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裡「三寶」、「七寶」、「八寶」都指什麼?

2020-12-20 道教文摘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祖老子這句開示用來形容大眾心目中神秘的道教再好不過。

千百年來,道教既承載、弘揚了道家思想,也融合東方玄學文化,彰顯出獨特的信仰魅力。

近些年,隨著眾多道教廟觀對道教信仰和文化的普及力度不斷加強,道教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大眾所了解。

像我們都熟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簡單幾個數字便高度概括了大道衍生萬物的過程,可見,簡單的幾個數字,在道教中也常常被賦予獨特內涵。

本篇,小道士我便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道教三寶、七寶和八寶,看看這數字三、七、八都有哪些含義。

三寶

首先,道教把初入玄門稱為是「皈依三寶」,具體為:第一皈依無上「道寶」,即皈依「太上無極大道」,能永脫輪迴;第二:皈依無上「經寶」,即皈依「三十六部尊經」,能得聞正法;第三:皈依「無上師寶」,即皈依「玄中大法師」,才能不落邪見。這裡的「三寶」指道、經、師。

其次,在丹道修煉中,三寶指人身之「精、氣、神」為修養性命,出自《海瓊白真人語錄》,「夫人身中有內三寶,曰精、氣、神是也。神是主,精、氣是客。……萬神一神也,萬氣一氣也,以一而生萬,攝萬而歸一,皆在我之神也。」

在踐行道教教理教義中,我們道教徒又以「慈(仁愛),儉(儉樸),不敢為天下先(謙讓)」為立身行道,作入世工夫的三寶。

出自道祖老子《道德真經》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說完三寶,我們再看七寶

在道教全真正韻中,有《七寶贊》,又名《七御高真》,是全真誦經時贊誦三清天尊和四御大帝的經韻。

此韻旋律曲折而有力,表現出道教的至高至尊,主宰宇宙、化生萬物的意境,故讚美為「巍巍功德」。

可見,七寶指的是「三清四御」的合稱,此說在道經《道法會元》中也有記載。

而在丹道修煉中,同樣有七寶一說。

《太上老君日用妙經》記載,:「人身中有七寶事,為富國安民,精炁血滿也。精是水銀,血是黃金,炁是美玉,髓是水晶,腦是靈砂,腎是硨磲,心是珊瑚,此是七寶,歸身不散,煉就大藥,萬神盡登仙矣!」也就是人身體內的:精、血、炁、髓、腦、腎、心,並稱七寶。

另外《道樞》記載:「身有七寶,亦知之乎?或曰何也,曰津、水、唾、血、神、氣、精也。」

至於「八寶」,可能我們更熟悉,因為八寶這一說法與道教神仙人氣組合——八仙有關。

通常來說,八寶指八仙手中的八件法寶,俗稱「暗八仙」,分別為:葫蘆、團扇、寶劍、蓮花、花籃、漁鼓、橫笛及玉板。道教常常直接用它們來代表八位仙人,既有祈福納祥的寓意,又暗含仙術高超之意。

