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年和快樂是必然的搭配嗎?

2020-08-26 蓬勃育兒

一位媽媽如是說:

我的兒子讀初二,說心裡話,現在的教育是在謀害孩子。

從早上七點到校,中午學校吃過飯爬桌子上休一會,本來是下午五點放學,如果有晚輔就到六點半放學,沒完成任務的到七八點也正常,一天十幾小時在學校,孩子心裡委屈,又不敢說,給孩子們的天性都磨滅了!

現在的孩子根本沒有快樂和童年,社會的竟爭和焦慮都傳染到了學校!

可憐的孩子們!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多麼善良的一個媽媽啊。

而且,我相信,像這樣善良的媽媽還有很多,很多,很多。

但今天我們必須先放下善良,來討論一個更根本的問題:

童年和快樂是必然的搭配嗎?

要說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把目光撤遠一點,回頭看看歷史。

我們人類大體就經歷了三種社會形態,最早的是採集狩獵社會,中間的是傳統的農業社會,今天則是商業社會。那讓我們靜下心來猜猜看,哪種社會形態中的童年是快樂的?

採集狩獵社會離我們太遙遠了,基本沒有直接的證據。但我猜,那時候由於人少、果子多,生存壓力和競爭壓力小,如果刨除疾病、夭折、捕獵時的危險、部落之間的戰爭之外,童年應該還是快樂的。你想啊,一個部落幾十號人,大小十幾個孩子,爬樹摘果子、下河摸魚的生活豈不是悠哉悠哉?

但不幸的是,他們開始定居了,開始種地了。現在所有專家的看法基本一致,農業社會給人類帶來了無盡的苦難,生活質量遠不如採集時代的祖先們,也包括孩子,因為孩子也要幹活。

作家畢飛宇在其小說《平原》中是這樣描述蘇北農民生活的:

都說莊稼人勤快,誰勤快?誰他媽的想勤快?誰他媽的願意勤快?都是叫老天爺逼的。說到底,莊稼人的日子都被「天時」掐好了生辰八字。

天時就是你的命,天時就是你的運。為了搶得「天時」,收好了麥子,莊稼人一口氣都不能歇,馬上就要插秧。插秧就更苦了。你的腰必須彎得更深。你的身子骨必須遭更大的罪。差不多就是上老虎凳了。

所以說,一旦田裡的麥子黃了,莊稼人望著浩瀚無邊的金色,心裡頭其實複雜得很。喜歸喜,到底也還有怕。這種怕深人骨髓,同時又無處躲藏。你只能梗著脖子,迎頭而上。老虎凳在那兒,你必須自己走過去,爭先恐後地騎上它。

這還是20世紀六十年代的農業啊,農具都是鐵的了,多少有點機械、有點肥料了,我們的老祖宗那時候肯定比這更難。

再說點具體的,一個具體的童年,70年前我的母親,那時候她5歲,那時候她正式成了家庭分工協作的一員,她的工作是「放豬」,就是把豬趕到野地裡啃草吃,冬天就啃麥苗兒。

我母親是這樣回憶的:那時候冬天真冷啊,只能趴在溝裡避風。天蒙蒙亮出來天黑了才能回去。冷了,就在溝底來回走走,就跺跺腳。帶的午飯哪天也等不到中午就吃完了,再餓了,就只能忍著了。唯一的希望是豬,因為它們的鼻子好使,能聞到深埋在地裡的地瓜(我們老家俗稱這種地瓜為「賊地瓜」),還能用長鼻子給拱出來,哎,豬也吃不飽啊,這時候就要趕緊的跑,去把豬趕跑,去搶豬的地瓜吃,但成的時候少,因為自己還沒有豬大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歐美率先進入商業社會了,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情況。

菲利普·埃裡斯在其著作《童年的世紀》中式這麼描述的:

