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軍從大陸敗退之後,軍官的命運各不相同。有一個人是國軍的三大參謀長之一,逃到臺灣又被要求返回,晚年他在臺北開過飯店。此人的名字叫盛文,湖南省長沙人,是胡宗南手下的一位高級將領。
盛文,出生於1906年,家庭富裕,從小讀書,他本來已考取了黃埔一期生,由於父親反對他當兵打仗,他被迫放棄了黃埔一期生的學籍,進入一個專科學校學習,大學畢業之後他還是上了黃埔軍校。
當時,黃埔軍校已經辦到第六期,盛文從黃埔一期生變成了黃埔六期生。他原本可以成為老上司胡宗南的同學,可是最後卻成為胡宗南的學弟和下級。黃埔軍校畢業後,他進入四十九師中當了一名見習軍官。
後來,盛文考入陸軍大學第十一期,畢業後任第10師參謀處主任。抗戰中,他任過天水行營參謀處處長、第34集團軍參謀長,受得了胡宗南的信任,後任第1戰區司令長官部參謀長、西安綏靖公署參謀長。
當時,作為國軍西北地區最高指揮機關的參謀長,盛文與衛立煌的參謀長郭寄嶠、杜聿明的參謀長趙家驤,合稱國軍「三大參謀長」。1949年胡宗南將盛文調任第三軍軍長,把老參謀長羅列調回,希望挽回局勢。
第三軍一度在秦嶺與解放軍交戰後就一直被部署在安康,沒有發揮的餘地。到了1949年11月,第三軍隨著其他國軍退入四川。上級命令他們從成都突圍,到西康尋求戰機,但被其他國軍部隊的起義打亂了部署。
盛文決定冒險突圍,但兩個師先後覆沒,盛文化妝後由水路逃到了香港,再轉到臺灣。這時,盛文被告知還有兩個團成功突圍到西康,胡宗南將這兩個團分別擴編為第335師和第317師,重組為第3軍,要求盛文返回西康指揮。
這時回到西康,簡直就是往火坑裡跳,盛文當然不願意,因此找藉口拖延時間。終於沒過多久,消息傳過來,那兩個師已被解放全部殲滅了,盛文還沒有出發,逃過了一劫,此後他被委以「國防部」參事的虛名,直到1965年退役。後來,盛文當過高雄六國飯店董事長,轉行從商開起了飯店,小有成功。1971年8月8日他在臺北去世,終年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