最後,了解了這麼多道教知識,最需要做的還是依照祖師法訓身體力行,真正做個持道、行道之人,否則三寶七寶八寶知道的再多,只徒增談資耳。

相關焦點

  • 道教三寶、七寶與八寶分別指的是什麼?一般人很少知道
    道教歷史源遠流長,自東漢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以來,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與中華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道教元素的存在。本期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道教的「三寶」、「七寶」與「八寶」。
  • 道教的「三寶」指的是什麼?修行之人需要遵守的基本準則
    道教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其一,它是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體系裡包含著大量的神祇,既有像玉皇大帝這些先天神,也有風雨雷電自然神;其二,道教以黃老道家思想為依託發展而來,道家思想讓修行者達到少私寡慾、天人合一等境界,這也是道教的立教之本,也是對「道」的完美闡述。莊子的清靜無為及逍遙處世的思想也對道教的發展與教義產生重要的影響。
  • 道教三寶是哪三個?
    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它與中華民族同源,伴隨著炎黃子孫成長,直到今天,道教雖然不為人孰知,但它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那麼,你知道道教人士奉行的三寶是哪三寶嗎?其實,道教三寶對三種人群有著不同的意義。現在,就由小編帶領大家認識一下道教三寶吧。
  • 道教文化:道教三清指的是什麼?
    道教是中國重要的名族信仰之一,而道教的創始者也一直成為道教最尊崇的尊神。他們一直被稱為道教三清,三清是哲學中「三一」的象徵。三清是開天闢地、歷劫渡神的大神。那麼,道教的三清分別是指哪位大神呢?下面的道教文化為你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道家三清」是指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
  • 道教裡的「旁門左道」指什麼?
    很多成語也和道教文化息息相關,像莊生夢蝶、壺裡乾坤、大音希聲等等。道祖太上言「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與道教相關的成語也如此。除了上述正面含義的成語外,當然也少不了一些流傳到今天已經曲解為負面含義的成語,如雞犬升天、終南捷徑等等,還有下面聊的這個成語——旁門左道。
  • 道教中的「三清四御」指的是哪幾位?其中有「玉清元始天尊」
    三清尊神,總稱謂是「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老君一氣化三清,三清就是中國哲學中「三一」的象徵,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區別,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所統天界的劃分,而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
  • 佛教中的三寶,主要指的是什麼
    我們在沒有具體解釋三寶的種類之前,首先來了解一下三寶的大體含義:佛教中所說的三寶主要是指佛、法、僧這三寶。佛是覺者,自覺、覺他、覺滿的意思;法的字義解釋是「任持自性、軌生物解」 意思是每一事物必然有它特有的性質和相狀,有它一定軌則,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什麼物質。
  • 道姑的稱謂起源(附:道教的三不問)
    )目前,道觀、道士的相對數量都比其他宗教要少一些,物以稀為貴,這增添了道教的神秘性,但也使大眾對道教產生了很多誤會,例如這個稱謂——「道姑」。實際上,「道姑」是民間對女道士的俗稱,在正統道教裡,是沒有這個稱謂的,男道士,我們稱之為乾道,女道士,我們稱為坤道,取義天地陰陽,乾坤有分。自古以來,道教一直是崇尚男女平等的宗教,所以在見到道士時,不論性別,我們都稱呼「姓+道長」即可,在北方等地,德高望重年長的老修行也可以按當地習慣尊稱為「姓+爺」。那麼,「道姑」這個對女道士的俗稱是從何時流傳下來的呢?據考證,這一稱呼約最早出自元末明初時期。
  • 道教中的至高尊神「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
    玉清聖境元始天尊,全稱「一氣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聖登玉清境始氣所成日天寶君元始天尊妙無上帝」,為道教最高神靈三清三境三寶天尊尊神之一,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居於天界玉清仙境,即第三十五重天——清微天,以鬱羅蕭臺為布道之所,還居於第三十六層天大羅天上。
  • 佛教三寶指的是什麼?
