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釋疑:(一)、老子「一炁化三清」

2021-02-19 論道家氣功

  葉芳揚先生答清華大學徐福明弟子《道德經》養生論述



   北京清華大學福明


    您的新著《老子道德經養生觀》第一集我五月初拿到手之後,認真細讀您有關「道」與「德」的詮釋。您把宇宙本體(道)詮釋得如此明白、深刻、系統,由此可知該書的閱讀價值。「道」是玄學,其玄妙、義理非五觀大腦的認知判斷所能及,只有通過修煉達到虛靈高級層次,才能真正領悟通達,在氣功態中體悟的大道才亦真。《道德經》是善本,《老子道德經養生觀》則是一本理想的養生學參讀書。

    今向您請教:先天而老子,後天生借李耳成形得姓名,曾拜鴻鈞修道德,方知一氣化三清。「鴻鈞」所指是什麼?「三清」是哪三清?其意境實指什麼?道教原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各指什麼?

    葉芳揚先生答:


    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鴻鈞,乃宇宙最原始時期混沌狀態,又稱無極境界。老子「一炁化三清」,指宇宙原始狀態,無極,即混沌一;生太極,即陰陽二;天地二,化生自然三,道化生天地人自然界萬物。元始、靈寶、道德三尊主神,乃道教對宇宙天地萬物三個層次的神靈化身。

    北京清華大學福明


    伏羲原始炁功與商周之後炁功區別在哪?炁功修煉講無為,自然而然,修煉達到一定層次是大腦元神主宰。道家內丹功是不是要運用大腦意念?有意念便不就是火嗎?大腦淺層識神豈不是未退位嗎?

    氣功修煉至煉虛返道層次,這「道」是怎樣証實的?佛家講禪定,識神退,淨識顯,顯清淨心,清浄心就是佛,進而顯法身證道。而道家無為和禪定區別在哪呢?道家煉虛返道和佛家證得圓滿有什麼不同嗎?無為和佛家禪定都是進入一種自然超然的本體狀態,最終都是元神顯現,天地人合一整體觀,而其所達境界是否一會事?上述問題不太明白,特向您提出來求教。

              葉芳揚先生答: 

    道佛講無為禪定,此兩者虛空境界都講天人合一,無所謂凡人認為的佛比道高一層次。修道者體道、證道、悟道、得道,一步一個腳印,方知老子講的大道和釋家禪虛空乃一理也。道家內丹修煉散丹、結丹、金丹、聖丹不同層次功夫,與改變人體內生命密碼關係重大,「我命在我,不由天」祛病健身延年,激發人體潛能。

    伏羲遠古時期炁功,沒有完整理論。原始氣功創立時導引為主,以及巫醫神靈附體自發功祛邪等。商周炁功確立理論,站坐臥行,百家齊放,強調「百鍊不如一站」,以獨立守神站樁抱球為主。伏羲氏先天卦,周文王后天卦,均源於炁功天人合一。

    你談到金丹的意念運用問題,也是道家「傳意不傳火」的核心機密。「你給我萬兩金,我不傳你金丹火候」。其實,金丹修煉必須在識神退位,元神顯現,人與宇宙、日月、五星、北極紫微等信息場產生共振,採其精華,包括名山大川地理磁場,以及人體氣動態激發的能量,濃縮採煉而成金丹。故而,特定的良性意念激發性腺激素,調和臟腑氣血陰陽平衡有序化,這是金丹的基礎,稱「武火」修煉層次。先天元神顯現,「虛空、無為」胎息氣功態中,宇宙能量日月精華為我所用,任我所取,源源不斷地進入下丹田,屬「文火」修煉層次。不明此中玄機,靜坐雜念紛擾,或形如枯木,如危樓無基礎,終難結丹煉成聖胎。故此,修鍊氣功者數千萬人,大多數人如做廣播體操,千萬人中僅一二人修道得道。甚至,絕大多數人流行於形式,誤認為信教才能得道,成為宗教信徒。從事氣功人體科學研究,要注意這一普遍社會現象。氣功人體科學工作者應當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取其精華,推陳出新」的研究方針,才不會陷入氣功修煉宗教形式。

    北京清華大學福明問:


    感恩師父一心傳授道家內丹修煉真諦。炁功是個寶,科學養生者必受益。佛道儒本一家,儒家曰仁,道家曰元神,佛家曰自性,修煉都是要回歸本原:明心月見性,九九歸一,返樸歸真。所以,炁功千古之學,向本心求道。我喜歡的一副對聯:

俱大總持門儒道釋度我度他皆從這裡。

能還真實際天地人自造自化只在此中。

 

    葉芳揚先生答:


    五一六一十一,一元伊始二生三。一心一意一情誼,兩心相悅道情緣!

