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VLOG丨「蘋果書記」:扶貧工作,「就是幹」

2020-11-18 新華社客戶端

駐村工作都是在做些啥?

歷經近1000個日夜

山西航空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派駐山西臨汾吉縣吉昌鎮大田窩村的

「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姚曉奎

不走尋常路——

做直播當「網紅」

幫助村民銷產品

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山大溝深

地貧人窮

大田窩村291戶、857人

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99戶、231人

平地少,不打糧

八成村民種蘋果

如何讓蘋果變成「致富果」

姚曉奎想破了頭

也豁出去了臉

他從直播「小白」變成「網紅」

幫助村民銷售蘋果50噸

柿餅、手工布鞋等

也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

一併走出了大山

談起扶貧工作,姚曉奎直言「就是幹」

「山貨」出了山

村民們脫了貧

姚曉奎跟村民說

「好日子還在後頭」

出品:陳凱星 周亮

策劃:齊慧傑

監製:黃慶華

記者:孫亮全

編輯:胡碧霞

技術支持:快手

相關焦點

  •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2020-12-1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羅永輝:舍小家為大家,夫妻共赴扶貧一線丨最美第一書記
    在成為扶貧幹部前,羅永輝是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的一名幹警。2016年,接到單位對口幫扶新豐村的通知時,他主動向組織請纓赴扶貧一線工作,來到新豐村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長。羅永輝的老家在廣西,大學畢業後來到廣東工作。駐村工作開展後,他的妻子陳小夢辭去廣西公辦教師的工作,跟隨羅永輝一起到揭陽扶貧。原來,1996年至2006年期間,東莞市對口幫扶河池市,陳小夢就是曾經受過幫助的一員。如今,在生活有所改善後,她和丈夫希望把愛心延續下去,為脫貧攻堅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 張莊扶貧路上,「第一書記」何以成為勝負手?
    「要不是於書記,張莊說不定還在泥塘子裡打轉兒哩。」在7月剛就任村支書的張文良看來,「於書記」帶給村子煥然一新的變化。更令人好奇的是,評價這樣一名幹部,能言善道的張文良卻一時語塞,嘴裡只重複著三個字:「太好了」。張文良所說的「於書記」名叫於健,是山東省文物局國際合作交流處的副處長。2015年2月,於健經過層層選拔與培訓,成為山東省選派張莊村的「第一書記」,派駐期為兩年。
  • 從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
    在忙碌的人群中,有個年輕「村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幫助村民摘瓜果、聯繫收購商、指揮裝車運送……他就是嘉禾縣人民法院派駐龍潭鎮龍旺村的第一書記雷龍生。1991年出生的他畢業不久就通過公務員考試被縣法院錄取成為一名法警。2016年初,僅入職四個月、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他毅然選擇了報名參加駐村扶貧,從此走上了基層扶貧之路,實現了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的「大變身」。
  • 扶貧故事 丨不服輸的女書記
    由於貢獻突出,周沛橙先後被評為德江縣「社會扶貧先進個人」、煎茶鎮「優秀共產黨員」、貴州銅仁市「優秀村第一書記」和貴州省「優秀村第一書記」。這位親人,就是被中組部選派到重華村任黨組織「第一書記」的中國十九冶青年黨員周沛橙。兩年的時間,她帶著責任,帶著信念,深深扎進重華村,把最美的年華奉獻在最基層的崗位上,泥濘中磨礪青春,耕耘中閃耀光華,像挺立在貴州高原上的一朵蕙蘭,在不斷奉獻和堅守中綻放著清幽的美麗。剛柔兼備有擔當2015年8月7日,在德江縣委組織部的帶領下,周沛橙來到了重華村。
  • 扶貧駐村第一書記王海淼:一幕幕場景,都是難忘的歲月
    本刊訊(通訊員/正義 編輯/王建峰)王海淼,唐河縣教體局宣傳輿論辦公室副主任,2017年11月,派駐大河屯鎮秦崗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該村原貧困戶59戶107人,已脫貧41戶83人,未脫貧18戶27人。王海淼告訴記者,今年該村在產業扶貧和享受各類扶貧補貼政策下,堅決實現全部脫貧目標。
  • 四川擬表揚一批第一書記和扶貧幹部
    4月2日,四川觀察記者從省委組織部獲悉,全省將集中表揚一批省內對口幫扶、涼山州綜合幫扶以及第一書記、一線扶貧幹部。>榮縣河口鎮農業中心工作人員,布拖縣四棵鄉溝姑村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馬金鋒會理縣雲甸鎮黨政辦工作人員,布拖縣補爾鄉竹爾苦村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趙 鑫省森林公安局治安管理處科員,布拖縣沙洛鄉飛吾村駐村工作隊員
  • 許昌市建安區駐村第一書記:產業扶貧基地的銷售員
    映象網許昌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武書鋒 何煒)近日,許昌市建安區蔣李集鎮劉王村產業扶貧基地迎來了兩家客戶洽談基地有機花菜購銷事宜,許昌齊邦蔬菜批發行經理趙紹平和志剛蔬菜批發商貿公司經理王志剛在駐村第一書記郭廣濤的邀請下前來基地查看和鑑定蔬菜品質
  • 煙臺236名扶貧掛職幹部和第一書記,集中下鄉報到