18世紀末的工業革命導致了對廉價勞動力的巨大需求,父母會依靠兒童為家裡賺錢,僱主也會毫無顧忌地讓6歲大的兒童到工廠幹活,而且通常工作環境惡劣、工作時間超長。英國議會在1833年的《工廠法》規定,9~13 歲的兒童每周工作不得超過48小時, 13~ 18歲的兒童每周工作不得超過68小時。

這種狀況的真正改善大約是二戰之後。

就說美國吧,二戰之後大量的軍人回國,大量的嬰兒出生,加上經濟的高速發展,加上父母工作忙、孩子多,所以這批孩子的童年還是挺快樂的,吃喝不愁,基本上就是放養,以獨立摸索、不怕犯錯、敢吃苦頭而聞名世界。

但這種快樂的教育模式今天已經大為衰退。各階層家長,尤其是中產家長,加大投入教育投資,被稱為「直升機式育兒」——父母的監護盤旋在孩子上空,寸步不離。

新一代美國兒童,犧牲打工和遊玩的時間,投入到教育的「軍備競賽」之中。沒有哪一代美國人曾經如此刻苦做題。白人中產階層的兒童,從名牌幼兒園、小學升入名牌私立中學,最後升入常青藤大學,每一步都不敢出差池,唯恐階級下滑。

我們國家七零後、八零後這一代的童年也可以說是快樂的,那個時候父母工作忙,根本沒空管我們,雖說吃的不咋地,但學習壓力不大,小夥伴湊一塊還是挺樂呵的。

再往後,物質條件兒就好了,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就上來了,興趣班、輔導班也就多了,漸漸的就變成這個媽媽眼中的樣子了。

好,古今中外粗略的都看完了,回到我們的問題:童年和快樂是必然的搭配嗎?

不是。

童年是否快樂,取決於兒童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如果資源豐富、生活壓力小、生存競爭不激烈,那任何人過得都挺快樂,包括兒童。如果資源稀缺、生活壓力大、生存競爭激烈,那任何人的日子都不會好過,也包括兒童。

那現在的資源豐富嗎?生活壓力小嗎?生存競爭激烈嗎?

現在的物質是挺豐富的了,現在就是一個要飯的,吃的、穿的、住的也比以前的地主強好多倍。可人是什麼?人是我要比你強的,人是要互相比較的——憑什麼你的孩子就比我的孩子學習好?!

如果父母能忍住焦慮,能接受孩子過一個普通人的生活,那孩子的童年也不至於多麼的悲慘。

以前的社會沒的選擇,只能硬著頭皮去和生活死磕。

現在,讓孩子過一個怎樣的童年,選擇權似乎真的握在父母手裡了。

這個權利,你敢要嗎?


有什麼疑惑儘管問

我們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同路人

關注同名(蓬勃育兒社)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育兒信息!