 

   

太上老君

 

 

虛靈芳苑

 

龍虎山拜師臺

 

虛靈芳苑芳徑

 

相關焦點

  • 佛有三身,總歸一體,道有三清,本為一炁
    這裡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佛法的三身佛和道教的三清,其實最早佛教的聖人只有喬達摩悉達多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而道教的聖人也只有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李聃,但因為佛法中佛有報身化身和法身,所以老子也只好「一炁化三清」,搖身一變成了上清玉清太清三大分身來予以對抗。
  • 道教正統神仙簡介之三清
    道經記載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號雖殊,本同為一。"《道門十規》中說:「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則一。」三清都是大道的化身。全稱:「一炁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聖登玉清境始氣所成日天寶君元始天尊妙無上帝」此乃道生一。一生化二。二生化三。三生化萬物。混沌初開不計年,世間獨有道為先。
  • 道教中的「三清四御」指的是哪幾位?其中有「玉清元始天尊」
    三清三境三寶天尊總誥志心皈命禮道寶經寶師寶,玉清上清太清。一炁流行,三尊應化。涵光默默,不言而運行四時。正色空空,無極而化生三界。大羅天上,金闕宮中,虛無自然,三清三境三寶天尊 。上清真境上清高聖太上玉宸元皇大道君靈寶天尊大羅靈寶天尊,又稱上清大帝、太上大道君、玉宸道君、上清高聖太上玉宸元皇大道君等,全稱「一炁化三清上清居禹餘天真登上清境元氣所成曰靈寶君靈寶天尊妙有上帝」由大道赤混太無元玄黃之氣化生。靈寶天尊居玄都七寶紫微宮、禹餘天宮,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第二位大天尊。
  • 道家神話裡,「三清、三君」是什麼意思,誰才是起源的神?
    三清另外,還有「老子一氣化三清」的說法,雖然還是以老子為尊,可化出來的三清裡之下,又有「三君」,而且還又有一個「太上老君」說就是「老子」,這麼混亂的體系,我們到底該相信哪一個呢?比如「玉清境」的主神,就是元始天尊,他住的地方叫做「玉清境清微天」,傳授的是「洞真上清經」,他的炁是「青色玉虛之炁」;
  • 道家三清,誰該排第一
    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原本指「三清境」:太清境大赤天,上清境禹餘天,玉清境清微天,位於道教天界「種民天」之上。後來指稱三清尊神,玉清之主元始天尊,上清之主靈寶天尊,太清之主道德天尊。這三清尊神乃是道教中,世界創造之初的大神,故號稱三清道祖。
  • 中國道教三清—太清道德天尊
    太上為道之祖,體於自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太上者,萬物之所尊,在聖為眾聖之尊,在真為萬真之先,在地為萬國帝王之師,在法界為無上法王,在教為萬教之祖。而且常常分身下降諸界,傳教度人,弘揚道法。故《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大道家令戒》曰:「道亦形變,誰能識真?」老子是老君爺的第十八次世化身。
  • 神仙傳丨道教三清中誰地位最高,姜子牙的師傅位列第一!
    道教從創立之時起,就尊奉老子為教主,但在三清中,其地位處於最低層,所以到後來,又產生了老子一氣化三清的說法。東漢明帝、章帝之際(58年 ~88年),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云:「老子者,道也。將老子神化為先天地之神物,並與「道」相等同。如今,我們都知道「三清」為道教的最高神,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三清」尊神的建立,卻經歷了一段較長的發展過程。漢魏時期,太上老君是早期道教最高的神,後來東晉中後期上清、靈寶等道派出現後,對道教最高尊神的觀念便發生了變化。
  • 道家所謂的「炁」代表什麼,據說人人都擁有,起到什麼作用呢
