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神奇的花園》學會如何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2020-08-28 範兒的閱讀書籍

瑪麗幹得很起勁,她挖了一片又一片,臉上流露出喜悅的笑容。挖了一會兒,她就躺在地上或者鑽進樹叢中獨自玩耍。勞動和玩耍使她渾身發熱,她脫去外衣,又取下了帽子,她覺得從未有過這樣的輕鬆和興奮。

這是世界名著《神奇的花園》裡面的一幕。誰能夠想像得到這個幹活如此興奮的孩子,之前是一個性格乖戾,獨斷專橫,稍有不順就會大發脾氣的女孩子呢。這一切的變化都得歸功於一個神奇的美麗花園。

這本《神奇的花園》是美國作家巴奈爾所著,是一本具有世界影響的名著,被許多國家列為孩子必讀書目之一。書中的主人公瑪麗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小女孩子,她從來都沒有感受到來自父母的一絲關愛,她就像一個小動物一樣,被傭人餵養著長大,稍有不順就大發脾氣,從而養成了非常乖戾的性格。突然在幾天之內,她的父母接連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流行病--霍亂奪去了生命,從此無依無靠的她被人送回了英國她唯一的親戚---姑父家。

具有同樣命運的是瑪麗的表弟科林,他出生後不久母親就意外去世了,父親心灰意冷,經常去國外遊玩散心,根本沒有心思照顧兒子。科林從小身體虛弱,因此一直躺在床上,對生活也沒有什麼信心,他總以為自己長不大。

瑪麗告訴科林她發現了一個被塵封已久的神奇花園,科林的生命之火從此被點燃了。他們一起來到了花園之中,兩個年輕的生命,像幼苗一樣茁壯成長。從而也擺脫了噩夢般的生活,科林的父親後來也發現了這一切美好的景象,重新燃燒了生活的欲望。小說情節溫暖感人,但是我感受到最多的卻是,瑪麗和科林成長的過程,他們父母走的育兒歪路值得我們引以為戒。

一、不要像養小動物一樣養育孩子,孩子是有感情的,孩子要與人接觸

瑪麗出生在印度,她爸爸是一名英國駐印度的高級軍官,媽媽熱衷於交際,從來不管她,她由一群印度傭人來伺候,她們從來不敢抬頭看瑪麗,對瑪麗也從來沒有任何的要求,瑪麗對僕人,沒有任何的感情,動不動就大發脾氣,又打又踢,傭人們只有唯唯諾諾,說話都戰戰兢兢,只會一個勁的道歉,說對不起。連從英國請來的家庭教師都忍受不了瑪麗的專橫,三個月就不幹了。

她整天過的是小豬一樣霸道而自私的生活。在這種狀態下長大起來的瑪麗,性格非常的乖戾,對誰都看不慣,跟她的父母沒有任何的感情聯繫,對她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的漠不關心,因為沒有人跟她交流,只會滿足她的生活必需。

在物質上瑪麗是富有的,因為她的家境富裕,生下來就有傭人伺候,可是感情上她卻是貧窮的,因為她的媽媽從來都不管她,只顧著自己交際娛樂,最終所有的人都死了,還沒有誰意識到瑪麗的存在,她一個人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但是到了英國之後,瑪麗有了另外一個僕人瑪莎,她給瑪麗帶來了不一樣的感覺,她不僅僅是一個僕人,還是一個大姐姐和朋友,她讓瑪麗自己學著穿衣服,跟瑪麗聊天,讓瑪麗出去感受大自然,並且給瑪麗帶來了跳繩。這一系列做法讓瑪麗感受到了溫暖,她甚至學會了感恩,主動說出來謝謝,在這之前是不可能的。

瑪莎給她介紹了自己的弟弟狄肯之後,瑪麗就徹底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跟之前的她完全是兩個樣子。

養育孩子和養育動物是不一樣的,動物只要讓它吃飽了,不著涼,不生病就可以了,而孩子是不一樣的,她是人,人是有感情的,需要真心的對待,孩子才能夠感受到別人對他的愛,從而將愛反饋給別人。

