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道教三清指的是什麼?

2021-02-14 武當山隱仙崖易經研究會

 道教是中國重要的名族信仰之一,而道教的創始者也一直成為道教最尊崇的尊神。他們一直被稱為道教三清,三清是哲學中「三一」的象徵。三清是開天闢地、歷劫渡神的大神。那麼,道教的三清分別是指哪位大神呢?下面的道教文化為你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道家三清」是指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三清」之稱始於六朝,《太上蒼元上錄經》云: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作為道教尊神,是伴隨著道教三洞經書說逐步形成的。「三清」之《道教義樞》卷二云:「但知洞真法天寶君住玉清境,洞玄法靈寶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寶君住太清境。」開始僅指「三清境」(即玉清、上清、太清)。到唐朝後期,按唐武宗時(841-846)的道教神靈排列,「三寶尊神」才轉變為「三清尊神」。「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那麼他們的原型到底又是誰呢?且待樂奀給你細細道來。

  太上老君的原型就是老子
  太上老君又稱道德天尊,西遊記裡也稱為太上道祖。按照道教的說法,原為春秋時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但老子本身並不是宗教家,也沒有創立宗教,只是因為他的《道德經》正合道教宗旨、老子出生年代早且有許多神奇的傳說(如著名的「紫氣東來」故事)。東漢明帝、章帝之際(公元58-88年),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云:「老子者,道也。」將老子神化為先天地之神物,並與「道」相等同。東漢順帝時(公元126-144年),張陵在巴蜀鶴鳴山創立五鬥米道,即奉老子為教主。據傳張陵在傳教布道時作的《老子想爾注》稱:「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

   「……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書中出現了太上老君的名號。至魏晉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顯。至唐,太上老君之威靈更盛。他不僅被奉為李唐王朝的始祖,幫助唐高祖李淵平定天下。據稱當武則天篡奪李唐王朝後,又顯靈降世,謂「武后不可革命」,「不得輒立異姓。……武后亦終懼此言,不敢立武三思」。因此,天寶年間,唐玄宗最後為他上「大聖祖高上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尊號。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加號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相關焦點

