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酒籽,今天是我白酒學習之路的3660天!
今天給眾酒友們講講,關於中國五屆評酒會中獲獎選手不為人知的事情。
國家一共舉辦了五屆評酒會:
第一屆(1952年)就評出了四大名酒:瀘州老窖、茅臺、汾酒、西鳳,這些稱為老四大。
第二屆(1963年)就評出了八大,是在四大的基礎之上,又增加了四款:五糧液、古井貢、董酒、全興大曲,這些稱為老八大。
第三屆(1979年)這一屆就有意思了,這個拿筆記起來考試的時候要考的。79年可以說是白酒的一個分水嶺,因為在這一屆就開始以香型進行評比了。也就說,從此以後中國的各種白酒就以香型分了家,當然有人哭就有人笑,誰哭了!全興和西鳳,因為他們當時報錯了香型,結果一把鼻涕一把淚大敗而歸,誰笑了!劍南春和洋河高高興興的報著獎盃回家了,因為在這一屆也是在老八的基礎之上進行評比,由於西鳳和全興的落選,讓劍南春和洋河擠進了八大,這些稱為新八大。
第四屆(1984年)那四屆以上新老八大10款酒全部入選,又增加了三款:雙溝大麯、特製黃鶴樓酒、郎酒,這些稱為十三大。
第五屆(1988年)這一屆就更有意思了,全國各地的酒廠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以及最好的糧食和工藝技術來釀酒。誰都攔不住,必須給老鐵們釀好酒,幹嘛哈!來參加品酒會,因為當時投放廣告的地方少,都是靠獲獎來提高知名度和榮譽,再說當時的含金量都很高,然後在十三大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四款:武陵、寶豐酒、宋河糧液、沱牌麯酒,其實十七大很好記的。
我給酒友們梳理一下,南方地區佔的名額居多,四川獨霸六款: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全興大曲、沱牌麯酒;貴州兩個:茅臺和董酒;江蘇兩個:雙溝和洋河;河南兩個:寶豐和宋河;安徽一個:古井貢;山西峽西各一個:汾酒和西鳳;湖南湖北各一個:武陵和黃鶴樓,這些統稱為中國的17大名酒。
就這17個沒了,因為從89年以後國家就再也沒有舉辦過評酒會,其實我們回過頭來看現在,真正能夠在白酒界叱吒風雲的,能夠屹立不倒的,還都是歷屆評酒會上獲獎的這幾個選手!
是騾子是馬,你牽出來溜溜,真金不怕火煉!這些選手真有那兩下子,雖然說現在有幾個已經落寞了,但是它的歷史底蘊在這放著呢,捉住機會說復興,嘚(dei)一下子就起來了,但是他這個品牌是死不掉的,不過也要注意他身後的一些後起之秀,如茅系新貴中國龍醬:茅臺鎮君豐酒業出品的品牌——颶龍系列醬香型白酒等!
最後,真心希望國家能重啟評酒會,多讓一些優秀大廠品牌競選,不斷提升整個白酒行業標準,為廣大酒友們能品上既實惠又品質上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