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農忙時節,對於柴桑區委組織部駐獅子街道牌樓村第一書記孔令軍來說,是格外忙碌的一個「時期」。眼下,正是農產品上市的時候,孔令軍牽頭幫助村民打開銷路,利用微信群點對點銷售,並親自上陣,當起了村裡「微商」和「快遞員」。今天,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扶貧幹部孔令軍帶領村民脫貧的故事。
「這樣跟你說下,因為天熱雞下蛋比較慢,我這邊沒有這麼多。」說話的這位正在雞舍裡忙著撿雞蛋,他就是獅子街道牌樓村駐村第一書記孔令軍,這雞舍則是牌樓村貧困戶羅克檢家的。羅克檢夫妻無兒無女,兩人歲數較大又幹不了重農活,孔令軍了解到羅克檢家中情況後,就建議兩人多養一些雞,「老人家養雞,總比在田裡幹活要輕鬆一點,如果說要出去賣菜,是幹不了的,而且打工更不現實。」
可是牌樓村地處偏遠,不管是雞肉還是雞蛋都難以銷售出去,僅憑羅克檢自己的力量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於是孔令軍借鑑朋友圈裡的微商模式也決定在朋友圈裡推廣銷售。消息發出後,不少同事朋友購買並幫他轉發。每周五下班,孔令軍就把大家要的雞蛋從村裡捎回來送到每個購買者手中,他既做起了「推銷員」,又當上快遞員。短短兩周時間,通過微信朋友圈幫羅克檢賣出的雞蛋就有上千元。因為孔令軍的宣傳,一些單位食堂的雞蛋供應也改為「從孔書記這購買」,這樣又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銷售渠道。到目前為止,已預訂出去3000枚雞蛋。如今,看到雞蛋生意供不應求,羅克檢別提有多開心了!
「我以前就是怕雞蛋難銷。」
「現在孔書記幫著賣蛋你心裡有底嗎?」記者問。
「有底了,我都還想多養一點,能多搞一點就多搞一點。」
記者點開孔令軍的微信朋友圈,密集的農產品宣傳推介信息刷屏模式顯示。向羅克儉這樣需要孔令軍幫著銷售的農戶,牌樓村還有很多。羅修金夫婦有智力殘疾,無勞動能力,子女需要錢讀書。孔令軍就經常來到他們家,幫助做些農活,幫著銷售農產品。這次,看到孔令軍又來家訪,羅修金的母親硬要把上次孔書記幫她賣雞蛋該找的20元錢退還給他。孔令軍堅決不收。
「不要,不要。要不你就給點玉米給我,不好的玉米、糯米也可以。」
「總在我這裡買雞蛋,只要30塊錢,給50塊錢給我,孔書記人最好了。」
記者發現,只要孔令軍走進牌樓村每個院落,村民們都會熱情地前來相迎。「人和靄,細心,熱心腸」、「我們的自家人」這是孔令軍給村民的印象。
「他人好,哪個方面都好,對村民好公正,誰有困難他就來了,他總在外面跑。」
「我們低保上面有點錢下來,他就趕快送到我們家裡來,過時節那個油米,上面有布置他就往我們家裡送,關心我們,最主要是關心我們。」村民們連連誇讚。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孔令軍引導下,牌樓村正準備成立散養雞合作社,統一購買雞苗、防疫、包裝、管理。設計整體品牌,用傳統的養殖方式養殖本地土雞對外銷售。
孔令軍說,自2018年10月15日他受組織選派到柴桑區獅子街道牌樓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挨家挨戶搞調查,全村19個小組他幾乎每個角落都走了個遍。經過10個月走村串戶,說農家話、做農家事,孔令軍很快與村民打成一片。
柴桑區獅子街道牌樓村支書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孔書記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我們村,遠遠超出了他的扶貧職責。大到村裡的經濟發展,尤其是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小到一些老百姓鄰裡之間的矛盾,他什麼事情都抓。本來我在村裡工作時間比較長,書記崗位我做了幾年時間,現在可以說村民跟他接觸還比較多一些,我都有點嫉妒了。」
「深入貧困戶家中,完全把自己當作農民的兒子,目的就是完成好組織交託的任務」這是孔令軍對記者說的最多的話,「說實話,我喜歡走街串戶跟他們玩,力所能及幫個忙,我都願意做,這是搭把手的事。」
【編後語】村第一書記的一天,充實又忙碌。孔令軍做的看似一件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可是點點滴滴匯聚起來,卻是關係著全村人發展生計的大事。其實,孔令軍只是個例,在扶貧一線上像孔令軍這樣的幹部還有很多。事實證明,只要我們心裡裝著百姓,俯下身子,甩開膀子,多幹事、幹成事,就一定能夠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