瑪麗的表兄科林是個更加可憐的孩子,他出生不久之後就沒有了媽媽,爸爸更是因為媽媽過世而傷心過度,從來不知道關心他,科林也是在一群傭人伺候下長大,從小體弱多病,身體非常虛弱,幾乎從不下床,醫生總是說科林長不大,這樣暗示讓科林更加的焦躁,總是對下人吼罵,所有的下人都怕他。他們就更加地聽從科林的話,生怕把他惹火了,在這種情況下,科林的身體和性格越來越差勁。

瑪麗的無意闖入,激活了科林枯燥的內心,讓科林感受到了生活的意義,一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只提供生活必需品,而沒有足夠的關心和愛護下長大的孩子,跟餵養的一隻小動物一樣,沒有任何的區別。想要讓孩子有優秀的性格,就得先用愛來滋養他,而不是每天吃飽餵足就可以了。只有沐浴在愛河中長大的孩子才具有優秀的品格,才能與人親近,才能健康長大。

二、接觸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孩子能夠快樂起來

瑪麗的改變,科林的改變,都得歸功於大自然,甚至於科林爸爸的改變,大自然都功不可沒。很難想像,沒有神奇的花園,瑪麗長大後會是什麼樣的焦躁和無理。科林也許真的如他自己所說,根本就沒法長大,因為他一直生活在焦慮和暴力之中。

瑪麗剛來到莊園的時候也是一個人,寂寞無聊,瑪莎鼓勵她,你可以下去走走,等她發現了有一個秘密花園之後,心思全部被花園佔滿了,她開始覺得有趣了。她一整天都呆在戶外,慢慢地發現自己變得變化多了,頭髮變黑變多了,飯量變大了,甚至願意聽瑪莎嘮叨了。

等她和知更鳥開始做朋友之後,她真的快樂到幾乎無法呼吸。

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功勞,瑪麗走在空曠的田野裡,像狄肯一樣自己獨自去玩,她一下子活躍起來了,就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花園裡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都仿佛是她的朋友,他們改變了瑪麗。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了科林身上,那個之前皮包骨頭,沒有一點生氣和血色,長年躺在床上的男孩,在瑪麗和狄肯的帶領下走進了花園,呼吸了新鮮的空氣,感受到美麗的大自然之後,科林忍不住叫到:我會好起來的,我會好起來的。

生活的動力一下子充足了。他們三個人每天泡在花園裡,科林慢慢地強壯起來,漸漸地可以走路了,小臉蛋也養圓了。

這就是神奇的花園的魅力!

想要讓孩子多開心,健康,就要帶孩子去感受大自然,讓充滿了生機的大自然帶給孩子更多的活力。

養育孩子需要我們付出自己的真心和愛,讓孩子感受到這一切,帶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讓他們領略生活的美,這才是一個孩子應得到的。讓我們放下手中的工作,多多陪伴自己的孩子,不要讓瑪麗和科林這樣的孩子再次出現,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