    ,其中,6名幹部掛職任縣市區政府副職,30名幹部掛職任鎮街黨委副書記,200名幹部到村任第一書記,主要負責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實現扶貧工作重點縣鄉村全覆蓋。  嚴守「六項紀律」去報到  按照報到要求,扶貧掛職幹部,2月6日前報到並開展工作。市派第一書記,2月10日前報到,與所在縣市區和鎮村搞好溝通銜接,全面做好到崗駐村準備,2月25日正式到崗駐村。  2月5日起,煙臺市扶貧工作重點縣陸續迎來了扶貧掛職幹部和市派第一書記。
  • 「撤不走的扶貧書記」 ——記延吉市三道灣鎮東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李...
    「撤不走的扶貧書記」 ——記延吉市三道灣鎮東溝村駐村第一書記李祥才 作者:張偉國 實習記者 馬春雪    編輯:李雨楠    來源:吉林日報
  • 「精準扶貧」的「頭雁效應」——林口縣委選派第一書記打好扶貧...
    鄭春濤坦言,實現從機關幹部到第一書記角色的迅速切換,得益於縣委的「雙保障」制度。 奎山鄉上三陽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張永宏也對縣委的「雙保障」制度贊個不停。他說,他一到任,就與縣農委溝通,為上三陽村重新規劃並修整了3公裡鄉路。2015年10月,上三陽村的路修好了,村民增收的路也打通了。 「調結構,立項目」,在縣規劃局工作的張永宏深知扶貧需要有「路線圖」。
  • 許昌市建安區第一書記楊廣文:扶貧路上映初心
    法制與新聞客戶端訊(文圖 /楊華 黃琨 王淼 何煒)楊廣文是許昌市建安區文廣旅局的一名職工,2017年11月,按照組織安排,楊廣文來到張潘鎮城角徐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來到村裡工作,意味著一切都得從頭開始。面對陌生的鄉村工作環境,他沒有絲毫的迷茫和退縮。楊廣文堅持吃住在村裡、工作在群眾中間。
  • 【喜迎十九大】南昌選派第一書記駐村扶貧「拔窮根」
    記者從市委農工部扶貧處了解到,2015年,我市從市直單位選派了71名年輕優秀科級幹部到貧困村黨組織任第一書記,確保第一書記全覆蓋。同時,各縣區對有貧困群眾的行政村開展第一書記選派工作,共下派第一書記857名,實現了有貧困群眾的行政村全覆蓋。目前,第一批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已經期滿,第二批71名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已於近日換派到位。
  • 海南918名第一書記駐紮貧困村精準扶貧 75人獲推薦優秀
    有了這些群眾基礎,說起扶貧,村民們拉著他的手:「裴書記,你是一個真正幹事情的人,我們相信你,你說什麼,我們跟你幹!」  有了群眾基礎,接下來的事情自然好辦許多。  鋪仔村450米中心大道建起來了,路邊安上了明亮的路燈,村民主動讓出自家土地。
  • 第一書記風採:「阿娘書記」的為民情懷
    破敗落後村變為美麗鄉村  硬化路貫穿全村,統一綠色的鐵質大門、灰色的院牆,新建的村委會辦公樓和文化廣場,太陽能路燈照亮了腳下的路,自來水進了家家戶戶……這些無不凝結著東灘六村第一書記,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阿娘書記」的馬永華的心血。
  • 柴桑區這個扶貧第一書記每天都很...
    現在正值農忙時節,對於柴桑區委組織部駐獅子街道牌樓村第一書記孔令軍來說,是格外忙碌的一個「時期」。眼下,正是農產品上市的時候,孔令軍牽頭幫助村民打開銷路,利用微信群點對點銷售,並親自上陣,當起了村裡「微商」和「快遞員」。今天,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扶貧幹部孔令軍帶領村民脫貧的故事。  「這樣跟你說下,因為天熱雞下蛋比較慢,我這邊沒有這麼多。」
  • 神奇「動」畫|是畫家,也是駐村第一書記,他描繪出廣西大山深處的...
    斬斷窮根,喜迎新生活的八桂兒女為之歡呼雀躍,倍感振奮驕人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那一個個奮戰在脫貧攻堅駐村一線的身影當一位畫家帶著第一書記的使命走進深山在廣西的扶貧工作一線有這樣一位「神筆馬良」——廣西德保縣東凌鎮多脈村駐村第一書記尚新周他是廣西藝術學院的教師也是一位青年畫家
  • 「我們巖林村有個好書記!」——記田林八桂巖林村第一書記楊再華
    這時,一位臉帶自信的年輕人走進了村子,他就是田林縣八桂瑤族鄉巖林村第一書記楊再華。短短一年多時間,這個憨厚的小夥子給巖林村帶來了明顯地的變化,修建公共服務設施,硬化通屯道路,實施安全飲水恐固提升工程,安裝太陽能路燈,開展技能培訓,落實低保政策……楊再華以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心繫百姓幹實事的工作作風贏得村裡廣大村民愛戴。當地村民們都驕傲地說:「我們巖林村有個好書記!」
  • 扶貧精準發力 致富力拔「窮根」——山東科技大學省派「第一書記...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產業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習近平總書記對產業扶貧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為脫貧攻堅指明了方向。山東科技大學第一書記工作隊謹記總書記指示,積極探索,精準發力,多措並舉帶領幫扶村脫貧致富「拔窮根」。
  • 扶貧故事 | 志丹縣永寧鎮麻灣村第一書記郝鵬飛:「請讓我繼續留在...
    2018年春天,郝鵬飛被派往永寧鎮麻灣村任第一書記。進村第一天,他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入戶走訪。走訪中,老鄉對他卻是不冷不熱,甚至是冷眼旁觀,覺得他是個外人,來村裡只是為了「鍍金」。郝鵬飛在自己的民情日記中寫道:「既然來了,就要幹出個樣來,哪怕自己是一粒小火星,只要努力,也會有燎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