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孩子從這次疫情中學到什麼

2020-09-04 琚老師心理課堂


轉眼間已到了往年正常上班、開學的時間,防疫形勢仍然十分緊張。困在家裡的家長們一方面擔心家人的身體,怕萬一被病毒感染怎麼辦;另一方面時不知道什麼時候疫情結束,擔心孩子們的學習受到影響。

在黨和政府的科學決策和精心組織下,全國人民齊心協力,疫情總要過去。疫情過後,孩子們的收穫到底在哪裡?生命中的災難和挑戰其實也是孩子學習的重要資源,家長如何利用這個機會?

我們先定義下什麼是學習。學習是指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學習是增加社會適應性的必要過程。只要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應對人生各種挑戰,不管什麼樣的方式和策略都是學習。


第一,為誰學?——抗毒過程要幫孩子立志

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要喚醒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虛擬世界應有盡有,不僅滿足你學習知識、提升技能的需要,還有你需要的其它精神需要:如歸屬感、控制感、成就感等等,都會在遊戲代幣制的世界得到滿足。除了抗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很多家庭親子間有大塊的時間相處,不停地劃手機屏的過程中一天天地任光陰逝去,實在太過可惜。網絡時代,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於網絡虛擬世界,不想上學,或者對學習、對生活興趣減退,情感淡漠,心理學把種現象稱為社會退縮或社會迴避。解決社會迴避或社會退縮的重要方式就是立志。這次抗擊疫情,是中華民族與新型冠狀病毒間的一場戰疫!教育孩子,我們呼應政府的號召,我們保護好自己,就是為社會做貢獻,為國家在付出!僅僅做到這點還不夠,家長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進入不同的角色,在這樣的一種身份下,我可以為疫情做點什麼?家庭一起去查資料,分享自己的觀點。如果我是科學家,我怎麼辦?我是企業家,我怎麼辦?我是醫務工作者,我可以做什麼……

傳染病永遠是人類要面對的一個很巨大的,難以克服的難題,人類智力延展的領域越來越廣,虎視眈眈的微生物們也在伺機擴展他們的地盤,人類與病毒的抗爭並沒有隨著科技的進步而變得輕鬆,反而隨著物種的變異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融合而變得更加艱巨。這場戰鬥最終的結果如何?這是科學家和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所以,從這次事件中產生的志向不再是個人志向,而是從一個災難事件中升華的一個理想,一個社會志向,一個與人類命運有關的發展目標,這個不比參加一個補習班,有價值的多嗎?



第二,向誰學?——英雄人物事跡,提供榜樣示範

有人分析,之所以在春節前出現這次疫情,在十二生肖中,豬是最靜的,鼠是最動的,從豬年到鼠年的過度時期,從靜到動必然會有一些動蕩和變化。有的時候,沒有一雙慧眼我們很難還原事件的真相,有的時候真相也不那麼重要,而是要為孩子的經歷賦予意義。有了意義,我們的心靈就有了依託,生命就有了目標。客觀情況是這次疫情出現世紀之交,作為世紀之交的孩子,他們承擔著世紀之交給他們的命運。一百年前,也就是1900左右誕生的一些孩子,他們是各行各業的社會精英,政治家,有文學家,有科學家…..他們承擔了過去一百年的發展使命,帶領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令全世界震驚。我們這批處於世紀之交的孩子,人類從真實世界開始走向虛擬時代,他們將承擔未來世界變化的重大命運,國家發展的重大使命,對他們來講,這是巨大機遇和挑戰。榜樣學習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在這次沒有消煙的戰鬥中,湧現了很多的英雄人物。從這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英雄上,我們學習到什麼?我們生活在一個好的時代,度娘作為家教的最好幫手,隨叫隨到!建議家長們不要被鋪天蓋地的抗疫信息淹沒,要注意材料收集的深度。比如榜樣人物,可以找一些典型人物,比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老先生再次掛帥,任專家組的組長。2003年,他是中國抗擊非典的領軍人物,十幾年過去了,83歲的老人身材挺拔健碩,身體狀態絲毫不遜於身旁的年輕人,跑步、遊戲、引體向上,幾十年如一日,幾十年從未停止過運動。鍾南山不老的秘決,他超越生死的信仰,他抗擊非典時的經典故事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學習素材。



第三,怎麼學?——場景式學習,提升思維品質和創造力

疫情爆發初,誰有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科學知識?病毒的特徵是什麼?如何更快地確診是否感染?病毒的剋星是什麼?我們對它一無所知。專家們夜以繼日地鑽研,慢慢有了一定的眉目,研究還在繼續中。這些研究是不可能從書本上找到答案的,只能靠相關人員的思維力和創造力!