相關焦點

  • 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生命結束,快樂的童年不僅是一生中最美好的記憶,也是快樂人生的基礎,無疑對自身身心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何為快樂童年,怎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是值得所有父母和全社會共同思考的重要課題。這一課題雖然至今仍沒有科學準確的定義,也沒有得到專家學者的破解,但課題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化,其研究成果有助於解決培養教育下一代的認識誤區和實踐困惑等現實問題。
  • 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麥克米倫•佳睿幫您完成!  曾幾何時,沉重的書包壓上了孩子們柔嫩的雙肩;  曾幾何時,繁重的作業取代了孩子們晚飯後開心的遊玩;  曾幾何時,無憂無慮天真爛漫幾乎和孩子們絕了緣。
  • 什麼是快樂的童年?孩子的快樂在孩子的心裡!!
    什麼是快樂的童年?往往我們都是用家長的視角去看待!孩子快樂不快樂,最本質的體驗來自孩子自己!,她是快樂的!孩子能夠感受到被關心愛護,她是快樂的!孩子能感受到自己是被人需要的,她是快樂的!孩子能在受到失敗挫折時自己是有能力戰勝困難,繼續前行的,他是快樂的!孩子能感受到自己是受歡迎的,他是快樂的!孩子能感受到對自己的評價是正向積極的,他是快樂的!孩子能發自內心的喜歡欣賞自己,他是快樂的!
  • Hellokid注重寓教於樂,讓孩子快樂童年、英語技能雙豐收
    視頻中媽媽要求孩子必須背會乘法口訣,否則就見不到媽媽,以至於孩子在短短的三分鐘時間內一直在背口訣,沒能和媽媽說上一句話。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讓很多家長忙於工作,壓縮了陪伴孩子的時間,但激烈的社會競爭又逼迫家長不得不對孩子的教育異常重視,最終的結果就是既沒能給孩子一個快樂陪伴的童年,又沒能提升孩子的個人技能。
  • 「望子成龍」和「快樂童年」哪個重要?我們的孩子,該減壓了
    在「望子成龍」的心態驅使下,我曾給過孩子很多強制的「愛」。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友情提示:內容太過真實扎心,如有雷同,純屬正常!)糖豆媽情感語錄:童年生活具有獨特可孩子的童年卻常常背負成人太多的期望,就像我在糖豆未出生時就提前「規劃」,7個月就提前教識字、背唐詩……「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代價就是犧牲糖豆的快樂和自由。還好及時反思了自己的問題,果斷「放棄」,讓女兒回歸了快樂童年,獲得了健康成長。END我是糖豆媽,久居古都,一個喜歡用漫畫傳遞帶娃趣事的90年宅媽,每周五與大家聊聊育兒的那些趣事!
  • 放養孩子等於快樂童年?別讓放任不管偷走孩子真正的快樂
    我給孩子報了個興趣班,被別的寶媽教育了,「別讓孩子太累了,上什麼課外班呀!我們家是快樂教育,從不讓孩子學什麼東西,不給孩子一丁點負擔,童年就應該快快樂樂地玩耍。」我在生活中經常碰到這樣的家長,聲稱自己家是「快樂教育」,可我深入了解才知道,她平時很忙,沒空管孩子,她所謂的「快樂教育」就是不管孩子,隨便孩子看一天電視,打一天遊戲,想吃什麼,想買什麼都滿足。
  • 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就是讓孩子自由生長?聰明的父母會這樣做
    今日問題:父母怎麼做才算是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呢?每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常常聽見有家長抱怨,時時刻刻的管著孩子,孩子說沒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嫌煩嫌嘮叨。
  • 給孩子多一些選擇的機會,讓孩子享受快樂童年
    他的乖巧與懂事都讓老師隱隱約約覺得這個孩子的內心比起每日天真可愛吵吵鬧鬧的孩子,顯得有些隱忍與克制,他的每一天都不是真正的快樂。 有一次外出活動時候,最快喝完水的他理所當然的站到第一名的位置,等待其他小朋友站到他的身後。這時候另外有一位小朋友強行要站在第一個,就把他往後推。
  • 童年的快樂與玩具無關|湄公河畔的童年
    作品不僅記錄下了湄公河流域悠久深厚的文明,而且展示了當地民眾特別是兒童的生活狀況,啟發師生對「幸福」「童年」的思考。在介紹過程中,師生凝神細聽。趙寬先生還分享了其外語學習、求學及工作經歷,並就如何欣賞照片和拍攝照片與在場師生交流。
  • 兒童衣櫃這樣設計,給孩子一個快樂童年!
    父母總想要給孩子一個完美的童年,安全的環境,健康的生活。希望他們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度過屬於他們的每一天。即使現在生活的房子空間有限,也會想要給孩子們闢出一個屬於他們的空間,那屬於孩子們的小小空間裡,怎麼才能裝下一整個童年呢?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衣櫃定製的好,孩子成長沒煩惱!