相關焦點

  • 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麥克米倫•佳睿幫您完成!  曾幾何時,沉重的書包壓上了孩子們柔嫩的雙肩;  曾幾何時,繁重的作業取代了孩子們晚飯後開心的遊玩;  曾幾何時,無憂無慮天真爛漫幾乎和孩子們絕了緣。
  • 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生命結束,快樂的童年不僅是一生中最美好的記憶,也是快樂人生的基礎,無疑對自身身心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何為快樂童年,怎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是值得所有父母和全社會共同思考的重要課題。這一課題雖然至今仍沒有科學準確的定義,也沒有得到專家學者的破解,但課題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化,其研究成果有助於解決培養教育下一代的認識誤區和實踐困惑等現實問題。
  • 讓孩子讀一讀《快樂王子》,學會做一個善良的人
    這就是英國著名作家、戲曲家、詩人王爾德的童話《快樂王子》,讀起來語言優美,情節感人,朗朗上口,回味無窮,童話裡貫穿著一種微妙的哲學,一種對社會的控訴。一百年後的王爾德被英國民眾選評為「最有智慧的英國人」。他為數不多的幾篇童話被公認為堪與安徒生和格林兄弟的童話相媲美。
  • 《小藍與小黃》:一個看似簡單的繪本,卻藏著孩子童年的快樂密碼
    讀到這裡,我一下子就被帶回到自己的童年時光,回憶起和小朋友開心玩耍的場景。這些簡單卻充滿童趣的遊戲,有著孩子們難以抗拒的無窮魅力,幾乎每個孩子都能從中獲得快樂。童年的我們通常一玩就是一整天,有時玩足一天依然意猶未盡,對下一次遊戲又充滿期待。
  • 《小藍與小黃》:一個看似簡單的繪本,卻藏著孩子童年的快樂密碼
    讀到這裡,我一下子就被帶回到自己的童年時光,回憶起和小朋友開心玩耍的場景。 這些簡單卻充滿童趣的遊戲,有著孩子們難以抗拒的無窮魅力,幾乎每個孩子都能從中獲得快樂。 童年的我們通常一玩就是一整天,有時玩足一天依然意猶未盡,對下一次遊戲又充滿期待。想必李奧尼的孫子們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也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也會由衷地發出微笑:我們就是這樣玩的呢!
  • 請不要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最好的母愛,是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請不要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最好的母愛,是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原創/靜月荷 導語龍應臺在《孩子你慢慢來》裡有這樣一段話:「我願意用一生的時間,去等這個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5歲的手指。花繩繞過來,剛好要系上的時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
  • 父母必須明白的五條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若家長問孩子對某事物或某人物的感覺,通常最直接的回應是開心、不開心,又或喜歡、不喜歡。愉快的感覺和成功的經驗,最能令孩子留下正面的回憶,有助建立積極人生觀。各位家長,凡事多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他們的需要,讓孩子多些快樂的經驗,你們也可以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 分享秘密純真童年——《秘密花園》
    一群孩子在秘密小天地裡盡情玩耍,還學會了互幫互助團結有愛,不僅自己變得活力滿滿,還影響了身邊大人也變得積極樂觀。 秘密花園裡仿佛有魔力一般,驕橫的瑪麗變得團結有愛,病嬌的科林變得堅強隨和。魔力進一步擴散,莊園的主人也走出了喪妻悲痛,父子關係變得更加融洽。大家好像都找到了久違的快樂源泉。
  • 讓孩子有一個快樂健康科學的童年並不難
    今天兒童節,祝孩子們都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健康成長!孩子本都該是天真爛漫的,單純可愛歡樂的,看著現在的孩子,本應該是非常幸福,因為現在的孩子成長在好年代、好歲月,大多孩子有舒適的經濟條件、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更方便的學習渠道,人們總說,現在的孩子真聰明。當看到一些孩子不缺經濟,但卻不快樂的時候,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不禁讓人心生感觸。
  • 如何給孩子一個童年,同時又不被別人傷害呢?
    【編者按】我們相信世界的真善美,也知道總還是會存在一些「隱秘的角落」;我們希望孩子內心充滿愛,也想讓他遇到危險能學會識別。如何能給孩子一個純潔的童年,同時又讓他學會自我保護呢?今天,「心悅信箱」邀請周刊專家林翔宇老師來為大家解答。如果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你也有疑惑,歡迎來信。
  • 讓你的孩子過一個快樂的寒假
    最近快報19樓網站教育論壇上有一位網名「我亦深藍」的家長,給孩子列了一份 《與孩子一起制定的快樂寒假計劃》,跟帖達到11頁:  1.不論考試成績如何,父母不能整天掛在嘴邊並以此「要挾」孩子,考試已經結束了,假期「考試」二字免提。  2.每天學習2.5小時,時間可以分段執行,具體時間孩子自行安排,學習內容除寒假作業外,要根據考試情況,查漏補缺,父母監督學習效率和執行情況。