人類已進入人工智慧時代。不久前,人工智慧參加了高考數學考試。報導說兩臺機器人,得分分別是134分和105分(滿分150分)。而這還只是個開始,據說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目標是到2020年能夠參加全部高考。智能時代,知識變得越來越廉價,甚至免費,能夠在網際網路搜到的知識都是沒有多大價值的。你得有智慧生成你在網上搜不到的知識。未來對下一代孩子的需要,首先你要學會收集有價值的信息,你還要學會使用搜到的信息,要對它們再加工,再創造。喚醒孩子內在智慧的學習載體可以是任何場景,任何主題!當下最好的莫過於透過抗新型冠狀病毒這個場景和主題!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些單純的數字很難觸及個體的內在情感,孩子們呆在家裡,如何增加他們的情感反應?視頻資料是非常好的選擇!家長要提前收集相關的視頻,挑選推薦給孩子的素材。也不是簡單地把視頻給孩子完事,要提出問題讓孩子思考,和孩子討論。比如讓孩子用三句話概括視頻講什麼?你從中學習到什麼?你如何在生活中運用你所學?

一定要有這些深度思考過程,流經孩子大腦的信息才能轉化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東西,深刻地影響他的未來,否則是對孩子意志的消磨!

這裡給大家推薦兩部影片:

第一部《我是傳奇》2007。無知的人類,往往是災難性事件的始作俑者,人類醫學發現了一種新的病毒可以治癒疾病,不料病毒異變後將感染到的人類變成活殭屍。羅伯特,一個才華橫溢的病原體學者,作為人類最後的希望,使用自己血液中的免疫系統,尋找逆轉病毒的方法。

第二部《未日病毒》2009。影片講述了一個高致命性和傳染性的病毒在世界上蔓延開來,四個好朋友打算一起逃出避難,殺死人類的不是病毒,而是我們冷酷自私的心。



綜上所述,我們帶領孩子至少可以未完成四個方面的學習:

第一個學習:直接參與防疫過程的學習。

網際網路時代,傳統的教育方式已受到網際網路的巨大挑戰。荷蘭赫爾辛基2016年已取消傳統的中小學課程式教育,改為主題式的場景教學!這反映了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向。

安全防疫也是家長們和親戚朋友電話裡、茶餘飯後的話題。最好的學習是從生活中學習,從身邊能接觸到的事物開始學習。抗疫期間,孩子們雖然不能自由出門,但各媒體無處不在的抗疫信息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場景——通過了解人類與病毒的抗爭過程,學到一些對未來生存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增加未來的適應性。

媒體上的信息是魚龍混雜,家長要經過精心挑選,應用官方或正規渠道的報導引導孩子學習。年齡小的孩子家長用冠狀病毒的繪本或視頻來給孩子講,網上已有非常好的繪本或視頻可供參考。對於年齡大點的,家長可以教他們更多的技能,比如學習用電子表格或其它軟體幫助孩子學習畫圖處理數據,每天增加感染人數的各種數據,家長教孩子將其做成統計圖,讓孩子學習一種將數字轉化為圖示的學習方法,可以更好地對未來進行推測和預測。這種技能不僅是應對這次疫情有效,還可以遷移到別的場景學習中;一般來講,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思維相對固化,孩子還可以為老人作科普宣傳,可以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又可以融洽家庭關係。