    如今這個時代「修道」的人太少,本就不是什麼主流的行為,加上現代又是「金錢」至上的社會,但凡和這些古典文化思想沾親帶故的都形成了「商業模式」。大家的價值觀被「賺錢」兩個字影響著,哪有時間靜心「修道」,更別談研究這個「炁」了。為啥不研究,上面說了,大家都得賺錢呀,想著找個什麼樣的項目,然後學習這個項目上的知識,套路,再招人過來一起做事,把各個事情計劃好了,開始光明正大的「圈錢」。自然沒時間「修道」了,可結果真是這樣嗎?
  • 道要極言釋疑
    道、太極、無極,三者相輔相成,含三為一,同出而異名。妙一秘義:丹書很少言及妙一,而妙一誠為道之原基,金丹之母。妙一者,靈妙之一炁也,由純陽祖氣之宮感生,由妙一之炁而化生三元之炁,而有玄元始三炁之名,三炁必因妙一之炁而得之。妙者,微妙不可識;一者,生化宇宙萬物之本,不得妙一,則煉亦無功。穀神秘義:穀神出自老子。老子云:「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 少年修道說 論打坐的真義
    佛云:『置心一處,無事不辦。』」呂祖以雞抱卵為喻,說得很清楚,心神要專一歸於中宮,即玄牡之門。心神專一歸於中宮,久久則生暖炁,此炁稱為後天炁。如雞抱卵為打坐修行的訣中之訣,初學者要謹記。學士只要置心一處,則行住坐臥,皆可體會禪的境界,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後世禪家將「道在目前」、「道在日用」、「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的禪宗與儒家理論發展為「生活禪」。
  • 三清之一——道德天尊
    為三清之一。又稱「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宮觀「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執扇子。 相傳其原形為老子。太上老君乃元氣之祖,萬道之祖先,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太無之中,凝自然之真而為體,廣大無邊,應化莫測,非陰非陽,能微能彰,不古不今,不存不亡,常於無量劫運之端,太初、太易之前,肇布玄元始而生太極,判太極於三才,至劫終於六合,俱消混沌為一。
  • 道教文化:道教三清指的是什麼?
    他們一直被稱為道教三清,三清是哲學中「三一」的象徵。三清是開天闢地、歷劫渡神的大神。那麼,道教的三清分別是指哪位大神呢?下面的道教文化為你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道家三清」是指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道君。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 老子三大爭議:誰是老子,道德經是他寫的嗎,他去哪了?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創始人公認是老子,在道教神仙體系中,老子被奉為太上老君和道德天尊,和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並列為「三清」,是道家最高的存在。但由於年代久遠,加之宗教將其神秘化,老子的生平便有些撲朔迷離,2000年來有關他的來歷至今沒有定論,眾說紛紜。
  • 謁青羊宮:粉碎虛空歸一炁,揭開混沌不二家
    西漢揚雄《蜀王本紀》(明萬曆鄭樸編輯)記載:「老子為關令尹喜著《道德經》,臨別曰:「子行道千日後,於成都青羊肆尋吾」,今為青羊觀。川唐樂朋龜《西川青羊宮碑銘》中則表示:老子在函谷關遇尹喜,對他「潛傳妙訣,音付微言,重為千日之期,再結一時之會」。千日後,成都本無青羊肆,老君「於是敕青帝之青童,化羊於蜀國;乘紫雲於紫府,降瑞於王宮。
  • 劉培中老道長講修道
    凡是擾亂你無法繼續修道。因此,不論是助你行善或者令你作惡,都是魔,又要一離開修道的方遙之時,就可能有魔鬼趁勢而入,而且那些魔境能夠魚目混珠,使你自己感到成道,他人見你功力不可思議,也會視你如仙。其實,那不是你自己修得的能力,僅是魔鬼冬身的現象,所以修道者,在其未參悟之有,乃至未能獨立自主的把握之前,必須慎重修持,才可能避免惡魔的困擾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