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所謂的「炁」代表什麼,據說人人都擁有,起到什麼作用呢

2020-12-12 曉九說思想

如今這個時代「修道」的人太少,本就不是什麼主流的行為,加上現代又是「金錢」至上的社會,但凡和這些古典文化思想沾親帶故的都形成了「商業模式」。

君可見,許多「聖地」現在成為旅遊區,目的是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民眾消費,在激勵民眾工作,形成資源上的再生,在這個基礎上,人人需要「錢」,於是大家絞盡腦汁想辦法「賺錢」。大家的價值觀被「賺錢」兩個字影響著,哪有時間靜心「修道」,更別談研究這個「炁」了。

為啥不研究,上面說了,大家都得賺錢呀,想著找個什麼樣的項目,然後學習這個項目上的知識,套路,再招人過來一起做事,把各個事情計劃好了,開始光明正大的「圈錢」。自然沒時間「修道」了,可結果真是這樣嗎?很明顯不是,對《道德經》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道」存在於各個事物間,賺錢也有賺錢的「道」,若是你能明白,那賺的錢會更多,如果只曉得鑽那些空子,那賺的錢也只能是皮毛,想賺得更多,天方夜譚。

這個「炁」就是「錢」,流轉於社會各個階級,見證各種事情。「炁」在道家思想裡代表天地萬物的一種「力量」,對「圍棋」有了解的朋友,應該曉得每一個棋子周圍都存在了「炁」,這個「炁」的多與少就代表了這個棋子的力量,如果多個棋子連在一起,那麼周邊的「炁」就變多,最終以「炁」多的人為贏家。

道家思想認為萬物都擁有這個「炁」,不過這個「炁」比棋子更複雜,存在的變數更多。棋盤上,事先有特定的規則,並且這個規則一旦定下來就很少變動,而現實社會的規則一直在變動,存在的變因有「若干」,古代智者研究這個世界的運轉,對這個「變因」感到頭疼,老子就是其中一位,他非常有智慧,把之稱為「道」,有了這樣一個形而上的概念,那麼「道」所產生的「炁」也就出現了。

萬物在「道」的運轉下生存,萬物自身存在「炁」,「道」也存在「炁」,如果萬物的「炁」和「道」的「炁」相符合,那麼做什麼事情都能踩到點子上,自然可以產生合理的價值。這就比如「音樂」,為什麼有些音樂,大眾一聽就非常喜歡,貝多芬的音樂,那種曲調即使對古典音樂一點都不了解的人,也會覺得「好聽」,中國的「梁祝」同樣如此,聽了之後感覺非常好,這正是因為音樂的「炁」和「道」的「炁」相符合。

現在流行音樂很多,層出不窮,快餐式的歌曲太多,什麼原因讓多數人喜歡聽?正是推出的歌曲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和年輕一代人的「炁」相符合,彼此融合,於是歌曲一下子便「火」了。當然持續的時間很短暫,因為「炁」沒辦法持續輸出,所以需要創造更新歌曲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才能保持「炁」的長存。

可無論如何維持,外界的「炁」就像「燭火」一樣,總有熄滅的一天,就像你賺到的「錢」一樣,總有一天會用掉。外在的那個「炁」終究會消逝,當外在這個「炁」存在的時候,把之變成內在的「炁」,壯大自己心中的「火苗」,如此一來,「心」中的「先天之炁」不滅,便可創造萬物。