第二個學習:與這個疫情有關的生物學、醫學科學常識。

網際網路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方式,各學校也陸續推出了網課。除了學校組織的網絡課程,家長帶頭,不被海量的防疫信息淹沒,除了帶領全家做好安全防護外,還可以幫助孩子在真假難辯的網絡信息中尋找與這次病毒有關的生物學知識、醫學知識,學習與小朋友身體有關的秘密,讓孩子了解身體是怎麼回事。比如說,病毒為什麼這麼難治?細菌和病毒的區別在哪裡?醫生怎麼治?ECMO對心臟和肺是怎麼支持的?中醫在抗疫過程中起了特別的作用,了解中醫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也是一項重要的學習。為什麼我們呆在家裡,好好睡覺,保持平和心態就是最好的戰勝病毒的武器……這些科學知識都可以網上免費獲得!



第三個學習:人類抗擊傳染病的歷史。

病毒與人類如影隨形,活到今天,人類歷史、中國歷史都經歷了哪些重大瘟疫事件?它們對人類歷史、中國歷史的進程產生了什麼影響?大瘟疫是如何結束的?醫學的發展與瘟疫結束有什麼關係?除了醫學的發展,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去阻止傳染病的危害……

傳染病永遠是人類要面對的一個很巨大的,難以克服的難題,關於傳染病 、傳染病毒與人類相關的知識和資料,不僅幫助我們的孩子記住了過去和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增加了與病毒有關的最重要的科學知識。最重要的是孩子通過了解人類與病毒鬥爭的歷史, 不知不覺對未來做什麼有一個思考:

薄伽丘躲黑死病的日子裡,寫下了不朽名著《十日談》;艾薩克·牛頓在逃倫敦瘟疫的過程中獲得了關於重力的偉大發現,馬雲在sars肆虐時創造了淘寶的奇蹟……戰疫結束,我們的孩子從這個經歷中能否為未來留下點會什麼?孩子可能從眼前發生的事情中可能產生一個為中華民族的命運、甚至為全人類命運而讀書的志向,這是最有價值的收穫!



第四個學習:對一些社會現象的剖析。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危難時刻,有的是衝鋒在前的勇士,如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成了網紅,作為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一直奮戰在抗擊新型肺炎臨床一線, 同時,他實時關注疫情最新動態,用他認為最真實且有效的方式給更多普通民眾科普解讀疫情,讓大家對待疫情有更為理性的認知;有的卻在其位未謀其政,如中央督查組詢問黃岡衛健委主任唐志紅防疫情況,一問三不知,唐志紅立馬被撤職。普通民眾,有人捐款捐物,如山東一個環衛工人匿名捐款1.2萬,只留下一張條「急轉武漢防控中心,為白衣天使加點油」;也有人趁機發國難財:如石首某鎮某村路口,由於疫情原因,該路口用泥土封路,仍然有車過來,兩位農民見有利可圖,私自把泥土移開,每輛車收兩百塊錢過路費,被刑拘5日;北京濟民康泰有限責任公司豐臺區第五十五分店,因大幅提高口罩售價被處以300萬元的行政處罰……大災大難彰顯人性萬象,一家人一起討論對這些現象的看法,可提升孩子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形成大局觀,提升人生境界。



最後強調,父母不能把自己沒有的東西給孩子。如果家長被疫情所困,處在焦慮和恐慌之中,孩子就難以透過這個大挑戰獲得大的成長。所以,相信政俯,跟黨走,記住:抗病毒最有效的藥物就是—— 不出門,好好休息,正常睡覺!我們一定能夠獲得這場上抗爭的最後勝利!

