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局長~用娘心調查育兒知識問題,為寶媽們撥開育兒道路上的迷霧!這裡是【小兒推拿課】第18期,一定要持續關注局長哦~
有娃之後,總會有各種意想不到的突發情況。很多新手媽媽一看到:寶寶吐奶、嘔吐更是被嚇慌了神。
不不不!先別慌。
今天局長就邀請到了衡謙堂的新派中醫蔡竣宇醫師來和大家分享小兒嘔吐的實用知識!
想知道如何該正確應對寶寶嘔吐?
戳戳戳下方視頻,
了解答案吧!
01
小兒嘔吐的原因是什麼?
蔡醫師認為:
造成小兒嘔吐的常見原因有很多。對新生兒來說,大部分吐奶、溢奶的情況都不用過於擔心。只要不是太頻繁地發生,也不會影響發育。
一般來說,小寶寶之所以會吐奶,是因為它的胃腸道肌肉發育不成熟、喝奶的姿勢不正確,或者是喝奶的時候咽進大量氣體導致的。
新手媽媽們可以在寶寶喝完奶後,將寶寶豎抱起來,讓它趴伏自己的身上。
注意保護好頸背部,輕輕給寶寶拍嗝,拍出和母乳或配方奶一起吃進去的空氣。
這樣可以有效緩解寶寶溢奶、吐奶的情況。等寶寶慢慢長大,這種情況也會逐漸消失。
而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導致嘔吐的原因有食物過敏、胃腸道感染等等。
其中,要數胃腸道感染最為常見。
通常是因為孩子吃了不乾淨的食物,病毒或者細菌感染腸道,引發腹瀉、嘔吐等症狀。家長應該及時給孩子補充水分、鹽分,以免加重病情。
02
有以下情況,請立刻就醫
無論孩子年齡多大,當出現以下這些情況,請立即就醫,交給專業的醫生檢查確診,以免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嘔吐物中出現血液,或者含有黃綠色膽汁,或紅色、黑色、咖啡色的物質;
嚴重腹痛;
反覆、嚴重、持續嘔吐;
腹脹,腹部隆起、變大;
疲倦發力、脾氣暴躁、容易生氣;
中度或重度脫水:哭時少淚或無淚,少尿或無尿,皮膚發乾,嘴唇乾燥;
大便帶血;
發熱(超過38.5℃-39℃);
昏昏沉沉、嗜睡、抽搐,反應差、行為異常等。
03
如何預防小兒嘔吐?
蔡醫師指出,日常注重孩子個人衛生與清潔,是預防病毒感染傳播的關鍵。
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3個預防小妙招,大家的小本本可要記好了!
Tips:
勤洗手,堅持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洗手時,應該用流動的清水和肥皂揉搓15~30秒。尤其是手指甲、手指和手腕之間等容易遺漏的地方,需要清潔乾淨。
Tips:
培養孩子養成規律的吃飯習慣,定時定點定量進食。
少吃或不吃生冷煎炸、油膩重口味的食物。同時,也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讓孩子吃到不乾淨、不熟、腐爛的食物。
Tips:
合理運動,適當鍛鍊,增強孩子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預防病毒及細菌的感染。
04
小兒嘔吐推拿手法輕鬆學
首先,在正式開始小兒推拿前,首先準備溫和親膚的爽身粉或撫觸精油,能夠起到潤澤皮膚的作用。
第一步:找到板門穴。
輕柔地搓揉板門穴,速度均勻,每隻手約200下。
第二步:找到中脘穴。
順時針揉按中脘穴21次。
第三步:揉腹。
順時針方向揉腹100次。
第四步:捏脊。
按照自上往下的方向,捏脊共7次。
05
小兒推拿注意事項需了解
1、給小兒推拿時,應選擇避風、避強光、噪音小的地方;推拿後注意避風,忌食生冷;
2、推拿時醫者要保持雙手清潔,摘去戒指、手鐲等飾物。指甲要常修剪,剛剪過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銼挫平,冬季推拿是雙手宜暖;
3、在小兒哭鬧之時,要先安撫好小兒的情緒,再進行推拿;
4、一般情況下,小兒推拿總的時間為 10 ~ 20 分鐘。但是由於病情和小兒年齡的不同,在推拿和時間上也有一定的差別。
年齡大、病情重,推拿次數多,時間相對長。反之,次數少,時間短,一般每日 1 次,重症每日 2 次。
5、在施行手法時要注意小兒的體位姿勢,原則上以使小兒舒適為宜,同時還要便於操作。
今天的小兒推拿課就分享到這啦~敬請期待我們的下一期內容!
END
孩子嘔吐、吐奶時,你是怎樣應對呢?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
歡迎點底部「在看」或者分享轉發,
才能讓更多人看到哦~
-作者簡介-
本文由媽媽網獨家專欄「媽媽調查局」特約供稿,版權歸媽媽網所有,如果想轉載,請聯繫我們取得授權。
▍本期編輯:貓太太&奤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