  • 道教最高神——三清
    在莊嚴肅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著神態端莊的三位尊神,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  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系中位為最尊,《道教義樞》卷七引《太真科》說:「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餘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
  • 道教裡的「旁門左道」指什麼?
    很多成語也和道教文化息息相關,像莊生夢蝶、壺裡乾坤、大音希聲等等。道祖太上言「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與道教相關的成語也如此。除了上述正面含義的成語外,當然也少不了一些流傳到今天已經曲解為負面含義的成語,如雞犬升天、終南捷徑等等,還有下面聊的這個成語——旁門左道。
  • 發現洪雅之「尹道新與瓦屋山道教三清神像之緣」!
    洪雅歷史文化悠久瓦屋山傳說是漢代張道陵的道教道場;葛洪在西晉時期為了問仙尋道也來到了洪雅玉屏山,留有飛仙閣與看花臺、抱撲洞被洪雅縣誌所記載,後羽化成仙在玉屏山飛仙閣,現在保存相關遺址。洪雅瓦屋山之三清神像為道教的祖師神像,在重大的道教活動之中或者是道場法會才會展示出來供人祭拜。尹道新老師說這三清神像能夠重新復原並展示出來,也有一段曲折的傳奇故事。
  • 道教中的「三清四御」指的是哪幾位?其中有「玉清元始天尊」
    三清尊神,總稱謂是「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老君一氣化三清,三清就是中國哲學中「三一」的象徵,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 道教三清住三清天,大羅天住誰,大羅神仙指怎樣的神仙
    道教三清住三清天,大羅天住誰,大羅神仙指怎樣的神仙大羅,意為一切空間永恆逍遙。大羅神仙即超脫一切時空,永恆逍遙的仙人。大羅神仙中的大羅是學道者的最高追求是升至道教三十六天最高的大羅天。也就是所有大羅神仙共有的一層天,是與三清天一個層次的,但又比三清天廣闊。下面便是描述大羅天的具體依據:《九天生神章經》介紹三清天是以無先、無上的意義,自然居於天界最高處。
  • 道教裡「三寶」、「七寶」、「八寶」都指什麼?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祖老子這句開示用來形容大眾心目中神秘的道教再好不過。千百年來,道教既承載、弘揚了道家思想,也融合東方玄學文化,彰顯出獨特的信仰魅力。近些年,隨著眾多道教廟觀對道教信仰和文化的普及力度不斷加強,道教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所了解。像我們都熟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簡單幾個數字便高度概括了大道衍生萬物的過程,可見,簡單的幾個數字,在道教中也常常被賦予獨特內涵。
  • 神仙傳丨道教三清中誰地位最高,姜子牙的師傅位列第一!
    上篇文章裡我們大概介紹了道教和我們傳統文化的關係,以及道教神仙譜系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給我們學習和認識道教神仙譜稍微做了些基礎知識的普及
  • 在道教中「三清」和「四帝」什麼關係,哪個更厲害一點?
    看過《西遊記》的應該還記得有一段,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莊觀行者竊人參」裡,鎮元大仙的弟子說:「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那麼「三清」和「四帝」,哪個更厲害一點?
  • 道教正統神仙簡介之三清
    三清,在正統道教中是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道教的至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即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分別指: 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太衛玉晨大道靈寶天尊、太清境三教宗師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 道教的「三寶」指的是什麼?修行之人需要遵守的基本準則
    道教的文化玄之又玄,道教典籍浩如煙海,作為一個以勸人向善和弘揚傳統文化為目標的宗教,人們對道教產生濃厚的興趣。然而由於道教清靜無為的思想,再加上晦澀難懂的典籍,導致很多人難窺玄門的奧妙。小編會陸續為大家科普道教文化常識,歡迎大家的關注。本期為大家科普道教的「三寶」指的是哪些?
  • 道教三清法力精深,其坐騎又都是什麼呢?可和玉帝坐騎平分秋色!
    道教三清是法力非常高深的人物,對整個道教也影響深遠,他們的坐騎又是什麼呢?道教三清法力精深,其坐騎又都是什麼呢?可和玉帝坐騎平分秋色!首先我們來說元始天尊,元始天尊的坐騎叫做九龍沉香輦!靈寶天尊作為三清之一,能力也是非常強悍的,而他的坐騎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靈寶天尊的坐騎叫做五彩神牛,從這裡我們就能夠知道,靈寶天尊的坐騎其實和太上老君的坐騎屬性都是一樣的,都是牛。只不過靈寶天尊的坐騎身上會圍繞著五彩祥雲,會給人們帶來好運。不得不說這個五彩神牛能夠擁有如此特技,也算是非常的拉風了!
  • 你知道道教中的三清四御是哪幾位神仙嗎?
    三清四御是我國民間信仰的諸位神仙,至於他們的起源是與道教的發展相關聯的,最開始,道教奉老子為教主。到了東漢時期,道教與佛教的競爭便產生了眾多神的出現,三清四御就在這個階段出現在道教中。所謂的三清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四御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
  • 中國道教三清—太清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一般指太上老君(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是公認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開天創世與救贖教化的太上道祖。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道」無始無終,無形無名,無邊無際,無師無上。
  • 中國道教神仙級別
    道教認為修道有先後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層次之分。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將神仙分為六等: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神話小說中提到的鴻鈞老祖,在道教典籍中沒有記載,道教也不承認有這麼一位大能。那麼道教神仙級別從高到低都有哪些人?最高級別是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乃是造化之根,造化之本,萬物之主。
  • 作為本土信仰,道教拜什麼人?
    道教的最高領袖是三清四御。三清就是「一氣化三清」的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而一氣呢也是太上老君,但化三清之後呢倒是排到了第三。這就是道門派別之爭。太上老君就是老子,在黃老之學和太平道時期,實際上已經是道祖了,結果到了後面越排越低。在明朝的《封神演義》中又出來了個「鴻鈞老祖」,三清變成了鴻鈞老祖的弟子。
  • 揭秘道教:盤點道教那些被別人誤解二三事
    道教是中華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是張道陵祖天師沿襲,老子道家理秘所創。主張無為逍遙、清心寡欲。道教為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寄託,是漢民族文化繁榮的見證。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對於道教會有一些誤解,下面就來盤點一些容易誤解的道教常識。
  • 道教三寶是哪三個?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它與中華民族同源,伴隨著炎黃子孫成長,直到今天,道教雖然不為人孰知,但它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那麼,你知道道教人士奉行的三寶是哪三寶嗎?其實,道教三寶對三種人群有著不同的意義。現在,就由小編帶領大家認識一下道教三寶吧。
  • 在影視劇中常常出現的道教法器,道教真的有嗎?
    道教法器,是道士作法時所用的器具,近年來常常出現於影視劇中,與我們平常見到的兵器不同,道教法器中很少有非常鋒利的,與我們平常看到的刀、劍相差很大,也難怪,在影視劇中,刀劍都是現實中對付敵人的利刃,道教法器則是對付一些殭屍、鬼怪一類的兵器,那麼這些「兵器」都有什麼呢?
  • 道教常識:道教所說的「四恩三有」指的是什麼?
    句中的十洲三島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四恩三有」的四恩,指的是道教以世人當報的四重之恩,一天地恩、二君王國土恩、三父母恩、四師長恩。三有,道教謂眾生中,凡有情、有識、有緣者,稱為三有,修道者皆親之。簡單的說四恩就是民間熟悉的天地君親師。從古至今,民間一般會將「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供奉於中堂進行祭祀。這也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種傳承。
  • 走近道教:原來生活中的這些用語都是來源於道教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具有自已獨特的個性獨特的魅力,並且承載了道家思想。從古至今,道教文化一直被世人所傳承,傳統道教思想對於我國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用的一些用語很多都是出自於道教的,像天人合一,清靜無為,和光同塵等。下面小編就來簡單介紹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