相關焦點

  • 老師家長,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給自己打幾分?
    這次疫情,我們看到了很多寫給孩子的書信和寄語,那麼,身為教師、家長的我們又該反思些什麼?從生活這本教科書中,我們學到了什麼?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寄望於孩子,而少了自身的反思性成長,那麼多少會顯得蒼白和虛無,更深層一點,這也是對自己這個時代的辜負。這次疫情,我們看多了各種書信和寄語,可不可以先自問,在書寫信件和寄語之前,讓自我反思和自我建設先行,會不會讓筆下文字更具意義?
  • 孩子戴哪種口罩?出門如何防護?這次疫情家長要知道這4個問題!
    有個寶媽發了這樣一句話「當時非典時,自己還年輕,對疫情沒感到有多擔心,但是這次疫情真的感到害怕了,因為現在有了孩子,一是怕孩子有什麼問題,二是怕自己有什麼問題孩子怎麼辦」的確,很多人做了父母都會有這樣一種感受,就是「自己這後半輩子就是為了孩子而活了」,有了什麼事情最先擔心的是孩子。
  • 這次疫情對普通人有什麼影響?
    隨著疫情防控得到了控制,慢慢的都會步入正軌了,那麼作為普通人,疫情對我們有何影響呢?1,經濟壓力。這次疫情趕上中國的傳統春節,正是大家回家團圓的日子,經過全國人民的有效防控,得到了改善,我們長時間在家陪著家人雖然不能出來走動,但是這種陪伴也是難得的!接下來的就是復工開學,再不去賺錢就要掏空老本了!
  • 廣雅中學、廣州中學校長:教你在家上「新」課
    在家學習,師生都要具備相應條件 廣州中學校長吳穎民表示,居家學習的做法,要保證全員參與和富有成效,必須分別從學生和老師兩個角度出發。一是要摸查,究竟學生們具備何種信息化的學習條件,「還好廣州中學學生都具備在線學習的基本設備」。
  • 疫情之下如何教孩子辨別真偽?提高孩子科學素養,建議家長...
    在這次疫情中,面對「謠言」,作為「大人」的我們,能給自己打幾分呢?又該從中反思些什麼?今天,中教君為各位老師、家長請來北京學生活動管理中心科技教育特級教師高付元老師,聽高老師怎麼說!一位媽媽正在廚房裡洗碗,她聽到小兒子在後院蹦蹦跳跳的聲音,便問道:「你在做什麼?」小男孩得意地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去。」各位家長,如果是您,該怎麼應對孩子的回答呢?是叮嚀不要摔倒,還是斥責孩子看似不切實際的回答?是毫不留情的戳穿孩子的童真,還是打破他美好的夢想?
  • 仁壽縣教體局:關於華興中學提前開學及口罩的回覆!
    近日,有網民反映華興中學提前開學以及口罩的問題。縣教體局回復如下:仁壽縣教育和體育局關於網民反映華興中學提前開學及口罩問題的回覆我局收到網民反映華興中學提前開校和學生自備口罩的問題後,高度重視,立即組織人員調查核實,現將調查情況回復如下:一、反映問題的調查情況(一)關於華興中學提前開學的問題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響,華興中學嚴格執行上級文件要求,並未通知開校。
  • 德州市同濟中學校長張德軍:老師、家長均應成為孩子學習的「同伴」
    記者 武紅鵬 見習記者 尹成新)「在第二期全市教體系統大講堂中,專家們提到的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同濟中學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8月13日,德州市同濟中學校長張德軍在談及全市教體系統大講堂心得體會時說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教師成為學生的同伴,增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當前學校需要努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張德軍告訴記者,自1996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已經在同濟中學工作了23個年頭,始終堅信「親其師,信其道」這句古訓。
  • 邱縣第一中學關於疫情防控致家長的一封信
    邱縣第一中學關於疫情防控致家長的一封信各位家長朋友們:您好!在此特提醒各位家長,務必要深刻認識疫情防控的複雜性,務必要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現就疫情防控提出以下建議:1、各位家長如無特殊情況,不要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行或出差。必須前往的,要提前向當地村(社區)、工作單位報備,了解目的地防控有關要求,及時做好個人防護;返邯時,提前主動向所在村(社區)、工作單位報備相關信息,配合做好核酸檢測和健康監測等工作。
  • 這一學期孩子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分享給家長
    轉眼到了年末,回顧孩子這一年的收穫,不少家長有些疑惑:怎麼感覺孩子天天在幼兒園玩,什麼也沒學到呢?
  • 這次疫情,你意識到了什麼