所以說,道家的「炁」代表無窮無盡的能量,人人都擁有,能成功的人都是不斷壯大「炁」的人,當這個「炁」天長地久時,能作用於一切事物,所得「價值」不可估量。

相關焦點

  • 道家修煉的精、炁、神
    道家修煉,歸根結柢是要修煉內在的精、炁、神三寶.修煉過和程中只求能夠做到頭脊正直、舒適自然,即是最大原則. 站式:全身放鬆.這個放鬆,不是軟作一團,雙腳平行與肩同寬,足弓內含,雙膝微微彎曲,會陰竅微提,很多初學者感覺不到會陰竅,可先提肛,平時在修煉過程,要讓自己意念去感受會陰,會陰在「九竅」裡,我把它放在第一個要去開,提會陰,也是功法相對重要的法門,可以保證任督二脈氣機的流通,結合呼吸法的鍛鍊,能起到煉精化氣的效果。
  • 一人之下:張懷義所悟的炁體源流到底是什麼?術之盡頭在哪?
    八奇技之一 在《一人之下》之中,我們都知道所有的一切都繞不開當年的那場的甲申之亂,而說到甲申之亂就不得不說當年的三十六賊。
  • 道家神話裡,「三清、三君」是什麼意思,誰才是起源的神?
    道家神話裡,「三清、三君」是什麼意思,誰才是起源的神?道家的神話傳說裡,那些神仙的名字,讓人眼花繚亂,實在不大好記。而且,經過歷代的演變,似乎有了很多個系統,弄得讀者更是雲山霧海。其中每一個「清」都有一大串說明,還包含了什麼三洞、三天的說法。比如「玉清境」的主神,就是元始天尊,他住的地方叫做「玉清境清微天」,傳授的是「洞真上清經」,他的炁是「青色玉虛之炁」;
  • 修道釋疑:(一)、老子「一炁化三清」
    「鴻鈞」所指是什麼?「三清」是哪三清?其意境實指什麼?道教原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各指什麼?    葉芳揚先生答:    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鴻鈞,乃宇宙最原始時期混沌狀態,又稱無極境界。
  • 是什麼讓矽膠密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呢?
    很多人可能都認為是因為密封圈是矽膠材料製作的,所以才會起到密封的作用,其實,這不完全對得,真正使矽膠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的是它的性能。是什麼讓矽膠密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為什麼說是矽膠密封圈的性能使它起到密封的作用呢?
  • 「神煞」都聽過,那麼這些神煞都代表什麼,起什麼作用
    有些紅豔當令為用,代表戀愛很快樂,但一結婚就變質了。有些人鹹池當令為用,一生都愛攪風月,只接受同居式一夜情。幸福的婚姻,必然三者都同屬一星,例如一人喜用為火,而三者都是午,那麼此人一生愛情,性生活及婚姻都幸福。但此類少之又少,紅鸞入日支為上等婚姻。男女大運行紅鸞會結婚,也會添丁。紅鸞最忌晚年來臨主婦女病,器官手術。大運行鹹池必有暗戀。男女均同,會入青樓。當流年衝開鹹池,會轉成離開桃花事業。
  • 什麼是道?道家的道和儒家的道有什麼不同?
    那麼到底什麼是道,中國文化中儒家的道和道家的道,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好玩的國學,來和大家聊一聊道的問題。首先,道原來的意思是道路,後來引申為方法、路徑等,再後來更加上升為規律、規定、法則和規則等。也就是說,道從實在的概念即道路,發展成為終極的目標、終極的觀念等理念,這背後,是人類追求智慧的力量,這個智慧的力量就是哲學。
  • 什麼是詩眼?詩眼在一首詩中起到什麼作用呢?
    昨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詩眼在一首詩中起什麼作用?前言要明白詩眼在一首詩中起到什麼作用,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詩眼。詩眼這個詞,詩眼,最早出自蘇軾的詩。那麼詩眼是什麼意思呢?一、詩人之眼詩眼的主要含義有兩種,詩人之眼與作品之眼。
  • 玄科《依存論》「無、炁、氣」三者什麼關係:心神意念的內在聯繫
    無、炁、氣的關係「無、炁、氣」三者有什麼關係?「炁」是「無」這個性空本體的功能作用、生化狀態,能動能靜,能隱能顯,包括「休眠基態與激活態」這兩種隱顯生化狀態,類似於疊加量子態,處於休眠基態的狀態就是隱化,藏著不動就不會表現出本性是什麼樣,一動起來性狀特徵就有所顯現,也就是說「炁」是「無」的性空兩態功能作用,具有對立統一、隱顯陰陽轉化的矛盾關係,這就是「炁」!
  • 一人之下509:神明靈是先天異能,那張楚嵐體內的炁嬰又是什麼?
