悟道修真。
  • 道家八大神咒-淨天地神咒
    (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篆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日神咒。」道教認為咒乃天神所頒,得之者可以役使鬼神。早期道經《太平經》雲:「天上有常神聖要語,吋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來往也,人眾得之,謂之神咒也。」道教神咒主要用於祈禳、治病等場合。並要求念誦時,身心潔淨,虔誠、存心誦之而往往靈驗。修煉之人誦之,有助於入靜煉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