    佛教三寶,也就是佛寶、法寶、僧寶,通稱「佛、法、僧」。佛教三寶是佛教教法與證法的核心。佛寶,指已經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諸佛。要成就圓滿佛道,則必須修成佛身也佛德。佛身有三:法身、報身、應化身。義僧,是指以法相之身居於世間的佛,他們可以隨機緣幻化出不同的外相,而真實之相從來不曾被人所見,他們在暗中護佑芸芸眾生。賢聖僧,是指見道位以上的聖賢,在小乘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在大乘指初心以上的菩薩。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僧人,雖未證道果,但也能蔭庇眾生。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農村老話也叫俗語。俗語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一般在農村流傳甚廣。在農村生活的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可以張口說上幾句。有一些俗語能流傳到現在,已經證明了它有著一定的道理。
  • 道教戒律裡的「五葷三厭」指的是什麼,為何道士們都不吃它們?
    道教是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本土宗教,它有著玄之又玄的道家思想理論,又有著神秘的神仙傳說故事。自東漢中葉張道陵天師正式創立道教以來,它在中華大地上已經存在了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了。在道教的發展過程中與傳統中華文化相互依存與融合,時至今日在生活中依然能感受到道教文化的存在,如元宵節、中元節、春節等等傳統節日裡包含著大量的道教元素。道教崇尚清靜無為、道法自然,修行者給人的感覺是非常逍遙自在的,豈不知也有相應的道教戒律在約束著他們的思想言行,如《太上老君經律》、《天仙大戒》、《初真戒》等等。
  • 《劍與遠徵》人族三寶是指誰 人族三寶介紹
    導 讀 在劍與遠徵裡,人族一般指的就是光耀帝國陣營,人族三寶就等於是光三寶,人族人權卡,具體指哪些英雄呢
  • 佛教七寶 指七種珍寶引,又稱七珍
    金色治療肝病,藍珀可以延防衰老,每個琥珀都有佛祖了卻眾生平安大願的佛心。 靜心:佛教修持"戒、定、慧"三學,以"戒為基,因定生慧",琥珀幫助修行人定心,增長智慧,生出禪定心境。 誓願:琥珀裡的包裹體萬年不變,佛祖誓度眾生的宏大願望。喻意誓言永不改變,是永恆的象徵,善男信女用琥珀祈福,獲得一世的吉祥,福運。
  •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神咒都有哪些?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八大神咒,「神咒」指的是什麼?常用的神咒都有哪些?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咒語是在道法的過程中配合符,印,罡,訣,法器來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種咒術,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器,也 是溝通神靈的媒介,更是驅妖除邪的法寶。
  • 佛教裡的「三寶」是什麼?學佛就一定要皈依三寶嗎?
    「三寶」是佛教的根本,信仰佛教必須要三寶具足,那麼「三寶」究竟是指的什麼?學佛就一定要皈依三寶嗎?「三寶」其實就是指的佛、法、僧。佛就是指佛陀,是已經證得無上智慧的人,是我們所皈敬,依附的對象。他悟道成佛了,也要幫助我們這個世間的一切眾生成佛,救拔我們脫離苦海。佛陀早就在兩千多年以前就滅度了,什麼依靠什麼來救度眾生呢?那就是佛法,和僧人了。
  • 道教符咒中的「敕令」和「急急如律令」是指什麼意思?
    」是指什麼意思?那麼,「敕令」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符咒中的「敕令」:敕令:chì lìng,也寫作"勅令"、"敕諭"、"法旨"。詞典上的解釋是指帝王所發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敕令」一詞用於道教文書時,借鑑了這一層含義。
  • 成都墓碑重視傳統文化,以「道八寶」裝飾墓碑,寓意吉祥祝願
    其中,道教文化,作為中國本土文化產物,對墓碑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墓碑的雕刻裝飾上,常常可以看到以「道八寶」為意象的雕刻圖案,這些意象是道教文化的體現,具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而四川省成都市,作為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視。在公墓墓碑的定製中,以「道八寶」裝飾墓碑、傳遞道教文化色彩的墓碑深受歡迎。
  • 道教常識:道教所說的「四恩三有」指的是什麼?
    句中的十洲三島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四恩三有」的四恩,指的是道教以世人當報的四重之恩,一天地恩、二君王國土恩、三父母恩、四師長恩。三有,道教謂眾生中,凡有情、有識、有緣者,稱為三有,修道者皆親之。簡單的說四恩就是民間熟悉的天地君親師。從古至今,民間一般會將「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供奉於中堂進行祭祀。這也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種傳承。
  • 何為佛教七寶?佩戴它們能得哪些福緣?
    佛教七寶,指佛門所稱道的七種珍貴寶物(一說為七種王者之寶,即輪王七寶),又稱七珍。不同的經書所譯的七寶不盡相同。如鳩摩羅什所譯《阿彌陀經》中的七寶為:金、銀、琉璃、硨磲、玻璃、赤珠、瑪瑙;藏傳佛教中的七寶則為:紅玉髓、蜜蠟、硨磲、珍珠、珊瑚、金、銀,稱為「西方七寶」。而在《般若經》中,七寶是指:金、銀、琥珀、珊瑚、硨磲、琉璃、瑪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