  • 以前的孩子和現在的孩子,誰的童年更加快樂?這些對比讓人感嘆
    ,但在不同的時代中,都擁有不同的快樂,這樣的快樂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非常大的幸福。,發現自己真正地變老了,並且發現現在孩子的生活和自己當初的童年生活相差很多,於是很多90後就將這個對比成立了一個話題,讓90後都出來進行討論一下。
  • 孩子童年的快樂,是我們養育的首要任務
    我現在在幼兒園工作,和家長孩子密切接觸,通過觀察和比對,孩子呈現出來的狀態和父母長輩及家庭,家風,家教,環境等因素呈正相關,且對孩子的浸潤和影響是非常之大。我和2歲至3歲半的孩童接觸最密切。舉幾個典型的例子。例子一:2歲半的伊伊,爸爸內向孤僻,不喜與人交流,跟女兒在一起時,言語也不多。
  • 讓孩子有一個快樂健康科學的童年並不難
    今天兒童節,祝孩子們都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健康成長!孩子本都該是天真爛漫的,單純可愛歡樂的,看著現在的孩子,本應該是非常幸福,因為現在的孩子成長在好年代、好歲月,大多孩子有舒適的經濟條件、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更方便的學習渠道,人們總說,現在的孩子真聰明。當看到一些孩子不缺經濟,但卻不快樂的時候,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不禁讓人心生感觸。
  • 孩子,我寧願欠你一個快樂的童年,也不願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孩子還沒出生,就開始胎教;孩子落地了,開始早教;仔細挑選環境和師資,上高價幼兒園;小學6年在哪兒讀是頭等大事,寧可賣掉即將拆遷的房子也要搶到入學名額;從小學到高中,形形色色的興趣班(技能教學)和應試輔導妥妥安排上
  • 帶給孩子溫暖和快樂的故事《快樂的一天》
    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小朋友們宅家已經快一個月了,雖然很少出門,但大家一定感受到春天的腳步臨近了,對嗎?輕柔的微風已經不再冷冽,含苞待放的花朵已經等不及競相開放,不僅是天氣變暖了,我們的心也跟著快樂起來了,對吧!叮噹媽媽睡前故事(ID:dingdangmama0601)今天要分享的故事來自露絲·克勞斯,你們還記得《胡蘿蔔的種子》的故事嗎?
  • 快樂的童年OR辛苦的童年,怎麼選?
    我一看,每天就練字和英語兩項作業。每天一個小時的鋼琴課,周二、周四和周六上午兩個小時奧數課,其餘可都是自由支配時間呀。我準備再添加時,Jason不滿地說:「媽媽,在飛機上你親口說過要讓我度過一個快樂的暑假,你不能讓我做太多事情。」對,我當時的確說過,可並不代表暑假每天都在玩呀。
  • 你快樂嗎?懂事的孩子
    什麼是懂事的孩子?一言以概之就是盡力去滿足大人的要求、而很少或從不向大人提出要求的小孩。這種小孩為什麼對大人沒有要求?是他們不需要嗎?當然不是,是因為他們經歷了太多的拒絕、不被允許甚至斥責,所以這些需求都被壓抑掉了。
  • 動因體育,讓孩子在運動中收穫快樂童年
    好在,隨著國家對全方位素質教育的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當下家長對於孩子教育有了不同的理解。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孩子是否科學、合理運動,是否可以強健身體,都成為了家長們對課業以外關注的重點。  動因體育給孩子快樂童年  體育培訓市場需求日漸增多,相應的培訓機構也逐漸增加。
  • 究竟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還是要好好培養TA的技能?
    可當我知道懷上孩子的那一刻起,我就開啟了對這個問題的重新思考:究竟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還是要好好培養他的各種技能? 當你覺得給孩子留下房產和金錢是最好的,那你可能會努力賺錢,為孩子留下房產和金錢;當你覺得孩子快樂最重要,那你可能不會強求他做些什麼他不願意做的事情……
  • 原生家庭那些事——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可以說,人的一生都繞不過去我們每個人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經歷,因為我們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因此,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對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至關重要。近年來,原生家庭這個詞頻頻出現在人們視野裡,像《安家》中的房似錦,《都挺好》裡的蘇明玉,都被認為是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的青年女性。房似錦和蘇明玉都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她們從小缺乏愛不被愛,毫無疑問,她們的原生家庭帶給了她們很多負能量。