  • 孩子不可不讀的曹文軒金色童年經典!
    開頭的描寫很是吸引孩子的注意,讓孩子沉迷其中,進入閱讀狀態,在不知不覺中掉落作者的寫作王國,此外,孩子還能在書中學習寫作,學會如何更好的閱讀,學會文字的妙處,這對很多孩子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一筆寶藏。生活感悟,童年趣味讓孩子從容從心,在精神上獲得滿足書籍的神奇之處,不僅在於對美文的賞析,更在於書籍體現出的「精神內核「,換句話說,此書給孩子帶來的,不僅是一種「技巧性」的學習,更多的是,關於內心的成長,縱使生活百般滋味,書卻能帶給孩子純粹。
  • 書香童年·童書推廣活動丨讀最好的童書 給孩子一個充滿書香的童年
    書香童年·童書推廣活動丨讀最好的童書 給孩子一個充滿書香的童年2019-06-13 18:03:2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讓中國的孩子讀最好的童書,讓世界的孩子讀中國最好的童書」,北京閱讀季一直高度重視兒童閱讀,大力推進書香童年公益服務平臺的建設,打造兒童閱讀的經典品牌。
  • 讀《童年的秘密》有感
    《童年的秘密》就像山谷中的一條舒緩而清澈的小溪突然出現在我的眼前,我被它吸引了,順著這條小溪徐徐前行,漸漸的一副美麗而神秘的自然山水畫卷呈現在我的眼前…這就是童年的秘密!胚胎發展成新生命,需要子宮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和營養的供給,而精神的胚胎即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也不能脫離環境。一個好的,適宜的養育環境可以培養出心理健康快樂的兒童。
  • 讀《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DAY1
    今天,拿起了久違的紙質書,開始DAY1閱讀喬尼絲•韋布與克裡斯蒂娜•穆塞洛共同著作《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一書。由王詩溢和李沁芸共同翻譯。這段話概括了父母忽視帶來的危害:這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家長都有過讓孩子失望的教育失誤。但真正有害的是情感忽視的父母對成長中的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第二章—造成情感忽視的12種類型父母,充滿情感忽視的教育方式乍一看跟健康的教育方式沒什麼不同,但其中的區別是非常巨大的。
  • 原生家庭那些事——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相信大家對「原生家庭」這個詞並不陌生,我們的一生中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生活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成家的那個家。我們通常把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可以說,人的一生都繞不過去我們每個人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經歷,因為我們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因此,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對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至關重要。
  • 產品概覽|智能娛樂,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
    該品類主要面向兒童,旨在為兒童創造一個快樂的童年。,但其實,陪伴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快樂才是孩子最好的成長。>DIY蜘蛛機器人一個簡單的益智玩具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旺仔小六一個機器「寵物狗」陪聊陪玩讓孩子的童年不再孤單
  • 小學優秀作文5篇範文:快樂的童年
    快樂的童年作文1  每個人都有一個童年,它五彩繽紛,它美麗而絢爛,它精彩到了巔峰,卻也短暫到了極點
  • 61特輯 | 童心協力,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據說,每個人都有兩個童年,一個是自己的小時候,另一個則是孩子給的童年,一個藏在回憶裡,另一個可能就在眼前。只是當我們自己還是個孩子時,百無禁忌,無憂無慮;而當我們有了孩子,事事謹慎,多種操心。關於孩子的成長永無小事,處在這個特殊童年的家長也並不容易,因為無論條件如何,從飲食營養,學習輔導,再到娛樂健康,生活起居,都只想儘自己的所能,讓他們享受到的不比別家孩子差。
  • 孩子的童年和快樂是必然的搭配嗎?
    現在的孩子根本沒有快樂和童年,社會的竟爭和焦慮都傳染到了學校!可憐的孩子們!但今天我們必須先放下善良,來討論一個更根本的問題:童年和快樂是必然的搭配嗎?要說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把目光撤遠一點,回頭看看歷史。我們人類大體就經歷了三種社會形態,最早的是採集狩獵社會,中間的是傳統的農業社會,今天則是商業社會。那讓我們靜下心來猜猜看,哪種社會形態中的童年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