    說白了就是要查無根生水錶,我們的底細你都一清二楚,而你連姓名都不願意告訴我們,這算什麼義結金蘭?【無根生——向死而生】這倒是提醒了無根生,自己確實沒有注意這個問題,於是開啟了「自曝」之路。【靈臺三寸,斜月三星】在西遊記中,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就是世外高人菩提祖師的隱居之地,孫悟空也是在這裡得到一身修為,我們都知道二叔經常引用西遊記裡面的故事,那這會不會也存在什麼關聯呢?而實際上無論是靈臺三寸,還是斜月三星,其實都是指「心」,而孫悟空去哪裡也是為了修「心」而已。
  • 南懷瑾:什麼是氣脈,道家為什麼重視奇經八脈
    什麼是氣脈?提到氣脈二字,許多人都會認為那是一種筋,或者血管之類的東西。中醫所謂的十二經脈,確實是包括了有形的血管等等,在解剖學上來說,是肉眼可見的,人身具體的組織。但是道家所謂的奇經八脈,與密宗所講求的三脈七輪,只是具有作用,而在人體解剖時,卻不見一物。
  • 解讀道家經典《玉皇心印妙經》及註解
    此經闡明中華道家修煉學的理法,為中華道家丹法「修命」的代表作。此經與《太上老君常清靜經》珠連壁合,為中華道家修煉學「性命雙修」的重要經典。[釋義]:真炁綿綿不斷,皆歸丹田之中。丹田即吾人之根蒂,真炁進入,則根蒂堅固,長生之道得矣。[釋義]:人人各自都有元精在身,元精應當配合元神。
  • 所謂西方有《聖經》,那麼東方有什麼呢?
    所謂西方有《聖經》,那麼東方有什麼呢?所謂西方有《聖經》,那麼東方有什麼呢?在我國有1本「千古奇書」,它包羅萬象,大至宇宙星辰,小至世間百態,它都包含之中,被譽為「大道之源」。儒家、道家都將其奉為經典,擁有 「三玄之冠」之稱。且至今為止還也沒有人能完全徹底的參悟該書,這本奇書正是《易經》。
  • 道家修煉的九大宗旨,密不外傳的修行秘密!
    所以道法面前人人平等。不是說官員來了,我就離開宮觀去迎接他。貧窮的人來了,我高高在上,這些都不行,要一視同仁。道家有一句話是「道不外傳「。今天在此傳道一切都是緣分,「萬兩黃金不賣道,十字街頭送予人」,這是送有緣人,你有錢也不行。在修行過程當中有一句話「三千功滿八百行」,欲成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
  • 道家修煉的九大宗旨,密不外傳的修行秘密
    所以道法面前人人平等。不是說官員來了,我就離開宮觀去迎接他。貧窮的人來了,我高高在上,這些都不行,要一視同仁。道家有一句話是「道不外傳「。今天在此傳道一切都是緣分,「萬兩黃金不賣道,十字街頭送予人」,這是送有緣人,你有錢也不行。在修行過程當中有一句話「三千功滿八百行」,欲成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
  • 道家和易經常說的「龍虎」究竟是什麼意思?
    《易經》認為,太極之動靜謂陰陽,大到天地小到各種物類,都可以陰陽二氣而名。故覆載之間,纖洪巨細,未有外乎陰陽者也。丹經子書,種種異名,不出陰陽二字,歷代仙師,假名立象,喻之為龍虎,使學徒易取則而成功也。
  • 道家和道教是否可以相提並論?
    從宗先人之教化的角度看,道家和道教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且二者之間還存有不可分割的文化傳承。這種傳承,可以簡單概述為三個方面:1、以天師道為典型代表的道教對老莊道家學說做了直接的、系統性的繼承,並且還進行了宗教化發展。天師道在初創時,尊老子為教主,尊《道德經》為無上經典。這表明,道家哲學是道教宗教思想和修煉理論的根本源頭。
  • 一人之下八奇技大揭秘 源自道家五術--山、醫、命、相、卜
    1、炁體源流炁體源流屬於內丹功夫,張志順道長著一書本名《炁體源流》,其中輯錄了許多道家原典中的經典篇章,配以直觀形象的繪圖,精準實用的註解,是編者雲遊參訪畢生所集,且都是自己身心實證的真實體驗,對真修實證的同道人特別具有參閱和印證的價值。
  • 道家說的道是什麼?
    (《老子注》)這是說,萬有是無的外部表現和作用,天下萬物的存在以無為本。但是,無也離不開有,因為無不可以無「明」,必明於有。所以,要「崇本」,也要「末」。貴無派關於「有無」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現象與本質的關係,詮釋了老子、道家所謂的「無形無象」即現象的本質。 裴頠反對貴無說,反對從虛無中去推求事物產生的根源。
  • 知精者可為常醫,識炁者可為良醫,達神者則為神醫!
    所以,真正上乘的道醫 學都必須在本身進行系統內功修證的基礎上,證至相應的層次和階段,然後經過上師的心傳印授才能真正掌握和應用。所以道醫 學歷代都是師徒承傳,理論和方法只限於筆抄紙錄,口訣相延,不付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