    意識到一件事,可能是一瞬間,也可能是長時間對自己的反覆追問。 今年,疫情改變了我們許多生活方式,即使困在家裡,仍有無數信息向我們湧來。
  • 孩子為何到了中學成績一落千丈?是老師不會教嗎?應對措施看過來
    孩子小學成績一直不錯,可是上了中學成績就一落千丈,於是有家長質疑:是中學老師不會教嗎?當然不是!這是對中學老師極不公正的誤解。不過,也難怪家長質疑,因為很多孩子上小學時成績看起來很不錯,可是上了初中,確實成績一落千丈。
  • 「眾志成城戰疫情」涇縣中學「高考班」在線課堂保教學
    時間長了,很多家長反映孩子複習方式不科學,對照答案又不明白解題原理,開始出現焦慮、困惑,不知道該怎麼學習的情況。」王老師說,因此,權衡再三,逼著自己當一回線上「主播」,搖身一變,自己也成了孩子們眼中的「網紅」了。
  • 法國家庭的「早教」都教孩子什麼?這8點非常值得各位家長學習
    導讀:法國家庭的「早教」都教孩子什麼?這8點非常值得各位家長學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法國家庭的「早教」都教孩子什麼?這8點非常值得各位家長學習!
  • 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多讀書,看看這次疫情,孩子就明白了
    其實,想要跟孩子解釋這個問題並不難,我們帶孩子看一看這次武漢疫情,從裡面的細節就可以得出來,做一個有知識的人是非常的多麼的重要,讀書是多麼的重要。所以,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如果有足夠的知識,我們就能夠更好的去戰勝這些風險,去迎來美好的生活,所以當孩子問為什麼要讀書的時候,我們就會有答案了。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孩子問為什麼要好好學習時,家長不知如何回答。
  • 家長看過來!如何和孩子共同面對疫情?教你3個關鍵詞
    新冠肺炎疫情 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個 超長假期 每天面對疫情各種信息 有的孩子會感到 害怕、焦慮、恐慌 ......
  • 疫情面前,與孩子共上一堂生命教育課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高麗2020年寒假,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一切,家長的不安對還處於懵懂期的兒童有什麼影響?當家庭變成學校、家長成了校長時,家長和孩子可從這場疫情中學到什麼?為此,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採訪了多位專家學者,請他們為疫情中孩子的心理健康「把脈問診」。
  • ...堅定必勝信念——鄭州市第三十九中學致家長朋友的一封信
    很多東西是無法通過教科書直接教給孩子的,這次災難是最真實不過的社會情景,給孩子們提供了上一堂生活大課的契機。如果任由孩子每天在床上躺著、沙發上坐著,不停地刷手機、看電視,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會讓他們更加焦躁。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制定一個居家學習生活的方案,把一日生活、學習安排具體化為一張作息時間表,清楚列出列出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學習做作業,什麼時候鍛鍊身體,什麼時候娛樂遊戲,什麼時候做家務。
  • 疫情期間孩子心理疏導建議 心理諮詢師教您靜心備考
    疫情期間孩子心理疏導建議 心理諮詢師教您靜心備考  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漳州不少心理專家表示,疫情期間,家長應多留意孩子的情緒波動,並以科學的方式積極疏解,幫助孩子慢慢轉變心態。  家長要給孩子正面影響  記者:如何發現孩子的不良情緒,孩子有了不良情緒該怎麼辦?
  • 疫情之下,衡水中學接連被曝光!
    2月28日晚,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節目主持人白巖松現場視頻連線衡水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郗會鎖,就疫情期間採用什麼方式幫助高三學生備考、高考成績預期
  • 讓衡水中學的老師到普通中學教普通班,能不教出很高的升學率?
    被譽為「高考加工廠」的衡水中學的老師,換到普通中學去教普通班的學生,是可以提高普通學校的升學率的,但是不可能是大幅度提高,只是相比之下會有提高。衡水中學名聲在外,享譽中國,多少家長夢寐以求的地方,想把自己孩子送進這所「高考加工廠」,一旦進入就意味著半隻腳已經踏入大學校門。衡水中學靠一己之力拉高了河北整個省的高考錄取分數線,讓河北學子苦不堪言,即使拿到700分的成績,也未必能進得了清華北大的大門,如神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